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电流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电流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流,电路,逻辑,压电效应,电压,技术,单元。

电流模技术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杨山河[1](2018)在《基于电流模技术的双逻辑映射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半导体技术的进步,集成电路的集成度在不断提高,整体规模不断扩大,芯片的功耗,尤其是因工艺尺寸不断缩小而引起的漏功耗增大成为重点研究对象。以Intel P4处理器为例,人们关注速度、可靠性和成本,忽略了低功耗需求,最终导致产品散热性差、信号丢失率高、封装难度大等诸多问题。为了能延长设备的寿命,提高集成电路的可靠性,对集成电路中的功耗的分析研究显得格外重要,并具有很大实用价值。大量实验结果表明,伴随着工艺尺寸的缩小,漏功耗已经成为功耗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并引起了如封装、电源供电、信号完整性、散热等一系列问题。功耗增大及其产生的相关问题已成为大规模集成电路和片上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MOS电流模逻辑(MCML)电路,由于其较低的信号摆幅,以及与静态CMOS逻辑电路相比具有更高的工作速度和较低的功耗,从而引起了广泛的研究。数字电路可用传统布尔逻辑Traditional Boolean(TB)来实现,也可以用“或/同或”、“与/异或”等运算集为基础的Reed-Muller(RM)来实现。经研究,RM逻辑预测性、成本、面积、速度、功耗等方面,都比目前的TB逻辑更先进可靠,尤其是可测试性。RM逻辑优化了逻辑函数,减少了逻辑门的数目,缩短了相关器件的路径长度,大大提升了芯片的工作速度,减小了电路的总功耗。在RM逻辑和TB逻辑的研究中,RM逻辑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程度明显高于TB逻辑,并取得丰硕成果。目前绝大多数集成电路的设计都是基于逻辑单元库来实现的,但目前主流的EDA工具所搭载的逻辑单元库都是基于TB逻辑综合出来建立并优化的,其中很少包含基于Reed-Muller逻辑的标准单元库,而TB/RM逻辑的单元库几乎没有。因此,将TB逻辑和RM逻辑两种逻辑函数相结合,并建立基于两种逻辑的复合逻辑单元库,将该单元库应用到实际标准单元库设计中,以此来降低漏功耗,是一项意义非凡且具有广阔市场前景的研究工作。本文通过借鉴TB逻辑标准单元库的设计方式,来完成两种逻辑的映射,最终对比分析叁种逻辑方式的电路功耗大小,来鉴定双逻辑映射的优势。本文结合当今世界前沿研究,通过使用主流EDA工具,对相关TB逻辑和RM逻辑电路进行仿真,比较其功耗,明确其对应的函数表达式,找出如何将两者进行复合成新的逻辑单元的方法。然后将基于不同结构的TB/RM逻辑函数进行分析综合,设计出一种低功耗电路结构的双逻辑函数,提取数据并对单元进行特征化处理,完成布局布线,最终设计出双逻辑映射标准单元库。本文需要阐述的相关内容如下:1、阐述了电流模电路在集成电路应用中的价值,对比了混合逻辑电路和TB逻辑电路在性能、功耗等方面的优势,强调了混合双逻辑电路的应用前景。2、主要介绍了两种主要的电流模电路,即单轨电流模电路和双轨电流模电路。重点阐述两者之间的特性以及优缺点,并介绍了单轨电流模电路设计的基本流程和设计过程中相关重要指标参数。3、主要介绍了从TB逻辑和RM逻辑引申到电流模TB电路和电流模RM电路的结构和性能,以及在设计时如何进行Hspice仿真,根据在不同约束条件下反复试验的结果来验证双逻辑电路在功耗方面的优化程度。4、主要介绍了常见的标准单元包,并分析了其性能特点,从而引申到一个电流模电路单元包版图库、物理库、时序库等相关基本流程的介绍。为了对本文设计的基于电流模的双逻辑电路映射方法进行验证,本文最后阐述了如何在原有的逻辑映射技术基础之上,分析“综合-提取-再综合”方法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在特定约束命令的条件下TB/RM双逻辑映射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对两种逻辑进行复合,最后验证了该双逻辑电路映射效果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本文来源于《宁波大学》期刊2018-01-05)

张伟[2](2017)在《基于电流模技术的ADC研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设备应用越来越多,大量的模拟信号需要通过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而ADC的转换精度、速度以及功耗也成为了此类数字设备工作的瓶颈之一。目前采用电压模并行结构设计的ADC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在获得较高转换速度的同时,其分辨率降低、功耗增大,而电流模结构的电路工作速度快、动态范围大、高频时功耗较低。因此结合两者的特点,开发一种基于电流模技术的高速、低功耗模数转换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了ADC并行结构、两步式结构以及电流模电路结构的特点,在深入分析传统电压模two-step ADC的基础上,设计了电流模ADC。论文完成对电流模ADC的主要模块电流比较器、电流舵型DAC以及D触发器和编码器的设计,其中对编码器采用Xilinx的FPGA集成开发环境Vivado 2015.4软件结合Xilinx Mini-ITX开发板进行了板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编码器能够正常工作。由主要模块搭建的第一级3bit电流模ADC能够实现对输入电流信号的转换。论文中用两级3bit电流模ADC完成级联,实现了twostep式结构。论文中电流模ADC的设计采用CSMC 0.5um CMOS工艺库,并且使用Cadence软件中的SpectreVerilog仿真器对其进行模数混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流模ADC输入电流信号范围0mA–4mA,最小分辨电流62.5uA,电路整体工作速率较快,达到1MHz,同时相比全并行电流模ADC减少了49个电流比较器。设计的6bit电流模ADC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6-01)

张国月,钟皖生,吴越,齐冬莲[3](2014)在《多内模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电流波形质量改善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比例谐振控制和重复控制相结合的叁相光伏并网逆变器新型控制策略。在静止坐标系下,实现交流量的无静差控制,同时有效抑制输出电流中的周期性扰动,优化输出电流波形。该方法消除了传统的旋转坐标系下dq轴电流控制路径上的耦合问题,也避免了多谐振控制策略中的相位滞后及谐振控制器之间相互影响等问题。在一台17kW光伏并网逆变器样机上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输出波形质量,实现逆变器无静差稳定运行。(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王丰硕,严立中,张正华,雷晓玲[4](2005)在《基于电流模技术的高保真声频放大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流模技术对高保真声频功率放大进行了研究与设计,结合实验和样机制作,实现了超宽频带超高速功率放大。随着SACD的日益普及,同目前流行的电压模高保真功放的性能相比,电流模高保真声频功率放大器将会有美好的发展前景。(本文来源于《电声技术》期刊2005年06期)

王卫东[5](2003)在《电流模技术在模拟电子电路课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改变目前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不能和科技发展同步的教育现状,必须加强现代电流模技术在模拟电子电路课程中的教学。就电流模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在现代电子电路中的应用来看,它完善和发展了模拟电子电路的基本理论,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更利于学生开拓视野、更新知识,从而实现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与科技发展同步。(本文来源于《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刘成康,袁祥辉,汪涛,贾功贤[6](2002)在《电流模技术在CMOS读出电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给出了一种 1× 12 8热释电红外焦平面阵列CMOS读出电路的设计方案和焦平面的仿真及实验结果。并提出一种读出电路新方案。在此方案中 ,用电流模模拟信号处理技术由硬件实现片内CMOS电压差分器的功能 ,以提高系统的信噪比和响应速度(本文来源于《红外技术》期刊2002年02期)

盛法生[7](2002)在《基于电流模技术的数控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文讨论了基于电流模技术的数控集成电路的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首先以电流镜、电流传输器、开关电流电路知识为基础,介绍了构成数控电路的基本单元电路。根据多值模代数运算理论及开关信号理论,建立了适用于I-L电路设计的叁值模接地开关运算表示式,在此基础上成功指导了模3加、减、乘和除等运算电路的开关级设计:应用开关信号理论,从电流型CMOS电路的特点出发,提出了适用于CMOS电路的混合开关理论,并将该理论应用于多值电流型CMOS电路的设计:对上述设计的电路进行模拟和测试所获得的结果表明,采用模代数运算和开关信号理论设计的电路都具有正确的逻辑功能,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增加了多值模电路设计的内容。通过对传统二值D/A转换器和使用电流镜偏置电流,以使增加电流镜的输入电流、降低开关延迟、提高性能的研究,提出了描述多值CMOS D/A转换器的数学表示和电路设计,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四值叁阈和四值二阈检测D/A转换器,从而提高了集成电路的信息密度,加速了数据处理速度。在以上各项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结合电流型数控电路提出了8Bit数控电路的具体设计,并制成DCM02型样片,讨论了它的电特性和一些典型的应用实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2-01-01)

高文焕,李冬梅[8](2000)在《基于电流模技术的超高速BJT模拟开关》一文中研究指出电流模理论和电流模技术是当代电子学先进的理论与技术 ,用电流模法设计模拟集成电路是模拟电子技术的重大突破。采用电流模理论和电流模电路设计超宽频带、超高速度模拟开关。介绍了电路结构 ,分析了电路的工作原理 ,给出了电路性能的仿真结果 ,并总结出了电路的主要特点 ,讨论了电路的设计问题。所设计的电路可以做成单片集成电路 ,也可以作为一个基本单元应用于大规模集成芯片中。(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7期)

张玲,何伟,裴柳进[9](2000)在《电流模技术在聚偏二氟乙烯压电传感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电流模技术 ,采用具有有源电流反馈 ,高速、宽带的低噪高精度单片集成数放AMP 0 1,研究聚偏二氟乙烯 (PVDF)薄膜的压电效应、任意分布特性 ,建立压电特性方程 ,从而说明任意分布的集成智能结构触觉传感器模型 ,并讨论在仿生皮肤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0年02期)

刘军,齐华[10](1997)在《应用电流模技术实现模拟集成电路高性能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模拟集成电路的重要技术指标为主导,通过与电压供电路的对比,阐明了利用电流模技术实现高性能模拟集成电路的先进性、实用性.(本文来源于《武警技术学院学报》期刊1997年04期)

电流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数字设备应用越来越多,大量的模拟信号需要通过ADC(Analog to Digital Converter,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而ADC的转换精度、速度以及功耗也成为了此类数字设备工作的瓶颈之一。目前采用电压模并行结构设计的ADC由于自身结构的原因,在获得较高转换速度的同时,其分辨率降低、功耗增大,而电流模结构的电路工作速度快、动态范围大、高频时功耗较低。因此结合两者的特点,开发一种基于电流模技术的高速、低功耗模数转换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论文结合了ADC并行结构、两步式结构以及电流模电路结构的特点,在深入分析传统电压模two-step ADC的基础上,设计了电流模ADC。论文完成对电流模ADC的主要模块电流比较器、电流舵型DAC以及D触发器和编码器的设计,其中对编码器采用Xilinx的FPGA集成开发环境Vivado 2015.4软件结合Xilinx Mini-ITX开发板进行了板级验证,验证结果表明编码器能够正常工作。由主要模块搭建的第一级3bit电流模ADC能够实现对输入电流信号的转换。论文中用两级3bit电流模ADC完成级联,实现了twostep式结构。论文中电流模ADC的设计采用CSMC 0.5um CMOS工艺库,并且使用Cadence软件中的SpectreVerilog仿真器对其进行模数混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电流模ADC输入电流信号范围0mA–4mA,最小分辨电流62.5uA,电路整体工作速率较快,达到1MHz,同时相比全并行电流模ADC减少了49个电流比较器。设计的6bit电流模ADC各项参数满足设计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电流模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1].杨山河.基于电流模技术的双逻辑映射方法研究[D].宁波大学.2018

[2].张伟.基于电流模技术的ADC研究与设计[D].贵州大学.2017

[3].张国月,钟皖生,吴越,齐冬莲.多内模技术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电流波形质量改善中的应用[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

[4].王丰硕,严立中,张正华,雷晓玲.基于电流模技术的高保真声频放大器[J].电声技术.2005

[5].王卫东.电流模技术在模拟电子电路课程中的应用[J].桂林电子工业学院学报.2003

[6].刘成康,袁祥辉,汪涛,贾功贤.电流模技术在CMOS读出电路中的应用[J].红外技术.2002

[7].盛法生.基于电流模技术的数控集成电路设计与研究[D].浙江大学.2002

[8].高文焕,李冬梅.基于电流模技术的超高速BJT模拟开关[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9].张玲,何伟,裴柳进.电流模技术在聚偏二氟乙烯压电传感器中的应用[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

[10].刘军,齐华.应用电流模技术实现模拟集成电路高性能的研究[J].武警技术学院学报.1997

标签:;  ;  ;  ;  ;  ;  ;  

电流模技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