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32株临床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分析

02032株临床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分析

牛保兴

(河南省焦作市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2)

【中图分类号】R97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6-0282-02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多重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增加了抗感染治疗的难度,为了解本院感染病例病原菌的流行分布和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对我院2014年临床分离2032株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进行了总结分析,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取自本院2014年住院患者送检的血、尿、痰、咽拭子、脓液和分泌物标本,共分离病原菌2032株。

1.2细菌的培养与鉴定采用常规培养分离细菌,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推荐的程序进行。

1.3药敏试验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辑的《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稀释法(MIC)敏感试验的操作方法进行,药物最低浓度管中,无细菌生长者,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判读结果。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粪肠球菌ATCC29212和白色念珠菌ATCC10231等均购自中国菌株保存中心。

2结果

2.1病原菌菌株分布共分离2032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阳性细菌487株,(占24%);革兰氏阴性细菌1139株(占56%),真菌406株,(占20%);详见表1。

表12014年病原菌构成比(%)

2.3多重耐药菌

在分离1626株细菌中,多重耐药菌633株,占40%,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149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6株,铜绿假单胞菌146株、大肠埃希氏菌139株,肺炎克雷伯77株、不动杆菌60株、其他菌50株

3.讨论

我院分离的临床细菌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与国内文献报道基本一致└1┘;分离的常见临床细菌居前五位的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不动杆菌的多重耐药菌构成比分别占45.6%、50.2%、54.0%、36.8%、37.9%,整体的多重耐药菌构成比占40%,可归结为广谱抗菌药物的大量使用结果,因此,掌握严格的用药指征,病毒感染或非细菌性发热,应视为抗生素使用的禁忌症。抗生素使用药量要足,药量不足,易使细菌产生耐药;还要保障坚持按疗程用药,避免机体生态平衡失调。

本组资料表明:万古霉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和屎肠球菌均敏感,但对B群β溶血链球菌敏感却为0;青霉素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屎肠球菌敏感率均小于10%;但对屎肠球菌和B群β溶血链球菌敏感率却均大于90%,氨苄西林对肺炎链球菌、屎肠球菌敏感率均小于10%,但对屎肠球菌和B群β溶血链球菌敏感率却均大于90%;哌拉西林(除外铜绿假单胞菌)、头孢呋辛钠(除外奇异变形杆菌)、头孢哌酮(除外奇异变形杆菌)、头孢曲松(除外奇异变形杆菌)及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对九种常见革兰氏阴性菌的敏感率均小于50%,因此,应重视病原菌的检测工作,病人必须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先留取相应标本,立即送细菌培养,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结果,依据病原菌检查及药敏结果使用抗菌药物,对于控制医院感染,减少耐药菌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

[1]陈晓飞,邓敏等,7016株临床分离病原菌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4(16):460-462。

[2]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

[3]《医院感染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标签:;  ;  ;  

02032株临床病原菌分布及敏感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