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尔雅: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论文

富尔雅: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论文

摘 要:聚落形态是最能体现少数民族特色的文化要素,其产生、发展与变迁的过程,都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影响。民族文化是指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过程中所形成的哲学与价值体系,其发展程度与生产力的发展状态直接相关。从地域情况来看,我国的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受到不同的自然与社会因素所限,各个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历史变迁等方面有非常大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其聚落形态的多样性、独特性。民族文化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包含了各民族本身的历史、哲学、宗教以及民俗等等方面,这对于其聚落空间形态都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本文便针对民族文化影响下的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研究。

关键词:民族文化 少数民族 聚落形态 空间研究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灿烂的华夏文明之所以能够延绵五千年而不绝,与其强大而繁荣的文化是分不开的。华夏文明是以汉民族文化为主干、各个少数民族文化为枝叶的一种价值形态,所以少数民族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历史发展来看,我国的少数民族产生源头比较多元、分布区域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与变迁中形成了特点鲜明、突出的民族文化,其内容涵盖了历史、社会、民俗以及宗教等等多个方面。由于我国曾经经历了两千余年的封建时期,统治者长期奉行民族压迫政策,致使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聚落是当前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反映窗口。总而言之,民族文化对于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有非常直接的影响,同时聚落也是少数民族文化的一种体现载体,研究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1-2]是国际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PBL强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以教师讲授为主[3]。实践教学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要求较高,将PBL教学法引入实践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成为实践教学过程的主角,教师成为实践教学过程的引导者,师生配合完成实践教学任务。学生熟练运用所学课程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能力及组织能力。

一、民族文化的概述

从概念上来看,民族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具体是指各民族在自身的历史发展中所创造出来精神价值总和,具有非常明显的本民族特点,是该民族历史发展水平的真实反映。从二元哲学观来看,民族文化由物质与意识两个方面的内容所构成,其中饮食、衣着以及住宅等属于物质方面的内容,而文字、哲学、艺术及宗教等则属于意识方面的内容。民族文化本身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通过语言的表现能够使民族文化的概念更加具体,比如文学、科学以及民俗等都是用语言来具体表现的民族文化。此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民族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政治与经济的反映,对于族群中各个阶层成员的日常生活都有非常直接的影响。

二、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特点

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众所周知,以汉族文化为主流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作为支流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其实是同生共长的,像藏族、羌族、苗族等一些少数民族的历史甚至比汉族还要长久。此外,大部分的少数民族都曾创制了自己的语言文字,其中藏族的《萨格尔王传》在当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的民族英雄史诗,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的《玛纳斯》也是享誉世界的少数民族文化典籍。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我国少数民族文化的变现形式非常多样,内容也异常丰富,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是其最好的表现载体。在当代,少数民族文化既保持并继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还大量吸收并容纳了现当代文化。壮族的三月三、蒙古族的那达慕以及苗族的跳花节等等,这些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借助于信息科技的力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其形式与内容也在展示与传播的过程中更加丰富多样。

3.地域广布特色浓郁

我国的少数民族地域分布十分广泛,从冰天雪地的东北平原到椰岛风情的海南岛,自辽阔无垠的冰雪高原至气候宜人的东南沿海,都有少数民族聚集的区域。不同地域之间的自然气候条件差异很大,而不同地域间的少数民族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与自然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藏族的雪域文化、维吾尔族的绿洲文化、蒙族的草原文化以及满族的渔猎文化等等,都是其浓郁地域特色的直接反映。

三、少数民族的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

1.少数民族聚落的构成要素

少数民族传统聚落空间营造均具有自发性,自发性是指人们未认识、未掌握客观规律时的一种活动属性,其整个活动被客观必然过程所支配,活动的后果往往不是不能预见的。从自发性理论来看,我国的少数民族聚落主要分为血缘型聚落空间形态类型与地缘型聚落空间形态类型两种。血缘型聚落类型长期存在于蒙古族、满族、回族、彝族、傣族、撒拉族等等少数民族的聚落之中,其聚落在空间形态的呈现上体现出了家族的融合性,同时也保持着个体的独立性。地缘型聚落空间形态类型主要是以某一家族为主在发展过程中不断附入了外来族群成员,逐步形成了具备多重血缘关系的聚落空间,在我国东北、西南以及西北的广大少数民族中都有体现。从我国少数民族文明中心及其周围地域的聚落发展来看,其空间形态的变迁呈现从血缘型向地缘型推移的明显特征。

(2)社会形态要素

聚落的空间形态构成与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河流以及气候等自然要素有直接的关联,住宅是聚落自然形态所形成的一个主体,其与周围的各个自然要素都会发生直接的作用。以我国少数民族主要聚集地域的自然形态来看: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寒冷、丛林是其最为主要的自然形态特征,这样的自然形态就决定了其聚落的空间形态要能够适应避寒、避免猛兽攻击的要求;生活在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风沙、干旱是其最为主要的自然形态要素,其聚落的空间形态便主要是考虑接近水源、遮蔽风沙的要求;生活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湿热、丛林是其主要的自然形态特征,其聚落的空间形态则主要是以抵御毒虫毒蛇攻击、通风为主要考虑因素。

2.2.5.3 发病条件。在日照充分、土壤干旱、昼夜温差大、多风等条件下易发生。此病发生适温为20~28 ℃,最适相对湿度为52%~75%。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多风条件有利于此病的发生。

尊老是大多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伦理观,老人在族群与家庭之中通常都有非常高的地位,这一点在传统的北方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上有明显的体现。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分布方式为例来看,正屋居中、左右两侧有厢房呈纵向对称排列是其常见的形式,其中正房的建筑规模、屋顶样式、室内装饰等都比两侧厢房要更好,主要是给长辈或者老人居住,而晚辈或者年轻人则居住在左右两侧的厢房之内。宗教信仰是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中精神价值体现的另一个重要方向,回族、藏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族群与影响力都比较大的两个民族,其信仰与汉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在聚落空间形态上有比较明显的表现。其中回族在全国范围内的分布最为广泛,集中分布与宁夏省,其传统聚落主要是以清真寺为中心而呈环状散开的形态;藏族是一个生活在雪域高原上的民族,其宗教信仰主要是藏传佛教,需要注意的是藏传佛教与汉民族所信仰的佛教是有很大不同的,其聚落形态主要是以喇嘛寺为中心而形成的。

2.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征

(1)自然形态要素

因此该电路中的电阻R8阻值为10K,R9的阻值为5.9K,根据对应的电压关系得到输出电压为3.3V。通过式(1)可以看出输出电压与电阻的选择关系,通过修改式(1)中R9,R8的值可以修改该模块的输出电压。

3.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中的精神价值体现

从我国具备代表性的一些少数民族来看:北方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以满、蒙为主,这个两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曾经成为入主中原的统治者,所以其文化形态与汉民族文化有非常充分的融合,聚落的空间形态整体受到了很深的汉族农耕文化影响;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主要是以维族、回族为主,主要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区域,所以在聚落形态上整体体现出了比较明显的穆斯林文化;藏族作为现今最大的少数民族群体,曾经经历了长期的政教合一时期,佛教文化对其有社会形态有很深的影响,所以其聚落形态也体现出了浓郁的密宗佛教文化。总而言之,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之间既存在差异,又相互关联,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便是其相互影响、渗透、融合的过程,这对于整个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而言是非常有意义的。

四、少数民族聚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措施

1.深入挖掘少数民族聚落文化内涵

少数民族的聚落文化有及其丰富的内涵,是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当中的重要财富,相关部门应当对其聚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足够的重视。我国的少数民族在当前整体呈进步、发展的良好态势,不过其中也有些人数比较少的民族在聚落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上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形势,因此需要相关部门与人员去深入挖掘各个民族聚落文化的内涵,并结合其地域、文化、历史以及宗教等民族特点去开发旅游项目,从而实现对聚落文化的更好保护。

2.探寻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对于少数民族来说,历史村落都具有非常高的价值,并且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因为破坏而遭到损失将是无法弥补的,可能会导致一段特有的民族文化从此消亡。当前,许多少数民族由于地域、人口规模以及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所限,在对于历史聚落的保护上存在资金上的困难,需要积极去创造旅游品牌项目。而像满族、蒙古族、藏族、傣族以及维吾尔族等这样知名度比较高的少数民族,在旅游开发方面,已经得到民族文化爱好者的广泛参与和认可,不过在建设中仍需要做好相应的旅游规划,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实现历史聚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除了汉族之外还有多达55 个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拥有独具特色的文化形态,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人们的吃穿住行都形成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无论是哪一个少数民族都是基于自身特有民族文化而逐渐形成的族群,可以说民族文化的影响会渗透到饮食、衣着、建筑及信仰等一个族群的各个方面。少数民族聚落空间形态与民族文化紧密相连,从民族文化影响下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中能够看到,聚落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当前少数民族传统聚落与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有重要的意义。

始终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平台,着力培育敢为人先、争创一流的进取精神。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要求,结合宁夏地域特色和自治区清真食品发展规划,中心发挥设备、人才、专业优势,采用实时荧光PCR法分别制定了《食品中马、驴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食品中鸡鸭源性成分定性检测方法》等地方标准,突破了食品中动物源性成分检测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主持开展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宁夏枸杞》的制订工作,组织开展《宁夏牛羊肉制品掺假鉴别方法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枸杞籽油地方标准修订》自治区重点科研项目,为宁夏食品生产企业提供了标准依据。

参考文献:

[1]令宜凡.民族文化影响下青海循化撒拉族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冬利.满族居住形态的建筑人类学解读[D].中央民族大学,2012.

[3]李丽娜.文化多样性视域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研究[D].辽宁大学,2014.

[4]刘沛林,刘春腊,李伯华,邓运员,申秀英,胡最.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及其基因分析[J].地理科学,2010,30(6):810-817.

注: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项目(项目编号:2572016BC04);2018年东北林业大学校级教育教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DGY2018-47)。

标签:;  ;  ;  ;  ;  ;  ;  ;  ;  ;  ;  

富尔雅:民族文化影响下少数民族聚落的空间形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