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过敏性紫癜44例诊治及护理疗效观察

儿童过敏性紫癜44例诊治及护理疗效观察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161000

摘要:过敏性紫癜好发于3-10岁儿童,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难以确定,最早的皮肤表现为小而分散的淤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一般在一天以变为出血性,开始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诊断明确后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改善了消化道出血和腹痛症状,从而加速免疫复合物清除,减轻炎症反应。

关键词:儿童过敏性紫癜;糖皮质激素;护理宣教措施;疗效观察

皮肤紫癜是过敏性紫癜的显著特征。以腹痛、呕吐、消化道出血为首发症状时,如伴有皮肤、关节、肾脏损害时易诊断。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腹痛多为绞痛,部位不固定,无固定压痛点,无明显腹肌紧张,腹部体征与剧烈腹痛的症状不符合,应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有无皮疹情况,体检全面仔细,不要遗漏不在常规部位及形态的皮疹,应注意有无关节肿痛及尿常规异常[1]。当机体皮肤症状不明显而按消化道疾病治疗效果不佳时应作内镜检查。特别是消化道症状起病而紫癜不典型,临床易出现肠穿孔、坏死,以致危及生命。本文结合44例实际病历资料谈谈临床诊治与护理措施。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整理2010年1月-2014年10月间我院儿科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儿童过敏性紫癜44例,全部为腹型过敏性紫癜患儿,其中男29例,女15例,年龄3-8岁。

代表性体征:病例多数为胃肠道的黏膜下和浆膜下发生出血和水肿;多数是以腹痛为首发症状,呈现阵发性绞痛;腹痛无固定压痛点,通常腹痛体征与剧烈的腹痛并不相平行,一般压痛较轻,无反跳痛无腹肌紧张,可伴有恶性、呕吐、腹泻、黑便等;腹痛部位以脐周疼痛最常见,也可为上腹痛、左下腹痛、脐下痛或者全腹疼痛;早期胃镜检查提示:胃肠黏膜有广泛散在出血点和雪花状多发性小溃疡。12例行胃镜检查,表现为食管、胃底、胃体、胃窦、十二指肠球部及降部病损,越往下病损越重。损害类型有充血水肿、瘀斑、糜烂、溃疡。8黏膜充血水肿。

1.2治疗方法:所有病例确诊后均控制饮食:呕血及血便者给予短期禁食,祛除可疑病因。均给予H2受体阻滞剂西咪替丁1mg/kg静脉注射,隔12h1次。潘生丁片3~5mg/,分3次服用。腹痛剧烈时给予盐酸山莨菪碱注射液0.3~0.5mg/kg解痉。均给予琥珀酸氢化考的松5~10mg/静脉滴注。消化道症状改善后改用泼尼松1.5mg/口服,逐渐减量,1~2个月停药,同时给予维生素C等支持治疗。

2.结果

经过对症治疗,入选的44例病例,住院7-12天,平均9天,体征消失,均康复出院。其中1例在药物减量过程中出现反复血便,加至上一剂量再减缓药物的减量后治愈。由于体质的原因,过敏性紫癜患者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如天气变冷、劳累、生气、感冒、饮酒、吃引起过敏的食物等,遇到这些情况常会导致病情加重,而且会反复发生。因此,在治疗过程中首先应积极避免这些情况,注意保暖,避免劳累、生气,防止感冒,不吃可能引起过敏的食物和药物;其次,在遇到病情反复的时候要查找原因,消除它们的影响;第三,要继续服用治疗过敏性紫癜的药物,病情在一周左右会逐渐好转。

3.护理宣教措施

首先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根据具体情况尽量予以解释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使患儿及家属消除恐惧心理,减轻心理负担,保持乐观情绪,赢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使其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皮肤护理观察皮疹形态、数量、部位,是否反复出现,可绘人体图形记录皮疹逐日变化情况。皮疹有痒感,应保持皮肤清洁,防擦伤,防小儿抓伤,如有破溃及时处理,防止出血和感染,穿柔软、透气性良好、宽松的棉质内衣,并经常换洗,保持床铺清洁、干燥,无碎屑,避免使用碱性肥皂。过敏性紫癜勿食致敏性食物,如果是食物过敏引起的紫癜,则需要终生严格禁用这种食物。常见的过敏物质,动物性食物有鱼、虾、蟹、蛋、牛奶等,植物性食物有蚕豆、菠萝、植物花蕾等。要注意不可使用与过敏物质接触的炊具和餐具。多食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维生素C是保护血管和降低血管通透性的必需物质,维生素K可增加凝血因子的水平,有利于凝血和止血,故应给于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K的食物。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有:新鲜蔬菜、水果,特别是西红柿、桔子、苹果、鲜枣等;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有:菠菜、猪肝等。维生素C、维生素K均不耐高温,故烹调时不宜高温和时间过长。忌食辛辣食品。要注意避免进食粗糙、坚硬和对胃肠道有机械性刺激的食物,如带刺的鱼、带壳的蟹、带骨头的鸡、肉等,以免刺伤口腔粘膜和牙龈,引起或加重出血。肾型紫癜患儿,应给低盐饮食。对关节型病例应观察疼痛及肿胀情况,保持患肢功能位置,协助患儿选用舒适体位,做好日常生活护理。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缓解关节痛效果好。患儿腹痛时应卧床休息,尽量守护在床边。观察有无腹绞痛、呕吐、血便。注意大便性状,有时外观正常但潜血阳性。有血便者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及性状,留取大便标本。腹痛者禁止腹部热敷以防肠出血。腹型紫癜患儿应给予无动物蛋白、无渣的流质饮食,严重者禁食,经静脉供给营养。静脉滴注皮质类固醇、输血等。

4.小结

过敏性紫癜好发于3-10岁儿童,是一种较常见的微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昆虫咬伤等所致的过敏等难以确定,最早的皮肤表现为小而分散的淤点式荨麻疹样皮疹,一般在一天以变为出血性,开始出现皮肤及粘膜紫癜,并有发热头痛,不适及食欲不振。诊断明确后均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可以迅速改善了消化道出血和腹痛症状,从而加速免疫复合物清除,减轻炎症反应[2]。激素可直接减少免疫球蛋白的合成,从而降低免疫反应,故可减少免疫复合物的生成,加速免疫复合物清除,减轻炎症反应。对反复发作病例应延长激素使用时间,缓慢减量能有效控制症状和减少复发。

参考文献:

[1]王士杰,鹿玲,桂明,等.以消化道症状起病的小儿过敏性紫癜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2,16(4):37-38.

[2]孙卉芳,李春艳,马可等.62例儿童腹型过敏性紫癜的胃镜分析[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4(2):29-30.

标签:;  ;  ;  

儿童过敏性紫癜44例诊治及护理疗效观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