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句宾语句论文-马光彩

小句宾语句论文-马光彩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句宾语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句宾语句,空语类,习得研究,语义标注

小句宾语句论文文献综述

马光彩[1](2014)在《汉语小句宾语句多角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特殊句式之一,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重用的作用。但是从查阅的文献来看,无论是对小句宾语句的本体研究,还是其对外汉语教学方面的研究,都还处于零散的状态。因此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对汉语小句宾语句的系统研究起到推进作用。本文主要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内容:一、首先从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方法,研究的语料来源及研究的范围几个方面引入本文我们所要研究的小句宾语句。接着又介绍了汉语小句宾语句研究的情况,并对其做出相应的评价。二、将空语类理论引入对小句宾语句的研究。界定了小句宾语句的研究范围,突破了以往只从表层句法形式界定小句宾语句的局限,然后将小句宾语句与其他结构相类似的句子从类空语类的角度作出区分,对以往区分方法作出补充。叁、从对外汉语教学方面进行探讨,调查分析小句宾语句使用的情况。先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搜索小句宾语句,形成一个语料库,然后对比外国留学生的语料库和本族人的语料库,构拟出外国留学生习得小句宾语句的顺序,采用空语类理论来解决留学生运用小句宾语句时存在的问题。同时考察了以《新实用汉语课本》为代表的教材中小句宾语句的相关情况,从深层语义方面对教材的相关不足加以阐释。四、建立小句宾语句的句模系统。首先对小句宾语动词V1进行分类,然后对本族人使用的小句宾语句进行语义标注,构建与小句宾语句句型相对应的句模,对使用小句宾语句出现的语序方面的错误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为对外汉语句式教学方面提供一个语义解释的视角。(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4-06-01)

陈琳[2](2013)在《汉语小句宾语句中代词主语和空主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的特殊句式之一,在本族人语料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多学者从传统语法的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研究得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与第二语言教学联系起来的研究还不够。汉语作为[+零主语]语言的一种,主语的灵活性会使得该语言现象成为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外国学生往往容易在主语是否出现等问题上出现错误,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小句宾语句相关习得问题。小句宾语句就是由小句做动词宾语的句子,属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其结构可以表示为“N1+V1+(N2+V2)”。主句的主语(N1)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名词性的代词,如人称代词(“你、我、他”等)、量化词语(“有人、每个人、没有人”等)和疑问词(“谁”)。N2作为小句的主语(N2)可以是第叁人称代词“他”,也可以是零形式。小句主语为代词的小句宾语句称为“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小句主语为零形式的小句宾语句称为“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从小句主语是否必须出现的角度考虑,将小句宾语动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小句的主语必须出现的小句宾语动词;一类是小句的主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小句宾语动词。第二类小句宾语动词是研究的重点。现代汉语中小句宾语句的小句主语(代词主语、空主语)和主句主语的照应关系具有几点独特之处,不同于“显性代词限制”原则:第一,部分动词引导的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中,代词可以与量化词语和疑问词同指,也可以异指,造成句子的歧义,例如“认为”、“觉得2”、“以为”、“希望”等;第二,部分动词引导的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空主语与主句主语必须同指,例如“打算”、“坚持”、“发誓”、“后悔”等;第叁,部分动词引导的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小句主语与主句主语必须异指,例如“提议”、“讽刺”、“赞成”、“欢迎2”等。“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调查和“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的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小句宾语句的习得顺序是:先习得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后习得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和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各小类的习得顺序是:先习得主句主语是人称代词的小句宾语句,以下依次是主句主语是名词的小句宾语句、主句主语是量化词语的小句宾语句、主句主语是疑问词“谁”的小句宾语句。外国学生在习得小句宾语句时容易造成的偏误类型主要有主语缺省、主语多余、小句宾语句的错用、小句宾语动词的错用和小句宾语句的错序等。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外国学生的母语的影响、外国学生的交际策略、汉语自身的特点和教材及教师误导等。《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没有出现汉语小句宾语句这一语法纲目。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小句宾语句的编排缺乏系统性,需要加大对小句宾语句的解释力度,翻译小句宾语句的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汉语的结构特点。《新实用汉语课本》中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和空主语小句宾语句的出现顺序和习得顺序基本一致,但各小类的出现顺序和习得顺序有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中,主句主语是疑问词的小句宾语句在教材中比主句主语是量化词语的先出现,但留学生却是后习得的;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主句主语是量化词语的小句宾语句在教材中比主句主语是名词的先出现,但留学生却后习得。针对小句宾语句的课堂教学,汉语教师必须清楚把握小句宾语句的概念、用法、各种句式的习得顺序;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强化对知识点的训练。(本文来源于《安徽大学》期刊2013-05-08)

王华[3](2011)在《小句宾语句陈述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由表示两个事件的小句整合而成。当主句为陈述动词时,包括十二种不同类型,它们对小句宾语有不同的整合要求,这就形成了主句动词的整合特征。(本文来源于《燕赵学术》期刊2011年02期)

王华[4](2011)在《小句宾语句疑问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由表示两个事件的小句整合而成。当主句为疑问动词时,包括探究和描述两种不同类型,它们对小句宾语有不同的整合要求,这就形成了主句动词的整合特征。(本文来源于《衡水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2期)

王华,朱丽杰[5](2010)在《小句宾语句反整合的结果》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指的是句子的宾语由小句充当的一种句式,它是一种整合结构。当小句与主句分离后形成反整合结构,其结果一方面是主句形成了一些语用标记,另一方面则是小句具有了自身独立的语气。(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6期)

王华[6](2010)在《小句宾语句陈述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由表示两个事件的小句整合而成。当主句为陈述动词时,包括十二种不同类型,它们对小句宾语有不同的整合要求,这就形成了主句动词的整合特征。(本文来源于《承德民族师专学报》期刊2010年04期)

王华[7](2010)在《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综观》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由表示两个事件的小句整合而成。主句动词和小句宾语都有各自的整合特征。同时,整合后的小句宾语句也呈现出与一般单句不同的特点,主要包括时间性特征、多层整合特征和反整合特征。(本文来源于《河北学刊》期刊2010年05期)

王华[8](2009)在《小句整合与小句宾语句时间性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指小句充当一个单句宾语的句子,该句式是由代表两个事件的句子整合而成。在整合过程中,主句与小句分别会舍弃自身的一些特征,同时又会保留并产生一些新的整合特征,以适应整个句式的需要。考察主句与小句带"了"、"着"、"过"叁种时体标记的情况,可总结出小句宾语句时间性的四种整合模式,这四种模式体现了主句对小句的整合度。同时该句式从整体上看时间性不明显,呈现出一种弱事件性倾向,更像事态句而非事件句。如果需要体现时间特征时,时体标记的首选位置是小句。(本文来源于《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6期)

王华[9](2009)在《分离式小句宾语句反整合现象的表现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小句宾语句是通过整合形成的,通常小句紧附在主句之后,二者紧密相连。但小句有时也会脱离主句的控制,整体或部分地移至主句之前,形成分离式小句宾语句。这是一种反整合的现象,它主要包括两大类:分裂型和前移型。反整合的形成主要关系到主句动词的控制度、小句宾语的复杂性以及说话人的主观性等叁方面。(本文来源于《燕赵学术》期刊2009年02期)

朱军[10](2009)在《小句宾语句的语义特点及其认知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语义的角度着手,提出、分析并解释了小句宾语句宏观上的句式语义——感知者NP以VP的方式从意念上控制一个外部事件S(N+V)的过程、微观上的语义结构特点——"层级性",这些观点在句法成因和语用上都得到了支持,使小句宾语句的句法和语义在认知上得到统一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2期)

小句宾语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句宾语句是现代汉语动词谓语句的特殊句式之一,在本族人语料中出现的频率很高,在日常交际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很多学者从传统语法的角度探讨过这个问题,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总的来说,研究得还不够充分,特别是与第二语言教学联系起来的研究还不够。汉语作为[+零主语]语言的一种,主语的灵活性会使得该语言现象成为外国学生学习的难点。从第二语言教学的角度来看,外国学生往往容易在主语是否出现等问题上出现错误,因此本文重点研究小句宾语句相关习得问题。小句宾语句就是由小句做动词宾语的句子,属动词谓语句的一种,其结构可以表示为“N1+V1+(N2+V2)”。主句的主语(N1)可以是名词,也可以是名词性的代词,如人称代词(“你、我、他”等)、量化词语(“有人、每个人、没有人”等)和疑问词(“谁”)。N2作为小句的主语(N2)可以是第叁人称代词“他”,也可以是零形式。小句主语为代词的小句宾语句称为“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小句主语为零形式的小句宾语句称为“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从小句主语是否必须出现的角度考虑,将小句宾语动词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小句的主语必须出现的小句宾语动词;一类是小句的主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的小句宾语动词。第二类小句宾语动词是研究的重点。现代汉语中小句宾语句的小句主语(代词主语、空主语)和主句主语的照应关系具有几点独特之处,不同于“显性代词限制”原则:第一,部分动词引导的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中,代词可以与量化词语和疑问词同指,也可以异指,造成句子的歧义,例如“认为”、“觉得2”、“以为”、“希望”等;第二,部分动词引导的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空主语与主句主语必须同指,例如“打算”、“坚持”、“发誓”、“后悔”等;第叁,部分动词引导的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小句主语与主句主语必须异指,例如“提议”、“讽刺”、“赞成”、“欢迎2”等。“HSK动态作文语料库”调查和“正确使用相对频率法”的统计结果显示,留学生小句宾语句的习得顺序是:先习得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后习得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和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各小类的习得顺序是:先习得主句主语是人称代词的小句宾语句,以下依次是主句主语是名词的小句宾语句、主句主语是量化词语的小句宾语句、主句主语是疑问词“谁”的小句宾语句。外国学生在习得小句宾语句时容易造成的偏误类型主要有主语缺省、主语多余、小句宾语句的错用、小句宾语动词的错用和小句宾语句的错序等。造成这些偏误的原因主要是外国学生的母语的影响、外国学生的交际策略、汉语自身的特点和教材及教师误导等。《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没有出现汉语小句宾语句这一语法纲目。教材《新实用汉语课本》中小句宾语句的编排缺乏系统性,需要加大对小句宾语句的解释力度,翻译小句宾语句的同时要提醒学生注意汉语的结构特点。《新实用汉语课本》中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和空主语小句宾语句的出现顺序和习得顺序基本一致,但各小类的出现顺序和习得顺序有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代词主语小句宾语句中,主句主语是疑问词的小句宾语句在教材中比主句主语是量化词语的先出现,但留学生却是后习得的;空主语小句宾语句中,主句主语是量化词语的小句宾语句在教材中比主句主语是名词的先出现,但留学生却后习得。针对小句宾语句的课堂教学,汉语教师必须清楚把握小句宾语句的概念、用法、各种句式的习得顺序;使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强化对知识点的训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句宾语句论文参考文献

[1].马光彩.汉语小句宾语句多角度研究[D].广西大学.2014

[2].陈琳.汉语小句宾语句中代词主语和空主语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D].安徽大学.2013

[3].王华.小句宾语句陈述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J].燕赵学术.2011

[4].王华.小句宾语句疑问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J].衡水学院学报.2011

[5].王华,朱丽杰.小句宾语句反整合的结果[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王华.小句宾语句陈述类动词整合特征分析[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

[7].王华.小句宾语句整合特征综观[J].河北学刊.2010

[8].王华.小句整合与小句宾语句时间性特征[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9].王华.分离式小句宾语句反整合现象的表现及其成因[J].燕赵学术.2009

[10].朱军.小句宾语句的语义特点及其认知解释[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

标签:;  ;  ;  ;  

小句宾语句论文-马光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