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燕: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论文

高海燕: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论文

摘要:随着医疗制度的不断改革,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给医护工作者带来更大挑战。骨科患者数量逐年上升的主要原因表现为:(1)交通事故频发;(2)室外工作意外频发;(3)人口老龄化等。由于大部分骨科患者多为老年人群,此类人群较为特殊——肢体功能下降、抵抗力和免疫力均有所降低,所以其住院时间也比较久。部分骨科患者对护理要求非常高,因此给骨科护理带来一系列潜在风险。如何评估骨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风险因素以及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等是广大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研究重点之一。

关键词:骨科护理;风险因素评估;防范对策

0 引言

根据相关资料研究结果显示,60%左右的骨科患者病情较为复杂且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此延长了卧床时间[1]。除此之外,骨科疾病具有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患者的心理落差极大,负面心理情绪等难以有效控制,在护理工作人员护理期间极易出现自杀情况。因此,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工作具有较大难度和挑战性。在护理时,每一个环节均不能够出现差错,否则会导致护患纠纷情况出现。为了规避护理风险,降低纠纷发生率,本文将综合分析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再提出针对性地解决措施。

上周(10月15日-10月19日),钾肥市场交投偏弱,氯化钾价格盘整运行。10月22日中国氯化钾批发价格指数(CKPI)为2266.13点,环比上涨5.92点,涨幅为0.26%;同比上涨398.94点,涨幅为21.37%;比基期下跌1024.47点,跌幅为31.13%。

大坝临溃时的特殊气象气候和交通运输状况。历史上大量溃坝事件告诉我们,溃坝稀有事件往往发生在风雨交加、天黑夜深、道路狭窄、通信不畅、缺乏有效照明等极为不利之时,给护坝人员以措手不及的突然袭击,可能弄得手忙脚乱,昏头转向,因此要给予特别关注。

1 评估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

1.1 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综合水平不一

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主要职责之一是:负责告知骨科患者治疗之前、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可能出现的意外风险,明确说明治疗过程中加强与医护之间配合的重要性。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对于医疗器械物品的使用不够专业和全面,导致操作失误,最终提高纠纷发生率[2]。在护理文书书写时,部分工作人员由于偷懒省事而未详细记录骨科患者的基础病情,工作不够细致和认真,继而出现护患纠纷情况。由于骨科患者住院时间比较长,所以在治疗时,护理工作人员需对患者加强沟通和交流,对患者的心理情绪加以积极性引导。但是,部分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水平不够高,导致骨科患者不想与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最终影响到患者的预后治疗结果。还有部分护理工作人员未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加以操作,往往会简化部分操作工作,最终加大护患纠纷发生率。

1.2 缺乏专业的骨科知识

一般而言,护理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所接触的骨科医学内容非常少,因此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理人员来说,存在缺乏专业骨科知识不足问题。

由于骨科患者的病情大多较为严重,所以在护理时需加倍小心谨慎,时刻牢记自己使命,将骨科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放在首位。在护理骨科患者过程中,为骨科患者提供专业化的护理,定期在骨科科室内举办风险教育和安全教育,通过培训来让护理人员提高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最终提高护理水平[7]。

加强骨科护理工作人员业务方面的学习,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水平等是预防护患纠纷的关键所在。医院自身需按照不同护理岗位以及不同资历护士来进行专业化的培训教育,确保护理工作人员在具备基本的护理专业能力后,才能够让其上岗,再在临床实践中不断积累自身经验,显著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1.3 骨科医学发展速度比较快

随着医学技术的深入发展和进步,骨科矫形材料技术的不断进步,手术方式的日益深入,会使得骨科护理工作面临更大的挑战[5]。随着关节镜技术以及人工假体置换术等深入到临床之中,使得护理难度有所增加,继而也对护理技术和护理理论等提出更高要求。在骨科市场中,引进大量设备仪器,其种类繁多且更新速度较快,护理工作人员一旦未及时掌握好市场相关信息,势必会加大护理难度,无法正确使用相关设备仪器等,最终出现纠纷事故。

2 规避骨科风险的解决措施

2.1 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依法执业思想意识

医疗行为与其他社会行为一样均需以法律为基础依据,护理工作人员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综合服务水平的同时,还需要学会法律相关知识。骨科护理工作者不能只顾护理结果,而不顾及护理范围。护理工作人员需合理使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权益[6]。

2.2 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和风险教育

护理工作人员需每天与骨科患者接触,因此骨科患者有更多机会向护理人员询问有关骨科知识方面的疑问[3]。而此时护理工作人员一旦不具备丰富的骨科知识,很难有效回答患者的相关问题。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在接受健康教育宣讲知识时,所涉及到的内容不够全面、丰富,加上未及时和医生沟通交流,所以会出现解释错误问题。一旦未及时沟通,且给予骨科患者规范化的康复指导,会让患者因为害怕疼痛而不遵照医嘱,无法完成骨折之后的早期功能康复锻炼,出现运动障碍问题或者感觉障碍问题,继而发生护患纠纷[4]。

2.3 加强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业务学习能力,显著提高技术方面的水平

本文的水系统指的是城市人工水系统,包括与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有关的水源取水、供水、输水、用水、排水、污水处理与回用等环节。除了各个环节基础设施的建造需要消耗大量的物资和能源之外,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也需要大量的能源投入,例如城市供水管网的输配水能耗,污水处理厂进行污水处理的能耗等。在城市水系统巨大能源消耗的背后是可观的碳排放。在我国,已有研究和经验表明给排水行业是城市的用电大户,目前我国大多数供水企业的平均耗电量占总制水成本的20%~30%,城市水系统运行中的碳排放不容忽视。

2.4 提高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技巧,履行自身应尽义务

临床护理工作中,一旦护理工作人员未能与骨科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势必会引起患者的诸多不满。因此,医院应该开展人文基础知识培训,提高骨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沟通水平,让护理人员能够使用针对性的语言沟通技巧来面对不同的患者,继而加强与其有效沟通[8]。除此之外,在护理工作人员履行相关职责时需时刻注意与临床医生的言辞保持高度一致,切忌出现较大误差导致骨科患者及其家属出现不必要的联想。

3 小结

骨科学又称矫形外科学,而骨科是医院最常见、最重要的科室之一。骨科主要治疗与骨骼肌肉系统有关的疾病,包括意外事故造成的骨骼损伤(如交通事故)、骨骼病变(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近年来老年性骨科疾病患者逐渐增多,一些与年龄相关的老年骨科疾病(如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越来越受到重视。对骨科患者实施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确保其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骨科疾病的特点,导致在骨科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极容易出现护理风险的发生。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对护理风险进行有效评估,并针对造成护理风险的相关因素,制定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通过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定期的风险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通过对沟通技巧的学习,提高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能力;通过对最新护理知识、医疗器械的操作进行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临床护理能力和相关医疗器械的操作水平,以防止临床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骨科风险护理事件的发生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临床实践中,需要通过强化护理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以及提高其综合业务水平等,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张文光,武婵媛,陆欣.骨科护士护理风险评估能力和专业化发展趋势的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16):1934-1938.

[2] 郑春兰,林建锋,张海燕.分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骨科风险防控及护理质量改进中的应用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24):72-74.

[3] 胡碧燕,胡焕婵,梁健芳等.风险管理在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5):43-44.

[4] 陆艳.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骨科住院患者的效果评价[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30):15-17.

[5] 顾红,刘曙光,许嘉愚.循环质控及循证护理对提升骨科住院患者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03):266-269.

[6] 余杰芳.风险护理管理在骨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21-22.

[7] 胡小渔.护理风险管理在骨科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0):57,59.

[8] 单鑫.护理风险管理模式对降低骨科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7,38(18):2214-2215.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85.197

本文引用格式:高海燕.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5):300,306.

标签:;  ;  ;  ;  ;  ;  ;  ;  ;  ;  ;  ;  

高海燕:骨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评估与防范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