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秦汉,魏晋南北朝,汉魏,南北朝,地理分布,古代史,流行病。

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长琦[1](2018)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40年来,在中国史学发展的大背景下,秦汉魏晋南北朝史学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丰硕的成果:(一)简牍、碑刻、墓志等新材料的发现,改变了传统研究严重依赖传世文献的局面。(二)对秦汉、魏晋南北朝历史的整体性研究,在改革开放的初期阶段,曾经一度出现过热烈的局面,相继有不少断代史研究方面的着作问世。1989年之后,断代史撰写之风慢慢平息,断代史作者着作渐渐减少,至今已进入平稳时期。代表性成果有以下几部:翦伯赞《秦汉史》是张传玺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8年11期)

梁松石[2](2018)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很多次流行病,主要有结核病、天花、瘴气、痢疾、疟疾等流行病。战争的频繁、区域环境、大量增加的人口流动数量都是引起流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流行病发生的时候时下人们采用了顺应节气变化、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将病人隔离、派遣大夫巡诊、无偿施药等方法积极防治流行病发生与发展,本文分析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成因,重点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7期)

季艳茹[3](2018)在《文体视域下奏议文的名实考辨——评《中国古代奏议文研究——以秦汉魏晋南北朝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由诞生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人们用它进行书面表达,形成文章,以记述事物来交流思想。在长久的实践中,人们依据表达内容、使用场景、体制形式等方面的不同将文章分为了多种类别,由此也诞生了多种文体,依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其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其中,奏议文作为一种十分独特的文体一直深受人们的关注。之所以说奏议文独特,因为它有特定的使用场景。奏议文,是(本文来源于《新闻与写作》期刊2018年05期)

陈长琦[4](2018)在《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随着十一届叁中全会的召开,中国社会告别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开始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同时,中国史学也与中国学术界一起迎来了"科学的春天"。40年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与中国史学发展同步,在经历了初期的兴奋、彷徨、探索之(本文来源于《中国史研究动态》期刊2018年01期)

吴昊,金相超[5](2017)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所见杭州地区的食料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杭州地区以其特有的地理区位优势,其经济地位逐渐在全国凸显出来。饮食原料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在这一时期也表现的更加丰富多彩,主要体现在粮食作物、蔬果、畜禽养殖和调味品上。杭州地区在原有的以水稻及鱼虾等水产品为主的饮食结构之上,增加了具有北方特色的诸如粟、麦及山地旱作果蔬的种植,改善了杭州地区的饮食生活。(本文来源于《楚雄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庄华峰,蔡小冬[6](2017)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及其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诸如疟疾、瘴气、伤寒、恙虫病、天花、痢疾、结核病、狂犬病、麻风病以及各种寄生虫病等都较为流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当与频繁的战争和灾害、流动人口的大量增加、地理环境特别是气候条件的差异,以及人们的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和习俗关系至密。面对当时林林总总的流行病,时人进行了包括顺应四季变化、注意维护和治理定居生活区环境的清洁卫生、隔离病人和派遣医生巡诊及无偿施药、实施助葬措施等在内的预防和控制举措。这些应对措施体现了叁个特点:一是彰显了预防为主的理念,二是重视流行病防治的制度建设,叁是注重用科技手段推动流行病的防治工作。(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期刊2017年01期)

莫鹏燕,张永辉[7](2016)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编辑实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古代农书是中国传统农学的载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传统农业继续发展并臻于成熟,黄河流域旱地精耕细作体系基本形成,反映到农书的编辑活动发展上就是以《泛胜之书》《四民月令》《齐民要术》为代表的一批传统农学经典大量涌现。本文从编辑学的角度,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的编辑实践特点进行系统分析,以期梳理出该时期中国古代农书编辑实践活动的整体概貌。(本文来源于《出版广角》期刊2016年15期)

王玉姗[8](2016)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作物的种植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我国古代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对认识我国古代不同时期作物结构、农业空间布局的演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主要经济作物传播、种植范围扩展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主要的经济作物包括麻类作物、桑类作物、蔬菜类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等。本论文从历史地理学角度对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进行了系统分类研究。正文共分五部分:第一、二章分别是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桑、麻等纤维类作物的地理分布研究,每一章又分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其他地区叁个小节。这一时期黄河流域的桑、麻种植业最发达,长江流域次之。就黄河流域而言,黄土高原种麻较多,黄淮海平原种桑较多。秦汉时期,长江流域桑麻种植业比较发达的有湖南、湖北和巴蜀地区,即中上游地区。到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农业得到大力开发,桑蚕种植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其他一些偏远地区随着农业的发展,桑麻的种植也从无到有,由少到多,但总体来看仍是在个别地区有所分布。第叁章蔬菜类作物的地理分布分为全国性蔬菜和区域性蔬菜来写,另外还介绍了调味类蔬菜的分布情况。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蔬菜有叁十余种,本文挑选了一些日常生活中比较普遍的蔬菜来研究。葵菜、芜菁、瓠在南北方都有分布,就文献记载来看,葵菜和芜菁是是当时比较常见的蔬菜,分布广泛;瓠的品种繁多,在晋南地区和扬州一带有取其嫩叶而食的习俗。苜蓿是从西域引进的物种,既是牧草,也可做菜或熬汤。姜、葱、韭、蒜等调味性蔬菜中,葱、韭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分布相对广泛,南北都有;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北方也有分布,但相对较少。蒜对土壤的要求比较高,比如在河南长势较好的,引种到山西效果却很差。第四章是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的地理分布,介绍了这一时期的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都有哪些及其分布情况。秦汉时期人们的食用油主要是动物脂肪,也食用麻子油,但味道不好,因此很少食用。魏晋南北朝时期,芝麻油、苏子油进入人们的生活,就口感而言,芝麻油最好,麻子油最差,苏子(荏)油在二者之间。芝麻在南北都有分布,大麻和荏主要分布在北方。秦汉时期的人工制糖主要是饴糖,其制作原料是麦、粟、高粱、稻米等,来源十分广泛。甘蔗当时只在岭南地区有种植,原料稀缺,加上制糖技术的限制,蔗糖在这一时期仍是稀有物品,供上层社会享用。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甘蔗的种植区域扩展到长江流域,最北至河南南阳一带也有分布,加之制糖技术的进步,蔗糖的食用比原来要普遍。结论部分总结了从秦汉到魏晋时期各类经济作物的空间分布及演变规律,并初步尝试总结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作物种植结构、形成原因及其影响。这一时期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是这样的:纤维作物主要是桑、麻,也有葛、棉等;蔬菜在人们的生活中日趋处于重要地位,一方面蔬菜的种类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蔬菜的储存方法、加工方法和食用方法更加多样化;油料作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芝麻传入之前,人们的食用油以动物膏脂为主,偶尔也食用麻子油。到6世纪初,随着榨油技术的进步,人们对植物油的食用逐渐多起来;甘蔗种植从岭南地区扩大到整个长江流域,人们对糖类的食用开始由饴糖向蔗糖过渡。(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丁希勤,祝中侠[9](2016)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易学方法的应用——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正史中有大量的历史知识都与易学相关。如叁皇五帝的传说、历代的五行之德及其相关制度、朝代更替、战争故事、帝王谱系、神话、灾异、预言、歌谣、梦等,充分运用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易学原理。尤其是其中的一些数字,往往是对《易经》数字原理的应用,并非实指。一部二十四史是经史合一的产物,舍经学无史学。以《易经》为主体的易学是经学之重,适用于今天大学本科课程《中国古代史》的教学。(本文来源于《池州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倪万军[10](2015)在《文学、历史:知识者情怀的双重观照——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的私人阅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朱进国先生的着作断断续续读了几个月时间,收获颇丰。尤其看到先生几十年如一日,甘于清贫,安于淡泊,固守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爱好,这种执着不弃、清净无为的治学精神尤其是我辈应该学取的重要精神财富。朱先生收集、阅读、整理、研究古人书信已叁十余载,而最终形成《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一册大着贡献给读者,这不仅是他个人的幸事,更是读者的幸事。向来古人书信研究因为资料史实的缺失(本文来源于《六盘山》期刊2015年05期)

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我国古代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发生了很多次流行病,主要有结核病、天花、瘴气、痢疾、疟疾等流行病。战争的频繁、区域环境、大量增加的人口流动数量都是引起流行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当流行病发生的时候时下人们采用了顺应节气变化、加强环境卫生治理、将病人隔离、派遣大夫巡诊、无偿施药等方法积极防治流行病发生与发展,本文分析了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成因,重点研究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参考文献

[1].陈长琦.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社会科学文摘.2018

[2].梁松石.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特点与防治研究[J].北方文学.2018

[3].季艳茹.文体视域下奏议文的名实考辨——评《中国古代奏议文研究——以秦汉魏晋南北朝为中心》[J].新闻与写作.2018

[4].陈长琦.改革开放40年来的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J].中国史研究动态.2018

[5].吴昊,金相超.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文献所见杭州地区的食料分布[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7

[6].庄华峰,蔡小冬.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流行病及其防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7

[7].莫鹏燕,张永辉.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农书及其编辑实践研究[J].出版广角.2016

[8].王玉姗.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9].丁希勤,祝中侠.“中国古代史”教学中易学方法的应用——以先秦、秦汉和魏晋南北朝为例[J].池州学院学报.2016

[10].倪万军.文学、历史:知识者情怀的双重观照——关于《秦汉魏晋南北朝书信赏析》的私人阅读[J].六盘山.2015

标签:;  ;  ;  ;  ;  ;  ;  

秦汉魏晋南北朝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