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资中县吴仲良第五小学资中641200)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强调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更加注重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对生活的体验中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生活中的数学教学本质是培养学生的应用与创新能力,因此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是教学的关健。

实验教材中新增设的单元“数学广角”,以将接近总内容的1/5的篇幅,较为集中地安排了训练数学思维的教学内容,试图在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做一些努力和探索,把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学生日常生活中最简单的事例呈现出来,并运用操作、实验、猜测等直观手段解决这些问题,重在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提升。这些来自生活的事例应该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然而现实远非如此。很多老师重视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但主要是看能否解答书上的问题,不能做到举一反三,换一个生活中别的一个事例,往往学生就无能为力了,教师没有教的题型学生不会做,教得多的、训练得多的做的就好。

通过我们课题组的研究,数学广角教学中,能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有很好的帮助。

1.教学资源的开发。

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开扩眼见,不做井底之蛙,除了书上的例题,练习题,还要在课外找资源,可以老师找,也可以让学生课前找,课后去找,网上查,去搞社会调查等等。比如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教学中,除了让学生学书上的几个例题中的规律外,还可以让学生找现实生活中的规律,比如学生做拍手,跺脚游戏;建筑物的排列;花的排列;衣服条纹的排列;磁砖的排列等等。这样学生感觉规律就在我们的身边,很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学起来又有兴趣。练习在数学教学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数学广角的巩固练习创设了许多现实的、学生感兴趣的情境作为学习的素材。要充分地利用,这些内容可是对学生应用能力有很好地培养,可以让学生简单地运用所学解决问题,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检阅。

注重渗透的反复性,有意点拨,要以适应小学生年龄特点的大众化、生活化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现实活动,学会用数学思维方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其次也要加强学习,促进自身数学素养的不断提升,从而让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切实、有效地发展,进而提高全民族的数学文化素养。比如在教学植树问题时,在通过几个例子的讲解后,一定要对学生进行点拨,从中总结出规律,让学生上升到理论高度。才好运用所学解决更多的现实问题。

2.教学内容的整合。

内容是教学的载体。数学广角的内容有明确的教育内涵和主题空间,数学思想方法是它的灵魂和核心。对教师来说,作为课程资源的使用者,应对教材中的数学广角内容认真分析,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时间上的调整和内容上的取舍,使课程内容与学生的数学活动结合得更加紧密,更有利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和熏陶。如我在教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广角时,因为教材上例题和练习只有7题,我就补充了更多的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素材让学生去体验,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如:1只小狗的重量等于2只小猫的重量,4只小猫的重量又等于2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狗的重量等于几只小兔的重量?又如:我出了两道题,在第一小组的12人中,做对第一题的有8人,做对第二题的有10人,每人至少做对一题,两题都做对的有几人?这都是学生较熟悉的题材,学生易于融入,也易于思考,从而也体会到了集合的数学思想。

3.让学生善于质疑。

爱因斯坦认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者实际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所以在数学教学中,重视让学生根据已知的信息提出问题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会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疑问代词提问。

培养学生的主动应用意识。从数学思想方法的特点和形成过程来说,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有一个不断渗透、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过程。而这一过程,需要教师做一个“过程”的加强者,不断用数学思想“敲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一次次的“敲打”过程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感悟、不断地明朗,直到最后能主动应用。因此,在教学数学广角时,不管在课上还是课下,都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应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更应该在问题解决之后进行“反思”,在此过程中体会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价值。

如四年级下册中在让学生感受了植树问题的解决策略后,可设计由植树问题变式的问题,如装路灯问题、上楼梯问题、锯木头问题、排队问题等,让学生进一步运用“化归思想”迁移解决类似植树问题,在这样的类似问题的解决中应用和感悟植树问题的思想方法。

4.让学生学会合作。

让学生明白解决问题时,既可自主探索,也可与同学合作解决。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十分重要,是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比较有效地组织和引导了小组的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引导,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比如三年级的《搭配问题》时,老师先说:同学们,元旦快要到了,小红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县里面举办的跳棋比赛。可是,小红遇到了麻烦事,为穿哪套衣服而烦恼,她左选右选,还是拿不定主意,同学们你能帮住小红吗?然后提问:我们不妨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都有怎样的搭配方法?同时思考:怎样搭配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这样一个问题完全由学生自己就解决掉了。教会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归纳。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成功也会有失败,好的经验当然要继续保持,不足的地方权作教训,失败是成功之母嘛。可以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平时多拿出来看看。

总之,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要认真分析教学内容,把握教学目标,理清各册教材的层次,结合教学新理念,精心预设学生的教学活动,通过活动体验、感悟思想方法,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不能淡化过程,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标签:;  ;  ;  

在数学广角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