赵辉:多排螺旋CT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论文

赵辉:多排螺旋CT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论文

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多排螺旋CT 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临床诊断肾脏占位并就诊于铜陵市人民医院的患者67 例,所有收入病例均经病理证实,病例中肾透明细胞癌54 例、肾乳头状细胞癌9 例、肾嫌色细胞癌4 例。结果 皮髓早期扫描肾透明细胞癌标准化CT 值高于肾乳头状细胞癌(P=0.000)与肾嫌色细胞癌(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间无明显差异(P=0.553);延迟期扫描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癌(P=0.916)、肾透明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P=0.386)及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P=0.418)之间标准化CT 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多排螺旋CT皮髓早期增强扫描,可以初步将肾透明细胞癌与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鉴别开,为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关键词:多排螺旋CT;早期增强扫描;肾癌

0 引言

肾癌(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是泌尿系统发病率第2 高的恶性肿瘤,是肾脏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在所有的成人恶性肿瘤中,肾癌占到3%。肾癌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均有不同,而同种肾癌亚型细胞分级不同,其预后也有很大差异。现我们将多排螺旋CT 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的研究如下。

选择样方内的其中一条测线(0/20-50/20),对该测线上的GPR、TDR及烘干称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如图3。其中TDR数据为样点0~30 cm深度的平均土壤水分,而土样则采集自地表3~7 cm范围,因此土样数据可近似看作5 cm深度的土壤水分。从图上可以看出,GPR数据和TDR、土样数据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变化趋势,特别是GPR数据与30 m深度TDR数据在一些细节上也非常接近。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收集并分析2015 年6 月至2018 年12 月临床诊断肾脏占位并就诊铜陵市人民医院的患者67 例,所有病例均行CT双能量多期(皮髓早期、实质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所有病例扫描前均告知患者研究内容,并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入组标准

①患者在就诊我院前均未进行任何手术及药物相关治疗,为初诊病患;②患者无其他基础性疾病病史,可耐受全腹CT 多期扫描,无对比剂过敏史;③患者于检查前均被告知研究目的及相关风险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④临床资料及病理结果完整。

1.3 排除标准

①CT 增强造影剂过敏患者,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②未有手术及病理结果的病例;③病理结果非肾癌病例;④重度肥胖的病人(BMI>40 kg/m2)。

1.4 统计学方法

肾细胞癌是泌尿系恶性肿瘤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既往病人多因出现临床症状(如肾癌三联征:血尿、腰腹部肿块及腹痛)前来就诊,此时病患多为肿瘤中晚期患者,20%~30%已有转移,往往治疗效果不佳,5 年生存率低。近年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通过体检发现的早期肾癌日益增加,相应通过手术切除与药物相结合治疗,肾癌患者的预后有一定好转[2]。

2 结果

由于每个患者个体差异,其代谢功能不同,为了尽可能地消除这种个体化的差异,引入了标准化CT 值[1],为肿瘤病灶与同水平层面腹主动脉CT 值的比值。本研究比较CT 扫描皮髓早期及延迟期增强图像的肾癌肿瘤病灶CT 值以及标准化碘值,结果如表1 所示,可以看出,CT 皮髓早期增强扫描图像中,肾透明细胞癌标准化CT 值高于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是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624;P2=0.553);而延迟期增强扫描图像中,肾癌三种亚型的标准化CT 值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肾癌三种亚型间皮髓早期及延迟期增强图像病灶标准化CT的比较

?

3 讨论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 20.0 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 检验,以均数± 标准差(±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纸张图像在主流程中经过处理后,会输出具有缺陷的各个分块中其纸病缺陷位置信息。为了对所有分块阵列进行临时标记,需要先根据分块缺陷坐标信息获取各个分块状态信息。设分块的状态用变量表示,则分块的状态由式(2)决定。

肾癌中主要的病理亚型为: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分别占肾癌总数中的70%、10%~18.5%、4%~5.9%。而且由于3 种亚型之间病理生理的不同,在临床治疗方法及预后有所不同,比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肾透明细胞癌有效,但是其对肾乳头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治疗效果不佳;而免疫学化疗对非透明细胞肾癌无效,但舒尼替尼、索拉非尼却可以延长非透明细胞肾癌的无病生存期[3]。肾癌的影像学检查诊断并对肾癌亚型进行初步的区分对临床的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微通道是芯片的核心,微通道结构决定了通道内流体的运动[9]。微通道包含流体出入口、备用出入口、主辅通道等。以细胞的分离和检测为例,细胞液和悬浮液分别从不同的入口注入主通道,经过主通道检测和分离后不同种类的细胞液从不同的出口流出。

本组研究主要是通过比较三种肾癌亚型皮髓早期及延迟期肿瘤病灶的标准化CT 值,评价CT 皮髓早期及延迟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初步鉴别的价值。结果,我们看到在皮髓早期增强扫描图像中,可以初步鉴别出肾透明细胞癌,但是对于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无法区分;而在延迟期图像中,三种肾癌亚型均无法与彼此区分。肾癌的主要3 个亚型中,肾透明细胞癌的MVD 超过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而后两者MVD 指数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得出结果与过往研究肾癌亚型MVD 结果相符:在早期增强扫描时,肾透明细胞癌呈现一个明显强化,而肾乳头状细胞癌及肾嫌色细胞癌由于本身为乏血供肿瘤呈弱强化;而在延迟扫描时,肾透明细胞癌肿瘤实质内造影剂随血流经血窦引流入静脉呈现弱强化,而肾乳头状细胞癌与肾嫌色细胞癌则仍呈现弱强化,标准化CT 值之间无明显差异,不易区分。

参考文献

[1] 马振申,赵强,孙秀彬.宝石能谱CT 能谱参数与透明细胞肾癌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3,23(10):1592-1596.

[2] 潘柏年, 徐仁方, 郭晓, 等. 肾癌525 例临床分析[J].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21(3):135-137.

[3] Choueiri Tk, Plantade A, Elson P, et al. Efficacy of sunitinib and sorafenib in metastatic papillary and chromoph obe renal cell carcinoma[J].J Clin Oncol,2008,26(1):127-131.

中图分类号:R737.11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7.121

本文引用格式:赵辉.多排螺旋CT 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92-193.

标签:;  ;  ;  ;  ;  ;  ;  ;  ;  ;  ;  

赵辉:多排螺旋CT早期增强扫描对肾癌亚型诊断价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