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公共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区域公共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公共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区域,差异,民生,联邦制,效率,财政,差异性。

区域公共品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叶昊楠[1](2019)在《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推进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财政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产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政府的运行基础是全民所有或集体性质的公共产权,而随着企业股份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一种新的基于多方兼容的混合所有制结构得以建立。产权结构的转变也带来了政府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中需要扮演的角色的转变,这也是政府公共财政结构转型的制度性动因。发达国家的经验事实表明,代表着公共品供给能力和意愿的政府财政支出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经历一个“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类U型曲线”的变化过程,而从政府财政支出的内部结构上看,政府财政支出整体规模占比的变化也会导致民生性财政支出占比的同向变化,从而推动区域公共品的供给水平迎来拐点。本文通过考察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央、地方两级政府财政支出占比的变化趋势发现,地方政府承担了向辖区居民提供公共品的绝大部分支出责任。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到需要持续扩大区域公共品供给、提升供给水平和效率的发展阶段,区域公共品供给的拐点已经出现。本文利用因子分析法,从地方政府中间投入以及社会性支出的消费者剩余角度对30个省级地方政府2007-2017年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发现各省份的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指数存在较大的差异,经济较为发达省份的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指数相对较高,而河北、河南、江西、安徽、贵州、云南、甘肃等经济较为落后省份则相对较差,但是这一结论也并不绝对,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决定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的唯一因素。本文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证分析,发现省级地方政府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具有挤入效应、而地方政府的经济性财政支出则具有挤出效应,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指数会随着地方政府人均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增加而增加,区域对外开放程度与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轻微负相关,财政分权度与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显着负相关、责任划分度则显着正相关,较高的城镇化率意味着更高的资源配置效率和更低的交易成本,推进城镇化将持续改善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有效供给状况,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有效性的影响还有待继续考察,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口因素则与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并不存在必然的联系。(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20)

徐一睿[2](2018)在《从区域公共品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与基础设施投资》一文中研究指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提出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共同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日本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转变,并正在做出积极应对。本次研讨会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日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与区域格局;第二部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日合作;第叁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形势分析;第四部分:中国地方“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动向。(本文来源于《日本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刘传俊,文习成,刘祖云[3](2018)在《区域差异视角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测度》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供给效率的区域性差异致使了农村公共品供给有效性的断裂,而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有效性亦是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现实载体。文章通过梳理农村公共品的既有文献,基于DEA的实证模型,同时借助于全国省域面板数据,试图探讨当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研究发现,东、中、西部区域的供给效率总体呈非均衡状态,供给资源的投入规模不尽合理,农村公共品与公共品的财政支出管理效率偏低。(本文来源于《统计与决策》期刊2018年11期)

赵红军,张盼[4](2018)在《中国省级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泰尔指数分解等方法对2007-2015年中国省级区域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区域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发现:中国省级区域公共品总体供给效率缓慢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供给效率缓慢提高,且易受技术水平影响,而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效率缓慢降低,且易受供给规模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在发达省市上升较快,而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在大多省市上升缓慢甚至有所下降;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供给效率呈现出东部、中部、东北、西部的空间递减格局,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的民生类公共品供给效率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中国公共品供给效率的区域差异逐渐缩小,其中基础设施建设类公共品效率总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内部,而民生类公共品效率总体差异主要来自区域之间。(本文来源于《华东经济管理》期刊2018年05期)

肖加元[5](2016)在《公共品单向外溢下地方政府间演化博弈——以跨区域水资源生态补偿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水资源作为典型的公共品具有很强的外溢性,而且其外溢性具有单向流动的特征,围绕水资源生态补偿引发的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间矛盾日益突显。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分析我国跨区域上下游地方政府的博弈过程以及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流域上下游地方政府达成合作的局面长期内主要受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地方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成本等四个方面因素影响,而与下游地方政府因水资源受到保护而获得生态收益无关。高层级政府解决水资源补偿问题时,不能仅考虑下游地方政府获得生态收益,而应该综合考虑上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惩罚值、下游地方政府对上游地方政府的补偿收益以及上游地方政府保护水资源的成本等多方面因素。(本文来源于《财经理论与实践》期刊2016年06期)

韩杰[6](2016)在《收益存在差异的区域间合作公共品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间合作现象已经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它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在多数的区域合作当中,常常因为合作双方从“合作”中得到的收益存在差异,合作很难达成;而且在现实中通过行政力量强制达成的合作往往稳定性较差、难持续。因此,认识区域间合作收益差异对双方的合作意愿的影响规律,并针对性地找到促进区域间合作的方向,成为促进区域间有效合作、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研究。以往的学者在研究区域合作问题时,大多是从政治学“府际关系”的角度来分析区域间合作困难的原因,如市场发育程度的差异、区域间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冲突引发的合作困境、区域间合作的协调机制不健全、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体制差异、产业同构造成合作双方意愿的降低等。但这类研究无法解决区域合作中的“两张皮”问题,而且在这类研究过程中,只是笼统地将区域看作一个整体来进行研究,并没有分析“民众”这一微观个体在区域合作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认为,从结构上看,收益不相等群体间合作问题本质上是一种嵌套社会困境(NSD)。在现实的各种组织结构中,常见的是一种嵌套情形,就是包括个体、群体和集体叁个层次的嵌套。区域间的合作也不例外,也包括个人、区域、区域之间叁个层次的嵌套。当人们在个体和集体选择中出现两难境况时便称为“社会困境”,这种存在叁层嵌套的社会困境被称为“嵌套社会困境”。因此,我们在研究区域合作问题时,应该更加关注个体在NSD情境下的贡献行为。研究个体的决策行为时,本文将传统的区域经济学与行为经济学相结合,从选择归集理论、社会认同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方面分析个体决策行为的特征。其实,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想要通过传统经济学的方法获得嵌套社会困境特点下的区域间合作的相关数据非常困难。这是因为,区域间合作的偶然数据很难搜集;而且,我们获得的偶然数据也属于混杂数据,不能排除外界干扰,因此无法进行因果分析。基于此,我们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引入到了区域合作的研究当中,通过嵌套社会困境多公共品实验来研究区域间的合作问题。在研究过程中,论文在嵌套模型中设置了两个全局公共品,并且合作双方从每个全局公共品中获得的贡献收益存在差异,我们通过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和NSD多公共品实验得出以下结果:(1)在群体合作过程当中,当个体从其所要合作的公共品中获得的收益存在差异时,个体在两个全局公共品下的合作积极性比在单一全局公共品上的合作积极性更高。 (2)在群体合作过程中,与包含更多的大集体相比,人们更愿意向自己的小集体贡献。(3)与MPCR相同的成员贡献值比较,MPCR存在差异的主体的合作意愿更强。(4)当群体间进行两个领域的合作时,合作双方从两个领域中的收益差异值应适中,才能提高双方的合作水平。(5)在两个领域的合作当中,当MPCR存在差异时,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具有稳定的合作意愿。因此,当个体分别在单个公共品的收益存在差异时,为了提高个体的合作意愿,我们可以将双方的合作范围扩大,缩小其在全部公共品上的收益差异,使得成员从各合作领域的收益之和相同,从而达到促进区域合作的目的。本文在对区域间合作进行研究时,主要有以下叁点创新之处:(1)将传统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相结合来研究区域合作问题。运用“区域公共品”理论和行为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共同分析微观个体在区域合作中的决策行为,并总结规律,为提高区域合作的有效性提供借鉴。(2)将实验经济学的方法引入到区域合作研究中来。运用实验室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设计,排除外部影响因素,获得更加准确的数据,为区域合作研究增加了一种新的方法。(3)文章从全新的视角研究区域合作,即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视角对区域合作进行研究。不仅注重区域整体的合作行为,也更加注重区域中微观个体在公共品供给上的决策行为。(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黄湛冰[7](2016)在《公共品实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验已成为社会科学的重要知识来源,从公共品的角度认识区域合作,实验经济学公共品实验研究成果可为如何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提供启示。通过文献研究对近四十年来经济学实验研究发现的显着影响公共品合作效果的因素进行归纳提炼,提出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实践中可借鉴的两个原则:(1)创造能有效利用合作增强性因素、避免合作减弱性因素的合作环境;(2)遵循广泛的条件合作原则,促使条件合作朝着正互惠方向发展。本研究是将实验经济学成果知识应用于现实实践指导的尝试。(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3期)

张华新,刘海莺[8](2015)在《毗邻效应、区域公共品供给与城市群污染治理——基于沈阳经济区资源环境状况的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城市群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引擎的同时,雾霾、流域治理、污染物排放等区域环境问题不断出现。与单一城市的污染治理不同,城市群由于各城市距离较近,经济发展基础趋同,存在"毗邻效应"。通过制度类区域公共品供给可以实现城市群环境政策整合,其效果将远大于单一城市环境政策效果的加总。制度类区域公共品的有效供给作为长效机制,将促进各城市根据自身的要素禀赋条件差异进行分工和合作,有利于解决城市群环境污染问题,实现各城市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西部论坛》期刊2015年03期)

刘方[9](2014)在《我国基本公共品区域供给差异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统计描述和综合评价方法来客观评价我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教育、社会保障的供给情况。我国地区间基本公共品供给的差异程度较大,但差异程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基本公共品供给不均程度最大的是社会保障,其次为公共卫生和基础教育。其中,各地区公共卫生供给的差异程度在逐渐缩小,而基础教育、社会保障供给的差异程度在逐渐的扩大。目前要改善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促进公共服务供给均等化,重要在于增强中国式财政分权的合意性。(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管理》期刊2014年07期)

陈冰波[10](2014)在《区域公共品、财政分权、社会公平与交通融资》一文中研究指出拓展交通融资的空间和手段,需要重新回到交通基础设施的经济属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本文从公共产品理论出发,分析了不同层级政府在提供交通基础设施方面所应当承担的不同责任,财政筹资方式,收费与公益性的关系。同时从促进社会公平的角度,阐述了政府促进农村公路建设、逐步实现交通运输公共服务均等化方面应担当的责任。(本文来源于《交通财会》期刊2014年05期)

区域公共品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致力于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合作体系提出的“中国方案”,为世界共同均衡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日本各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识也逐渐发生着转变,并正在做出积极应对。本次研讨会以“‘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日交流与合作”为主题,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第一部分:“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义与区域格局;第二部分:“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日合作;第叁部分:“一带一路”相关区域形势分析;第四部分:中国地方“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动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公共品论文参考文献

[1].叶昊楠.地方政府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区域民生类公共品的供给有效性[D].南京大学.2019

[2].徐一睿.从区域公共品视角看“一带一路”倡议与基础设施投资[J].日本研究.2018

[3].刘传俊,文习成,刘祖云.区域差异视角下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测度[J].统计与决策.2018

[4].赵红军,张盼.中国省级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区域差异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18

[5].肖加元.公共品单向外溢下地方政府间演化博弈——以跨区域水资源生态补偿为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6

[6].韩杰.收益存在差异的区域间合作公共品实验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7].黄湛冰.公共品实验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合作的启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

[8].张华新,刘海莺.毗邻效应、区域公共品供给与城市群污染治理——基于沈阳经济区资源环境状况的思考[J].西部论坛.2015

[9].刘方.我国基本公共品区域供给差异性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4

[10].陈冰波.区域公共品、财政分权、社会公平与交通融资[J].交通财会.2014

标签:;  ;  ;  ;  ;  ;  ;  

区域公共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