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青: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思想简述论文

李卫青: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思想简述论文

摘 要: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在其有限的生命岁月里,倾尽一生心血,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大业。他在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和睦等方面,为我们留下了无穷的宝贵精神财富。谨以此文简述大师的爱国精神和治教思想,以为纪念。

关键词:十世班禅 爱国精神 爱教思想

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1938年2月2日生于青海省循化县(今属海东市),“封翁古公才旦,尊堂索南卓玛。”[1]大师三岁时被寻到并确认为九世班禅转世灵童,历经八年完成继任程序。“一九四九年初,青海色赤、土观等活佛,以及喜饶嘉措大师、蒙藏王公和头人联名致电蒙藏委员会,堪厅亦派计晋美去广州,向代理总统李宗仁请示明令确认灵童,并免于‘金瓶掣签’一事。”[2]同年6月3日,时任国民政府代总统李宗仁先生颁发命令:“青海灵童官保慈丹,慧胜澄圆,灵异夙著,查系第九世班禅额尔德尼转世,应即免于掣签,特准继任为第十世班禅额尔德尼。”[3]亦于同年8月10日,大师在塔尔寺行坐床礼,随之便开始了其“弘法利生,国家统一,民族团结”[4]的奋斗生涯。数十年如一日,为祖国统一、民族团结、藏传佛教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付出了巨大心血,业绩辉煌,贡献卓越。

纵观大师一生,在其有限的生命岁月里,倾尽毕生心血,奉法持戒,广度众生,将真切深厚的民族情感融入对中华民族的深沉博爱之中,将个人坚如磐石的信仰自由汇入民族友爱团结、国家和谐统一、社会和睦进步的时代大业中,为民族奔波、为和平祷福、为众生祈愿,勠力不懈。大师作为藏传佛教界擎天巨臂,其志虑忠纯的爱国精神、泽被众派的治教思想和普利四方的为民情怀,毫无疑问是一种无穷无尽的精神财富,值得当世效法,策励后人遵循。值此大师逝世三十周年之际,将大师爱国治教与为民思想作一述略,以表追怀。

一、志虑忠纯的爱国精神

大师一生爱国。这种志虑忠纯的精神,一方面源于其对当时社会民贫国弱现象的洞若观火之后产生的深沉触动,及大师作为知名社会人士对近代中国屡遭欺凌现实的耳闻和亲历。另一方面,来自于大师对国家、民族和宗教之间关系深刻敏锐的远见卓识和准确把握。也是“大师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共事得出的正确结论”,“充分体现了他一生对共产党的热爱之情和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民族、救中国的坚定信念。”[5]

招聘岗位要求本科以上学历的记录4 593条,占总体比例的67%;大专学历有946条,占比14%。我国对外籍人才招聘对学历总体要求较高。

(一)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大师曾说:“从我们的历史经验来看,没有祖国的统一和富强,就没有班禅和班禅厅的地位,我的前世和一大批人员在二十多年间之所以回不了西藏,根本原因就在于西藏有一股分裂主义势力在破坏祖国统一。坚决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们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这样做,我们才有光明的前途。”正是大师对历史和当时现实有这样的认知和洞见,使其坚持不懈义无反顾地在维护祖国统一方面旗帜鲜明、立场坚定。1949年青海解放,是时大师就在青海境内。在当时关于大师去留和西藏前途的讨论会上,众人观点和想法不一,大致有三种设想:一是有人主张随国民党逃亡台湾;二是有人建议回西藏同噶厦政府合作;三是有人倡议与中国共产党联系。面对这种情形,大师表示“不想离开家乡”,并说“我是西藏人,我要回到自己家乡去。”[6]1950年,在人民解放军解放西藏之际,面对西藏少数分裂势力蓄谋在帝国主义唆使和鼓动下达到分裂西藏的阴谋,大师以国家和民族大局为念,想法设法极力阻止分裂势力肆意妄为,同时班禅堪布厅向中央致电:

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问题,已经取得圆满的协议,西藏民族从此摆脱了帝国主义的羁绊,回到了伟大祖国大家庭,中国各族人民都为这一重大事件而欢欣鼓舞,我们是西藏民族,因而有着更加难以言喻的兴奋。[9]

从这份电报可以看出,班禅大师在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键时候,亮明立场勇于担当,率领西藏人民为实现祖国统一、领土完整、西藏解放殚精竭虑、凌然大义、昭明于世。大师还曾表示:“誓以个人力之所及,在帮助人民解放军入藏部队加强军民团结方面尽最大努力。”[8]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商洽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班禅和堪布厅随即发表声明:

顷闻西藏拉萨反动当局以“亲善代表团”名义,派遣非法代表团赴英美等国活动,表示“西藏独立”,企图勾结帝国主义,反抗人民政府,以达其脱离祖国、出卖西藏的阴谋。西藏系中国领土,为全世界所公认,全藏人民亦自认为中华民族之一。今拉萨当局此种举动,实为破坏国家主权领土完整,违背西藏人民意志。谨代表西藏人民,恭请速发义师,解放西藏,肃清反动分子,驱逐在藏帝国主义势力,巩固西南国防,解放西藏人民。本厅誓率西藏爱国人民,唤起西藏人民配合解放大军,为效忠祖国奋斗到底。[7]

1959年3月中旬,叛乱分子武装暴动,同月28日大师严正发声:

同年10月,西藏得以和平解放,“从此西藏民族开启了自己的新纪元”。曾有美国学者评论说:“得到班禅喇嘛的支持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因为他是格鲁派的第二大活佛,并且在康区有一大批追随者。”大师忧国爱民,对解放西藏予以的全力支持,“增强了康巴民众对共产党所作出的宗教信仰自由承诺的信心”,进而使“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计划就有了根本保障。”[10]

积极号召蒙藏信众坚决维护国家统一,众志抵抗日本侵略者。十世班禅大师志虑忠纯的爱国精神,正是继承并发展了藏传佛教高僧悠久的爱国共识,其爱国之诚、谋国之忠,肝胆冰照,令人动容。爱国的同时,大师也铭记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对西藏的关心关爱以及对其本人的培养。他曾说: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ist,Holy Family Hospital,Okhla,New Delhi 110025,India.

西藏地方政府的叛乱分子和上层反动集团真是罪恶累累,恶贯满盈,他们一贯阻挠和破坏中央人民政府、西藏人民和爱国人士为了彻底实现和平解放西藏协议所作的努力,一贯进行分裂祖国、破坏民族团结的阴谋活动,一贯拒绝改编藏军,一贯反对西藏人民经过民主改革逐步走向繁荣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11]

[16] 徐惠喜:《吹响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号角》,《经济日报》2014年4月25日,http://paper.ce.cn/jjrb/html/2014-04/25/content_277847.htm。

这段旗帜鲜明的声明中,大师将自己对民族的情和对国家的爱高度统一。也只有在统一团结的祖国怀抱里,民族才能有幸福美满和谐安康的生活。关于民族情怀和家国大爱,大师还曾指出:

由此可以看出,大师对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具有非常敏锐和正确的认识,并指出:

抗菌药说明书[适应症]不符合抗菌药说明书撰写技术指导原则的主要表现有:适应症没有按照“本品适用于治疗由对本品敏感的XXX、XXX和XXX菌引起的YYY病。”的规范描述;没有遵循“如果获得的证据仅仅支持用于较大人群的亚群(例如,疾病轻微的患者或特殊年龄组的患者)应予说明”的规定;没有遵循“在某些情况下有理由限制适应症,例如,建议药品不作为某种感染的一线治疗”应予描述的规定;遗漏使用限制的内容。

西藏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全国各兄弟民族人民紧密团结在伟大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中,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才能有光明幸福的前途。”大师号召广大藏族僧俗人众“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珠那样爱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望我西陲蒙藏各界僧俗同袍,在此非常时期,本国民爱国爱教之立场,万不可听信日本的反宣传,而陷我中华民族于万劫不复之苦海。

1980年5月,大师对达赖派回来的参观团说:“西藏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基本原则,没有谈判的余地。西藏独立是不可能实现的。”1987年以来,十四世达赖分裂势力多次策划和煽动系列分裂活动,叛国之心昭然若揭。中央政府和班禅大师及西藏僧众,数十年苦心构建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大好形势受到威胁、挑战和破坏。对此,班禅大师义正言辞发表声明称:

流亡国外的分裂主义集团,在帝国主义反对派支持下,分裂祖国,策动、唆使拉萨少数分裂分子制造骚乱,是违背广大藏族人民意愿的,是不得人心的。他们这一恶劣行径绝不会得逞。对骚乱分子要依法严惩首恶,深挖幕后操纵者。西藏和其他藏区人民,一定要为维护祖国统一和安定团结做贡献。[12]

同时,大师向世人表明了自己坚定而又鲜明的立场:

我本人一贯维护祖国统一,反对西藏独立,是考虑了历史、现实和未来,深思熟虑后所采取的立场。我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任何行径,过去反对,现在反对,将来也反对。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反对分裂,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包括宝贵的生命。[13]西藏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是自元朝以来一直存在的客观事实。汉族、藏族及其他民族一道,经过长期英勇奋斗,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祖国,组成了平等、互助、团结、和睦的民族大家庭,结成了谁也离不开谁的亲密关系。西藏存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版图之内,符合西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这是任何人也改变不了的。[14]

西藏上层反动集团的罪行,表明他们是祖国的叛徒,西藏人民的敌人,西藏民族的败类。他们的叛国行为,为国法所不容,而且已经遭到西藏广大人民和爱国人士的坚决反对。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坚决执行国务院命令,为解散西藏地方政权和平息叛乱采取的行动,完全符合西藏人民的利益,因而受到西藏人民愈来愈广泛、愈来愈热烈的拥护。

在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祖国大家庭中,一个真正热爱本民族,为本民族的利益而奋斗的人必然是一个爱国者;一个真正的爱国者必然是本民族利益的真正代表者。

正如前所述,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情怀真挚深切。“大师通过对历史、现实和未来的理性思考,始终认为,藏民族存在于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国家和藏民族自身根本利益所致。从历史上的互通有无、唇齿相依到现在谁也离不开谁的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都充分说明祖国的命运和利益与藏民族的命运和利益是息息相关不能割舍的,合则两利,分则两损。可以说,这是班禅大师爱国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5]

大师的爱国情怀,既是其个人在法门修持中积累的慈悲情怀为基础,也是对藏传佛教高僧大德历来爱国传统的继承和发扬。纵观藏族历史,爱国传统历史悠久,篇章动人。六世班禅大师丹巴益西掌教西藏时,正值清政府统治时期。当时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世界范围内扩张殖民地,英国人威逼利诱妄图将西藏分裂。六世班禅坚定表示西藏并非独立部分,是中国大皇帝治下的一个地方。九世班禅与十三世达赖团结携手,领导抗英的正义斗争,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壮故事,极力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尊严。晚年时的九世班禅为抗日奔走呼号,曾发表通告:

3.3 联合使用方案 患者在家每日服药物3周后来医院静脉输注PD-1抑制剂,此后每3周1次为1个循环,入院进行输注PD-1抑制剂,同时持续每日服用依维莫司。

由于什寒村现仍处于旅游项目的发展起步阶段,大部分的旅游服务接待是由当地农民来负责,存在服务意识低下和管理水平差的问题,农民的旅游意识有待培育。通过调研了解到,什寒的民宿服务前台的服务员是当地村民,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并未按照酒店行业的管理规范提供服务,住民宿的游客晚上遇到问题,需要找服务员解决时却找不到人。民宿只提供早餐,不提供中餐和晚餐,给长期住宿的度假游客带来很多不便。

在1959年4月下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大师庄重宣布:“我代表全体西藏僧俗人民在这里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郑重声明:我们西藏永远是中国的西藏,我们永远不许任何外国人干涉我们西藏和我们中国的事情。”

(二)坚决反对民族分裂。大师的爱国主义情怀,始终旗帜鲜明,立场坚定,表现出了英勇气魄和浩然本色。1957年至1959年期间,西藏少数上层分子罔顾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人民幸福大局,悖逆潮流悍然发动局部叛乱。面对国家分裂之险,民族受苦之危,大师在日喀则积极准备,应对叛乱,打击分裂势力,并发表声明称:

没有共产党无微不至的关怀爱护和耐心细致的培养教育,我不可能成为对国家、民族和人民有益有用的人。

大师在半个多世纪的人生岁月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热爱共产党、热爱祖国、热爱本民族和热爱自己信仰”[16]的庄严承诺。大师一生,历经了新旧社会制度的交替,亲历了祖国由弱到强、民族由分裂到团结的历史过程。大师一生“把自己的命运和我们党、我们国家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以能给包括藏族人民在内的全国各族人民服务为崇高目标和最大乐趣,充分表现了一个爱国主义者高尚的思想境界”[17]。大师一生,为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和民族团结作出了不朽贡献。

二、泽被众派的治教思想

藏传佛教文化延传千年,宁玛、噶当、噶举、萨迦等各教派之间长期以来都保持着兼容并蓄、彼此尊重、共同发展的传统。这种传统历史悠久,是历代高僧在弘扬佛法精神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并代代承接沿袭。十世班禅大师作为教内德高望重的领袖人物,在其一生中极力倡导教派和睦相处、和谐共存。大师“能够站在历史、现实和未来时代的高度,从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愿望出发,沿着党和政府有关方针政策指引的方向,卓有成效地开创了藏传佛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相协调的崭新道路”。[18]这为藏传佛教文化的繁荣发展发挥了直接作用,也为社会和谐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

上世纪50年代前后,大师先后在塔尔寺和扎什伦布寺求学研法,从佛教普度众生的教义精要中树立了慈悲为基、博爱为终的宗教思想基础。在青海高原和西藏地区广袤的藏传佛教信仰空间内,大师经过对不同教派教义的对比研究,逐渐形成了和睦共处、互相采撷、共存共荣的治教理念。这一方面是大师参透悟晰了藏传佛教各教派尽管在教义方面略存差异,但其宗教归旨和终极关怀具有一致性,从而等视众派。另一方面,也许是青藏地区雄浑的山川、广垠的莽原,铸就了大师宽阔坦荡的胸襟和高远博广的志向,并在自身丰富厚实的修持体验后,形成了一荣俱荣的宗教发展思想。与此同时,大师对宗教寺院的管理多有思考和实践举措。认为,寺庙既是僧侣和信众开展宗教活动的场所,也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一种社会组织职能。大师曾讲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管理好寺庙是开展正常的宗教活动,做好宗教工作的基础环节。”[19]大师针对寺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寺要像寺,僧要像僧”的观点。并对其进行了阐释明了,即“寺庙不在多少,而在于能否成为继承和发扬佛教教义的场所,能否成为按佛教教义弃恶扬善、自制利他的场所;僧尼不在人数多少,而在于素质是否纯正,能否把佛教教义传承下去”。[20]大师这种主张,强调了无论是寺庙还是僧侣,不能以数量为衡量和发展标准,而是要注重其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1960年至1961年期间,由大师倡导和主持,西藏境内诸多宗教寺庙领域进行了五个方面的改革:一是寺庙放弃对民众的剥削和利用;二是寺院内部开展民主化管理;三是寺院需遵循政府的法令;四是寺院僧众要进行劳动生产;五是专职僧徒(老弱和专门念经的人员)其生活由政府承包。这些改革举措的落地见效,意味着在很大程度上废止了寺庙特权、遗留的封建压迫制度和等级森严的封建管理模式。这些超前且符合社会文明发展的改革思想,是宗教界领域内的重要智慧结晶,凝聚着大师致力实现众生平等、法门慈悲的本怀和心血,在当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充分认可和赞誉。

改革开放初期,大师历经十年动乱造成的冤狱后平反昭雪,所谓岁寒方知松坚。这一时期,党的宗教信仰政策得到恢复和发展。大师以国家领导人和藏传佛教界领袖的双重身份,先后多次深入藏区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82年,大师在视察西藏时曾指出:“尊重和保护宗教信仰自由,是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就是说,每个公民既有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在同一宗教里面,有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21]实践中,大师严格遵循中央关于宗教信仰方面的政策,勇于开拓宗教工作新格局,在以往宗教工作积累的经验基础上,从实践中总结提炼出了关乎藏传佛教繁荣发展的教派无偏见思想。大师曾讲:

时值冬季,天气逐渐寒冷,宝宝稍不注意“小肚子”就会着凉,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宝宝,拉起肚子来往往让宝妈们措手不及又心疼不已。

我的教派属于格鲁派,但我绝不会对其他教派袖手旁观,我以教派无偏见的思想宗旨平等对待各种不同教派。绝不偏向某一教派,我持教派无偏见思想。目前,其他教派处于弱势状态,要尽快扭转这个局面。

同时,大师在扎什伦布寺倡导实行寺庙管理试点工作,主要措施有五个方面:一是在寺庙内通过民主投票选举形式选设民主管理委员会,确保寺庙宗教活动在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轨迹上开展活动,科学发展;二是结合实际,健全完善寺庙各项规章制度,健全规范包括宗教、学经、文化知识学习、会议纪律、财务收益等在内的各项活动;三是加强僧侣的经学和文化知识学习,培养一批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僧侣队伍;四是在寺院僧众内开展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等教育活动,提高政治觉悟和法律意识;五是立足寺院实际,鼓励引导僧众开展各项农林牧副渔生产,实现“以寺养寺”,减轻国家和信众负担,反馈服务社会;六是倡导少收布施,禁止各种勒捐和摊派,实现供奉和布施的自愿化,减轻信众负担。[22]

当法兰盘上的摄像窗及光源照射窗受筒形密闭容器内多相物料沾染模糊不清时,打开喷水清洗管的阀门,对摄像窗及光源照射窗进行喷水清洗,喷水清洗结束后,启动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带动磁力驱动盘旋转,磁力驱动盘利用磁力带动清洗盘旋转,通过清洗盘上的橡胶清洗条对法兰盘上的摄像窗及光源照射窗进行清刷.

长期以来,大师关心关注关怀宗教文化复兴工作,行迹遍布藏、川、甘、青等地区。大师先后七次进藏、三赴青海、两度入川、一回到甘。西藏的大昭、哲蚌、萨迦;四川的理塘、甘孜;甘肃的拉卜楞和青海的塔尔寺等寺院,大师都曾亲自前往指导和关心宗教文化的恢复与建设。在大师关心下,各大教派寺院得到修葺,僧人队伍得以发展,宗教信仰仪式活动渐趋活跃。经过大师数年呕心沥血的奋斗和努力,藏传佛教各教派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构建起了和平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宗教格局。同时,大师倡导并成立了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对于学院的发展宗旨,大师曾指出:“中国藏语系高级佛学院将造就在政治上拥护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在宗教上严守戒律、具有佛学基础知识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宗教职业人员。”在佛学院开学典礼上,大师引导前往学习的僧侣精英,承担起民族文化传承的责任。他讲到:“藏传佛教有1300多年的悠久历史,具有哲学、天文、地理、医学、绘画、音乐等方面的丰富内容,是祖国文化宝库中光辉灿烂的一部分。藏传佛教学术研究为我国在国际上赢得过崇高声望,我们就是要继承发展这一部分文化,无愧于先人,对得起后人。”实践中,佛学院按照“德才兼备,学修并重”的原则,先后邀请藏传佛教各大教派中满腹经纶、深谙教义的格西、堪布等入院承担授课任务,不拘地区、民族、教派招收活佛和经师,使其潜心学习党的宗教政策,精研佛门教义,为藏传佛教人才培养作出了很大贡献。大师还先后倡导成立了西藏、四川、青海、甘肃等省区佛学院,受过培训和教育的各教派宗教界人士,接受了不同教派的教义理论,也进一步为藏传佛教内部互相包容、和睦共荣的宗教格局夯实了认同基础,为团结和谐和民族文化传承发展营造了好的环境和氛围。在大师这种教派无偏见思想指导下,形成的藏传佛教各教派共存共荣的格局和互相尊重的发展理念,时至今日在藏区依然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应用该套系统,减少操作工14人,年节约蒸汽14900 t,耗电增加39.5万度,合计年可节支45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全过程实现了操作工和稻壳的隔离,从根本上改善了工人的工作环境,优化了稻壳储存环境,杜绝了扬尘污染和散落,实现了生产环境友好。

三、结语

班禅大师作为藏传佛教界杰出的领袖和藏民族优秀的代表,自始至终都把民族的命运前途与祖国的统一富强紧密联系,“坚持民族利益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坚持爱祖国爱民族的立场”,坚贞竭诚。大师一生与中国共产党精诚合作、肝胆相照,将爱国爱教爱民族完美地统为一体,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事业披肝沥胆、义无反顾;在国家繁荣、宗教和睦方面倾尽心血、无怨无悔;为弘扬佛法、引导信众、普度众生而呕心沥血、奋斗不止。真正做到了“一切行为向祖国负责,同时向本民族负责,向西藏人民负责”的担当。大师毕生潜修内典,明心见性,受人钦仰。他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藏传佛教界杰出的领袖人物。他的爱国精神、治教思想和慈悲宏愿,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1]阿沛·阿旺晋美.深切怀念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大师[N].人民日报,1989-02-14.

[2][11][12][13][14]〈十世班禅〉编辑委员会编.十世班禅[M].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

[3][9]牙含章编著.班禅额尔德尼传[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285、321.

[4]陈贵斌编著.把握历史趋势的伟人(下)[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834.

[5][15][17]蒲文成、何峰、穆兴天.十世班禅大师的爱国思想[J].青海社会科学,1995(5).

[6]师博主编.西藏风雨纪实[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1993.32.

[7]黄玉生等.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

[8]班禅额尔德尼启程返西藏,电毛泽东主席致敬[N].人民日报,1951-12-15.

[10]杜玉芳.战而进.和平解放西藏决策的出台[J].中共党史研究,2010(11).

[16][20]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编之怀念十世班禅副委员长专辑,1989(6),106.

[18]简述十世班禅大师的治教之道[J].中国藏学,1993(1).

[19]宗教名人传记[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141.

[21]缅怀班禅大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0,126.

[22]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关于在扎什伦布寺进行社会主义条件下寺庙管理试点的总结[J].中国藏学,1988,(1).

收稿日期:2019-01-24

作者简介:李卫青(1986-),男,青海民和人。青海省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民俗文化。

标签:;  ;  ;  ;  ;  ;  ;  ;  ;  ;  ;  

李卫青:十世班禅大师爱国爱教思想简述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