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传输系统论文_卢超,梁烁,严帅,张会新

图像传输系统论文_卢超,梁烁,严帅,张会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图像传输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图像,无线通信,可编程,门阵列,通信,正交,可见光。

图像传输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卢超,梁烁,严帅,张会新[1](2019)在《基于FT601的高速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图像分辨率不断提高引起的采集传输数据量急剧增加,文中利用USB 3.0芯片FT601的高速传输性能,设计一种模拟视频图像实时传输系统,采用TVP5150作为模拟视频的解码芯片,图像数据经过两片SDRAM乒乓缓存后,由USB 3.0接口上传至上位机。经试验证明,图像传输速率达到225 MB/s,大大提高了图像传输系统的传输速率和实时性。(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14期)

曹院,董登峰,许桢英,周维虎,何洋[2](2019)在《球载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系留气球观测系统轻量化无线图像高速稳定传输,文中采用了ZYNQ+AD9361硬件架构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现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ZYNQ的FPGA部分实现了与AD9361射频前端的数字接口,与ZYNQ的ARM部分的数据通道,以及基于IEEE 802.11a标准的基带处理器物理层。ARM部分运行Linux操作系统,可在该系统上完成对AD9361配置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物理层管理以及与上位机和摄像机的数据交互。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引入,实现了空中系留气球观测平台与地面控制中心点对点的无线图像传输,增强了系留气球观测系统目标监测的可靠性。该通信系统结合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灵活性配置、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频谱利用率高以及抗多径效应等优点,能够随着系留气球观测系统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期刊2019年04期)

林峰,黄新栋,张泽韬,黄永杰,郭清锋[3](2019)在《ZYNQ系统的无线显微图像传输与显示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ZYNQ7010设计了一个显微图像无线传输与显示的终端系统。ZYNQ的处理器系统PS通过WiFi模块接收显微图像,保存至DDR3中,可编程逻辑PL整合VDMA、Video Out、VTC和RGB2HDMI等IP,构建显微图像显示通道。VDMA读取DDR3的图像数据,实现AXI4到AXI4-Stream的数据转换。Video Out IP和VTC IP协同工作,生成符合图像格式的时序信号。RGB2HDMI对RGB数据进行编码、直流平衡和串并转换,通过HDMI接口输出。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支持不同分辨率的显微图像,显示稳定。(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9年04期)

刘千,刘胜荣,王天正,李恒[4](2019)在《基于DSP的以太网工业级图像传输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车牌识别等图像处理算法提供一个平台,用TI的TMS320DM643芯片和索尼ICX424AL芯片设计以DM643为处理器的图像采集系统并通过以太网将图像传到PC上位机上。用CCS3.3仿真,实现了图像采集,达到预期要求。(本文来源于《数字技术与应用》期刊2019年03期)

王静[5](2019)在《探讨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在公安应急通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公安应急通信技术在维护社会稳定、减少财产损失、保护人民生命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其中,无线图像传输是应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最快的速度把现场情况传递给指挥中心,使指挥部做出最稳妥有效的应急预案。本文对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在公安应急通信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新通信》期刊2019年05期)

崔倩培[6](2019)在《基于PCIE协议的高速图像传输系统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图像采集系统对图像帧率和分辨率要求的不断提高,高速图像传输技术必不可少。高速图像传输技术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交通、医疗、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传统的并行传输总线由于抗电磁干扰能力弱、占用管脚多、布线复杂以及速率瓶颈等因素已经逐渐被高速传输总线取代。PCIE总线作为第叁代IO互连总线,具有传输带宽高、串行点对点互连架构、PCI总线兼容性好等优点,在高速数据传输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PCIE总线的高速图像传输系统,选用Xilinx Artix-7系列FPGA作为平台芯片,设计了DMA控制器、PCIE接口电路和DDR3控制器,并开发相应的PCIE驱动程序和PC机上位机软件,实现图像信息稳定高速传输。本文主要完成以下工作:1.基于实验室承担的某项目需求,完成了 PCIE图像传输系统的总体结构设计,实现对图像信息采集控制、缓存、传输、显示等功能。2.完成了基于Xilinx IP核的PCIE接口电路设计,并使用Verilog语言设计了DMA控制器,实现PCIE接口的DMA方式传输,有效降低了高速数据传输过程中CPU占用率。3.使用Verilog语言完成了DDR3控制器设计,实现图像信息的高效缓存,解决缓存容量小导致的图像数据失真和DMA效率低等问题。4.使用WinDriver开发了PCIE驱动程序,实现SG DMA链表结构大容量缓存,提高单次DMA传输数据量和PCIE总体传输速率。5.在Visual Studio开发环境下开发了基于MFC的上位机应用软件,设计了 PCIE测速和图像显示程序,实现图像传输系统性能测试。仿真和板级验证结果表明,系统及各模块的功能和性能均满足设计要求。其中PCIE在DMA方式下最高达到1222MB/s速率无误码传输,图像数据清晰稳定显示。本文成果可在图像采集和二维重建等高速图像传输领域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天津工业大学》期刊2019-02-27)

花加丽,马锋,李开霞,赵汉宾[7](2019)在《基于nRF24L01肠道机器人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普通内窥镜检查给人体带来的伤害,用无线通讯技术,设计一套肠道机器人无线图像通信系统。该系统选用OV2640图像传感器作为发送端采集单元,以ARM微处理器作为收、发控制单元,利用nRF24L01射频芯片完成图像数据的传输,最大传输速率可达2 Mbits/s。对一幅10 KB的图像测试显示:仅需0. 04 s即可完成传输。(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器仪表》期刊2019年01期)

何家祥,万生鹏,宋早标,杨思玉,徐津[8](2019)在《基于FPGA的PPM调制可见光图像传输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主控芯片,实现了5Mbit/s的2-PPM(pulse position modulation,脉冲位置调制)调制可见光图像传输系统。整个系统分为发射端与接收端两大模块,全部由FPGA实现。将处理好的图片信号由上位机通过串口发送到FPGA中,经过调制转换为2-PPM信号,并设计了信号传输数据帧格式,然后调制到红光LED(light emitting diode)上并发送出来;在接收端,根据数据帧格式完成了数据信号的同步和解调,并将解调后恢复的图像在液晶屏上显示出来。实验证明该系统可以实现可见光图像信号的传输。(本文来源于《应用光学》期刊2019年01期)

迟方辰,王昕,李侍蔚[9](2019)在《基于Hi3516A与OV4689的数字图像传输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海思Hi3516A组合OV4689传感器的方案设计了一种高清实时数字图像传输系统。利用海思提供的媒体处理开发平台(MPP)实现图像采集并进行高压缩率的H264编码,然后自行搭建RTSP服务器将获取到的码流实时地发送到PC端进行播放。最终结果表明,系统传输高清视频时,在延迟时间、流畅度以及设计复杂度等方面展现出良好的效果,完全可以满足高清监控领域的应用要求。(本文来源于《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期刊2019年01期)

邓中强[10](2019)在《GPRS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课题来源于某市环境卫生管理有限公司项目。本课题的设计目标是在远程控制中心获取多个垃圾站点的现场图像数据,以实现远程非实时监控垃圾堆放状态。本文的主要工作包括:1)调研了典型的基于GPRS和NB-IoT技术的无线数据传输系统设计方案。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的设计需求和主要功能指标,提出了图像采集及GPRS无线传输终端硬件设计方案和上位机的图像接收软件设计方案。2)设计并实现了图像采集及GPRS无线传输终端。该终端通过CMOS摄像头采集图像数据,经STM32嵌入式控制芯片控制GPRS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图像数据至上位机,实现了远程图像数据采集和无线传输功能。另外,为解决未来GSM清网后GPRS无法通信的问题,设计了基于SIM7000C的NB-IoT 4G通信模块,使该项目能从GPRS平滑过渡到4G通信。3)设计并实现了上位机图像接收软件,并在阿里云服务器上完成软件布置。该软件实现了对图像采集终端发送来的图像数据的接收、显示、播放和存储。4)对整个系统进行软硬件联合调试,实现了该企业在远程控制中心获取多个站点现场图片数据的设计需求。(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期刊2019-01-01)

图像传输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实现系留气球观测系统轻量化无线图像高速稳定传输,文中采用了ZYNQ+AD9361硬件架构和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现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ZYNQ的FPGA部分实现了与AD9361射频前端的数字接口,与ZYNQ的ARM部分的数据通道,以及基于IEEE 802.11a标准的基带处理器物理层。ARM部分运行Linux操作系统,可在该系统上完成对AD9361配置的应用程序的开发、物理层管理以及与上位机和摄像机的数据交互。无线图像传输系统的引入,实现了空中系留气球观测平台与地面控制中心点对点的无线图像传输,增强了系留气球观测系统目标监测的可靠性。该通信系统结合了软件无线电系统灵活性配置、正交频分复用技术频谱利用率高以及抗多径效应等优点,能够随着系留气球观测系统应用于各种复杂环境中。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图像传输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1].卢超,梁烁,严帅,张会新.基于FT601的高速实时图像传输系统设计[J].现代电子技术.2019

[2].曹院,董登峰,许桢英,周维虎,何洋.球载观测系统的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J].电子科技.2019

[3].林峰,黄新栋,张泽韬,黄永杰,郭清锋.ZYNQ系统的无线显微图像传输与显示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

[4].刘千,刘胜荣,王天正,李恒.基于DSP的以太网工业级图像传输系统[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9

[5].王静.探讨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在公安应急通信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9

[6].崔倩培.基于PCIE协议的高速图像传输系统的设计[D].天津工业大学.2019

[7].花加丽,马锋,李开霞,赵汉宾.基于nRF24L01肠道机器人无线图像传输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

[8].何家祥,万生鹏,宋早标,杨思玉,徐津.基于FPGA的PPM调制可见光图像传输系统[J].应用光学.2019

[9].迟方辰,王昕,李侍蔚.基于Hi3516A与OV4689的数字图像传输系统[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19

[10].邓中强.GPRS无线图像传输系统开发[D].浙江工业大学.2019

论文知识图

Notice: Undefined index: items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F:\Web\www\cnki.demo.com\app\cnki\tpl\search.html on line 79

标签:;  ;  ;  ;  ;  ;  ;  

图像传输系统论文_卢超,梁烁,严帅,张会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