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论文_韦岩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景观,物质文化,校园,隐性,校园文化,高等学校,大学校园。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论文文献综述

韦岩花[1](2018)在《校园是学生的心灵家园——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育人作用的实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环境育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对学生有性情涵养、道德潜化和审美感染等作用。为有效发挥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育人功能,本文通过对一所大学和叁所不同层次中学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特征的研究,用实例分析的方法,总结出校园景观建设的两大经验:一、山水景观、园林特色、深邃意境、人文积淀。二、宽敞空间、自然景象、特色分区、积极寓意。从而得出结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力求达到"在应用基础上的人文和谐"的最高境界。(本文来源于《考试周刊》期刊2018年01期)

张北坪[2](2008)在《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空心化”症候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赏心悦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场"。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体征,高品位的大学物质文化景观可谓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之必须。而当前,一些大学的物质文化景观出现了一些偏离,内容形式苍白,缺(本文来源于《中国高等教育》期刊2008年Z2期)

刘洪泉,李丹[3](2001)在《配置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应突出的四个原则——兼论四种校园形态文化产生的隐性教育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人德伯里认为 :教育与活动的紧密结合 ,凭借各种印象、感觉 ,在校园空间环境中创造出与其活动相适应的各种地表文化特征 ,而各地表文化特征的集合 ,逐步演化出校园物质文化这一独特景观 ,并与非物质文化景观一起构成颇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景观。苏霍姆林斯基说(本文来源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期刊2001年Z1期)

温永权[4](2001)在《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构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人都有环境知觉,在环境知觉的指导下,人在空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解读,理解持征和人类社会本身,并对空间作出自觉的安排和使用,从而使地面上形成各种各样的物质文化景观。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景观,它积淀着巨大的信息,政治的、历史的、伦理的、道德思想的内容等无所不容,学生在领略品味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所积累的共同的经验,并通过自身的理解,对景观所蕴含的信息进行选择吸收,从而获得新的生活经验,获得精神的建构。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存在于校园空间中,具有可见的、有形的和自然的特征,它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如校园建筑、校园雕塑、校园绿化等等。国内外教育界都非常重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建设,在中国,着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天然环境和人格陶冶,很有密切关系。”在他亲自创办的晓庄师范中,校园中的每一处景观,从设计划命名,他都倾注了很大的心血。在上海、育才中学、嘉定一中等学校都用几万平方的土地来建设学校园林,把学校建成花园式的读书场所,在园外,美国、加拿大在70年代就推行“学园计划”,将动物园、植物园、农场、博物管的学校建筑体系,组成生机盎然,健康向上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熏陶教育。 深圳的学校大部分兴建于八、九十年代,占地面积小,而且文化底蕴薄,虽校园建筑比较新,但由于缺少整体规划,过分追求使用效率等原因使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建构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缺陷,如校园不够美观、整洁,绿化面积不够,建筑设计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等。我们必须认真审视现状,吸收国内外优秀学校的先进经验,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有利于教育教学的方向出发,建构优秀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为学校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为特区的教育发展服务。(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01-05-01)

王正昱,刘桂云[5](2000)在《试论新时期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与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作为一种隐性课程 ,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而受到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从内涵、教育功能、建设等方面对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专学报》期刊2000年02期)

周光礼[6](1999)在《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景观学的角度透视校园物质环境中的隐性课程,认为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文化本(text),学生对其进行解读的过程就是隐性课程的实现过程。重点分析了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叁种潜在教育功能(本文来源于《教育理论与实践》期刊1999年01期)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任何类型的大学都是遗传和文化的产物,赏心悦目的校园物质文化景观是一种特殊的物质"文化场"。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体征,高品位的大学物质文化景观可谓是建设高水平大学之必须。而当前,一些大学的物质文化景观出现了一些偏离,内容形式苍白,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论文参考文献

[1].韦岩花.校园是学生的心灵家园——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育人作用的实例分析[J].考试周刊.2018

[2].张北坪.大学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空心化”症候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08

[3].刘洪泉,李丹.配置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应突出的四个原则——兼论四种校园形态文化产生的隐性教育力[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1

[4].温永权.深圳校园物质文化景观建构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1

[5].王正昱,刘桂云.试论新时期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功能与建设[J].南京农专学报.2000

[6].周光礼.校园物质文化景观的教育学断想——兼谈隐性课程的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

论文知识图

1 校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框架淡泊潮校园历史人物准匆群卧龙出山睦妞生态型校园湖畔景观一n清华大学二校门门图图片来源:叭澎切...

标签:;  ;  ;  ;  ;  ;  ;  

校园物质文化景观论文_韦岩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