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水城市水文化规划与建设

滨水城市水文化规划与建设

一、滨水城市的水文化规划建设(论文文献综述)

张悦[1](2020)在《健康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曾经一味追求经济增长的城市建设方式忽视了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造成了不利于人和城市健康的诸多问题,健康城市建设成为了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作为健康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滨水空间,其活力的规划赋予和优化提升,不仅是反映健康城市规划设计优劣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居民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承载和体现健康城市发展质量的重要平台。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健康城市重要又特殊的城市空间资源,备受各方关注。我国健康城市建设起步较晚,健康视角的滨水空间活力规划研究和建设实践比较缺失,健康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滨水空间强化活力赋予规划不足、滨水空间突出公众健康设计不够、滨水空间注重活力拓展运营不力等问题。本文基于上述背景,着眼科学评价健康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水平,探寻健康视角优化提升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改进规划设计对策的思路方法,采取“标定研究背景、梳理本质内涵,剖析典型实例、总结问题原因,探索评价方法、构建评价体系,坚持问题导向、实例检验应用”的研究思路,进行实地调查、综合分析、总结归纳、应用验证。期望通过研究形成的初步成果,为基于健康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建设和活力提升优化设计提供思路方法指导和参考借鉴。本文在梳理健康城市理论和剖析国内外典型健康城市建设及滨水空间活力现状的基础上,经过研究,一是提出了从“健康自然生态维度、健康公共活动维度和健康城市功能维度”三个维度提升滨水空间活力的基本思路;二是探索了评价健康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指标客观评价为主、居民主观评价为辅,多维定量分析为主、实证定性分析为辅”的“两主两辅、融合加权”的评价方法,形成了城市滨水空间活力客观评价体系和主观实证调查的评价方法;三是形成了针对各维度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优化提升的具体对策建议,并结合北京市长河滨水空间建设实例,进行了评价方法、评价体系和优化策略的实践应用。

叶浚熙[2](2020)在《基于水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更新研究 ——以深圳龙岗河为例》文中提出水是城市重要的生态资源,它与人类社会密不可分,孕育着城市文明并产生了独特的水文化,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开放空间,不仅承载着人们的各项活动,还展示城市的历史与水文化,代表了城市的形象与气质。龙岗河作为深圳市境内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文化底蕴深厚,水文化资源价值较高,但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滨水区水文化缺失的问题日益凸显。本文以水文化为原点,将水文化视为滨水区景观更新的文化资源,以龙岗河为研究对象进行水文化与城市滨水区景观、龙岗河水文化的内涵与特性和基于水文化的滨水区景观更新研究。首先,在水文化与城市滨水区景观方面,阐明水文化与城市滨水区景观的概念、关系和存在的问题,包括水文化系统不完善、展示不足、创新匮乏的文化现象和空间表现。其次,在龙岗河水文化的内涵与特性方面,梳理龙岗河水文化的物质要素空间分布、非物质要素的构成及水文化的表现形式,总结出龙岗河水文化包含“龙”文化、客家文化、现代都市文化、生态文化的特性。然后提出滨水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包括生成水文化“主题景观系统”、增强水文化景观展示和形成水文化创新景观空间,对龙岗河的水文化系统、水文化展示与水文化创新进行重组与优化;最后,基于水文化策划一系列滨水景观活动事件:水文化日常事件、水文化传统事件和水文化创新事件,从而提升龙岗河滨水区景观形象,实现龙岗河水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郭杭琦[3](2020)在《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通州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京杭大运河的申遗成功,运河沿线许多城市相继展开大量景观规划设计项目,现阶段此类城市滨水景观规划设计存在风格雷同,景观特色不凸显等问题。京杭大运河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沿线城市地域文化特色十分鲜明,如何在其滨河景观设计中表达地域文化是京杭大运河滨水景观(以下简称运河景观)规划设计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首先阐述了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发展背景,结合相关国内外城市滨水以及地域文化相关领域的发展情况,通过理论研究、案例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制定研究框架。其次,通过结合运河整体概况,归纳以运河视角的城市滨河景观理论概念与地域文化的相关理论概念研究,为后续实践提供理论基础。然后,通过实地案例调研,实地调研杭州段、苏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情况以及具有特色天际线意义的上海黄浦江天际线景观规划设计,借鉴案例优秀特点之处,用实际案例来支撑后续实践规划设计。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出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规划设计策略。认为地域文化视角的运河景观建设可分为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次。宏观层次应考虑运河的线廊性特征,进行总体布局和定位:中观层次应注重运河沿线各个城市的滨水公园空间景观相融合;微观层面则宜把地域文化落实到各个节点,通过运用抽象、再现、符号化等景观表现手法,来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本文还以理论与实际案例结合,通过运用GIS对通州城市特色天际线景观点进行选取研究分析,以展现地域特色的天际线角度分析运河滨水景观天际线;通过挖掘通州地域特色的水文化、漕运文化、商业文化、历史遗迹、手工艺文化、名人文化等,并以地域文化角度对通州运河进行宏观意义上的规划,最后选取特色文化主题进行细化规划设计。

汪艳[4](2019)在《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文中研究表明从古至今全世界流域的发展都存在着共性。城市的发展与大的水系、海洋密不可分,而水系发达的地方总是能形成贸易和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经历过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后工业化时代,在这个过程中,水系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与城市产生互动性效应。近些年,中国迎来快速城市化,对历史环境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持续的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与城市发展,城市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正在逐渐减弱,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将面临同样的挑战。在生态化的国际背景下,在新型城镇化和中国梦的中国可持续城乡战略中,“水与城市”这一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越来越多的学者指出,为了应对气候变化与水环境问题,恢复城市群对于水系的适应能力,城市历史文化与环境的“韧性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拟以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城镇发展及历史变迁研究为主题,以河流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基于历史的连续性与叠加性特征,深入理解城镇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及生成与发展机制,总结历史经验,发掘城市历史与未来发展的结合点,探寻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路径。论文选择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并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镇开展比较研究。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建立沿主要水网的城镇变迁格局上,同时运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和西方规划学界成熟的城市形态学理论框架,从“城市形态(物质环境)-城市管理(动力机制)”角度,从“历史的演变-现在的发展-未来的挑战”时间维度,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层面,以中国苏州、南京、扬州、上海等为具体城市案例,总结区域城镇发展脉络与特征,分析城市空间发展与演变的内部动因与管理机制,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所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发展模式与类型,揭示具有江南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比较中国大运河与长江交汇一带及苏中地区滨水城镇与欧洲低地国家滨水城市历史时期的管理、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的发展,研究水网城市格局与社会经济变迁的关联性,以及社会、文化、经济等要素在滨水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意义与价值,归纳两大三角洲发展的异同性,提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总结可学习与借鉴的历史经验。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从历史的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和经济的协同性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全文主要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为理论分析,从研究背景中提出研究问题,阐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的理论支撑,由理论路线构建出研究框架与方法。第一章绪论、第二章研究综述与方法论,共同构成论文的第一部分。论文第二部分以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为研究对象,运用第一部分建构的理论体系进行具体案例分析,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第三章从区域层面对水网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历史形态演变进行分析,建构历史演进中的城镇体系。对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进行分析,探寻在历史的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与类型,总结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岛状结构的聚落、城址模式以及“江、河、湖、海”影响下的城市类型。在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集群模式是“轴”与“网”结构的叠加,是流域发展起来的带状城市群和四通八达的水网发展起来的网状城市群,并形成了“城-镇-村”一体化的城市层级模式。对水网格局与城镇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分析其生成与发展机制,提出具有江南地区特征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三部分为比较章节,第五章选取相似地形地貌的,相同经济地位的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开展比较研究。仍然从“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角度,从城址与水系关系、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发展主体、制度规则八个方面对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异同性进行详细比较分析与总结,揭示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论文第四部分为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的建议与思考,第六章主要探讨三角洲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面对未来的挑战,论文提出区域层面应从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的城镇发展中汲取历史经验,坚持整体性发展战略与一体化,坚持集群式发展;历史城市层面,学习将历史转化成促进城市发展的资源与动力,注重城市文脉的传承;滨水区层面,学习将文化与环境相融合的滨水区改造经验。论文提出将历史的可延续性,文化的可适应性,生态的可持续性、政治的一体性、经济的协同性等相结合发展,探寻历史与未来的结合点,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三角洲城市发展框架。

余俏[5](2019)在《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认为河岸绿色空间涵盖维护河流生态特性的内侧河岸缓冲带和服务邻近城乡功能区的外侧河岸协调绿带,是山地城市重要的环境要素与特色景观载体,也是城乡建设焦点地带。因认知缺失,利益博弈,掠夺式资源利用和“一刀切”后退式河岸管控手段,诱发种种山地城市河岸生态环境问题和潜在社会经济价值流失问题,如何合理规划和管控值得研究。生态优先与城乡全域空间资源管控背景下,论文希冀借鉴生态学与城乡生态规划理论方法,以保护与利用相融合为基点,探讨遵从河流自然特性并恰当植入城乡建设诉求的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与管控方法:在顺应河网内在生态特性和维护生态过程的基础上,发掘与平衡不同河区绿色空间的外在城乡服务功用价值,以此指导个案河段绿色空间的用地功能和空间设计,形成融合河岸自然生态特征与城乡建设诉求的分区差异化规划管控方法。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思路,构建适应河流空间等级(河网、河区、河段)和对接城乡规划编制层级(城乡总体规划、控制性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形成河网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河段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的各级规划核心内容,以及适应性规划过程与管控途径。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力求内在保障河岸自身内部生态系统健康运转,外在尽量满足城乡社会建设发展的诉求。论文内容包含以下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研究问题与认知:(第一章)通过背景与相关规划综述研究,界定研究对象概念,结合山地城市背景特征明确三个空间层级的河岸现有问题和分析深层规划管控问题,确立研究目的、内容、方法与框架。(第二章)认知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内在空间等级及结构、生态要素及过程特性,认知其外在社会复合服务诉求和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并界定其典型复合功能。第二部分是规划应对思路:(第三章)在借鉴相关生态学理论和城乡生态规划理论并进行规划价值导向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适应性规划思路: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级分区协调;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构建三个规划空间层级:城乡区域—河网、中心城镇区—河区、街区场地—河段,并确立各层级的研究重点内容。提出以样条分区体系为核心的四个技术要点:河流与人居空间关联分析,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动态循坏的规划与管控程序。第三部分是规划编制技术:结合重庆主城、南川、开州、眉山、桐柏等地的规划实践与案例分析,在城乡区域、中心城镇区、街区场地这三个空间层级建立了各自的规划问题、目标和任务。(第四章)在城乡区域层面,分析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发展的关联作用,进行城乡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并确立分区整体功能定位和目标策略,构建河网绿色空间内在生态支撑系统和外在复合服务系统。(第五章)在中心城镇区层面,分析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并设置分区纵向功能目标和建设复合空间体系,对河区关联土地利用进行整体布局与控制。(第六章)在街区场地层面,分析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的关联作用,进行河岸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并制定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在三个重点方面(生态雨洪管理、栖息地修复和绿道绿街设计)进行河段绿化场地空间设计,制定城乡分区典型设计导引。第四部分是管控实施建议:(第七章)建立协作与适应的管控途径,并与现有规划编制体系衔接,提出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王韵萱[6](2017)在《基于水文化的沅江市区滨水空间改造研究 ——以沅江市五湖联通为例》文中认为滨水城市的建设与发展是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生态文明城市的途径之一。在城市基础建设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滨水城市出现了水环境危机、水特色消退、水文化缺失的问题。因独特的自然条件和地理位置,沅江市的水资源丰富、城市滨水特点突出,本文通过对沅江水文化的研究,针对滨水城市水域规划的问题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水文化对滨水城市规划的影响,提出滨水城市水域空间规划中对水文化的缺失和城市特色的缺乏。并以沅江市为例探寻滨水城市在改造中面临城市水环境危机和水文化的丢失的状况。(2)通过实地考察沅江市的城市规划、水空间布局、文物古迹,整理沅江城市的发展历史,从历史文化民俗的角度总结沅江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水文化对于沅江整体格局的影响。(3)基于滨水城市规划和水域空间的设计相关原则,结合对沅江本土水域空间和地域特色对沅江市五湖联通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围绕水域空间规划、五湖生态景观和文化景观特点对五湖重要节点设计进行分析。本文宗旨在于如何在滨水城市建设中突破“千城一面”的规划现状,以实现水文化与现代滨水城市建设的融合,传承发扬水域历史文化,保护城市文脉,促进城市化进程中物质与文明的和谐发展。

孙莉坤[7](2016)在《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京杭大运河北运河段沿岸的众多城镇,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依靠国家重要交通线生成和发展起来的线性城镇群落。日前,京杭大运河申遗成功,其在工程技术、生态景观、游憩资源、文化遗存以及国家形象等多方面存在着巨大的现实和潜在价值,运河沿岸城镇的发展势必随之发生重大转变。本文选择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作为研究案例,目的是为了探索运河沿岸城镇新的历史使命,寻求区域协作与生态可持续发展趋势背景下的沿运河沿岸镇复兴发展策略。这将有助于河流及其沿岸城镇互动生长关系的研究,尤其在协同保护开发方面对京杭大运河沿线城镇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京杭大运河复航与国家战略发展的大背景,结合研究范围内的城镇发展特点,提出运河沿岸城镇复兴策略的研究框架。文章探讨运河城市内涵,追溯运河与城市相互依存的历史发展脉络,对影响运河沿岸城市复兴的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以遗产廊道、城市复兴和区域协同发展三种理论为基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及实践,层层深入分析我国运河城镇的历史发展环境与现代发展特点。其次根据选取案例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的特点,对其所在地区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分析,采集了大量资料,以进行具象解析,从京杭大运河香河段地域运河水系格局演变和沿岸城镇发展演进特征入手,客观评价生态、文化遗存、产业、城镇现状以及区域合作等现实发展条件对运河及沿岸城镇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研究范围内生态体系、文化遗产系统、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城镇空间发展与区域合作协同性五个关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相关性分析,以准确把握运河沿岸城镇未来发展方向。根据以上关联要素分析,提出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策略,以生态体系的复苏为前提,从历史文化遗产廊道的视角下提出对运河综合开发的复兴策略,在建立运河流域协调发展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协同规划复兴的背景,提出运河与城镇互促式的发展策略。

邓頔[8](2014)在《滨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文中研究表明通过对武汉杨泗港开发区概念性设计的分析,探讨了滨水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思路与手法,指出滨水城市公共空间是滨水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质好坏与设计优劣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与城市形象。

李晓檬[9](2013)在《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研究 ——以安陆府河景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水是生命之源,是城市的灵气所在。在城市各个公共空间中,城市水系及滨水区是城市中最具生命力、最具特色的空间廊道,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潜在的景观价值,是人们理想的休闲放松之地,并承担着生态、经济、景观、文化、休闲等多项功能。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城市水系进行了开发建设,掀起了一阵城市水系及滨水区再发开的热潮。随着我国人民环境意识的日益增强,国家政府也认识到了城市水系景观开发是促进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形象的一个重要契机,由此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造活动,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土地利用规模扩大,一些城市对水系景观粗放型开发建设,使得水系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地域特色尽失,亲水性明显不足,最终制约了水系景观功能的发挥。本文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到滨水城市水系景观规划中,在分析了我国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的发展动态、现状及在景观规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后,提出了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的构建体系,并引入实际案例,从保护物种多样性、历史文化与城市特色等角度出发,营造凸显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景观特质的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本论文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建设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的必要性,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方法以及研究范围界定、论文框架。第二部分,主要对论文研究所采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进行概述,并研究分析了水系在城市中的价值以及城市水系景观的资源构成。第三部分,回顾了国内外滨水城市水系景观建设的发展历史与研究动态,总结出今后发展的总趋势,并详细分析了我国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后文水系景观体系构建提供有力依据。第四部分是论文的重要部分,提出了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的构建体系,并分别从水系景观的生态修复与建设、水系景观的文化复兴两个方面进行具体论述,为后文中实际案例分析与设计提供方法依据。第五部分,论述了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细部设计,主要包括植物设计、景观照明设计和亲水设施设计三个方面。第六部分,通过武汉汉阳江滩公园设计与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两个实际案例的展示,对本文提出的设计方法进行了验证。第七部分,通过安陆市府河防洪及景观工程的项目实践,将自然生态、人文生态相结合设计出具有城市特色的现代城市水系景观。第八部分是论文的结论及展望。

甄文卿[10](2012)在《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文中研究指明水与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城市滨水区,作为城市中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空间、极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和相对生态条件良好区域已成为全世界规划设计和城市建设的热点。咸阳在山南水北,故称咸阳。作为中国最为古老的跨河城市之一,咸阳自秦代跨渭河而建至今历经2300多年,随着空间不断的变化,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城市滨水区。随着关天经济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规划的实施,渭河即将成为城市的城中河,城市与河流如何共存、渭河滨水区如何发展等问题均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本文以咸阳渭河滨水区域为研究对象,对三方面问题进行了重点研究:第一,通过对滨水区理论的研究,对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世界跨河城市滨水区进行案例调研与分析,得出跨河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的发展模式的演进过程。并对跨河城市滨水区进行分阶段研究,得出其发展的历史演变过程。第二,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与规划资料的归档,研究并总结出历史咸阳城市滨水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与不同时期咸阳城市滨水区的发展历史。第三,在上述两个部分研究基础上,通过渭河生态景观带的现场调研与规划设计工程实践,结合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下咸阳滨水区发展的背景,提出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原则,确定其定位,根据不足制定相应的策略。从空间布局、生态应对、道路交通、绿化系统、环境景观、新能源与新农业技术应用等方面对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研究,并对节点区域进行了相应设计研究。我国西部地区河流水资源分布不均、季节性明显,这与我国东部或其他富水地区滨水区有较大不同。本文针对咸阳渭河滨水区进行研究,且针对其发展做了相应研究与设计。所得成果对于未来我国西部跨河城市滨水区如何与河流和谐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滨水城市的水文化规划建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滨水城市的水文化规划建设(论文提纲范文)

(1)健康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发展趋势与人们生活诉求
        1.1.2 公共健康与健康城市的发展需求
        1.1.3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可持续发展需要
    1.2 概念界定
        1.2.1 健康城市理论与健康城市规划
        1.2.2 城市滨水空间与城市滨水空间活力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外健康城市理论研究
        1.3.2 国内外滨水空间及活力研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内容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城市滨水空间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2.1 国内外滨水空间建设案例调查研究
        2.1.1 国外滨水空间建设实践
        2.1.2 国内滨水空间建设实践
    2.2 滨水空间活力缺失问题的原因分析
        2.2.1 城市不合理开发,生态环境保持不力
        2.2.2 提升活力配套设施缺乏,空间亲水性差
        2.2.3 业态单一,多样化城市活力功能打造不全
    2.3 滨水空间活力优化的重点方向
        2.3.1 水污染治理及改善生态景观环境
        2.3.2 建设滨水公共空间及公共设施吸引市民
        2.3.3 混合滨水空间用地带来活力与经济效益
    2.4 健康城市对滨水空间活力构建的指导
        2.4.1 滨水空间活力对健康的促进作用
        2.4.2 健康城市对滨水空间活力构建的指导
    2.5 本章小结
3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分析及评价方法构建
    3.1 滨水空间活力构成要素分析
        3.1.1 滨水空间活力维度构成
        3.1.2 健康生态环境维度活力要素
        3.1.3 健康公共活动维度活力要素
        3.1.4 健康城市功能维度活力要素
    3.2 滨水空间活力评价方法及过程
    3.3 客观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2 评价指标的研究
        3.3.3 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3.3.4 客观指标体系量化方法
    3.4 居民主观评价实证调查
    3.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4 健康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优化策略
    4.1 健康城市理指导下的滨水空间活力优化规划原则
        4.1.1 生态性——营造健康理念生态环境
        4.1.2 亲水性——亲水设施与活动的打造
        4.1.3 共享性——构筑共享的城市客厅
        4.1.4 多样性——保持全时性的城市活力
        4.1.5 可达性——积极构建慢行交通系统
        4.1.6 盈利性——拓展滨水空间可持续发展的活力
    4.2 健康生态环境维度活力优化策略
        4.2.1 科学配置健康滨水植被
        4.2.2 充分保护与利用水资源
        4.2.3 多样化打造滨水岸线
    4.3 健康公共活动维度活力优化策略
        4.3.1 优化滨水空间活动设施配置
        4.3.2 丰富多样化滨水活动空间
        4.3.3 增加各类滨水空间亲水界面
    4.4 健康城市功能维度活力优化策略
        4.4.1 提升滨水公共空间可达性
        4.4.2 打造滨水空间的慢行系统
        4.4.3 多元化营造用地模式布局
    4.5 本章小结
5 北京长河沿线滨水空间活力评价及优化策略应用
    5.1 研究对象
        5.1.1 北京长河概况
        5.1.2 研究对象划分原则
        5.1.3 研究对象空间划分
        5.1.4 研究对象评价数据获取
    5.2 客观指标体系评价应用
        5.2.1 健康生态环境维度评价
        5.2.2 健康公共活动维度评价
        5.2.3 健康城市功能维度评价
        5.2.4 评价结果分析
    5.3 居民主观评价实证调查
        5.3.1 问卷调查分析
        5.3.2 SD量表分析
        5.3.3 评价结果分析
    5.4 长河滨水空间活力缺失的问题分析
        5.4.1 生态环境方面
        5.4.2 公共活动方面
        5.4.3 城市功能方面
    5.5 长河滨水空间活力优化措施
        5.5.1 丰富滨水植被类型
        5.5.2 优化设计滨水岸线
        5.5.3 分段主题空间打造
        5.5.4 塑造特色滨水景观节点
        5.5.5 完善活动设施配置
        5.5.6 增加慢行道路及设施建设
        5.5.7 调整滨水道路断面
        5.5.8 打造活力滨水商业空间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城市滨水空间活力评价指标权重确定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 北京长河沿线城市滨水空间满意情况调查问卷
附录 C
索引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2)基于水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更新研究 ——以深圳龙岗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对象概况
        一、研究范围界定
        二、龙岗河滨水空间现状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一、研究内容
        二、创新点
    第六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框架
第二章 水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
    第一节 水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
        一、水文化的概念
        二、城市滨水景观的概念
    第二节 水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的关系
        一、最佳空间载体
        二、凸显滨水特色
        三、提升文化品质
    第三节 水文化与城市滨水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水文化系统不完善
        二、水文化展示不足
        三、水文化创新匮乏
第三章 龙岗河水文化的内涵与特性
    第一节 龙岗河水文化的定义、内涵及外延
        一、龙岗河水文化的定义
        二、龙岗河水文化的内涵
        三、龙岗河水文化的外延
    第二节 龙岗河流域水文化的组成及表现形式
        一、物质要素空间分布
        二、非物质要素的构成
        三、水文化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龙岗河水文化的特性
        一、“龙”文化的主导性
        二、客家特色突出
        三、现代都市文化的融入
        四、水生态理念的贯穿
第四章 基于水文化的滨水景观更新
    第一节 生成水文化“主题景观系统”
        一、绘制水文化地图
        二、增强水文化互通
        三、串联水文化碎片
    第二节 增强水文化景观展示
        一、主题系统的主题展示
        二、引发水文化行为景观
        三、生成水文化意态景观
    第三节 形成水文化创新景观空间
        一、水文化艺术介入空间
        二、水文化艺术创新空间
        三、水文化艺术事件空间
第五章 基于水文化的景观事件更新
    第一节 水文化日常事件
        一、骑行水岸
        二、岸边垂钓
        三、与水共舞
    第二节 水文化传统事件
        一、共骇群龙水上游
        二、舞龙麒麟闹水岸
        三、皆歌戏台舞客韵
        四、耕读传家阅客乡
    第三节 水文化创新事件
        一、水幕灯光节
        二、创意戏水节
        三、艺术巡游节
总结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学位论文的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通州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情况
    1.4 研究方法
    1.5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框架图
2 相关理论研究
    2.1 京杭大运河相关概况
    2.2 运河景观的相关概念
    2.3 地域文化的相关概念
    2.4 本章总结
3 相关案例调研研究
    3.1 杭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
    3.2 苏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
    3.3 上海黄浦江滨江城市天际线景观
    3.4 本章小结
4 地域文化视角下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策略
    4.1 运河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4.2 依托地域文化的总体布局定位
    4.3 运河景观地域文化的表达手法
    4.4 本章小结
5 北京通州段运河景观规划设计实践
    5.1 背景研究
    5.2 项目区位分析
    5.3 项目概况
    5.4 宏观总体规划定位及布局
    5.5 微观重点区域规划设计
    5.6 分区设计
    5.7 主要节点景观设计
    5.8 植物规划设计
    5.9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4)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的城市化
        1.1.2 气候变化、水环境问题
        1.1.3 三角洲大都市区域面临的共同挑战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名词定义
第二章 研究综述与方法论
    2.1 中国与西方相关理论
        2.1.1 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相关理论
        2.1.2 西方城市形态学相关理论
    2.2 研究综述
    2.3 理论框架构建
    2.4 研究框架构建
    2.5 研究方法
        2.5.1 总体研究方法
        2.5.2 具体研究方法
    2.6 研究思路
    2.7 研究路线
第三章 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城镇发展
    3.1 生成——早期聚落与城市的点状分布
        3.1.1 早期自然地理与聚落发展(-公元前21世纪)
        3.1.2 城市的形成(-200BC)
    3.2 转折——运河两岸城市与产业的线性集聚
        3.2.1 运河-城镇体系初步形成(250BC–600AD)——以运河为轴线的城市体系初步形成
        3.2.2 以太湖、长江、大运河为圈层和轴线的城市体系(550AD-950AD)
    3.3 定型——水系导向城乡聚落的网络格局
        3.3.1 “水城市-水城镇-水乡村”初步形成(900AD-1400AD)
        3.3.2 城镇发展的多样化(1350AD-1850AD)
        3.3.3 民族工业与铁路的兴起(1850AD-1950AD)—交通方式的转变带来城市格局的变化
    3.4 小结
第四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生成与发展机制
    4.1 自然地理决定的城镇化模式
        4.1.1 高密度水环境条件下的聚落、城址与水:岛状结构
        4.1.2 城市与水:不同水环境促生的城市类型
        4.1.3 城市群与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符合地方环境的城市集群模式—“轴”与“网”的叠加
        4.1.4 高密度水网影响下的城市层级模式:城-镇-村一体化发展
    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特征总结
        4.2.1 城镇发展与水系关联性特征
        4.2.2 整体呈现均质化、高密度、多中心、多层级的发展特征
        4.2.3 城镇发展与经济关联性特征
        4.2.4 流域促成的产业带与国家粮仓
        4.2.5 历史文化名城集群
        4.2.6 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叠加性
        4.2.7 区域中心从内陆向沿海发展
        4.2.8 水网中衍生的江南文化
    4.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城市管理)分析
        4.3.1 影响因素
        4.3.2 城市行为的主导者(城市主体)
        4.3.3 制度——城市职能与城市管理
        4.3.4 城市管理总结
    4.4 江南地区特征的城市发展规律
        4.4.1 历史演进中的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4.4.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五章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研究
    5.1 欧洲三角洲自然环境
    5.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比较分析
        5.2.1 比较一:城址与水系关系
        5.2.2 比较二:历史叠加性与城镇群核心演变
        5.2.3 比较三:不同水环境决定的经济模式的不同
        5.2.4 比较四:不同水文化影响下所带来的城市发展模式的变化
        5.2.5 比较五:城市形式与城市要素
        5.2.6 比较六: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
        5.2.7 比较七:城市主体(城市行为的主导者)
        5.2.8 比较八:制度规则
    5.3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3.1 历史演进中的欧洲三角洲城市形态与城市管理总结
        5.3.2 大运河-长江三角洲与欧洲三角洲大都市区域发展异同性总结
    5.4 三角洲城市发展规律
第六章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建议与思考
    6.1 发展经验总结
        6.1.1 区域层面的发展经验
        6.1.2 历史城市的复兴:历史作为资源促进城市生长
        6.1.3 滨水区经验:注重文化与环境相融合
    6.2 三角洲城市可持续性发展模式
        6.2.1 历史演进所形成的规律与经验中提出未来发展建议: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
        6.2.2 基于文化与环境特征提出可持续的滨水城市发展框架
    6.3 论文创新点与未来展望
        6.3.1 论文的创新点
        6.3.2 思考与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图名目录
图表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1.2 区域空间规划的重要抓手
        1.1.3 河岸绿色空间的价值凸显
    1.2 相关规划研究综述
        1.2.1 相关河岸生态规划及实践
        1.2.2 相关河岸管控法规及规范
        1.2.3 当前规划管控局限与反思
    1.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概念及其特征
        1.3.1 山地城市、河岸和绿色空间的概念
        1.3.2 “河岸绿色空间”的概念界定
        1.3.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背景特征
    1.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的问题分析
        1.4.1 流域生态过程改变,河网结构系统破碎
        1.4.2 河区污染灾害严峻,关联用地功能割裂
        1.4.3 河段生境单元侵蚀,公共开放空间流失
        1.4.4 规划应对思路不足,管控实施效力低下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内在特性与外在诉求认知
    2.1 内在空间等级与空间结构特性
        2.1.1 流域河网与河岸区域的空间等级
        2.1.2 纵向-横向-竖向-季节的空间结构
        2.1.3 凸显廊道特征的景观空间格局
    2.2 内在生态要素与生态过程特性
        2.2.1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要素构成
        2.2.2 河岸绿色空间的生态过程特征
        2.2.3 城市化后生态要素与过程变化
    2.3 外在多重社会复合服务诉求
        2.3.1 演变的社会阶段与社会观念
        2.3.2 公共和包容的社会服务需求
        2.3.3 多样化的社会复合功能目标
    2.4 外在空间梯度转化分区诉求
        2.4.1 城乡梯度分异特征与转化趋势
        2.4.2 功能格局的空间梯度转化
        2.4.3 土地利用的空间梯度转化
        2.4.4 景观要素的空间梯度转化
        2.4.5 空间梯度转化的驱动机制
    2.5 特性与诉求支撑的复合功能
        2.5.1 特性和诉求融合的河岸绿色空间属性
        2.5.2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界定
        2.5.3 河岸绿色空间属性对应支撑复合功能
    2.6 本章小结
3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适应性规划应对思路
    3.1 可借鉴的规划理论基础
        3.1.1 生态学分支理论
        3.1.2 城乡生态规划理论
        3.1.3 理论的比较与应用
    3.2 多维度的规划价值导向
        3.2.1 空间维度——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3.2.2 时间维度——弹性应对未来不确定性
        3.2.3 目标维度——兼顾平衡生态社会效益
        3.2.4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价值导向
    3.3 适应性的规划应对思路
        3.3.1 顺应自然特性,维护内在生态健康
        3.3.2 兼顾复合功能,发掘外在服务价值
        3.3.3 差异化的干预,空间分区分级协调
        3.3.4 协作适应管理,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3.3.5 规划空间层级与各级研究重点
    3.4 响应特性与诉求的技术要点
        3.4.1 河流与人居空间的关联分析
        3.4.2 融合特性与诉求的样条分区
        3.4.3 复合功能平衡下的空间布局
        3.4.4 动态循环的规划与管控程序
    3.5 本章小结
4 城乡区域—河网绿色空间整体功能定位与系统构建
    4.1 流域生态特征与城乡空间关联分析
        4.1.1 流域生态特征引导城乡发展结构
        4.1.2 城乡开发趋势及其流域环境影响
        4.1.3 河网绿色空间支撑城乡环境系统
    4.2 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2.1 基于流域纵向过程的自然样条
        4.2.2 基于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城乡样条
        4.2.3 叠加的流域整体空间样条分区
    4.3 整体功能定位与空间策略制定
        4.3.1 基于分区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4.3.2 城乡流域整体复合功能定位
        4.3.3 分区目标与空间策略制定
    4.4 河网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系统构建
        4.4.1 构筑河网内在生态支撑系统
        4.4.2 叠加河网外在复合服务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镇区—河区绿色空间纵向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河区地貌特征与城镇空间关联分析
        5.1.1 河区地貌特征界定城镇开发模式
        5.1.2 城镇用地构成及其河区环境影响
        5.1.3 河区绿色空间支撑城镇环境品质
    5.2 河区纵向空间样条分区
        5.2.1 纵向空间样条的双级分区方法
        5.2.2 纵向空间样条分区的普适类型
    5.3 纵向功能组织与空间体系建设
        5.3.1 基于用地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5.3.2 河区纵向功能组织与目标设置
        5.3.3 河区内在生态空间体系的保护
        5.3.4 河区外在复合空间体系的建设
    5.4 河区关联土地利用布局
        5.4.1 土地利用适应性布局策略
        5.4.2 绿色空间用地资源识别
        5.4.3 土地利用分类体系建议
        5.4.4 关联土地利用整合布局
    5.5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与用地控制
        5.5.1 河区绿色空间功能宽度控制
        5.5.2 边缘效应与关联用地相容性
        5.5.3 河区绿色空间土地利用控制
    5.6 本章小结
6 街区场地—河段绿色空间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设计
    6.1 河段生境特征与场地空间关联分析
        6.1.1 河段生境特约束征场地空间形式
        6.1.2 场地建设方式及其河段环境影响
        6.1.3 河段绿色空间支撑场地环境绩效
    6.2 河段横向空间样条分区
        6.2.1 横向空间样条分区划定原则
        6.2.2 与河区“三带”的承接关系
        6.2.3 横向建设和非建设单元限定
    6.3 横向功能指引与空间界面导控
        6.3.1 基于要素的复合功能供需评估
        6.3.2 横向分区功能指引与防护程度
        6.3.3 河岸绿色空间界面的特性导控
    6.4 河段场地绿化空间设计
        6.4.1 生态雨洪管理体系设计
        6.4.2 栖息地修复与植被配置
        6.4.3 慢行绿道与绿街设计
    6.5 典型河段绿色空间设计导引
        6.5.1 自然保护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2 乡村农业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3 城市边缘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4 一般城镇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5.5 城市中心区的设计导引及案例
    6.6 本章小结
7 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管控途径与政策建议
    7.1 协作与适应性管控途径
        7.1.1 整合的空间规划体系
        7.1.2 跨部门协作综合管理
        7.1.3 动态适应性管控模式
        7.1.4 多层级管控指标体系
    7.2 衔接规划编制体系
        7.2.1 与总体规划的衔接
        7.2.2 与详细规划的衔接
        7.2.3 与城市设计的衔接
        7.2.4 与专业规划的衔接
    7.3 管理实施政策建议
        7.3.1 匹配法规政策保障
        7.3.2 开发管理与项目建设
        7.3.3 动态监测与绩效评估
        7.3.4 积极推动公众参与
    7.4 本章小结
8 总结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A.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6)基于水文化的沅江市区滨水空间改造研究 ——以沅江市五湖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沅江概况
        1.1.2 沅江五湖的现状
        1.1.3 城市文化特色的保护
    1.2 研究的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利于城市文脉的传承
        1.3.2 提升旅游经济效益
        1.3.3 满足人们的精神与物质需求
        1.3.4 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1 城市理水的历史发展综述
        1.4.2 水文化的历史
        1.4.3 沅江特色的水文化以及五湖联通项目
    1.5 研究进展
        1.5.1 水的文化基础
        1.5.2 古代城市理水实践
        1.5.3 近现代城市水域规划发展思想与实践
    1.6 研究方法
        1.6.1 资料查阅与整理
        1.6.2 现场调查
        1.6.3 理论研究
        1.6.4 归纳与演绎
        1.6.5 分析与综合
        1.6.6 实践论证
    1.7 研究框架
    1.8 创新点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沅江水文化综述与水文化景观
    2.1 国内水文化发展综述
        2.1.1 水文化的地域特征
        2.1.2 水文化的艺术特征
        2.1.3 水文化的哲学特征
        2.1.4 水文化的科学性
    2.2 沅江水文化的特点
        2.2.1 湖乡文化
        2.2.2 洞庭文化与楚文化
        2.2.3 渔文化
    2.3 水文化对于沅江景观的营造
        2.3.1 沅江水文化的景观载体
        2.3.2 沅江水文化的历史景观
        2.3.3 沅江水文化的景观构成要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沅江水空间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3.1 沅江的滨水空间功能分区
    3.2 沅江的水空间生态资源
        3.2.1 自然生态资源特色
        3.2.2 主要自然生态旅游点
    3.3 沅江水空间规划的问题—水特色的缺失
    3.4 沅江水特色缺失的原因
        3.4.1 城市"干篇一律″的包装
        3.4.2 缺乏统一的水网格局
        3.4.3 水城分离,缺乏互动
        3.4.4 功能衰落,环境破坏
        3.4.5 缺乏文脉的延续与场地精神的创造
    3.5 沅江水特色塑造的可行性策略
        3.5.1 水性格特色塑造
        3.5.2 水生植物特色塑造
        3.5.3 水文化特色塑造
        3.5.4 对滨水区域水特色的挖掘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实践案例研究—沅江五湖联通规划升级项目
    4.1 规划项目概况
        4.1.1 项目区位与沅江水资源状况
    4.2 五湖现状
        4.2.1 城市结构
        4.2.2 城市风貌
    4.3 五湖特色与现状
    4.4 规划定位与目标
        4.4.1 完善生态格局
        4.4.2 优化城市滨水意象结构
        4.4.3 再塑城市风貌
        4.4.4 促进产业转型
    4.5 设计构思
        4.5.1 保障城市水安全
        4.5.2 优化用地功能
        4.5.3 突出文化内涵
    4.6 五湖定位与特色塑造
        4.6.1 五湖功能定位
        4.6.2 五湖特色定位
    4.7 五湖设计重要节点—上琼湖的总体构思与设计
        4.7.1 区位及现状分析
        4.7.2 主题设计
        4.7.3 总体布局设计
        4.7.4 水文化的表现方法
        4.7.5 节点设计
        4.7.6 上琼湖种植设计图
        4.7.7 活动及游览设计
    4.8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
    5.1 总结
    5.2 展望
        5.2.1 论文不足之处
        5.2.2 水文化对于滨水城市规划的思考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7)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市与运河的关系
        1.1.2 京杭大运河世界遗产保护热潮
        1.1.3 京杭大运河北运河段复航
        1.1.4 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推动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5.1 研究范围
        1.5.2 研究范畴
        1.5.3 研究内容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运河城镇复兴规划的基础研究
    2.1 运河城市内涵
        2.1.1 运河历史与现状
        2.1.2 运河城市的形成与变迁
        2.1.3 运河城市复兴影响因素分析
    2.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2.1 遗产廊道
        2.2.2 城市复兴
        2.2.3 区域协同发展
    2.3 国内外相关案例分析
        2.3.1 阿姆斯特丹滨河地带
        2.3.2 曼彻斯特运河体系
        2.3.3 卡迪夫湾
        2.3.4 首尔清溪川及周边地区
        2.3.5 杭州运河新区滨河地带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地区现状与问题解析
    3.1 现状概况
        3.1.1 历史演变特征
        3.1.2 生态基础条件
        3.1.3 历史文化遗存
        3.1.4 经济产业发展基础
        3.1.5 沿岸城镇概况
        3.1.6 区域合作现状情况
    3.2 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地区问题解析
        3.2.1 运河生态体系问题解析
        3.2.2 文化遗产系统保护问题解析
        3.2.3 经济产业发展体系问题解析
        3.2.4 城镇空间布局与运河关系问题解析
        3.2.5 区域合作协同性问题解析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策略
    4.1 生态体系复兴规划策略
        4.1.1 保证运河水质水量
        4.1.2 运用网络型生态保护与发展模式
        4.1.3 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4.2 文化遗产复兴规划策略
        4.2.1 保护开发运河水文化遗产
        4.2.2 整合利用历史文化资源
    4.3 产业集群复兴规划策略
        4.3.1 建设发展运河产业集群
        4.3.2 保护与复兴传统产业
    4.4 城镇空间生长复兴规划策略
        4.4.1 沿岸土地利用的调整和规划
        4.4.2 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
    4.5 区域协同规划复兴策略
        4.5.1 建立运河流域协调发展体系
        4.5.2 积极融入一体化发展态势
        4.5.3 差异化发展
        4.5.4 预留服务功能发展空间
    4.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8)滨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2 武汉杨泗港开发区概念性设计
    2.1 设计背景
    2.2 设计思路
    2.3 设计特点
3 我国滨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现状
4 结语

(9)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研究 ——以安陆府河景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意义、目的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范围界定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相关概述
    2.1 本文所采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2.1.1 相关概念
        2.1.2 理论依据
    2.2 水系在城市中的价值分析
        2.2.1 功能与空间价值
        2.2.2 景观与生态价值
        2.2.3 历史与文化价值
    2.3 滨水城市水系景观资源构成分析
        2.3.1 自然景观资源
        2.3.2 历史人文景观资源
        2.3.3 夜景观
第3章 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发展研究
    3.1 国外滨水城市水系景观发展动态
        3.1.1 国外城市水系景观发展历程
        3.1.2 国外城市水系景观理论研究
        3.1.3 国外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实践
    3.2 我国滨水城市水系景观发展动态
        3.2.1 我国城市理水发展综述
        3.2.2 我国对现代城市水系景观理论研究
        3.2.3 我国现代城市水系景观建设现状
    3.3 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发展总趋势
        3.3.1 营造水系生态环境,创造城市新景观趋势
        3.3.2 挖掘水系人文景观,弘扬民族文化的趋势
        3.3.3 保护水系景观资源,立足城市可持续发展
    3.4 我国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3.4.1 滨水城市水系景观规划与建设问题
        3.4.2 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维护与管理问题
第四章 构建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体系
    4.1 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的生态修复与建设,凸显自然生态景观特质
        4.1.1 建立滨水植被缓冲带
        4.1.2 创造生物多样性的水系环境
        4.1.3 生态驳岸设计
        4.1.4 保护水质、处理水污染和水资源的景观利用
        4.1.5 运用天然环保材料与可再生资源
        4.1.6 倡导公众参与、加强生态教育
    4.2 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的文化复兴,凸显人文生态景观特质
        4.2.1 滨水工业废弃地的历史文化价值再现
        4.2.2 水系、街道、建筑景观格局保护与更新
第五章 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细部设计
    5.1 植物设计
        5.1.1 植物设计原则
        5.1.2 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造景
        5.1.3 水生、湿生植物造景
    5.2 景观照明
        5.2.1 景观照明的目的
        5.2.2 景观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5.3 亲水设施设计
        5.3.1 亲水设施规划目的
        5.3.2 亲水设施规划步骤
        5.3.3 亲水设施分类
第六章 案例研究
    6.1 武汉市汉阳江滩公园
        6.1.1 背景分析
        6.1.2 规划思想
        6.1.3 设计主题——生态与文化
        6.1.4 夜景观规划
        6.1.5 汉阳江滩一期工程景观规划详解
        6.1.6 汉阳江滩二期工程景观规划详解
    6.2 北京通州运河城市景观设计
        6.2.1 项目背景
        6.2.2 设计原则
        6.2.3 设计构思
        6.2.4 六大主题区设计
        6.2.5 道路交通规划
        6.2.6 植物分区设计
第七章 工程实践——安陆市府河防洪及景观工程
    7.1 安陆市基本概况
        7.1.1 区位地理
        7.1.2 资源概况
        7.1.3 安陆与府河
    7.2 基地分析
        7.2.1 基地优势
        7.2.2 基地劣势
    7.3 设计原则
    7.4 设计目标定位
    7.5 功能分析
    7.6 设计内容
        7.6.1 植物设计
        7.6.2 照明设计
        7.6.3 铺装设计
        7.6.4 堤防工程
        7.6.5 无障碍设施设计
    7.7 主要景观节点详细设计
        7.7.1 银杏广场
        7.7.2 中央诗韵广场
        7.7.3 亲水栈道
        7.7.4 历史文化广场
        7.7.5 运动健身区
        7.7.6 草坪休闲区
        7.7.7 亲子广场(金色欢乐童年)
    7.8
        7.8.1 座椅、标识牌意向设计
        7.8.2 垃圾箱意向设计
第八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2.1 相关概念及界定范围
        1.2.2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的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城市滨水区研究现状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
        1.4.1 理论研究
        1.4.2 实践研究
    1.5 论文研究的内容与框架
2 跨河城市滨水区的发展研究
    2.1 跨河城市滨水区空间形态演变的模式
        2.1.1 跨越发展模式
        2.1.2 协同发展模式
        2.1.3 中心外向模式
        2.1.4 独立组合模式
    2.2 跨河城市滨水区的发展演变的历史
        2.2.1 滨水区发展的历史演变综述
        2.2.2 生存性阶段——水源提供,农耕生活
        2.2.3 生产性阶段——物资供给,污水排放
        2.2.4 生活性阶段——实体景观,生活场所
        2.2.5 生命性阶段——生境安全,和谐共生
    2.3 小结
3 咸阳城市历史空间演进下的滨水空间格局研究
    3.1 咸阳城市建设概况与渭河水文特色
        3.1.1 咸阳城市概况
        3.1.2 渭河水文特色
    3.2 咸阳城市建设的空间形态演变
        3.2.1 古代咸阳(秦代至民国时期)
        3.2.2 现代咸阳(建国初期至 21 世纪初)
        3.2.3 当代咸阳(21 世纪初至今)
        3.2.4 小结——咸阳滨水空间形态演进模式
    3.3 咸阳渭河滨水区的城市空间建设
        3.3.1 古代咸阳滨水区(秦汉时期)
        3.3.2 现代咸阳滨水区(建国初期至 21 世纪初)
        3.3.3 当代咸阳滨水区(21 世纪初至今)
        3.3.4 小结
    3.4 咸阳渭河滨水区的现存问题
    3.5 小结
4 大西安背景下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
    4.1 课题背景
        4.1.1 课题背景以及相关工程
        4.1.2 规划设计简介
    4.2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原则
        4.2.1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4.2.2 承启历史,人文渭河
        4.2.3 人水和谐,可持续发展
    4.3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定位
        4.3.1 构建“渭水贯都,以象天汉”生态城市发展格局
        4.3.2 构建历史都市文化遗址走廊
        4.3.3 构建绿色城市空间发展模式
    4.4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的策略
        4.4.1 恢复重建渭河自然生态系统
        4.4.2 建设河流生态净化系统
        4.4.3 营造渭河独有的自然与历史景观特色
        4.4.4 构建西安国际化大都市城市休憩生活的中央公园
        4.4.5 建设可持续为城市生活提供丰富资源的“生产型河流”
    4.5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总体设计
        4.5.1 空间平面结构
        4.5.2 空间布局设计
        4.5.3 生态应对策略
        4.5.4 道路交通设计
        4.5.5 绿化系统设计
        4.5.6 环境景观设计
        4.5.7 新能源与新农业技术应用
    4.6 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节点设计
        4.6.1 奥林匹克中心
        4.6.2 秦汉文化城
        4.6.3 都市农牧场
        4.6.4 高铁商务中心
        4.6.5 生态能源中心
    4.7 小结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
图表索引
附录

四、滨水城市的水文化规划建设(论文参考文献)

  • [1]健康城市理论指导下的城市滨水空间活力研究[D]. 张悦.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5)
  • [2]基于水文化的城市滨水区景观更新研究 ——以深圳龙岗河为例[D]. 叶浚熙. 深圳大学, 2020(10)
  • [3]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京杭大运河景观规划设计研究 ——以北京通州段为例[D]. 郭杭琦. 北京农学院, 2020(02)
  • [4]水网格局影响下的大运河-长江三角洲地区历史城镇发展与变迁[D]. 汪艳. 东南大学, 2019(01)
  • [5]山地城市河岸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余俏. 重庆大学, 2019(12)
  • [6]基于水文化的沅江市区滨水空间改造研究 ——以沅江市五湖联通为例[D]. 王韵萱. 湖南农业大学, 2017(12)
  • [7]京杭大运河香河段沿岸城镇复兴规划研究[D]. 孙莉坤.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02)
  • [8]滨水城市公共空间设计初探[J]. 邓頔. 山西建筑, 2014(08)
  • [9]现代滨水城市水系景观研究 ——以安陆府河景观为例[D]. 李晓檬. 湖北工业大学, 2013(S1)
  • [10]咸阳滨水城市景观带规划设计浅析[D]. 甄文卿.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2(02)

标签:;  ;  ;  ;  ;  

滨水城市水文化规划与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