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神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神经,模糊,神经网络,自适应,音障,运动学,粤语。
神经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郑宗平,何敏[1](2017)在《桥梁结构模糊神经控制的优化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提高神经模糊控制器对地震激励下桥梁结构振动控制的稳定性,在传统控制的基础上,提出了分块控制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在桥梁Benchmark模型上的应用验证其控制效果。数值分析的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峰值响应控制效果与样本主动控制近似,控制稳定性效果明显提升,由优化前未控状态的22%~29%提升到28%~31%,其中,跨中位移稳定性比优化前提升了9%,支座变形控制稳定性提升了7%。该方案还具有所需结构反馈信息少、构造简单、经济性好等优势。(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期刊2017年04期)
郭晓杰,方春平[2](2017)在《公路隧道照明的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建设的不断推进要求加强隧道的照明节能控制,针对这一现状,文章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了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将车速、交通量和隧道洞外亮度作为输入量,根据实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调光,达到高效节能的照明效果。对于该控制系统,采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控制能力。(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期刊2017年05期)
王斌[3](2017)在《不同运动诱发模式下运动皮层神经控制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类运动主要是在两种情境下诱发:一种是由外界刺激诱发,另一种是由自发意志引起。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两种情境下诱发的运动分别由不同的大脑运动神经系统控制。然而目前为止,我们对这两种不同的运动始发控制系统对运动的准备以及运动执行的影响以及背后的神经机制并不完全清楚。本研究采用脑电技术,通过实验设计系统地探析了不同的运动诱发模式,即刺激诱发运动条件和自发运动条件的神经活动差异及其分别对运动表现的影响。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刺激诱发条件相比,自发运动条件下对侧初级运动皮层在运动准备阶段有显着的运动准备电位,而在运动执行阶段没有差异。而两种条件下的同侧初级运动皮层的运动电位在运动执行阶段呈现显着差异。我们同时也发现了两种条件下对侧和同侧初级运动皮层分别对运动起到了相关运动激活和无关运动抑制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初级运动皮层对运动准备和执行的控制作用受不同运动诱发模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济宁医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王伟[4](2017)在《脑机接口:打开神经控制的黑箱》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多学科融合的努力,脑机接口必将逐步应用于现实,造福人类2016年,相比火爆到不行的人工智能、VR、AR,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简称BCI)技术稍显冷门,大家普遍认为这项技术太科幻,离进入日常生活非常遥远。然而,在已经过去的一年,脑机接口领域的进展给我们带来了太多惊喜。一只猴子利用脑机接口技术在一分钟内(本文来源于《中国经济报告》期刊2017年09期)
刘丹丹[5](2017)在《对海兔位置移动网络里蠕动波的神经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活动的蠕动波(rolling wave)所引起的位置移动是广泛存在于脊椎和无脊椎动物中的节律性运动,而控制这种运动的神经环路被称为中枢模式发生器。在海兔(Aplysia californica)中,以蠕动波所产生的逃跑位置移动行为是研究位置移动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绝佳模型。与那些由多个体节神经网络或体节神经节调控的位置移动不同,海兔的中枢模式发生器存在于单一的脚神经节中。根据先前的研究,我们将工作的重点放在了腹侧脚神经节上。我们用色素回填定位了右侧脚神经节腹面p1神经根部的一个细胞团,并且用半离体实验确认了它们可以引起肌肉收缩,进一步定性为运动神经元。用电生理记录的方法同时进行细胞内记录和细胞外神经记录,发现了运动神经元兴奋发放模式与运动指示器PPCN运动神经存在时相差,并将所记录的细胞与PPCN的时相关系、细胞间电偶联做了总结,发现时相相近的运动神经元互相电偶联。同时在p7根部记录到与单一时相运动神经元电偶联的中间神经元。这些不同时相节律性发放的神经元有可能是位置移动行为蠕动波的神经基础,而电偶联现象可能是时间节律性发放的理论基础。依据色素回填的实验,我们猜测有协调型中间神经元的存在。我们的研究对海兔蠕动波的中枢控制有了一定初步的了解,为将来更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7-05-09)
吴民华,陈旸,王芷琪[6](2016)在《电磁构音图谱仪对神经控制异常性构音障碍粤语患者说话时舌头运动的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通过电磁构音图谱仪(EMA)获取舌头运动学参数来分析和比较脑卒中后神经控制异常性构音障碍的粤语患者与正常人(说粤语)说话时舌头运动之差异。方法:招募一名脑卒中后神经控制异常性构音障碍的粤语男性患者以及一位年龄相比配的男性健康受试者,这2位受试者发出音节初始位置上分别含有(/t/,/th/,/k/,/kh/,/ts/,/tsh/,/s/)6个清辅音的粤语单音字节时,利用电磁构音图谱仪观察、追踪并记录其舌头不同部位的运动参数,包括时间、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结果:脑卒中后神经控制异常性构音障碍患者舌尖与正常人说话时相比,其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较长,而同时其速度和加速度却要比正常人慢。此外,错误音素构音过程中的舌头位移都类似于被替代的/t/音素的构音过程中的舌头位移,这也就解释了为何这些错误构音的音素在听觉感知实验过程中被感知成了/t/音素。结论:电磁构音图谱仪为神经控制异常性构音障碍患者发音偏差的研究提供了更好的测量证据。(本文来源于《康复学报》期刊2016年05期)
M.Agarwal,J.L.Ulmer,T.Chandra,A.P.Klein,L.P.Mark[7](2016)在《与影像相关的眼球运动神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摘要眼球运动的目的是使视网膜上呈现清晰的图像,简而言之,需要几种不同的眼部运动及反射使感兴趣物影聚焦于视网膜中央凹上,只有该处可产生清晰锐利的视觉。完成此任务的运动及反射包括扫视、平稳追踪、凝视、调节、视动及前庭-眼反射。大脑、小脑、脑干、丘脑诸多不同中枢通过不同途径控制这些运动。这些机制对于放射科医生也许极为(本文来源于《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乃永强,李军[8](2015)在《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机械臂自适应神经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刚性机械臂系统的控制问题,提出基于极限学习机(ELM)的自适应神经控制算法.极限学习机随机选择单隐层前馈神经网络(SLFN)的隐层节点及其参数,仅调整其网络的输出权值,以极快的学习速度获得良好的推广性.采用李亚普诺夫综合法,使所提出的ELM控制器通过输出权值的自适应调整能够逼近系统的模型不确定性部分,从而保证整个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将该自适应神经控制器应用于2自由度平面机械臂控制中,并与现有的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自适应控制算法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ELM控制器具有良好的跟踪控制性能,表明了所提出控制算法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15年03期)
罗莹颖,傅迎华[9](2015)在《基于模糊神经控制的污泥焚烧温度控制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污泥焚烧温度控制系统中,由于有污泥块热值不均衡、水汽的影响及外界环境的干扰等等;在环境条件变化时,常规的模糊控制不能快速稳定的将炉温控制在所需的恒定范围内。为了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快速的控制污泥焚烧的炉温,提出一种基于模糊神经控制的污泥焚烧温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将神经网络结合模糊控制,通过BP算法训练隶属函数的参数,提高控制器的自适应能力。仿真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能够有效的将污泥焚烧的炉温控制在目标范围,并且调节时间比模糊控制短。(本文来源于《计算机仿真》期刊2015年02期)
房宏威[10](2014)在《汽车主动悬架模糊神经控制仿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悬架作为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对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与传统被动悬架相比,主动悬架系统可以根据汽车行驶的实际路况来改变参数,使汽车始终保持最佳的行驶状态。然而,主动悬架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常规控制已很难达到良好的控制效果。因此,将智能控制运用到主动悬架控制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研究的核心是主动悬架模糊控制和模糊神经控制系统。首先通过对悬架系统的评价方法、悬架的基本特性和建模的条件假设进行分析,建立了1/4车辆二自由度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开始对模糊控制和模糊神经控制系统进行研究,通过对模糊控制系统的组成、原理进行分析,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同时建立了模糊控制规则和模糊推理;通过对神经网络控制原理进行研究,将其与模糊控制相结合,利用神经网络来训练出模糊控制规则,设计成模糊神经控制器;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对搭建的被动悬架系统、模糊控制和模糊神经控制的主动悬架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并给出了仿真结果。本文用车身垂直加速度、车身动挠度和车轮动载荷作为悬架性能的评价指标,通过上述仿真实验的对比表明,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架的性能要远远优于被动控制的悬架系统,模糊神经控制的主动悬架的性能要优于模糊控制的主动悬架。因而,验证模糊神经控制运用到主动悬架系统控制是十分有效的。(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4-05-04)
神经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隧道建设的不断推进要求加强隧道的照明节能控制,针对这一现状,文章基于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能力的照明控制系统,该系统结合了模糊控制和人工神经网络的优点,将车速、交通量和隧道洞外亮度作为输入量,根据实时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智能调光,达到高效节能的照明效果。对于该控制系统,采用Matlab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调节控制能力。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神经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郑宗平,何敏.桥梁结构模糊神经控制的优化方案[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17
[2].郭晓杰,方春平.公路隧道照明的自适应模糊神经控制研究[J].四川建筑.2017
[3].王斌.不同运动诱发模式下运动皮层神经控制机制研究[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7
[4].王伟.脑机接口:打开神经控制的黑箱[J].中国经济报告.2017
[5].刘丹丹.对海兔位置移动网络里蠕动波的神经控制研究[D].南京大学.2017
[6].吴民华,陈旸,王芷琪.电磁构音图谱仪对神经控制异常性构音障碍粤语患者说话时舌头运动的研究(英文)[J].康复学报.2016
[7].M.Agarwal,J.L.Ulmer,T.Chandra,A.P.Klein,L.P.Mark.与影像相关的眼球运动神经控制[J].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2016
[8].乃永强,李军.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机械臂自适应神经控制[J].信息与控制.2015
[9].罗莹颖,傅迎华.基于模糊神经控制的污泥焚烧温度控制应用[J].计算机仿真.2015
[10].房宏威.汽车主动悬架模糊神经控制仿真研究[D].长安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