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文《指路经》版本比较研究——以《彝文译集》为例

彝文《指路经》版本比较研究——以《彝文译集》为例

林倩倩

云南民族大学2015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硕士

摘要:本文依托于果吉·宁哈、岭福祥主编的发表于1993年的《彝文<指路经>译集》进行版本研究。在文学特色、主题旨归、篇幅大小等方面进行对比探究、总结归纳,并希望得出各版本之间具体的差异性与共生性是如何体现的。

关键词:《指路经》共性差异

一、《指路经》文学特色的共性与差异

(一)共性

文学作品的创作方法法大致分为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类。

浪漫主义创作在反映客观现实上侧重从主观内心世界出发,抒发对理想世界的热烈追求,常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形象。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描写自然风光,歌颂大自然。人们常因文学作品的浪漫主义而生发出向往之情。

现实主义在广义上泛指文学艺术对自然的忠诚,对自然或当代生活做准确、详尽和不加修饰的描述,细致观察事物的客观实在,据实摹写,注重细节的真实性、形象的典型性,具体描写方式的客观性。人们在现实主义文学中融入自身的思考。

《指路经》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手法完美结合的作品,它的浪漫主义表现在它具有丰富的节奏感和音律美,以五言为主的诗歌形式,采用渲染、烘托的手法表现路程的艰辛,语言朴素自然优美,自如地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拟人、设问、顺叙、倒叙、夸张等手段在文中随处可见。其特色有以下四点:

其一,多为句式整齐的五言诗句;

其二,各种修辞手法相替使用;

其三,吟咏过程,毕摩语气多变化,传递不同情感;

其四,毕摩沉郁低回、激越高亢的声调与内容同行。

它的现实主义主要表现在对已逝灵魂的指引过程中,对每一段路程的细致描摹。毕摩明确在哪个路段会遇到哪种困难,亡灵应该如何应对,亡灵如何配合毕摩的指导;以及对山川河流的面貌、民风民俗、祖地的祥和安宁等都做了详实的描写。

所以我们说《指路经》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无论在哪个版本中的《指路经》中,它的文学特色就有这样的共性存在。

(二)差异

在不同版本的《指路经》中,有的偏重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有的则偏重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哪怕在同一篇章中,有的段落注重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有的段落则注重现实主义创作手法。

关于描写路程状况与所遇的困难、解决方法多运用现实主义手法,关于祖地的描写与自然风光的描绘多采用浪漫主义手法表现彝族人的热情、豁达、不畏艰难的品德。

在不同版本中,所侧重也有不同。诸如果吉·宁哈、岭福祥《彝文<指路经>译集》中的云南双柏、云南红河、云南中甸、云南宁蒗、四川甘洛、四川喜德、四川盐边、贵州盘县、贵州赫章等篇章里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就多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而在云南路南篇、云南武定篇、云南罗平篇、四川普格篇、四川美姑篇、贵州大方篇、贵州威宁篇等地版本中浪漫主义的手法又更为侧重。

二、《指路经》主题旨归的共性

《指路经》的主题与内容包括了毕摩指路,引导亡灵沿祖先迁徙路线一步一步地回归祖地,获得灵魂的皈依和安宁,同时还包括克服艰难到达祖地所表现出乐观豁达的精神,这体现了对死亡的无所畏惧,对生者激励鼓舞。此外,通过颂念《指路经》从而使逝者保佑后世子孙的繁荣昌盛。

此外还包含着彝族人的“三魂”观念———这是彝族灵魂观的核心。在彝族的原始宗教观中,人们几乎相信灵魂是不灭,灵魂能够作为人类生存和活动的控制者和主宰。灵魂可以不需要人类的身体为载体,不依附于肉体而存在,更不会随着人们躯体的死亡而消失,只有当灵魂离体不归时,才意味着真正死亡。在各地各版本的《指路经》中有关于“三魂说”的记载,存在着不尽相同的表述,但它所表现出来的灵魂观在本质是大致相同的,即认为人死后有三个魂魄,一魂归祖,一魂守坟茔,一魂附着于祖灵,供子孙祭祀。“三魂”是相互联系的,共同成为一个共同体,是彝族人民灵魂观念的核心。

“祖灵”观念也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民族认同的基础源于在彝族的信仰世界里,人们有一种强烈的回归到民族发祥地的欲望,回归的欲望突出表现在彝族人对“祖灵”尊重与信赖,表现在人们渴望与德行兼备、艰苦奋斗的先祖团圆的热烈意愿。在不少版本的《指路经》中都有对祖地的生动描写,而祖地勾画的是彝族人心中所理想的世界,即彝族人心中的“乌托邦“,反映出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指路经》在内容上表现为毕摩为亡灵指路,其内涵更是为了使生者保持对祖先的一种怀念与崇敬,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死后归祖“祖灵”观念,既体现了他们对祖先的崇敬,又体现了彝族人的族群意识之强。彝族的祖先神被视为最可靠最亲近的保护神。彝族人对祖先崇拜高于各种鬼神崇拜,祖先神的地位处于中心地位。

《指路经》展现的另一个重要旨归就是灵魂不灭观。彝族先民认为灵魂不亡,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产生了人在死亡后,灵魂仍然存在的看法。“在先民看来,死亡不意味着生命的结束,只是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的生命过程;由一种生活方式,换成了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只要灵魂存在,生命仍然延续。”《指路经》的产生是源于彝族人对世界的认识,是主观认知反映的客观文学产物结果。在彝族先民眼中世界是由一个“神灵”控制着的包括人类在内的整个自然,于是产生万物有灵的观念,进而认为灵魂不会灭亡。如有“君死归君行列”、“臣死归入辰行列”、“师死归入师行列”[1黄建明.彝文经籍《指路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87.]等。这些都是典型灵魂不灭的例证句子。

无论哪个版本的《指路经》在主题旨归上的反映基本上是一致的,五欧元我们才说它具备共性。

三、篇幅大小的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篇幅有所不同。有的版本篇幅较长,有的篇幅则较短。在依托的果吉·宁哈、岭福祥《彝文<指路经>译集》中篇幅长短不一(以译文页数为准)。详细的如下:云南路南篇长达9页;云南双柏篇占5页;贵州大方篇、贵州威宁篇也有4页;云南弥勒篇、云南禄劝篇、云南罗平篇、四川普格篇、四川美姑篇、贵州盘县有3页;云南红河篇、云南武定篇、云南中甸篇、云南宁蒗篇、四川盐边篇、仅2页;四川甘洛篇、四川喜德篇更是只有1页篇幅,可谓十分简短精炼;篇幅最长的是云南路南,占9页;篇幅最短的是四川甘洛篇、四川喜德篇,仅1页篇幅。

可见各版本《指路经》篇幅的大小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无论篇幅多寡,其文学特色依然鲜明,主题旨归依然明朗。

结语:在以果吉·宁哈、岭福祥《彝文<指路经>译集》为蓝本的比较研究中可得出结论,各版本《指路经》即在文学特色上既存在共性又存在差异,在主题旨归和思想内涵、文化深度上存在着共性,在篇幅长短上又存在着差异。综观而言,无论是在它的外延或是内涵上它无疑是一部十分丰富多彩的文献学、民族文学的巨著。

【参考文献】

1、果吉·宁哈、岭福祥《彝文<指路经>译集》[M].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3

2、黄建明.彝文经籍《指路经》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287.

标签:;  ;  ;  

彝文《指路经》版本比较研究——以《彝文译集》为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