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敏:仪式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

林小敏:仪式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

摘 要:我国一直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仪式在我国具有重要社会地位。高校党建工作在高校学生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基于党建工作自身特点,学生接受程度各有差异,实际工作开展很难达到理想效果。通过仪式教育的方式开展党建工作在现实中已有尝试,但并非都能取得理想效果。下面基于目前现状阐述高校党建工作中仪式教育的作用,就如何应用仪式教育强化高校党建工作进行探索。

关键词:高校党建;仪式教育;积极作用;应用方式

仪式是沿袭传统文化的具有象征意义、有表演性的系统化的行为方式,在教育上,仪式是教育者为了引导学生所设计并实践的、可以实现一些特定教育目标的、具有系统性流程的、有相互作用的方法、载体、途径。仪式教育使参与者处于庄严、有感染力的群体气氛中,其特定程序、形式可以使参与者受到感染,对于价值观念传播有良好效果。将仪式教育应用于高校党建工作是扩宽党建渠道,提高党建效果的重要方式。

一 高校党建仪式教育基本形式

在各所高校中党建工作都是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内容,从当前情况来看,高校党建仪式教育一般有以下途径:

(一) 党员宣誓仪式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相应条款所述,预备党员要面向党旗入党宣誓。实际上会有两种情情形需要党员宣誓:一是新党员面对党旗宣誓,这是入党流程的必要流程之一;二是在一些党内活动中,于特定场合或者是特定情境进行入党誓词重温。无论何种情形,宣誓都可以使宣誓党员在精神上获得洗礼,提升对党组织的认同感与自豪感。

绝缘层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电缆相邻导体间的绝缘,绝缘材质的选择与环境温度、防火要求、环保要求和相关的标准等因素有关。在化工装置中,仪表电缆的绝缘材质常用聚氯乙烯(PVC)、聚乙烯(PE)和交联聚乙烯(XLPE)等,根据GB 50093—2013《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质量验收规范》[11]的要求,塑料绝缘的电缆不应在环境温度低于0 ℃的条件下敷设。

(二) 入党、转正仪式

通常情况下学生入党前要先成为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养教育考察满足条件发展为预备党员,最后经过转正方可成为正式党员,这是成为党员的重要过程。而从大学生递交入党申请到入党这一过程本身就具有很强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是可以被感觉到的。尤其是在党员发展以及之后的预备党员转正大会,现场充满庄严肃穆的气氛、党旗飘扬、领导在场,全体党员到场,会议流程严谨,参与者会深刻感受到自身在今后需要肩负的使命,从而在内心获得洗涤。

(三) 佩戴党徽、有党员的宿舍挂牌仪式

各类仪式活动本身具有教育意义。对于校内的学生党员来说,更是从多方面内容起到党员教育效果。

(四) 缴纳党费

每个党员都应该按时缴纳党费,这不只是党员义务、党性体现,也是对党员自身身份的提醒,让党员认识到自己的身份,铭记宣誓誓词,牢记自身使命,保持对党的忠诚。

从制作最初始的量角器到尝试度量角的大小碰到量角的不方便,基于量角的需求,到最后完整量角器的诞生,学生一直在探索,这样的学习充分激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在不断的创造过程中不但体会到一种新的度量工具产生的全过程,还在矛盾冲突中学会了灵活量角的方法。

(五) 参观革命圣地

组织高校党员参观革命圣地是常见的党建活动,在著名的革命圣地缅怀先烈,自觉会进入肃穆的情感状态,感觉到先烈就在身前,而不是虚无缥缈与自己毫无交集,从而更容易对党员责任有深刻认识,自觉以先烈为榜样,提高自身觉悟。

二 高校党建工作中仪式教育的作用

通常在高校内进行党员教育是以开展讨论、报告会、社会志愿活动等形式进行。仪式教育与这些通常所做的党建活动内容相比具有更加真实、生动、人性化的特点并且会贯穿在每日生活学习中。

直到2015年5月,安娜·斯托克教授在加拿大著名智库霍尔研究院发表研究报告:“如何应对加拿大日益下降的数学成绩",产生了轰动效应;公众方才了解并关注加拿大的数学教育危机.[6]

(一) 丰富高校党建教育内容

团徽是团员的象征,党徽则是党员身份的象征。在校园内活动,佩戴党徽会亮明身份,从而自觉有一种代表党组织形象的心理,进而规范自身行为,以党章指导行为规范。佩戴党徽、有党员的宿舍挂牌等做法一方面使群众得以监督党员日常行为,发挥模范作用,树立良好党员形象;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党员修养,加强自我约束。

仪式本身具有独特魅力,这也是能够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的原因之一。对于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而言,仪式教育也时常会参与其中,发挥出一些作用。不过,以往的为思想政治工作所进行的仪式教育并非都会取得理想效果,在开展仪式活动中,不乏内容与形式违和、现代传统对立、开放性与本土化矛盾等问题。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与筹办水平高低、仪式本身传承下来的特点、筹办者及参与者对仪式认识程度、成本、场地、评价能力、商业行为等有很大关系。要让高校党建工作利用好仪式教育这一载体,就必须认识到这些问题,了解问题原因,正视仪式教育,细心设计,直面党员内心,为高校党员留下一生的珍贵回忆;还要通过持续开展体系化仪式活动使仪式活动教育意义得以长期彰显。

(二) 拓宽高校党员教育载体

仪式教育是加强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与方法,这样的教育方式可以将丰富的政治教育内容呈现给校园内的党员,也能够让党员在长时间的仪式浸润下不断提高党员荣誉感,责任感,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从当前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仪式教育并没有考虑学生是否愿意参与、内容是否枯燥,片面强调教化反而没有教化效果,使学生反感。因此,在进行仪式设计时必须改变传统设计以学生为参与者考虑的传统方法,而是要考虑将学生作为主体,如何激发主体热情、情感,让学生从心理上愿意参与其中。在设计中也考虑学生需要什么,仪式也要循序渐进,避免曲高和寡,学生不理解。设计后要反复推敲流程、布置,思考仪式进行中会遇到的各种可能性,做好场地选择、场景布置、节奏控制,让仪式与学生心理可以产生共鸣,走近学生内心,触动心灵,在润物细无声中起到教化效果。

开展以仪式教育为形式的党建活动,在活动中,会有良好的群体效应。人们本身普遍有从众、模仿心理,仪式教育在承载了党建教育内容后,依然可以产生群体效应,主持者与参与者之间、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会产生信息、价值观念上的沟通,而在仪式教育所营造的趋同氛围下,个体会很容易被群体“裹挟”进而从众、仿效,认同。仪式教育也可以在党员教育活动中出现综合效应。仪式本身是一个经过时间沉淀的,有一套完整制度的规范性、系统性的活动,其中包括各种人、物、景、时间、动作行为、场地等要素,是全方位地对参与者进行“同化”、洗礼、塑造,其对党建工作开展有明显的辅助作用。

(三) 提升高校党员教育效果

仪式具备象征性,会通过专门的场景、氛围来感染、教化参与者。唤醒情感是仪式教育也是党建工作开展的关键与根本。仪式教育活动创设的情境本身就是为了唤起参与者情感、使参与者融入营造的氛围、达成教育目标所做。参与仪式教育的人员会在营造的情境下相互感染、唤醒教育活动所要宣扬的崇高情感,使参与者的价值观念得到一次集体强化。要党员转变思想不是几句口号就可以达到理想效果,在仪式教育活动中则可以让党员在情境下认同党员身份、树立为国为民的责任感、使命感。

研究结果显示,经与参考序列进行比对,获得的73份蔷薇材料的FT基因CDS序列全长546 bp,总碱基数为39 858 bp。共检测到215个多态性位点,包括214个SNP和1个缺失突变(缺失1 bp),平均185个碱基发生1次突变。该基因由4个外显子组成,外显子长度分别为219、62、41和224 bp。其中,外显子1的多态性位点数目最多(117个),其次是外显子4(47个);但从核苷酸变异数与总核苷酸数之比(核苷酸变异率)来看,外显子2最高(0.710),其次是外显子1(0.535)。因此,外显子1和2的多态性较高(表2)。

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很多高校由于各种原因简化了入党仪式,使党员入党流程完整性大受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入党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这一问题应该予以解决,而仪式教育可以作为探索方向。例如,通过特定仪式提高党员入党的荣誉感、使命感。如今很多入党仪式更倾向于流程化、形式化,只动嘴、不走心的现象大量存在。建议新入党党员独自、按次序上台于党旗下宣誓、校方领导或者优秀党员为新党员佩戴党徽,在之后进行合影留念,强调个体,避免群体宣誓“不走心”、“没感觉”的普遍问题,促进新入党党员完成角色转变,规范自身行为。在有意识的开展仪式教育下,高校党建工作党员教育效果会明显提升。

蛇葡萄素对皮离蛋白过表达的大肠癌LoVo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研究 ……………………… 刘丽芳等(22):3053

三 如何应用仪式教育强化高校党建工作

首先,高校党员教育本身属于思想政治工作,这当中包含道德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有关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民族荣誉感等教育内容。仪式教育在教育活动中体现出的情感、价值观与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等内容和高校党员建设所要开展的教育内容有高度一致性。其次,高校党员教育与对步入社会的党员教育有一些区别,社会上的案例对学生来说相对虚无,而仪式教育则可以去做、也需要立刻去做,更加真实,也更有去自觉执行、潜移默化强化党建的效果。再次,在仪式教育活动中,涉及的情感、信息等可以作为党员教育内容的重要补充。参与仪式教育活动的学生党员会收获各种来自同学、教师、党员集体的积极情感,从而不断提升荣誉感、自豪感,增加对党的认同与维护,建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最后,纪律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仪式教育本身具有庄严、规范等特点,这与党建纪律教育不谋而合,前文所述仪式教育内容对学生党员的真实性特点在此时也可以发挥出将抽象的党建工作变为具体行动执行的效果,对于党建工作有很大促进作用。

(一) 加强设计的合理性,理念上的创新性

在各种网络言论的带动下,学生对于仪式教育所具有的教化效果可能会想起“洗脑”等词汇,一些不合时宜的仪式活动也让学生对仪式活动产生抵触心理,这无疑不利于通过仪式教育加强高校党建。为了有效避免这些问题,必须注意设计的合理性,注意参与者对仪式形式、内容的接受程度,避免表现为明显的教化感,要关注个体,尊重学生,优化仪式流程,考虑学生党员需要。

1956年,阿尔贝·加缪发表了中篇小说《堕落》,还出版了包括6个短篇小说的集子《流放与王国》,这个时候,他的思想多少已经开始转向基督教伦理的探讨,对过于世俗化的道德和存在的命题,已经不那么感兴趣了。中篇小说《堕落》的发表,实际上是对萨特为代表的存在主义知识分子的一种质疑。后来,他们之间爆发了激烈的论战,两个人的关系因此而决裂。最终,我发现,时间站在了阿尔贝·加缪这一边,历史证明了他更正确,萨特在当时似乎正确,但是后来则并不正确了。

党员参与仪式教育,可以补充传统党建教育空白,丰富教育形式,在仪式教育带来的各种积极情感下,参与者也更容易对党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将仪式当做高校党建载体,可以起到氛围效应。在进行仪式活动中,会涉及服饰要求、行为准则、场景、声响、灯光等布置,这些活动会营造出符合仪式需要的气氛。在这种气氛下开展党建活动,参与者会受到氛围所营造价值观的心灵冲击,很容易产生认同感,接受仪式教育所要传达的教育内容。

(二) 注重内容回归生活,深挖实践意义

价值观的传递仅仅通过言传很难达到效果,必须要让价值观体现在生活中,使人们能够感知到、看到其可以发挥的积极意义,才能让人们接受并践行。在高校党员教育活动中也是如此,要让党员接受、传播价值理念,这些理念就要和生活有联系,在细微处体现出来,才更容易发挥出教育效果。仪式教育内容不应该让参与者感觉虚无缥缈,而是要有融入的感觉,就体现在生活之中,指导行为,明心见性,成为行为准则,发挥出育人效果。

现实生活往往平淡、平凡、平常、重复、琐碎、单调,但是对人的影响却很大,重复也是重要的体现,平凡体现出趋同特点,具有同化特性,琐碎则体现出多元化生活、多面影响,单调也是稳定生活的一大特点。从某种角度来说,正是各种各样的仪式让平淡、重复的生活多了更多色彩,仪式体现出异常性,与生活的常态性有很强对比效果,其巧妙设计的、融入生活的教育内容也容易成为无法磨灭的记忆,日常生活更相近于仪式的虚化背景。在平淡生活与贴近生活的仪式教育活动互动、渗透下,仪式教育会发挥出更大的教化作用。所以,要应用仪式教育提高高校党建效果,必须着力于浸润学生日常生活,在实践中印证,发挥出常态化、隐性教育效果。

(三) 注意仪式的时代性,拓展教育内容形式

在仪式设计上,仪式本身有传承性,历史性,是完善的系统性活动,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不断发展、变动的,所以要使仪式在党建工作中发挥作用必须注意与时俱进。在仪式设计中,必须尊重历史,重视传承,也要有符合时代特征的新元素,注意传统与现代关系的处理。

城市轨道交通面对每日数百万乃至千万人次的客流出行,以现有的运营间隔已经很难满足这种出行需求,因此进一步优化城市轨道交通正线的运营间隔,提升线路的运营能力,最大程度地满足乘客的出行需求,显得十分迫切。

在内容上,党的光荣历史是党员教育工作的文化宝藏,要利用一些能够引起参与者共鸣的、有感染力的历史事件、人物来感染参与者,使党员对历史有更深的印象,以先辈为楷模,规范自身行为。在宣传党史精神、党的方针政策时要用现代语,体现时代感,宣传中要穿插先辈先进事迹,将过去与现在、未来结合。

在形式上,要注意坚持以传统仪式为主要阵地,注意掌握意识形态方面的话语权,传统的纪念会、座谈会、报告会等不能丢下;也要针对学生心理、爱好、趋向性采用多种技术手段、理念改变仪式教育形式、途径、方法,丰富教育呈现方式,拓宽教育渠道。

四 结束语

总之,高校党建工作要利用仪式教育这一载体必须要在继承优秀传统教化资源方法的同时做到与时俱进,有所创新,重视舆论传播,随教育环境变化积极探索应用新的理念、形式,内容,让高校党员能够在参与、模拟、重现、重构中加深对党、党员先进性的认识,不断提高自身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建敏, 张东红. 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大学生仪式教育的创新探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6(12):56-57.

[2] 王喜忠,张羽驰.仪式教育在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中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7(2):66-68.

[3] 潘福中, 林妙贞. 高校党建工作品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支部之星”主题教育评选活动为例[J]. 高校辅导员学刊,2017, 9(3):68-70.

[4] 傅薇. 政治仪式在高校意识形态教育中的作用[J]. 高教探索,2016(6):39-44.

[5] 郑玲玲. 论大类培养模式下高校新生党员的“仪式感”教育[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6(10):55.

本文引用格式:林小敏.仪式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J]. 教育现代化,2019,6(22):112-114.

DOI:10.16541/j.cnki.2095-8420.2019.22.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浙江理工大学2018年党建与思政课题。

作者简介:林小敏,女,浙江绍兴人,浙江理工大学科技与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政、校园文化。

标签:;  ;  ;  ;  ;  ;  ;  ;  ;  ;  ;  ;  ;  

林小敏:仪式教育在高校党建工作中的作用与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