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论文和设计-朱惠民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属于路灯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LED路灯的适用范围窄的问题。本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包括灯杆和与灯杆上端连接的LED灯,所述LED灯具有太阳能电池板,灯杆的上端固定有铰接座,铰接座上具有呈圆柱状的铰接部,LED灯的一端具有呈圆柱状的连接部,连接部与铰接部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相连接,连接部与铰接部相对的端面上均呈环状的齿面,所述连接部的齿面与铰接部的齿面相啮合,LED灯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座,灯杆的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座,连接座与固定座通过支撑杆连接。本结构通过转动LED灯使得LED灯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相适应,使得该LED灯能够适用于各个纬度差异较大的地区,提高了LED灯的适用范围。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包括灯杆(1)和与灯杆(1)上端连接的LED灯(2),所述LED灯(2)具有太阳能电池板(22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的上端固定有铰接座(3),所述铰接座(3)上具有呈圆柱状的铰接部(31),所述LED灯(2)的一端具有呈圆柱状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铰接部(31)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相连接,所述连接部(21)与铰接部(31)相对的端面上均呈环状的齿面(4),所述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相啮合,所述LED灯(2)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座(5),所述灯杆(1)的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座(6),所述连接座(5)与固定座(6)通过支撑杆(7)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包括灯杆(1)和与灯杆(1)上端连接的LED灯(2),所述LED灯(2)具有太阳能电池板(222),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1)的上端固定有铰接座(3),所述铰接座(3)上具有呈圆柱状的铰接部(31),所述LED灯(2)的一端具有呈圆柱状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铰接部(31)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相连接,所述连接部(21)与铰接部(31)相对的端面上均呈环状的齿面(4),所述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相啮合,所述LED灯(2)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座(5),所述灯杆(1)的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座(6),所述连接座(5)与固定座(6)通过支撑杆(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LED灯(2)包括呈条形板状的灯壳(22),所述灯壳(22)呈中空结构,所述灯壳(22)内靠近连接部(21)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灯壳(22)内远离连接部(2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9)、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所述蓄电池(8)、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连接座(5)固定在灯壳(22)下表面的中部,所述蓄电池(8)位于连接座(5)的后上方,所述控制器(9)、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位于连接座(5)的前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壳(22)包括两根分别位于左右侧的横梁(221)和位于两横梁(221)之间的底板(2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2)位于两横梁(221)之间,所述底板(23)位于太阳能电池板(222)下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2)与蓄电池(8)电连接,所述横梁(221)的前后端均连接有封堵头(223),两横梁(221)相对的侧面的上下端均具有限位槽(12),所述底板(23)的左右端和太阳能电池板(222)的左右端均伸至相应的限位槽(1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221)为长条状的型材,所述型材具有上镂空腔(221a)和下镂空腔(221b),两型材相对侧面的上端均具有上凸沿(221c)和下凸沿(221d),所述上凸沿(221c)和下凸沿(221d)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的限位槽(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横梁(221)之间具有两个相平行的限位座(13),所述限位座(13)垂直于横梁(221)设置,所述限位座(13)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下凸沿(221d)固定连接,两限位座(13)之间具有支撑条(14),所述支撑条(14)的两端均与相应的限位座(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14)与底板(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蓄电池(8)位于两限位座(13)之间,所述蓄电池(8)的下表面与支撑条(14)相抵靠、上表面与太阳能电池板(222)相抵靠。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路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

背景技术

太阳能路灯是采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供电,免维护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储存电能,朝高亮LED灯具作为光源,并由智能化充放电控制器控制,用于代替传统公用电力照明的路灯。

目前,现有的太阳能路灯一般包括灯杆和设置在灯杆上的灯体,灯杆与灯体为一体成型结构,灯体上具体太阳能电池板,灯杆安装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将光照转化为电能给灯体供电。为了保证太阳能电池板能够充分接收到光线,一般将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的光线照射角相适应,但是在不同的纬度地区,太阳的光线照射角是不一样的,而现有的灯杆与灯体又是一体成型结构,灯体无法进行角度调节,该灯体应用在纬度差异较大的地区时,该灯体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不能充分接收到太阳光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LED路灯的适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包括灯杆和与灯杆上端连接的LED灯,所述LED灯具有太阳能电池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灯杆的上端固定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上具有呈圆柱状的铰接部,所述LED灯的一端具有呈圆柱状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铰接部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相连接,所述连接部与铰接部相对的端面上均呈环状的齿面,所述连接部的齿面与铰接部的齿面相啮合,所述LED灯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座,所述灯杆的上端部固定有固定座,所述连接座与固定座通过支撑杆连接。

本结构的LED灯与灯杆的上端部采用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即LED灯可上下调节至任意角度,LED路灯在安装时,根据安装地区所在的纬度来得出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从而通过调节LED灯使得LED灯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相适应,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被太阳光充分照射到,使得该LED灯能够适用于各个纬度差异较大的地区,提高了LED灯的适用范围;本结构在调整LED灯时,先使得连接部的齿面与铰接部的齿面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可自由转动LED灯,当LED灯转动一定的角度后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锁定使连接部的齿面与铰接部的齿面相啮合,齿面与齿面相啮合的结构实现对LED灯锁死定位,避免LED灯发生上下转动,由于LED灯的重量较重,为了提高LED灯在灯杆上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杆进一步对LED灯进行支撑,降低连接部的齿面与铰接部的齿面之间的受力,使得LED灯的定位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中,所述LED灯包括呈条形板状的灯壳,所述灯壳呈中空结构,所述灯壳内靠近连接部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所述灯壳内远离连接部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LED发光体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所述蓄电池、LED发光体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连接座固定在灯壳下表面的中部,所述蓄电池位于连接座的后上方,所述控制器、LED发光体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位于连接座的前上方。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中,所述灯壳包括两根分别位于左右侧的横梁、位于两横梁之间的太阳能电池板和位于两横梁之间且位于太阳能电池板下方的底板,所述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所述横梁的前后端均连接有封堵头,两横梁相对的侧面的上下端均具有限位槽,所述底板的左右端和太阳能电池板的左右端均伸至相应的限位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中,所述横梁为长条状的型材,所述型材具有上镂空腔和下镂空腔,两型材相对侧面的上端均具有上凸沿和下凸沿,所述上凸沿和下凸沿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的限位槽。

在上述的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中,所述两横梁之间具有两个相平行的限位座,所述限位座垂直于横梁设置,所述限位座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下凸沿固定连接,两限位座之间具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的两端均与相应的限位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与底板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蓄电池位于两限位座之间,所述蓄电池的下表面与支撑条相抵靠、上表面与太阳能电池板相抵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具有以下优点:本结构的LED灯与灯杆的上端部采用可活动的方式连接,即LED灯可上下调节至任意角度,LED路灯在安装时,根据安装地区所在的纬度来得出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从而通过在松动螺栓与螺母的配合后再转动LED灯使得LED灯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相适应,使得太阳能电池板能够被太阳光充分照射到,使得该LED灯能够适用于各个纬度差异较大的地区,提高了LED灯的适用范围;为了提高LED灯在灯杆上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杆进一步对LED灯进行支撑,降低连接部的齿面与铰接部的齿面之间的受力,使得LED灯的定位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灯杆;2、LED灯;21、连接部;22、灯壳;221、横梁;221a、上镂空腔;221b、下镂空腔;221c、上凸沿;221d、下凸沿;222、太阳能电池板;223、封堵头;23、底板;3、铰接座;31、铰接部;4、齿面;5、连接座;6、固定座;7、支撑杆;8、蓄电池;9、控制器;10、LED发光体;11、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2、限位槽;13、限位座;14、支撑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智能一体化LED路灯,包括灯杆1和与灯杆1上端连接的LED灯2,所述LED灯2具有太阳能电池板222,所述灯杆1的上端固定有铰接座3,所述铰接座3上具有呈圆柱状的铰接部31,所述LED灯2的一端具有呈圆柱状的连接部21,所述连接部21与铰接部31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相连接,所述连接部21与铰接部31相对的端面上均呈环状的齿面4,所述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相啮合,所述LED灯2的下表面固定有连接座5,所述灯杆1的上端部通过抱箍固定有固定座6,所述连接座5与固定座6通过支撑杆7连接。LED路灯在安装时,根据安装地区所在的纬度来得出太阳光的照射角度,从而通过松动螺栓与螺母配合后转动LED灯2使得LED灯2上的太阳能电池板222与太阳光的照射角度相适应,使得太阳能电池板222能够被太阳光充分照射到,使得该LED灯2能够适用于各个纬度差异较大的地区,提高了LED灯2的适用范围;本结构在调整LED灯2时,先使得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处于分离状态,此时可自由转动LED灯2,当LED灯2转动一定的角度后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锁定使将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相啮合,齿面4与齿面4相啮合的结构实现对LED灯2锁死定位,避免LED灯2发生上下转动,由于LED灯2的重量较重,为了提高LED灯2在灯杆1上安装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支撑杆7进一步对LED灯2进行支撑,降低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之间的受力,使得LED灯2的定位稳定。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LED灯2包括呈条形板状的灯壳22,所述灯壳22呈中空结构,所述灯壳22内靠近连接部21的一侧安装有蓄电池8,所述灯壳22内远离连接部21的一侧安装有控制器9、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所述蓄电池8、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均与控制器9电连接,所述连接座5固定在灯壳22下表面的中部,所述蓄电池8位于连接座5的后上方,所述控制器9、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位于连接座5的前上方。蓄电池8的重量远大于控制器9、LED发光体10和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的总重量,采用这种方式布置后,一方面避免蓄电池8与控制器9、LED发光体10、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11发生安装干涉问题,使得各个部件分布更加的合理,方便后期的维系,并且LED灯2的重心靠近连接部21的一侧,降低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之间的受力,支撑杆7对LED灯2重量较重的一端形成支撑,进一步降低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之间的受力,保证LED灯安装稳定。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灯壳22包括两根分别位于左右侧的横梁221和位于两横梁221之间的底板23,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2位于两横梁221之间,所述底板23位于太阳能电池板222下方,所述太阳能电池板222与蓄电池8电连接,所述横梁221的前后端均连接有封堵头223,两横梁221相对的侧面的上下端均具有限位槽12,所述底板23的左右端和太阳能电池板222的左右端均伸至相应的限位槽12内。采用上述结构灯壳22的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横梁211为长条状的型材,所述型材具有上镂空腔221a和下镂空腔221b,两型材相对侧面的上端均具有上凸沿221c和下凸沿221d,所述上凸沿221c和下凸沿221d之间的间隙为所述的限位槽12。上镂空腔221a和下镂空腔221b的设置使得横梁211的重量降低,进而减轻了LED灯的重量,降低连接部21的齿面4与铰接部31的齿面4之间的受力。

如图4、图5和图6所示,两所述横梁221之间具有两个相平行的限位座13,所述限位座13垂直于横梁221设置,所述限位座13的两端均与相应的下凸沿221d固定连接,两限位座13之间具有支撑条14,所述支撑条14的两端均与相应的限位座1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条14与底板23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蓄电池8位于两限位座13之间,所述蓄电池8的下表面与支撑条14相抵靠、上表面与太阳能电池板222相抵靠。由于底板23的厚度较薄,蓄电池8的重量较重,底板23不具备支撑蓄电池8的结构强度,该结构通过限位座13将两根横梁221连接在一起,两个限位座13限制蓄电池8前后移动,蓄电池8放置在支撑条14上,支撑条14将蓄电池8托起,蓄电池8自身的重力都作用在支撑条14和限位座13上,横梁221、限位座13和支撑条14相互连接的结构对蓄电池8形成有效的支撑,太阳能电池板222与蓄电池8相抵靠后实现蓄电池8的上下定位,使得蓄电池8定位稳定、牢靠。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1310.1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084635U

授权时间:20190709

主分类号:F21S 9/03

专利分类号:F21S9/03;F21V21/14;F21V23/00;F21V19/00;F21W131/103;F21Y115/10

范畴分类:35A;

申请人:浙江诺威斯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浙江诺威斯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25600 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经济开发区纬五路201号

发明人:朱惠民

第一发明人:朱惠民

当前权利人:浙江诺威斯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章松伟

代理机构:33251

代理机构编号:嘉兴海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智能一体化LED路灯论文和设计-朱惠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