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体系论文_崔荣伟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溶液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溶液,荧光,氢键,成核,反比例,体系,聚乙烯醇。

水溶液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崔荣伟[1](2019)在《水溶液体系长波光激发荧光研究及分析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巴胺(DA,3,4-二羟基苯乙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其含量失衡与神经退行性疾病、帕金森病等许多重大疾病密切相关。多巴胺适用于顽固性心衰及感染性、心源性休克等疾病的治疗。因此,建立灵敏的多巴胺分析方法,对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多巴胺是一种内源荧光物质,基于DA荧光特性构建的新型荧光传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在细胞代谢、血氧运输、神经转导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阿尔茨海默症与铁过量沉积、铁离子与DA及其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大量含铁工业废水的排放会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建立Fe3+灵敏、选择性分析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而DA与铁相互作用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机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奠定理论基础。研究铁离子与DA相互作用机理,长波长激发,短波长发射的发光现象通常称作为上转换发光(UCP)或是反Stokes发光。UCP的激发光波长通常在近红外光区,其对生物样品光损伤小,且不受生物样品自体荧光干扰。但是,传统的上转换发光材料(UCNPS)的UCP需要较高功率密度的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其水溶性和发光效率都有待提高。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以氙灯为光源的“上转换发光”分析方法,具有简便、灵敏,且在水溶液体系中可以实现。但是对于其发光机理存在一些争议,尚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本文旨在发展水溶液体系中、利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可检测的新型“上转换发光”分析方法,用于特定目标分析物检测,并探究其发光机理。本论文由叁个部分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介绍了多巴胺、铁离子(Ⅲ)的荧光分析方法研究进展,概述了基于稀土离子的发光分析方法。并对以氙灯为光源的新型“上转换发光”方法进行了综述。论文的第二部分,采用普通荧光分光光度计以氙灯为光源,研究了DA长波光激发荧光(LExL,λex>λem)的光谱特性,通过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DA的双光子吸收截面,表明DA的LExL主要是由于二级衍射光(1-U2)激发和部分λ双光子吸收所引起的发光。利用DA的LExL及常规Stokes荧光(SL)等双模发光分析方法,研究了DA与Fe3+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DA与Fe3+的相互作用主要涉及DA与Fe3+的络合作用、DA的氧化、PDA-Fe3+复合物的形成等多种相互作用模式。并且基于DA的LExL及SL的双模发光,建立了Fe3+选择性、灵敏的测定方法。与SL法相比,当Fe3+与Pb2+、Cd2+、Ag+、KK+、Na+、Mn2+或CO2+离子共存时,LExL检测Fe3+方法具有更好的选择性。同时,这种LExL方法具有较好的线性相关性以及较低检出限。在论文第叁部分,研究发现:在810 nm近红外(NIR)光激发下,Ce3+离子可以发射345 nm处的LExL(λex>λem)。Ce3+离子的这种氙灯激发产生的LExL主要是由叁级衍射光(Xex/3)的激发产生。Ce3+的发射光谱与Tb3+的激发光谱之间具有较大的光谱重迭,Ce3+与Tb3+之间可以产生有效能量转移,导致Tb(Ⅲ)离子发射Stokes荧光。再者,DA可以分别与Ce3+、Tb3+配位结合,导致共平面效应增加,并且分子间能量传递效率增加,从而显着增强Tb(Ⅲ)荧光。基于此,构建了简单、灵敏、选择性好的测定DA的新型“上转换发光”分析方法。(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5-30)

商辉,刘露,王瀚墨,张文慧[2](2019)在《微波电场对甘油水溶液体系中氢键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微波电场对不同水含量甘油溶液中氢键的影响。研究发现:甘油含量高时,甘油分子在溶液中以较大的团簇结构存在,水分子以较小的团簇结构或游离状态存在,电场作用下,大的甘油分子团簇变成较小的团簇并且变得更加有序;随着电场强度继续增加,甘油分子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团簇结构边缘甘油分子氢键断裂,变成游离状态。对于水分子而言,其较小的团簇结构在电场作用下被打开,团簇结构消失,水分子在电场方向上整齐排布,且电场强度继续增大,其结构变化不大,同样个别水分子氢键断裂变成游离状态。因此,甘油浓度高时,水分子间氢键数减少,甘油分子氢键数先增大后略微减少;甘油浓度低时,水分子氢键数先增大后略有减少,甘油分子间氢键减少。(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刘向北,崔珊珊[3](2019)在《论一种用数学模型表征水溶液体系中溶质对水的电离程度影响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高中化学水解与电离的概述(一)水的离子积水溶液中存在水的电离平衡H_2OH~++OH~-,同时c(H~+)×c(OH~-)恒等于K_W,25℃时K_W约为10~(-14),本文中所讨论的例子均在25℃的情况下。水溶液中,加入不同溶质后,为了使溶液中的c(H~+)×(本文来源于《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夏寒,王世颖,光崎尚利,陈智栋[4](2018)在《水溶液体系中304不锈钢上电沉积碳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电沉积技术在较低的电压(10.0 V)下以氯乙酸、硫酸钠和氯化胆碱混合水溶液为电沉积液,在304不锈钢基体上电沉积碳膜。通过扫描电镜(SEM)和拉曼光谱分析碳膜的形貌和结构,通过接触角仪测试碳膜的疏水性能,通过多功能材料表面性能综合测试仪(CFT-Ⅰ)测试碳膜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硫酸钠的加入能够促使碳膜在304不锈钢上的沉积,添加氯化胆碱能够有效提高304不锈钢表面碳膜的疏水性能,降低碳膜的摩擦系数。(本文来源于《电镀与精饰》期刊2018年07期)

李伟伟[5](2018)在《锂离子电池镍基正极材料水溶液体系中氧化铝包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溶液体系中,采用沉淀法制备了Al_2O_3包覆的Li Ni_(0.9)Co_(0.1)O_2镍基正极材料。当Al_2O_3包覆量(质量分数)为0.5%时,Al不能完全被沉淀;当Al_2O_3包覆量(质量分数)为2.0%时,Al_2O_3不能完全被沉淀在Li Ni_(0.9)Co_(0.1)O_2表面。通过XRD、SEM、电池测试仪对样品的结构、形貌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Al_2O_3包覆量(质量分数)为1.0%和1.5%时,样品球形表面的洁净程度变差,结构仍保持良好的层状结构,但能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在0.2C、2.75~4.25 V测试条件下,Al_2O_3包覆量(质量分数)为1.0%和1.5%的样品,首次放电容量和库伦效率下降,循环性能提高;50次循环后,1.0%Al_2O_3包覆量的样品放电容量保持率最高,且放电容量大于未包覆的产物。(本文来源于《电子元件与材料》期刊2018年06期)

杨巧凤[6](2018)在《CH_3COAla-Pro-TyrNHCH_3四肽及其水溶液体系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肽构象以及多肽水溶液的结构和性质一直是科学家所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排列组合了氨基酸二肽和叁肽稳定构象,应用ABEEMσπ极化力场将这些组合后的构象优化,得到了一系列CH3COAla-Pro-TyrNHCH3(APY)四肽的理论模拟初始结构。其次在PDB和Coil Library两个数据库中截取了含有APY的蛋白质片段,作为初始的实验结构。最后使用ABEEMσπ极化力场研究了上述APY四肽水溶液的结构和性质。本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我们组所获得丙氨酸、脯氨酸和酪氨酸二肽分子稳定构象的基础上,组合得到CH3COAla-ProNHCH3(AP)和 CH3COPro-TyrNHCH3(PY)两个叁肽分子的初始构象。分别用从头算和ABEEMσπ力场方法优化得到稳定构象,以这些三肽分子稳定构象组合成四肽分子,并对其优化得到APY四肽的稳定构象。2.利用ABEEMσπ极化力场,在298.15 K,NVT系综下对所得到的APY四肽的稳定构象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选取盒长为25.0 A×25.0 A×25.0 A的水盒子,模拟时间为1 ns。计算每1 ps得到的构象中非氢原子坐标与初始结构非氢原子的均方根偏差(RMSD)。结果表明,无论以理论模拟结构作为初始态,还是以实验结构作为初始态,在动力学过程中,达到动态平衡的时间基本一致,即两种来源的APY四肽相关的RMSD数值均在100 ps后趋于一个很小的值,这表明体系在100 ps后达到平衡。3.应用ABEEMσπ-GB/SA的极化力场模型,计算APY四肽的溶剂化自由能。其中溶剂化自由能的极性部分用广义玻恩模型(GB)计算,非极性部分通过溶剂可及表面积(SASA)计算获得。所得的溶剂化自由能的结果均为负值,表明各类APY四肽的构象都溶于水。4.同时采用Tinker程序中的不同力场CHARMM、OPLS-AA、AMOEBA和AMBER,以及所对应的不同溶剂模型Hct/Still、Hct/Hct Still、Gk/Gk radius和Still,计算APY四肽的溶剂化自由能。将上述力场所得的计算结果与B3LYP/6-311++G(d,p)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证明,ABEEMσπ-GB/SA模型方法得到的结果与从头算的最为接近。这表明ABEEMσπ极化力场对于多肽稳定构象的获取及溶剂化自由能的计算,都得到与从头算方法一致的结果。ABEEMσπ极化力场能够在保证准确性的前提下,快速构建合理的多肽构象,并进一步研究各体系的性质。(本文来源于《辽宁师范大学》期刊2018-06-01)

陈小艳[7](2018)在《水溶液体系中稀土离子的结晶调控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元素因其原子结构特殊和电子能级异常丰富等特点,表现出优异的光、电、磁、热等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稀土元素的4f轨道是否参与成键是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认为4f轨道位于5d轨道的内侧,被外层的5d和6s轨道屏蔽,在空间上的径向分布较小,与配体轨道的重迭有限,有较强的局域性,因此4f轨道不参与成键;另一种观点认为4f轨道在径向分布上有少部分与5d轨道重迭,4f电子对周围配体有较强的敏感性,因此,4f轨道受弱配体的影响可参与成键,4f轨道是否参与成键,与配位场的强弱有关。理论研究稀土元素是否成键时,常把4f轨道作为核的一部分,进行参数的设定,认为4f在化学键中几乎不起作用;实验研究稀土元素成键时,所研究的稀土化合物通常具有8或9的低配位数,此时,认为4f轨道不参与成键。薛冬峰课题组根据大量研究,总结出稀土元素4f轨道通过杂化的方式参与成键,且只有当稀土离子的配位数大于9时,稀土元素的4f轨道才能参与成键。当4f轨道参与成键时,直观影响稀土化合物的化学键和分子构型。中心离子和配体之间的化学键,受中心离子价层轨道的杂化和配体的性质共同决定,我们利用原位的拉曼和红外光谱,从分子尺度上研究稀土化合物结晶过程中聚集体的形成和结构的演变,进而根据成核过程中化学键强度和分子对称性演变,推测稀土离子聚合物的结构,根据中心离子配位数,推测4f轨道是否参与成键,厘清4f轨道参与成键与化合物几何构型的内在联系。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开展了如下工作:(1)在尿素水溶液的成核过程中,刚性的尿素分子通过氢键链接,其分子的对称性无变化,这就难以通过追踪水溶液体系中的成核来识别尿素分子对称性的变化。在该工作中,结合原位的拉曼和红外光谱,观察成核阶段尿素分子中C=O、CN、NH_2和OH基团的微小的变化,在成核过程中,水合的尿素脱水,尿素分子间聚集。根据典型基团振动的演变,可清晰地划分为叁个阶段:水合单体,预成核团簇,晶核,在成核的起始阶段,水合单体和团簇共存于溶液中,随着尿素聚集体尺寸的增大,形成预成核团簇,随后在很短时间内转化成晶核,在这一阶段,发生快速的结构调整,可根据尿素分子中基团的波数和振动强度的急剧变化,来识别这种变化。最后,尿素晶核形成并开始生长,在该过程中,拉曼和红外光谱的信号保持不变。该工作,进一步加深对溶液体系中,几乎无对称性变化的刚性分子成核的理解。(2)稀土离子可构造各种新型结构的材料,有助于化学键的调节和设计。通过研究尿素成核阶段,C=O、NH_2和CN基团振动的变化,来追踪稀土离子(Ln~(3+))和尿素分子间化学键的演变。La~(3+)、Gd~(3+)、Lu~(3+)稀土离子可通过调节尿素分子间N-C=O…H-N氢键,控制尿素的成核时间。确定Ln~(3+)和尿素分子间形成两种类型的化学键:Ln~(3+)…O=C-N和Ln~(3+)…NH_2-C,与Ln~(3+)…NH_2-C相比,Ln~(3+)更倾向于和尿素中的O=C配位。含高浓度稀土离子的溶液中,部分N-C=O…H-N氢键被破坏,结果Ln~(3+)进入到尿素的晶格中,降低了晶核中局域尿素分子的对称性。利用Ln~(3+)的离子电负性标度,可进一步区分La~(3+)、Gd~(3+)、Lu~(3+)对尿素成核影响的差异。目前的研究,揭示了稀土离子在氢键材料形成时,对化学键的调节作用,使我们更深入了解,利用稀土离子调节化学键,来设计和制备新材料的过程。(3)镧系元素的化学成键是4f化学中最重要的研究课题,然而,4f轨道是否参与成键仍有较大争议。根据中心阳离子的杂化和配体的配位能力,镧系原子与配体间的化学成键直接表现在配位数上。通过追踪配体交换反应中Ce~Ⅵ-O键的变化,来估计Ce~Ⅵ的轨道杂化方式,配体取代将会诱导Ce~Ⅵ中不同的外层轨道参与化学成键,将会直接影响Ce~Ⅵ的配位数和分子的几何形状。利用原位的拉曼光谱追踪Ce~Ⅵ化合物结构的演变,推测出Ce~Ⅵ的4f轨道参与杂化,增加Ce~Ⅵ的配位数,使Ce~Ⅵ-O键变弱,为几何形状的构造提供较大的空间。目前的工作证实,可利用光谱识别轨道杂化模式和4f轨道参与成键。(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期刊2018-06-01)

李伟伟,张来苹,杨杰[8](2018)在《水溶液体系中MgO表面修饰LiNi_(0.9)Co_(0.1)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溶液体系中,采用化学沉淀法对镍基正极材料LiNi_(0.9)Co_(0.1)O_2进行了MgO表面修饰,研究了MgO修饰量对材料物理和化学性能的影响。采用SEM、XRD、电池测试仪、电化学工作站等研究了材料的物理和化学性能。结果表明,MgO修饰后,材料表面有许多MgO微小颗粒,pH降低,阳离子混排程度降低;当MgO修饰量为1%时有最佳的电化学性能,其首次充放电效率为83%,50周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0.7%。(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8年05期)

雷红娜,王迎,季英超,张欣[9](2018)在《海藻酸钠/PVA水溶液体系的无针静电纺丝》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去离子水为溶剂,分别配制质量分数为2%的海藻酸钠溶液和8%的聚乙烯醇(PVA)溶液,将两种溶液分别以体积比5∶5、4∶6、3∶7、2∶8、1∶9均匀混合,并测试混合溶液的粘度、电导率、表面张力等参数。通过无针静电纺丝法制得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纳米纤维表面形貌。结果表明:共混液电导率、粘度都随海藻酸钠的增加而增加。海藻酸钠和PVA溶液体积比为5∶5时,纺丝效果较好,纤维膜成形良好,纤维直径分布均匀,为100~210 nm。(本文来源于《上海纺织科技》期刊2018年04期)

刘刚,张恒,孙恒,朱洪霞,张煜函[10](2018)在《碱/脲水溶液体系中纤维素包合物构型及纤维素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研究了纤维素分子在碱/脲水溶液体系中形成的包合物结构,研究了纤维素包合物的空间构型、氢键网格结构、纤维素分子与溶剂分子的相互作用以及碱金属阳离子对包合物稳定性的影响.在纤维素包合物结构中,碱金属阳离子和OH-主要吸附在纤维素分子链羟基的附近,与纤维素上的羟基氧直接接触形成稳定的吸附构型;尿素分子更倾向于在纤维素糖环面结构上聚集,可以与纤维素上的羟基氧和醚键氧相互作用形成氢键.通过对纤维素与溶剂分子间非键相互作用的研究发现,在纤维素羟基附近,羟基与金属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能最大,其次为与尿素分子、氢氧根离子的相互作用,最小的为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在纤维素糖环面结构上,Na~+、OH~-、尿素、水与纤维素醚键氧的相互作用远小于与纤维素羟基的相互作用,纤维素上的醚键氧与尿素分子相互作用能最大.比较KOH/尿素和NaOH/尿素2种溶剂体系中碱金属阳离子与纤维素羟基形成的吸附构型的结合能,发现Na~+对纤维素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更强的破坏作用,NaOH/尿素溶剂体系中的分子与纤维素分子形成的包合物构型更稳定.(本文来源于《高等学校化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水溶液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考察微波电场对不同水含量甘油溶液中氢键的影响。研究发现:甘油含量高时,甘油分子在溶液中以较大的团簇结构存在,水分子以较小的团簇结构或游离状态存在,电场作用下,大的甘油分子团簇变成较小的团簇并且变得更加有序;随着电场强度继续增加,甘油分子整体结构变化不大,但是团簇结构边缘甘油分子氢键断裂,变成游离状态。对于水分子而言,其较小的团簇结构在电场作用下被打开,团簇结构消失,水分子在电场方向上整齐排布,且电场强度继续增大,其结构变化不大,同样个别水分子氢键断裂变成游离状态。因此,甘油浓度高时,水分子间氢键数减少,甘油分子氢键数先增大后略微减少;甘油浓度低时,水分子氢键数先增大后略有减少,甘油分子间氢键减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溶液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崔荣伟.水溶液体系长波光激发荧光研究及分析应用[D].山东大学.2019

[2].商辉,刘露,王瀚墨,张文慧.微波电场对甘油水溶液体系中氢键的影响[J].化工学报.2019

[3].刘向北,崔珊珊.论一种用数学模型表征水溶液体系中溶质对水的电离程度影响的方法[J].中学生数理化(学习研究).2019

[4].夏寒,王世颖,光崎尚利,陈智栋.水溶液体系中304不锈钢上电沉积碳膜的研究[J].电镀与精饰.2018

[5].李伟伟.锂离子电池镍基正极材料水溶液体系中氧化铝包覆研究[J].电子元件与材料.2018

[6].杨巧凤.CH_3COAla-Pro-TyrNHCH_3四肽及其水溶液体系结构和性质的理论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7].陈小艳.水溶液体系中稀土离子的结晶调控能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8

[8].李伟伟,张来苹,杨杰.水溶液体系中MgO表面修饰LiNi_(0.9)Co_(0.1)O_2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8

[9].雷红娜,王迎,季英超,张欣.海藻酸钠/PVA水溶液体系的无针静电纺丝[J].上海纺织科技.2018

[10].刘刚,张恒,孙恒,朱洪霞,张煜函.碱/脲水溶液体系中纤维素包合物构型及纤维素与溶剂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分子动力学模拟[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a)完全醇解聚乙烯醇结构式,(b)部分...(a),(b)高温分解法制备的超顺磁Fe3O4...水热条件下离子液体的阳离子[BMIM+]在...水溶液体系中生成ZnO的FESEM图...无β-CD时生成ZnO的FESEM图像未添加17R4,浓度为20wt%的F127水溶液...

标签:;  ;  ;  ;  ;  ;  ;  

水溶液体系论文_崔荣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