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及其模具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及其模具,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圆柱形的池体、设置在池体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池体底部的承台。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强度高,能够获得大容积的浇注池体,池体无拼接、不漏水、承压能力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浇注方便,可获得一体式浇注池体,且脱模方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池体、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的承台;至少两个隔板将所述池体分隔成至少三个腔室,并且每个隔板上设有通孔;所述承台包括对称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承块和第二承块,所述第一承块和所述第二承块分布在所述池体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承块的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池体的外表面相切,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承块的第二底面分别与所述池体的外表面相切。

设计方案

1.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圆柱形的池体、设置在所述池体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池体底部的承台;

至少两个隔板将所述池体分隔成至少三个腔室,并且每个隔板上设有通孔;

所述承台包括对称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承块和第二承块,所述第一承块和所述第二承块分布在所述池体的底部两侧,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二承块的第二侧面分别与所述池体的外表面相切,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承块的第二底面分别与所述池体的外表面相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面和所述第一底面的夹角为110°-150°,所述第二侧面和所述第二底面的夹角为110°-150°,所述第一底面和所述第二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本体、盖板和环形加强筋;所述本体的顶部具有与所述盖板相匹配的开口,所述盖板上设有检修口,所述环形加强筋沿所述本体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所述本体内,所述环形加强筋暴露在所述本体的开口处的部分与所述盖板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加强筋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所述承台的数量,每个承台均连接在所述环形加强筋的底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环形加强筋内,并且所述隔板的边缘与所述环形加强筋连接。

6.一种制备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模、内模、底模以及设置在所述内模和所述底模之间的支撑块;

所述底模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弧形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设有沿所述支撑板周向延伸的缺口,所述缺口处设有与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形状配合的模具盒;

所述模具盒包括与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相切的侧板、与所述侧板连接且与所述支撑板的外表面相切的底板以及连接所述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支撑板的端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与所述底板的夹角为110°-150°。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与所述支撑板之间铺设有支撑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和所述内模由多块弧形板拼接而成;其中,组成所述内模且相邻的两块弧形板之间设有钢管和垫片,相邻两块弧形板通过贯穿所述垫片的螺栓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模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并且所述外模与所述支撑板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腔体,所述内模设置在所述圆柱形腔体内,所述内模与所述外模和所述支撑板之间形成浇筑腔,所述内模的顶部具有与所述外模的顶部开口相对应的开口。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及其模具。

背景技术

市场上应用比较成熟的污水处理水池有玻璃钢化粪池、预制八角形(方形)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玻璃钢化粪池容积大,第一仓室占整体的一半,重量轻,便于运输。但是此产品不耐酸碱,使用寿命短。而且,产品价格较贵,不能承压,安装场所受限。预制八角形(方形)钢筋混凝土化粪池,耐酸碱、使用寿命长,可以达到百年大计的标准,还可以在地底安装,承重压每米达20吨以上。但是该类产品第一仓室小,易堵塞,而且因现场叠层安装,接缝多,无焊接,容易位移、脱离、渗水。几年后造成池体沉降,污水、粪便污染地下水,污染环境。

目前,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一体式的钢筋混凝土池,其为圆柱体结构,制备时分成两部分浇注,形成上下两个池体,然后再合并以为一个整体。这种一体式池体虽然克服了玻璃钢化粪池和预制八角钢筋混凝土化粪池的缺陷,但是由于池体本身较重,在组装拼接时需要借助其中机器将上部分池体悬吊并且翻转,操作起来十分不便,对吊绳的损耗极大,不利于大范围生产。而且,对于圆柱体结构池体,由于底部与平面接触的面积为一根直线,当池体放置在平面地面时,池体底部受力较大,造成池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及其模具,以解决现有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生产难度大以及池体强度不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包括:圆柱形的池体、设置在池体内的隔板以及设置在池体底部的承台;至少两个隔板将池体分隔成至少三个腔室,并且每个隔板上设有通孔;承台包括对称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承块和第二承块,第一承块和第二承块分布在池体的底部两侧,第一承块的第一侧面和第二承块的第二侧面分别与池体的外表面相切,第一承块的第一底面和第二承块的第二底面分别与池体的外表面相切。

本实用新型通过一体浇注成型的方式,在圆柱形的池体底部形成承台,将原本与地平面的线接触转变为面接触,增大了池体与地面之间接触面积,减少了地面对池体底部作用的压力,极大减少了应力集中对池体造成的损害。同时,本实用新型仅仅在池体底部设置承台,具有平衡稳固的作用,在安装时池体不会倾斜并且在运输过程中也不会滚动,同时两个承块(第一承块和第二承块)的侧面和地面均与池体外表面相切,不会明显增大整体结构的尺寸和重量,同时还使得池体放置时更加平稳,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侧面和第一底面的夹角为110°-150°,第二侧面和第二底面的夹角为110°-150°,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位于同一平面内。

优选地,第一侧面和第一底面的夹角为120°-130°,第二侧面和第二底面的夹角为120°-130°。

在120°-130°的范围内,能够最大化减少承台的体积尺寸,在保证可以增大接触面积的同时尽可能地减少池体自身重量,从而便于生产和运输。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池体包括本体、盖板和环形加强筋;本体的顶部具有与盖板相匹配的开口,盖板上设有检修口,环形加强筋沿本体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本体内,环形加强筋暴露在本体的开口处的部分与盖板配合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池体分为本体和盖板两部分,方便浇注生产,降低生产难度,同时在本体内设置环形加强筋以提高池体整体强度,延长池体使用寿命。环形加强筋内布置有钢筋结构。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环形加强筋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承台的数量,每个承台均连接在环形加强筋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将承台设置在环形加强筋的底部,使得整个池体通过环形加强筋进行支撑受力,减少对池体其他相对薄弱的地方的压力。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隔板设置在环形加强筋内,并且隔板的边缘与环形加强筋连接。

隔板设置在环形加强筋内进一步增强池体的结构强度。

一种制备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模具,包括外模、内模、底模以及设置在内模和底模之间的支撑块;底模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上的弧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沿支撑板周向延伸的缺口,缺口处设有与支撑板的外表面形状配合的模具盒;模具盒包括与支撑板的外表面相切的侧板、与侧板连接且与支撑板的外表面相切的底板以及连接侧板、底板和支撑板的端板。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模的支撑板上设置缺口,浇注混凝土通过缺口流入至模具盒中,以便在池体外侧底部形成承台。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侧板与底板的夹角为110°-150°。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座与支撑板之间铺设有支撑杆。

本实用新型在底座和支撑板之间铺设支撑杆一方面可以起到支撑稳定的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后续脱模。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外模和内模由多块弧形板拼接而成;其中,组成内模且相邻的两块弧形板之间设有钢管和垫片,相邻两块弧形板通过贯穿垫片的螺栓连接固定。

为考虑到方便脱模,本实用新型在组成内模的弧形板之间加设钢管,将相邻两块弧形板隔开,以便卸下螺栓后能够轻松将两块弧形板从池体上取下,同时由于钢管的加入使得弧形板之间形成缝隙,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加入垫片来弥补钢管产生的缝隙,并且由于垫片的加入还能够避免螺栓紧固后弧形板翘起。

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外模连接在支撑板的两侧并且外模与支撑板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腔体,内模设置在圆柱形腔体内,内模与外模和支撑板之间形成浇筑腔,内模的顶部具有与外模的顶部开口相对应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结构简单,强度高,能够获得大容积的浇注池体,池体无拼接、不漏水、承压能力强。本实用新型的模具浇注方便,可获得一体式浇注池体,且脱模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沿轴线半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模具的底模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模具的底模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模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模具的内模或外模由弧形板拼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模具的两个弧形板在连接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101-池体;102-隔板;103-承台;111-本体;112-盖板;113-环形加强筋;114-检修口;121-通孔;131-第一承块;132-第二承块;133-第一侧面;134-第二侧面;135-第一底面;136-第二底面;200-模具;201-外模;202-内模;203-底模;204-支撑块;205-浇筑腔;211-弧形板;212-支撑杆;213-钢管;214-垫片;215-螺栓;231-底座;232-支撑板;233-缺口;234-模具盒;235-侧板;236-底板;237-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

请参照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100,包括:圆柱形的池体101、设置在池体101内的隔板102以及设置在池体101底部的承台103。至少两个隔板102将池体101分隔成至少三个腔室。通过隔板102将池体101分隔成多个污水处理腔室。具体腔室数量可根据实际污水处理工艺进行调整。例如,图5中示例的两块隔板102,将池体101内部分隔为三个腔室,可分别作为腐化池、一级沉淀池和二级沉淀池。每个隔板102上设有通孔121,用于液体流通。

请参照图1和图5,池体101包括本体111、盖板112和环形加强筋113。本体111的顶部具有与盖板112相匹配的开口。盖板112上设有检修口114。环形加强筋113沿本体111的圆周方向设置在本体111内。环形加强筋113暴露在本体111的开口处的部分与盖板112配合连接。环形加强筋113的数量大于或等于承台103的数量,每个承台103均连接在环形加强筋113的底部。隔板102设置在环形加强筋113内,并且隔板102的边缘与环形加强筋113连接。例如图5中所示,环形加强筋113的数量为5个,且均匀分布在池体101的轴向上,两块隔板102与其中两个环形加强筋113连接。

请参照图2和图3,承台103包括对称设置且彼此连接的第一承块131和第二承块132。第一承块131和第二承块132分布在池体101的底部两侧。第一承块131的第一侧面133和第二承块132的第二侧面134分别与池体101的外表面相切。第一承块131的第一底面135和第二承块132的第二底面136分别与池体101的外表面相切。第一侧面133和第一底面135的夹角为110°-150°,第二侧面134和第二底面136的夹角为110°-150°,第一底面135和第二底面136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地,第一侧面133和第一底面135的夹角为120°-130°,第二侧面134和第二底面136的夹角为120°-130°。更有选地,第一侧面133和第一底面135的夹角为120°,第二侧面134和第二底面136的夹角为120°。还可以是110°、130°或150°。

请参照图6,本实用新型的制备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的模具200,包括外模201、内模202、底模203以及设置在内模202和底模203之间的支撑块204。外模201与底模203连接,形成模具的外壳。内模202设置在外模201和底模203限定的圆柱形腔体内,并且通过支撑块204与外模201和内模202隔开,形成用于成型池体101的浇筑腔205。

请参照图6,外模201连接在支撑板232的两侧并且外模201与支撑板232限定出具有顶部开口的圆柱形腔体。内模202设置在圆柱形腔体内,内模202与外模201和支撑板232之间形成浇筑腔205。内模202的顶部具有与外模201的顶部开口相对应的开口。内模202是由弧形板组成的多个间断式分布的圆柱形壳体,相邻两个壳体之间的腔体用于形成隔板102。并且在内模202的外侧间隔分布有向内凹陷的环形缺口(图未示),用于形成环形加强筋113。

请参照图7和图8,底模203包括底座231以及设置在底座231上的弧形的支撑板232。底座231由钢管和角钢拼接而成,支撑板232固定在底座231上,并且支撑板232的外侧通过角钢加强支撑。底座231与支撑板232之间铺设有支撑杆212。支撑杆212优选为钢管,更有选为方钢管。请参照图9,支撑板232上设有沿支撑板232周向延伸的缺口233,缺口233处设有与支撑板232的外表面形状配合的模具盒234。模具盒234用于成型承台103。模具盒234包括与支撑板232的外表面相切的侧板235、与侧板235连接且与支撑板232的外表面相切的底板236以及连接侧板235、底板236和支撑板232的端板237。侧板235与底板236的夹角为110°-150°。侧板235与底板236之间的夹角与第一侧面133和第一底面135的夹角以及第二侧面134和第二底面136的夹角相同。

请参照图9和图10,外模201和内模202由多块弧形板211拼接而成。如图11所示,组成内模202且相邻的两块弧形板211之间设有钢管213和垫片214,相邻两块弧形板211通过贯穿垫片214的螺栓215连接固定。钢管213优选为方钢管,其接触面积相对于圆钢管更大,连接时更加稳定。本实用新型所指的弧形板21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采用钢板和角钢拼接而成。即,在弧形钢板的周边连接上角钢,然后通过穿过角钢的螺栓215将两块弧形板211进行拼接。垫片214和钢管213设置在两个角钢之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及其模具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2267.0

申请日:2019-03-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0(成都)

授权编号:CN209583940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C02F 11/04

专利分类号:C02F11/04;B28B7/02;B28B23/12

范畴分类:41A;

申请人:陈志宇

第一申请人:陈志宇

申请人地址:610051 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杉板桥路52号1栋1单元3号

发明人:陈志宇

第一发明人:陈志宇

当前权利人:陈志宇

代理人:李蕊;李林合

代理机构:51229

代理机构编号: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一体式钢筋混凝土污水处理池及其模具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