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论文和设计-宋毓文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中,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依次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外部还固定设置有电箱;壳体内还设置有连通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的净化管道,且壳体还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净化管道的一端连通于进风口,净化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出风口;待净化的气体经由进风口进入净化管道内,并沿净化管道依次经过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后,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出风口离开。该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能达到前端净化油雾、水汽,中端静电吸附单元净化干燥油烟,后端活性炭过滤异味,高压喷头定期喷水清洗网盘,防止网盘积油,延长清洗维护周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外部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工作的电箱;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的净化管道,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净化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净化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风口;待净化的气体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净化管道内,并沿所述净化管道依次经过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后,净化后的气体经由所述出风口离开。

设计方案

1.一种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依次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壳体外部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工作的电箱;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的净化管道,且所述壳体还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净化管道的一端连通于所述进风口,所述净化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出风口;待净化的气体经由所述进风口进入所述净化管道内,并沿所述净化管道依次经过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后,净化后的气体经由所述出风口离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连接供水装置,且所述高压喷头朝向所述高速旋转网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喷头和所述供水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用于控制所述高压喷头和所述供水装置的通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工作的控制箱;所述控制阀连接至设置于所述控制箱内的时间继电器,并经由所述时间继电器控制所述控制阀定时通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下部还设有油污回收单元,所述油污回收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下部,所述油污回收单元的下侧连通至开设于所述壳体底部的排污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包括压力监测电箱,所述压力监测电箱与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连接,以监测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的状况并根据测得状况报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高速旋转网盘电箱、高压电源电箱和压力监测电箱,所述高速旋转网盘电箱、所述高压电源电箱和所述压力监测电箱分别对应连接至所述高速旋转网盘、所述静电吸附单元和所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速旋转网盘包括网盘和用于驱动所述网盘高速旋转的电机。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异味净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高速拦截单元、静电吸附单元、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在净化系统中,往往都是作为净化设备独立安装使用。

上述结构的缺点在于,高速拦截单元独立使用时,只起到油雾净化,排出的气体带有油烟与异味成分;静电吸附单元独立使用时,极板很容易吸附大量油烟,导致静电吸附单元的极板容易脏引起放电不能正常工作,必须需要清洗极板才能正常工作,特别是有些湿度比较重的环境,清洗周期更短,并且排出的气体还带有小量异味;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独立使用时,由于前端没有净化油雾油烟,活性炭净化单元极容易堵塞。因此有必要对这种结构的净化设备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结构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包括壳体、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依次设置于壳体的内部,壳体外部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工作的电箱;壳体内还设置有连通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的净化管道,且壳体还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净化管道的一端连通于进风口,净化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出风口;待净化的气体经由进风口进入净化管道内,并沿净化管道依次经过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后,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出风口离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能达到前端净化油雾、水汽,中端静电吸附单元净化干燥油烟,后端活性炭过滤异味。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将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三部分结合到一起,从而可以有效提高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

较佳的,壳体内还设置有高压喷头,高压喷头连接供水装置,且高压喷头朝向高速旋转网盘;高压喷头定期喷水清洗网盘,防止网盘积油,延长清洗维护周期。

具体的,高压喷头和供水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用于控制高压喷头和供水装置的通断。

具体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还包括用于控制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工作的控制箱;控制阀连接至设置于控制箱内的时间继电器,并经由时间继电器控制控制阀定时通断。

较佳的,壳体下部还设有油污回收单元,油污回收单元固定设置在壳体下部,油污回收单元的下侧连通至开设于壳体底部的排污口。

较佳的,电箱包括压力监测电箱,压力监测电箱与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连接,以监测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的状况并根据测得状况报警。

较佳的,电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高速旋转网盘电箱、高压电源电箱和压力监测电箱,高速旋转网盘电箱、高压电源电箱和压力监测电箱分别对应连接至高速旋转网盘、静电吸附单元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

较佳的,高速旋转网盘包括网盘和用于驱动网盘高速旋转的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包括壳体1、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依次设置于壳体1的内部,壳体1外部还固定设置有用于控制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工作的电箱;壳体1内还设置有连通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的净化管道,且壳体1还开设有进风口10和出风口11,净化管道的一端连通于进风口10,净化管道的另一端连通于出风口11;待净化的气体经由进风口10进入净化管道内,并沿净化管道依次经过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后,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出风口 11离开。结合图3所示,更具体地: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大体呈立方体结构,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从左向右依次设置于壳体1内。其中,壳体1 朝向高速旋转网盘2的一侧开设有进风口10,壳体1朝向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 4的一侧开设有出风口11,且壳体1内还设置有连通高速旋转网盘2和静电吸附单元3、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的净化管道。待净化的气体经由进风口10进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后,依次经过高速旋转网盘2进行一次净化、一次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到静电吸附单元3进行二次净化、二次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进行三次净化,三次净化后的气体经由出风口11排出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

如图1和图2所示,为了更方便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的控制,包括用于控制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工作的控制箱15。电箱包括依次设置的高速旋转网盘电箱12、高压电源电箱13和压力监测电箱14,高速旋转网盘电箱12、高压电源电箱13和压力监测电箱14分别对应连接至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具体地,控制箱15分别电连接高速旋转网盘电箱12、高压电源电箱13和压力监测电箱14,以控制高速旋转网盘2、静电吸附单元3和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的工作。

如图1所示,高速旋转网盘2包括网盘和用于驱动网盘高速旋转的电机。经由进风口10进入高速旋转网盘2中的待净化气体经过网盘,致密的网盘将待净化气体的油雾和水汽拦截下来完成一次净化,被拦截去除油雾和水汽后的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静电吸附单元3,而截留在网盘上的油雾和水汽,通过高速电机驱动网盘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其甩至壳体1的内壁上。

较佳的,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内还设置有高压喷头8,高压喷头8连接供水装置,且高压喷头8朝向高速旋转网盘2定期喷水清洗网盘,防止网盘积油。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更佳的清洗效果,壳体1内部设有两组高压喷头,一组喷头8朝向高速旋转网盘2正面,另一组朝向高速旋转网2盘背面,并增加喷头水流压力,网盘自旋转过程中实现360度全方位清洗。

进一步的,高压喷头8和供水装置之间还设置有控制阀5,控制阀5用于控制高压喷头8和供水装置的时间、频率和水量。具体地,控制阀5连接至设置于控制箱15内的时间继电器,并经由时间继电器控制控制阀5定时通断。

再请参阅图1所示,静电吸附单元3连接高压电源,以对进入到静电吸附单元3的经过一次净化后的气体去除油烟颗粒。具体地,高压电源经由高压电源电箱13接入静电吸附单元3,以实现对静电吸附单元3的供电。

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下部还设有油污回收单元6,油污回收单元6固定设置在壳体1下部,油污回收单元6用于承接高速旋转网盘2甩出的油污和静电吸附单元3吸附的油烟颗粒,且油污回收单元6的下侧连通至开设于壳体1 底部的排污口。优选的,油污回收单元6呈漏斗状结构,油污回收单元6的上侧连通至壳体1的下部,油污回收单元6的下侧开设排污口,高速旋转网盘2 甩出到壳体1的内壁上的油污在重力和高压喷头8的喷水的双重作用下,向下流走进入到油污回收单元6进行回收;静电吸附单元3吸附的油烟颗粒,可以通过定时停电的方式使得油烟颗粒脱落到油污回收单元6进行回收。

如图1-图3所示,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包括若干个筒式活性炭滤芯9,若干个筒式活性炭滤芯9顺序排列,二次净化后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从左侧进入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经过若干个筒式活性炭滤芯9并被若干个筒式活性炭滤芯9吸附去除异味后,经由右侧的出风口11排出。

较佳的,如图2所示,压力监测电箱14与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连接,以监测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的状况并根据测得状况报警并提醒用户。具体地,如图2和图3所示,压力检测电箱14固定设置于壳体1的外壁上,且压力检测电箱14的位置靠近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压力检测电箱14内设置有压力检测电表16,且压力检测电表16的检测端伸入到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内,压力检测电表的检测结果显示于压力检测电箱14的外壁上,且压力检测电表16 的检测结果直接与报警装置连接,并当压力检测电表测得的检测值大于预设值时启动报警,以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筒式活性炭滤芯9。

结合图1-图3所示,对本实用新型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的工作过程做一详细说明:

待净化的气体经由左侧的进风口10进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后,首先进入高速旋转网盘2,致密的网盘将待净化气体的油雾和水汽拦截下来完成一次净化,被拦截去除油雾和水汽后的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静电吸附单元3,而截留在网盘上的油雾和水汽,通过高速电机驱动网盘高速转动产生的离心力将其甩至壳体1的内壁上;

经过一次净化的气体进入静电吸附单元3,连接高压电源的静电吸附单元3 对进入到静电吸附单元3的经过一次净化后的气体去除油烟颗粒完成二次净化;被去除油烟颗粒的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

二次净化后气体经由净化管道进入从左侧进入活性炭异味净化单元4,经过若干个筒式活性炭滤芯9并被若干个筒式活性炭滤芯9吸附去除异味后,经由右侧的出风口11排出。

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中,在混有油雾和油烟的待净化气体通过进风口进入壳体后,先通过拦截网盘拦截部分油雾和水汽,再经过静电吸附单元吸附剩余的油烟颗粒,最后通过活性炭净化单元清除异味,而被拦截下来的油雾油烟在网盘上通过高速旋转电机产生的离心力甩到壳体内壁,使得拦截网盘能够更长时间的工作缩短了清洗周期。同时经由高压喷头8朝向高速旋转网盘2定期喷水清洗网盘以防止网盘积油、定期断电以去除静电吸附单元吸附的油烟颗粒、通过压力检测表提醒用户更换筒式活性炭滤芯9,从而简化清洁过程、提高清洁效率,同时还能够保证本实用新型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的净化效果。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设计图

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1686.9

申请日:2019-01-0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464812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B01D 50/00

专利分类号:B01D50/00;B01D53/02

范畴分类:23A;41B;

申请人:佛山市大瀚风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佛山市大瀚风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松岗松夏工业园工业大道东12号

发明人:宋毓文

第一发明人:宋毓文

当前权利人:佛山市大瀚风通风降温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张盼盼

代理机构:44491

代理机构编号:佛山中贵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  

集成式油雾油烟异味净化设备论文和设计-宋毓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