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

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

一、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蒋崧韬[1](2021)在《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我国农业经营总体上呈现出分散、细碎的小农经济格局。传统产权理论认为只要权利有清楚的界定,不管界定为谁属,市场的运作会带来同样的效果。然而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却与传统理论相悖,在农地权利被清晰界定后,农地产权的整合仍然面临障碍,小农格局被长期固化。对于我国农业为何长期受困于小农格局,既有研究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解释。本文聚焦这一问题,从体制的角度出发,将我国的农业体制归纳为“小农体制”,并第一次较为系统的阐述了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即小农体制下农户始终拥有土地承包权,农地整合只能依靠派生于土地承包权的经营权,由于经营权派生于承包权必然具有期限性,当经营权期限届满后必须向土地承包权回复,因此农地整合后的产权格局就不具有终局性且存在向承包权回复的体制性动力,进而导致我国小农格局的固化。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因此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就不仅是分散、细碎的农地产权格局,导致农地产权格局向分散、细碎的初始赋权状态回复的动力机制才是制约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症结”之所在。本文随后从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出发进一步分析了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指出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会给市场交易带来不确定性,从而“对冲”市场机制整合农地的动力,同时农地整合的非终局性也会导致为整合农地而支付的交易成本不具有永久性效果以及因农地整合而提升的农业效率难以得到有效的积累。为了验证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本文就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经营体制和农业生产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在经营体制方面,由于小农体制及其作用机理的存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无论采用何种组织形式都始终面临交易成本高、运营成本高以及地权稳定性弱等困境。而在农业效率方面,本文运用我国2004-2018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小农体制与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无论是小农体制的表征还是小农体制的实质都对我国农业生产效率产生了显着的负面影响。本文的分析表明,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刻的。如果不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发挥作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将始终受到束缚。考虑到西方农业发达国家(新大陆国家除外)在经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过程中也曾经经历过改造小农的历程,而我国各地农业现代化发展实践中也在不断尝试多种应对小农体制的办法,因此本文对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进行了梳理,以便从中找到参考和借鉴。从法国、德国、荷兰以及日本这几个主要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历程来看,通过财政、金融政策刺激、引导农场规模扩大,做好农户退出农业的安置工作以及出台限制农业分散的政策法规是被实践检验有效的通行做法。此外,设立专门的中介机构来促进农地产权整合、降低农地产权整合的交易成本也是各国的共识。同时,不可忽略的是,土地私有制下农地产权能够被终局性整合是上述国家改造小农格局成效显着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应对小农体制的实践来看,虽然各地实践模式有所不同,但由于通过农地自发流转很难打破分散、细碎的产权格局。因此,各地大多由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来负责农地要素的整合、集中。然而,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作为农地整合机构也面临短板和困境:首先,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受其行为能力限制,在农地整合过程中只能发挥居间作用,相较于农业发达国家承担相应职能的农地中介机构而言,其职能单薄难以承载更多的期望。其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本身不是农地产权整合效果的直接受益者,其整合农地的动力可能并不来自于市场机制,这种权利义务配置的扭曲可能诱发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行为的失范。再次,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大多不具备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在农地整合过程中难以对其行为可能面临的市场风险负责,农户成为相关风险的主要转嫁对象,容易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最后,村社集体组织(村委会)并不能解决小农体制下农地产权整合的非终局性问题。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根据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在借鉴农业发达国家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该对策建议的思路是通过新的制度供给来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总体制度构想为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来充当土地流转中介。围绕这一总体制度构想,本文就该制度下如何保持农地产权的稳定、如何保障农民的主体性(包括农民的土地流转意愿和农民的耕地需求等)、如何低成本实现土地供应以及如何保障市场交易双方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来参与农地要素交易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制度设计。最后,本文根据该制度设计之初拟定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对该制度设计的效果进行了检验并就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及防范措施展开了必要的讨论。

辛美琪[2](2021)在《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文中提出小农户是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微观主体,其不仅仅需要承担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同时也可能会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工作的推进造成一定的阻碍。最近几年,我国的政府文件和工作会议上一直在突出地强调要切实做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之间的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小农户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的持续健康发展,符合亿万小农户的殷切期待,也是推动我国加快建成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进行有效衔接,转变小农户的传统理念,激发小农户的创新内生动力,提高小农户的生产和经营能力,补齐当前农村发展的短板和不足,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以及农民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持续地推进农业现代化服务能力的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增长,保障粮食安全,拓宽小农户参加的农业保险覆盖范围,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推进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文献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归纳,采用文献研究法阐述了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意义,并采用问卷调查法以及实地访谈的方式展开了调研,并用统计分析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归纳总结,最后根据调研分析的结果以及国内外先进地区成功的经验,结合开鲁县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共有六个部分。在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归纳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对本研究所采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等问题进行概述。第二部分为理论阐释,对本研究中“小农户”、“现代农业”以及“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概念做了界定,并阐述进行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现状分析。主要通过实地调研、发放问卷和走访农户等方式了解开鲁县农户的发展情况、现代农业的发展情况以及二者的衔接现状,对于实际调查得到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第四部分是面临的困境与成因。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之上分析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和面临的主要困境,并对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梳理总结。第五部分是国内外经验。主要分析国内外典型案例,其中包括分析日本农协模式、“土地制度改革+新村运动”的韩国模式及荷兰合作社带动小农模式等国际经验,还有国内江苏省射阳县的联耕联种模式、江西省安义县的“绿能模式”以及湖北省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等典型案例,对国内外的典型案例进行对比分析,为促进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提供参考。第六部分则分别从生产要素环节、生产组织环节以及收益分配环节几个方面,提出促进开鲁县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效衔接的对策措施。

孙彤彤[3](2021)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已取得长足进步,但受农业经营规模、技术进步程度、国际环境形势等条件变化影响,中国农业发展及其国际竞争力提升仍然面临很大挑战。当前,国际农业交流合作已成为世界各国把握新的趋势和格局的重要途径和必然趋势,面临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是关键,而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需要汲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和教训。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世界各国的现代农业在工业化的推动下均得到了一定发展,其中,美国的农业发展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美国农业历经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塑造了世界一流的农业强国,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深入研究,对促进中国农业发展及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为研究对象,在对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后,确定了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内涵及分析框架,以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等理论为基础,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为背景,综合评价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水平,详细分析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深入探讨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并结合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针对中国农业发展困境提出对增强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回顾南北战争以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情况,可以将其划分为三个时期:(1)1860年至1945年是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发生重大变化的历史时期。在此期间,美国农业先后经历了农业半机械化(1860-1914年)与农业机械化(1915-1945年)阶段,美国农业完成了由手工到半机械化、基本机械化、再到全面机械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简单机械化来维持。(2)1945年至2000年间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推动下发生了重大变化。二战以后,美国形成了以家庭农场为主体的农业社会结构,美国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更加明显,并实现了农业科学化,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农业科技创新来提升。(3)2000年以后美国农业进入“新时代经济”。在此期间,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农业贸易迅速扩张并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这一时期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主要依靠外部市场需求来支撑。本文建立了包含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的分析框架,分别对应竞争力结果、竞争力维度、竞争力来源三个层面。第一部分从显示性指标和解释性指标两方面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进行测度与评价。基于显示性指标的评价:从国际市场占有率看,美国农业出口竞争优势明显,但有减弱趋势,其中植物产品比较优势最为突出,其次是活动物及动物产品、食品及饮料等;从净出口情况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不具有明显竞争优势,因为美国对农业进口依赖程度也很高,其中谷物产品、稻草秸秆及饲料具有较强净出口能力。基于解释性指标的评价:从建立的国际竞争力“基础——形成过程——结果”三个层面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结果来看,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综合得分在18个观察对象中排名第一,其中,美国农业在国际竞争力形成过程指标上表现最好,可以发现美国充足且高素质的科技人才及雄厚的研究开发资金,有效地将美国现有技术和自然资源转化为农业生产力,同时美国在农业适用技术和专利开发方面具有显着优势,这大幅提升了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第二部分从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两个维度探讨美国农业国际竞争优势的获取路径。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美国较高的农业生产成本在一定程度上被其更高产量所抵消,同时较低的内陆运输成本和装卸成本弥补了其较高的农场价格劣势,促使美国农业获得成本优势,进而提高国际竞争力水平;第二,美国在食品供应安全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农产品质量附加值均较好,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及专业化的农业营销方式促进美国农业差异化优势快速形成,农业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根据迈克尔·波特的“钻石模型”理论,从基本因素和辅助因素两方面讨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基本因素包括农业生产要素、农业需求条件、农业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和农业经营主体,辅助因素包括政府因素和历史机遇。通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分析可知,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获得由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健全的相关支持产业和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综合决定。然而,美国农业仍面临长期产能过剩、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农业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给中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启示。相较于美国农业,中国农业尚面临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有许多不足、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等问题。基于中国农业发展困境及上述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深入研究,现阶段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四个方面来实现。

李英震[4](2020)在《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 ——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发展总体要求,其首要要求就是产业兴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点,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了,才能为有效解决增加农民就业岗位、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增加农民收入等根本性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①。2019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建立新产业、新业态培育机制,构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体系。不言而喻,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城乡协调互动是实现产业兴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途径。就是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驱动的结合,通过先进的工业和服务业带动,把产业链和价值链等现代产业组织方式引入到农业中来。通过结构改革和制度创新,延长农业产业链,促进全产业链的快速发展,从而打破第一、第二、第三产业之间的界限,实现产业间融合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草原牧区以及伊利集团、蒙牛集团等品牌企业在农牧业(饲料和奶牛)、乳品加工和营销服务的三产融合上取得了可以在其它同类行业或类似行业推广的重要经验。研究内蒙古草原牧区及其知名企业的三产融合,能为同类产业(粮食、渔业、畜牧业、棉纺业等)的发展提供标杆与示范,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推动基于农牧业的轻工产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和高质量发展,对于推动中国乡村振兴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探索出新的广阔空间。论文梳理国内外三产融合和草原牧区快速发展的研究成果和新制度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及其创新驱动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生产的实际情况加以吸收,萃取出关键研究问题;对内蒙古草原牧区的典型企业,开展深入调查,并与当地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和牧民交谈,了解真实生产情况、取得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论文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角度,以内蒙古草原牧区和伊利、蒙牛等为实证分析案例,对三产融合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创新:(1)揭示出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多种体制和机制在对三产融合内涵的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引入纵向一体化联盟的概念。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把三产融合作为一种典型的纵向一体化联盟组织,嵌入新制度经济学的元素。由此,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德姆塞茨的产权理论以及哈特的新产权理论出发,揭示出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多种体制和机制。在三产融合的联盟体制上,分析了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的体制演变;分析了伊利集团三产融合的演进过程。在三产融合的机制上,比较全面的归纳出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四种机制。从而在理论上解释了以伊利为代表的乳品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持续快速增长、迅速发展壮大的原因。(2)提出三产融合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创新——投资双驱动型高质量增长模式沿着产业协作——产业集聚——产业集群——产业融合的产业升级路径,对三产融合的乳品全产业链的上游创新(重要原料的创新)、中游创新(“关键模块”的创新)、下游创新(装配与合成创新)和营销服务创新的全过程进行分析。继而,基于经济增长理论,对伊利集团产业融合的增长因素进行分析,建立包括资本、投资、研发、人力资本和制度等因素的经济增长模型,发现伊利集团产业融合的增长模式为创新——投资双驱动型。并就如何提升科技投入的力度、创新的高度,以及开发高质量新产品走向高端,提升创新的品牌度,加快国际化等进行战略研究。(3)建立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和创新驱动与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应性的判断模型从三产融合评价的三个一级指标,质量(反映产品质量,消费者的利益)、效益(反映农民利益、工人利益、经营者利益等)、带动力(反映龙头企业对农民和合作伙伴的带动作用)角度建立三产融合的评价指标体系。以伊利集团为例进行测算,并对三产融合中,先进的体制机制带来合理的社会分工、规模的扩展和产业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以及对相应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人力资本的支撑和带动力的适应关系进行计量经济学分析,建立创新驱动与体制机制的适应性的判断模型,发现技术创新只有与先进的体制机制相适应,才能实现高质量增长。

肖莉梅[5](2020)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石。中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过程中,亟需完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加以支撑。美国、日本和荷兰等国家农业发达,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较完善,据此归纳出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启示,结合中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国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实行农业生产专业化,拓宽服务领域,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才,在"互联网+"背景下,建全智慧农业服务体系,并将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作为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重要补充选择。

叶磊磊[6](2020)在《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5年国办发93号文件提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文中简称“农村产业融合”),以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影响着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已成趋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合理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龙头企业和农户在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效应是推动农村产业融合的关键因素。我们基于农村产业融合背景下,研究龙头企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旨在理清当下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现状和面临的问题,探讨如何建立更为紧密的农企关系,如何通过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产业融合提供一些有用的思路和指导。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案例比较、实地调研等多种方法研究利益联结机制相关问题。从农村产业融合和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入手,梳理相关文献和概念,运用交易成本、产业融合和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分析当前利益联结机制的类型和模式,归纳总结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和激励因素;从农户、中介组织、龙头企业多角度进行博弈进化分析,提出减少违约行为发生的建议;通过实地调研吉林省“优质粮食”项目,指出股份式是利益联结机制未来的发展方向。全文指出利益联结机制的发展必然依托现代企业,以股份式为主要发展方向,其它利益联结机制作为补充。利益联结机制的建设是龙头企业和农户共同作用的结果,应发挥中介组织和政府在利益联结机制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监管和加大违约惩罚力度促进利益联结机制的稳定。现代产权制度开辟了龙头企业和农户形成利益共同体的通道,农户成为企业股东才能参与并分享农村产业融合的利润。为了推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构建股份式为主要发展方向的利益联结机制,当下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面临不紧密、不规范、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信息化滞后、促进产业融合不足等问题,我们提出了七条对策建议。一是加大监管力度,二是严格规范契约合同,三是建立关系信用制度,四是加强信息化建设,五是大力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六是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七是重视环境保护。

秦文超[7](2020)在《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引领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大大地提高了农民的市场地位,在帮助农民进入市场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秦皇岛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地发展壮大,不仅为秦皇岛市的乡村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而且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本土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使越来越多的农户主动参与到农民专业合作社中。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本文就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情况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期望本研究可以对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具有参考性价值和指导性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比较法、访谈法,通过对相关理论和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案例分析,以交易成本理论、合作经济理论、差异化理论、融资理论、供给理论为基础,通过对秦皇岛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现状分析,找出了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是运行不够规范、产品附加值低、缺乏专业人才、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案例分析借鉴,结合秦皇岛市本土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对策,一是要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二是要创新合作模式,三是要完善农业保险,四是要推进品牌建设、专业人才建设,五是要加大专业指导,强化发展基础。

王晓[8](2020)在《人地关系视角下华北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文中指出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国家宏观政策的落实,我国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加快,农业生产组织方式面临转型,与之相伴的是乡村生产生活空间面临加速重构。选择适宜的、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引导乡村空间有序重构,亟需各个领域通力合作提出方案,并开展落实工作。城乡规划学作为研究空间与功能关系的学科,对乡村空间重构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乡村空间的活动主体是“人”,活动对象是“地”,“人”、“地”是形成乡村空间的两大主体,乡村空间是“人”、“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物化结果。因此,以人地关系的视角研究乡村空间重构更具有直接针对性,从本质层面上为乡村空间的重构提出规划策略。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探索华北平原地区适宜的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适度规模,构建新时期乡村地区人地关系体系,并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为例,开展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和布局。主要内容如下:第一,通过对国内外农业产业化运营模式、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研判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实证分析华北平原地区粮食主产区的农业产业化生产组织方式、运营模式,探索以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为主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及以农业企业为主的二三产业价值链延伸与增值的趋势。第二,阅读关于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和牲畜养殖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文献,综合对比,提出以家庭劳动力最大投入、综合技术效率最优分别作为适度规模下限和上限,粮食种植型家庭农场为70-126亩,牲畜养殖型家庭农场为500-999头生猪的适度规模区间。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极限劳动生产率检验种植型家庭农场适度规模最小值和最大值,验证其合理性。第三,从人地规模关系、职能关系和空间关系三个方面构建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体系。人地规模关系,生态循环农业导向下,种植型家庭农场的种植规模为70-126亩/户,养殖型家庭农场的养殖规模为500-999头/户,种、养家庭农场数量的比例为2.2:1,村民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取55-70m2/人,外来生产服务人员居住用地面积指标取30-50m2/人;人地职能关系,根据生产、生活配套设施的职能等级,将生产生活单元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共三级单元,对应的服务半径分别为不大于2.5km、2.5-4.0km、4.0-8.0km;人地空间关系,根据人地空间布局的基本原则,对人地进行空间规划布局。基于综合承载力法,构建乡村地区人地关系的评价模型,探讨华北平原地区乡村资源和经济环境对人类的支撑作用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压力作用,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合理性提供依据。第四,以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作为乡村空间重构的实证案例。基于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体系,通过ArcGIS缓冲区分析和创建泰森多边形,并综合考虑实际影响因素,完成平原县乡村空间重构规划布局。对乡村重构前、后人地关系基于人地关系评价模型分别评价,评价结果为:当前平原县的人地关系极度紧张,重构后的人地关系处于协调状态。总的来说,本文从人地关系的视角构建了乡村空间重构的理论支撑体系,并进行了实例论证,可为同类型的乡村地区空间发展提供参考。

徐子轩[9](2020)在《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居民消费行为发生转变,消费需求呈现多样化。近年来,安阳市大力扶持特色农产品生产,特色农产品产量不断创新高,但营销水平却明显滞后,特色农产品营销困难较大,有必要对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提出营销模式优化策略,提高安阳市特色农产品销量,促进特色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论文以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为研究对象,界定农产品营销相关概念,介绍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利用文献研究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和政策进行综述,分析对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的启示。安阳市特色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营销较为困难,滞销情况时常出现。利用调查问卷法,调查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分析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优势和劣势,找出四种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典型营销模式,总结出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的经验。通过借鉴国内外典型营销模式经验和运用4P营销理论、体验经济理论和绿色营销理论,提出安阳市特色农产品四种主要营销模式的优化策略,“农超对接”模式:完善供应链和绿色营销理念;“农户+批发商+零售商”模式:营销渠道优化和创新价格策略;网络营销模式:团购+品牌营销策略;连锁经营模式:提高连锁经营能力和增加体验营销策略。为保障优化策略的实施,提出建设基础设施保障体系、培育营销体系人才队伍、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和营销资金的投入等保障措施。

张梦梦[10](2020)在《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中央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农村产业融合战略。它是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挖掘农业的多功能性等方式,改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推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秦皇岛市有山区、丘陵区、盆地区、平原区、沿海区,它们当中有的并不适合发展传统农业,只有通过开发农业多功能性以及延长农业产业链等多种农村产业融合方式,才能有效地改善当地农村的现状。首先,通过梳理和总结农村产业融合相关研究结果,理清了农村产业融合的背景及概念特征,从交易费用理论、分工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三个方面介绍了农村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为本文奠定了理论基础。其次,通过统计分析法和实地调查,从秦皇岛市农业发展情况、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情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农村产业融合模式、农民收入情况五个方面分析了该市农村产业融合的现状,得出目前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过程中未能发挥品牌效应、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缓慢、缺乏相关要素等问题。再次,通过查阅发达国家和国内地区实行农村产业融合的成功案例,挑选出美国、荷兰和我国浙江省武义县为借鉴对象,总结他们的成功经验,为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供经验。最后,本研究从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大力培育高质量的新型经营主体、保障多要素供给、完善农村基层设施建设、强化政府职能等方面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提高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水平,促进全市农村产业发展。

二、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1)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国际背景
        1.1.2 国内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小农经济理论
        1.4.2 关于中国农业的小农经济特征
        1.4.3 关于我国小农格局的成因
        1.4.4 关于小农格局对农业现代化的影响
        1.4.5 关于小农格局的破除
        1.4.6 关于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实践经验
        1.4.7 文献评述
    1.5 本文创新点
    1.6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技术路线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农业现代化理论
        2.1.2 产权理论
    2.2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3章 小农体制概述
    3.1 中国农业体制的性质
        3.1.1 关于经济体制
        3.1.2 中国农业体制为何是小农体制
    3.2 我国小农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3.2.1 我国农地制度的沿革
        3.2.2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发展沿革及性质辨析
        3.2.3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准所有权性质导致了小农体制的形成
    3.3 相关概念界定
        3.3.1 “小农体制”
        3.3.2 “小农经济”与“小农格局”
        3.3.3 其他相关概念
    3.4 本章小节
第4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障碍机理分析
    4.1 从“科斯定理”看我国的小农格局
        4.1.1 关于我国农地产权界定的讨论
        4.1.2 关于农地要素流动交易成本的讨论
        4.1.3 小农体制的作用“对冲”了市场机制对农地的整合效果
    4.2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影响
        4.2.1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的特殊方式——土地流转
        4.2.2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后果的不确定性
        4.2.3 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交易成本花费的无效率
        4.2.4 小农体制下农业效率积累困难
        4.2.5 小农体制导致小农格局被固化难以打破
        4.2.6 关于小农体制下农地整合期限的讨论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小农体制与农业经营体制
    5.1 小农体制如何影响我国农业经营体制
        5.1.1 小农体制的表征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5.1.2 小农体制的实质对农业经营体制的影响
    5.2 小农体制下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
        5.2.1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农地整合的交易成本高
        5.2.2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土地流转的成本高
        5.2.3 小农体制下家庭农场的地权稳定性弱
        5.2.4 从农业发达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看我国小农体制的特殊性
    5.3 小农体制下的农业合作
        5.3.1 普通农户间的合作难以达成
        5.3.2 大户领办的合作——合作社的异化
        5.3.3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分析
    5.4 小农体制下的社会化服务
        5.4.1 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历史沿革
        5.4.2 小农体制下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困境
        5.4.3 从农业社会化服务自身的生存、演化逻辑看小农体制的影响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小农体制对农业生产效率的影响
    6.1 相关理论和研究设计
    6.2 研究方法和变量选取
        6.2.1 方法简介
        6.2.2 变量选取及数据来源
    6.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析
    6.4 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6.4.1 模型参数估计
        6.4.2 稳健性检验
    6.5 估计结果分析与结论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改造小农格局的国际经验和应对小农体制的国内实践
    7.1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相关经验
        7.1.1 法国
        7.1.2 德国
        7.1.3 荷兰
        7.1.4 日本
        7.1.5 国外改造小农格局的经验借鉴
    7.2 国内应对小体制的实践尝试
        7.2.1 “联耕联种”模式
        7.2.2 “虚拟地块”模式
        7.2.3 “土地信托”模式
        7.2.4 “土地银行”模式
        7.2.5 国内应对小农体制实践的经验总结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对策建议
    8.1 根本方向:通过新的制度供给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8.2 制度供给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8.2.1 价值取向
        8.2.2 基本原则
    8.3 总体制度构想:设立独立的农地经营机构充当土地流转中介
        8.3.1 农地经营机构的基本功能:承担农地要素流动的中介
        8.3.2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独立承担中介职能避免政府干预
        8.3.3 农地经营机构应该具有独立的财产和责任能力
    8.4 农地经营机构的具体制度设计
        8.4.1 保持农地产权稳定的相关制度设计
        8.4.2 尊重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和保障农户耕地需求的制度设计
        8.4.3 保障低成本土地供应的相关制度设计
        8.4.4 保障农户通过农地经营机构流转土地的制度设计
    8.5 对制度设计效果的检验
        8.5.1 新的制度安排能否阻断小农体制的作用机理
        8.5.2 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能否被实现
        8.5.3 提出的基本原则能否被贯彻
    8.6 设立农地经营机构可能面临的风险
        8.6.1 运营成本过高的风险
        8.6.2 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
    8.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2)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述评
    (四)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研究内容
        2.研究方法
    (五)本文的创新和不足
        1.创新之处
        2.不足之处
二、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1.小农户
        2.现代农业
        3.小农户与现代农业的有效衔接
    (二)相关理论基础
        1.改造传统农业理论
        2.交易费用理论
        3.信息不对称理论
三、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衔接状况分析
    (一)开鲁县的农业生产发展现状
        1.传统农业稳步发展
        2.特色农业优势明显
        3.经营规模现状
        4.农业机械投入现状
        5.生产观念现状
        6.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二)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调查的一般状况
        1.问卷调查情况
        2.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小农户的生产经营与互联网的对接情况
        4.开鲁县为小农户提供现代农业发展服务情况
        5.发展订单农业情况
        6.小农户对现代农业的认知情况
四、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一)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的主要困境
        1.小农户生产要素整合中面临的困境
        2.生产组织构建中面临的困境
        3.收益分配制度构建中面临的困境
    (二)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面临困境的原因分析
        1.小农户自身经营条件及认知能力不足
        2.农业化社会体系不完善
        3.小农户实力弱且互联网信息化体系不健全
五、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国内外经验
    (一)国外经验
        1.以农协为载体的日本模式
        2.以“土地制度改革+新村运动”为主体的韩国模式
        3.以农业专业合作为主的荷兰模式
        4.国外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借鉴
    (二)国内经验
        1.江苏省射阳县的联耕联种模式
        2.江西省安义县的“绿能模式”
        3.湖北省沙洋县的按户连片耕种模式
        4.国内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经验借鉴
六、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衔接的对策措施
    (一)生产要素环节衔接的对策
        1.推进土地规模化经营
        2.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3.加强资金扶持
    (二)生产组织环节衔接的对策
        1.提高小农户组织化水平
        2.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3.加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三)收益分配环节衔接的对策
        1.保障小农户利益
        2.健全完善农村互联网信息化体系
        3.创新联结小农户利益链条
参考文献
附录 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调查问卷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参与课题及发表论文目录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基本概念的研究
        1.2.2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模型的研究
        1.2.3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的研究
        1.2.4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的研究
        1.2.5 关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研究
        1.2.6 关于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1.2.7 研究述评
    1.3 文章框架与研究方法
        1.3.1 文章框架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
        2.1.1 产业的内涵
        2.1.2 农业的内涵
        2.1.3 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1.4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
    2.2 理论基础
        2.2.1 比较优势理论
        2.2.2 要素禀赋理论
        2.2.3 竞争优势理论
    2.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分析框架
        2.3.1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指标
        2.3.2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
        2.3.3 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因素
        2.3.4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分析框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历史演进
    3.1 农业机械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860-1945 年)
        3.1.1 土地制度改革促进美国农业经济大发展
        3.1.2 农业半机械化与农业基本机械化的实现
        3.1.3 以简单机械化维持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2 农业现代化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1945-2000 年)
        3.2.1 家庭农场成为美国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主体
        3.2.2 农业机械化全面进步与农业科学化的实现
        3.2.3 以农业科技创新提升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3 新时代经济时期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2000 年以后)
        3.3.1 新世纪以来美国农业经济实现空前增长
        3.3.2 农业贸易迅速扩张且持续保持贸易顺差
        3.3.3 以外部市场需求支撑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定与评价
    4.1 基于显示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1.1 显示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具体测定
    4.2 基于解释性指标的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实证分析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数据的处理
        4.2.3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2.4 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4.2.5 样本与数据来源
        4.2.6 评价结果与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与差异化优势分析
    5.1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分析
        5.1.1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总体变化
        5.1.2 美国农业生产成本的构成分析
        5.1.3 美国农业成本优势分析——以大豆和玉米为例
        5.1.4 一个案例:美国与巴西大豆在中国市场的价格优势分析
    5.2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差异化优势分析
        5.2.1 以农业质量获取差异化优势
        5.2.2 以农业安全保障获取差异化优势
        5.2.3 以农业专业化营销获取差异化优势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影响因素分析
    6.1 生产要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1.1 丰富的天然资源为美国农业提供竞争基础
        6.1.2 高水平的人力资本提高美国农业生产效率
        6.1.3 技术创新是美国农业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
    6.2 需求条件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2.1 国内需求助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快速形成
        6.2.2 国际需求驱动美国农业竞争优势明显增强
        6.2.3 新兴市场促使美国农业竞争优势得以维持
    6.3 相关与支持性产业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3.1 种子培育体系为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奠定基础
        6.3.2 农产品加工业使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得到强化
        6.3.3 冷链物流业促进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迅速扩张
    6.4 农业经营主体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6.4.1 家庭农场在美国农业经营方式中占据主导地位
        6.4.2 独资经营是美国农场类型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
        6.4.3 专业化农场经营创造和保持美国农业竞争优势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辅助影响因素分析
    7.1 政府因素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1.1 美国农业价格支持政策
        7.1.2 美国农业资源支持政策
        7.1.3 美国农业出口市场计划
        7.1.4 美国农业信贷和税收政策
        7.1.5 美国农业保险补贴机制
    7.2 历史机遇对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分析
        7.2.1 西进运动给美国农业发展带来重要契机
        7.2.2 第二次世界大战促进美国农业发展提速
        7.2.3 科技革命加快了美国农业科技创新步伐
        7.2.4 世界人口暴增使美国农业继续蓬勃发展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经验教训及对中国的启示
    8.1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经验
        8.1.1 一定的农业经营规模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8.1.2 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内在动力
        8.1.3 强势的相关支持产业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支撑
        8.1.4 有效的联邦政府行为是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8.2 美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教训
        8.2.1 长期产能过剩易使美国爆发农业经济危机
        8.2.2 农业企业垄断使中小型农场经营压力增大
        8.2.3 农业发展过程中造成的资源与环境的破坏
    8.3 中国提升农业国际竞争力的主要困境
        8.3.1 农业科技推广与创新体系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
        8.3.2 农产品国内库存高企与国际市场进口大量增加
        8.3.3 农业育种和加工及冷链等社会化服务发展落后
        8.3.4 农业经营规模太小且农业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
    8.4 对提升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启示
        8.4.1 持续深入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作
        8.4.2 加快推进农业相关支持产业发展
        8.4.3 多种形式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8.4.4 增强农业劳动者素质和能力建设
    8.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 ——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理论模型构建
        1.1.1 研究背景
        1.1.2 三产融合理论模型构建
    1.2 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章节安排
    1.4 研究价值
        1.4.1 理论价值
        1.4.2 应用价值
    1.5 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思路
2 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三产融合研究综述
        2.1.1 三产融合的内涵
        2.1.2 三产融合发展影响因素
        2.1.3 三产融合发展实现途径
        2.1.4 三产融合的模式及类型
        2.1.5 产业融合概念发展进程
        2.1.6 产业融合的类型
    2.2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内涵
        2.2.1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概念界定
        2.2.2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发展的内涵分析
3 三产融合的理论分析
    3.1 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
        3.1.1 交易成本理论
        3.1.2 产权理论分析
        3.1.3 现代契约理论分析
        3.1.4 合作与互惠理论分析
        3.1.5 分工协作理论分析
    3.2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2.1 产业链理论
        3.2.2 价值链理论
        3.2.3 农业多功能性理论
        3.2.4 产业集群理论
    3.3 创新驱动理论
        3.3.1 创新对三产融合的驱动
        3.3.2 创新驱动三产融合的模式
    3.4 三产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4.1 三产融合的基本逻辑: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一致
        3.4.2 三产融合的产业间分析
        3.4.3 三产融合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与方法
        3.4.4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3.4.5 对伊利带动的三产融合体系的评价
    3.5 本章小结
4 全产业链创新——投资双驱动的乳品业的高质量融合
    4.1 全产业链的四阶段创新进程
        4.1.1 上游创新
        4.1.2 中游创新
        4.1.3 下游创新
        4.1.4 营销服务的创新
    4.2 乳品业创新与技术推广体系
        4.2.1 创新基地的建设
        4.2.2 乳品技术推广体系
        4.2.3 质量——品类——效益持续提升
    4.3 新业态和新模式
    4.4 结构改革和创新驱动的轻工业型融合产业模式
        4.4.1 伊利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4.4.2 技术创新与体制机制改革的适应性的判断模型
        4.4.3 全产业链创新能力的提升
    4.5 本章小结
5 三产融合中的联盟结构改革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体制机制模式
    5.1 纵向一体化联盟结构模式
        5.1.1 联盟结构的改革
        5.1.2 利益联结机制
        5.1.3 制度动因
    5.2 三产融合中纵向一体化联盟的结构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的方向
        5.2.1 农牧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历史回顾
        5.2.2 未来一个时期三产融合的结构改革与体制机制创新方向
    5.3 内蒙古自治区三产融合实证分析
        5.3.1 多种融合模式共同发展
        5.3.2 草原牧区产业融合初见成效
        5.3.3 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存在的问题
    5.4 本章小结
6 内蒙古现阶段三产融合模式案例分析
    6.1 一二产业融合模式——以伊利集团专属牧场建设发展为例
        6.1.1 案例概况
        6.1.2 资金投入状况
        6.1.3 伊利集团专属牧场建设的优势与劣势
    6.2 一三产业融合模式——以克什克腾牧家乐为例
        6.2.1 案例经营状况
        6.2.2 经营特征
        6.2.3 销售状况
    6.3 二三产业融合模式——以蒙牛集团工业旅游为例
        6.3.1 案例发展现状
        6.3.2 SWOT分析
        6.3.3 蒙牛集团工业旅游给二三产业融合带来的启示
    6.4 三产融合现阶段取得的利益成果
        6.4.1 农产品得到广阔的销售空间
        6.4.2 缓解现阶段就业压力
        6.4.3 三产融合带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更完善
    6.5 本章小结
7 三产融合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
    7.1 日本“六次产业化”的做法
        7.1.1 日本提出第六产业的背景
        7.1.2 日本第六产业的内容
        7.1.3 日本发展第六产业的保障措施
    7.2 韩国六次产业化的做法
        7.2.1 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背景
        7.2.2 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主要做法
        7.2.3 韩国发展“第六产业”的保障措施
    7.3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的做法
        7.3.1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模式
        7.3.2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的主要做法
        7.3.3 美国农工商一体化的保障措施
    7.4 荷兰“农场十合作社”的做法
        7.4.1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背景
        7.4.2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具体做法
        7.4.3 荷兰发展现代化农业的保障措施
    7.5 发达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7.5.1 重点关注农民的利益
        7.5.2 充分发挥农业协会的作用
        7.5.3 注重对农民的培训工作
        7.5.4 强调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7.5.5 完善法律法规和补贴等配套服务
    7.6 本章小结
8 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原则与政策建议
    8.1 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的原则
        8.1.1 资源配置融合化原则
        8.1.2 要素配置合理化原则
        8.1.3 投资收益比较优势原则
        8.1.4 农牧业优先发展差异化原则
    8.2 内蒙古草原牧区三产融合的对策
        8.2.1 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实现草原牧区要素深度融合
        8.2.2 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确保三产融合人力资本需求
        8.2.3 增加政府财政投入完善草原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8.2.4 建立农牧业产业园提升三产融的科技创新含量
        8.2.5 扶持农牧产品加工业实现第一产业收益的回归
        8.2.6 发展乡村公共服务提高草原牧区的引人留人软实力
        8.2.7 培育农牧业知名品牌提高草原牧区的产业竞争力
        8.2.8 放开城市资本管控引导城市资源向农牧业流动
        8.2.9 通过生产资料补贴实现三产融合经营主体增产又增收
        8.2.10 深化农村产权改革实现农牧业资源的资本化
    8.3 本章小结
结语和展望
在校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后记

(5)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分析
    (一)美国
        1.美国农业发展的特点
        第一,家庭农场作为农业生产基本单元支撑着美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第二,美国农业发达得益于其自由的土地制度。
        第三,美国领先的农业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成为其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柱。
        第四,美国农业生产的专业化、集约化和合作化大幅提高农业发展水平。
        2.美国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
    (二)日本
        1.日本农业发展的特点
        2.日本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
    (三)荷兰
        1.荷兰农业发展的特点
        2.荷兰农业生产性服务模式
        第一,政府部门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
        第二,科研机构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和推广。
        第三,农业合作组织做出巨大贡献。
        第四,商业公司的服务贯穿农业生产全过程。
二、发达国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共性特征
    (一)政府实施多元化政策扶持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
        1.强化政策支持,提升服务能力,为农民提供重要的公共产品
        2.出台政府补贴支持政策
    (二)完善的农业生产性服务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和丰富
        1.努力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主体,适应现代化农业发展需要,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15]
        2.发挥农业合作社独特优势,推动农业合作社实现规模化、品牌化经营
    (三)重视农业科技、农业教育等高水平农业生产性服务
三、国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1.发挥政策制度的支撑保障作用,加大政策落实力度
        第一,合理规范土地流转制度。
        第二,建立劳动力流通机制。
        第三,落实政府惠民补助,确保补贴政策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第四,改善农村公共产品匮乏的问题,发挥好政府的服务功能。
        第五,对发展失衡的东部、中部、西部地区提供差异性的政策支持。
    2.农业生产专业化、区域化,发展适度规模经营
    3.拓宽服务领域,实现农业产业链全覆盖
    4.培育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才
    5.在“互联网+”背景下,建全智慧农业服务体系
    6.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是解决当前农业问题的重要补充选择

(6)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产业融合
        1.2.2 农村产业融合
        1.2.3 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
        1.2.4 龙头企业
        1.2.5 新型经营主体
        1.2.6 互利机制
        1.2.7 相关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
    1.3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标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目标
    1.4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结构框架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农村产业融合部分
        2.1.1 理论基础
        2.1.2 文献综述
    2.2 利益联结机制部分
        2.2.1 理论基础
        2.2.2 文献综述
第三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现状分析
    3.1 我国农村产业融合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3.1.1 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
        3.1.2 利益联结机制不规范
        3.1.3 相关权益保护制度不健全
        3.1.4 利益联结机制信息化滞后
        3.1.5 利益联结机制促进农村产业融合不足
    3.2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中利益联结机制经验借鉴及启示
        3.2.1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
        3.2.2 国外农村产业融合对利益联结机制的启示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理论分析
    4.1 利益联结机制的四个内涵机制
        4.1.1 利益创造
        4.1.2 利益分配
        4.1.3 利益保障
        4.1.4 利益约束
    4.2 利益联结机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4.2.1 内部影响因素
        4.2.2 外部影响因素
    4.3 利益联结机制的激励因素分析
        4.3.1 内部激励因素
        4.3.2 外部激励因素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5.1 利益联结机制的分类
        5.1.1 买断式利益联结机制
        5.1.2 合同式利益联结机制
        5.1.3 合作式利益联结机制
        5.1.4 企业式利益联结机制
        5.1.5 股份式利益联结机制
    5.2 区别易混淆的利益联结机制
        5.2.1 合作式与合同式的异同
        5.2.2 企业式与股份式的异同
    5.3 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5.3.1 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5.3.2 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选择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龙头企业-农户利益联结组织模式及博弈分析
    6.1 “龙头企业+农户”组织模式及其博弈分析
        6.1.1 组织模式
        6.1.2 博弈分析及模型建议
    6.2 “龙头企业+中介组织+农户”组织模式及其博弈分析
        6.2.1 组织模式
        6.2.2 博弈分析及模型建议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两种典型利益联结机制的比较
    7.1 康祺米业
    7.2 康美优品米业
    7.3 绩效评估对比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1.1 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核心
        8.1.2 利益共同体是利益联结机制建设的目标
        8.1.3 加强监管是中介组织和政府部门主要职责
    8.2 对策建议
        8.2.1 加大监管力度,减少监管成本
        8.2.2 严格规范契约合同,提高合同履约率
        8.2.3 建立关系信用制度,促进双方良性互动
        8.2.4 加强信息化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
        8.2.5 发展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中介组织
        8.2.6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户融合发展
        8.2.7 重视环境保护,发展生态农业
    8.3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致谢
作者简历

(7)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述评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合作社
        2.1.2 农民专业合作社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易成本理论
        2.2.2 合作经济理论
        2.2.3 差异化理论
        2.2.4 融资理论
        2.2.5 供给理论
第三章 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3.1 发展速度不断加快
    3.2 覆盖领域不断拓宽
    3.3 合作经营模式多样化
        3.3.1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3.3.2 “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收购商”的经营模式
        3.3.3 “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
        3.3.4 “支部+合作社+基地+群众”的经营模式
        3.3.5 “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的经营模式
    3.4 辐射带动作用初显
    3.5 政策支持及管理逐步加强
        3.5.1 政策扶持
        3.5.2 管理方面
第四章 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4.1 发展规模较小,经济实力较弱
        4.1.1 规模小、资金少
        4.1.2 土地流转困难
    4.2 运行不够规范
        4.2.1 管理机制有待规范
        4.2.2 财务管理有待规范
        4.2.3 利益联结不紧密
    4.3 产品附加值低,缺乏专业人才
        4.3.1 农产品单一、附加值低、品牌少
        4.3.2 缺乏专业人才及科技支撑
    4.4 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4.4.1 银行贷款困难
        4.4.2 农业保险覆盖面小
第五章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1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1.1 荷兰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1.2 韩国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2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2.1 镇江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2.2 太仓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5.2.3 重庆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分析
第六章 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建议
    6.1 强化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管理
        6.1.1 规范化管理
        6.1.2 制度落实到位
        6.1.3 加强监督管理
    6.2 创新合作模式
        6.2.1 “互联网+农业”模式
        6.2.2 “高校+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
        6.2.3 建立合作社联合社
    6.3 推进品牌建设、专业人才建设
        6.3.1 加强品牌建设及宣传
        6.3.2 加强人才培训
    6.4 加大专业指导,强化发展基础
        6.4.1 加强专业化指导
        6.4.2 拓宽融资渠道
        6.4.3 创新土地流转方式
        6.4.4 强化示范社引领
        6.4.5 加强协调配合
        6.4.6 完善农业保险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地关系视角下华北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社会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1.3 实践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探索新时期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和生产适度规模
        1.2.2 构建新时期乡村人地关系体系和评价模型
        1.2.3 提供农业产业化转型背景下乡村空间重构模式
    1.3 研究对象和范畴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田野调查和文献阅读相结合
        1.5.2 比较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相结合
        1.5.3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1.5.4 GIS空间分析法与图解分析法相结合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
    2.1 文献研究综述
        2.1.1 人地关系的研究
        2.1.2 乡村空间重构的研究
    2.2 概念内涵界定
        2.2.1 人地关系内涵
        2.2.2 乡村空间与乡村空间重构的概念界定
        2.2.3 人地关系与乡村空间重构
    2.3 典型地区调研与分析
第3章 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研究
    3.1 新时期国内外农业产业化发展
        3.1.1 美国农业产业化模式
        3.1.2 荷兰农业产业化模式
        3.1.3 日本农业产业化模式
        3.1.4 中国农业产业化模式
        3.1.5 小结
    3.2 我国人地关系背景
        3.2.1 传统时期人地关系分析
        3.2.2 当前时期人地关系分析
    3.3 新时期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关系体系
        3.3.1 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规模关系
        3.3.2 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职能关系
        3.3.3 华北平原地区乡村人地空间关系
        3.3.4 乡村人地关系评价模型
第4章 人地关系视角下平原县乡村空间重构规划
    4.1 平原县乡村空间规模重构规划
        4.1.1 平原县乡村人地规模关系现状
        4.1.2 平原县乡村空间规模重构规划
    4.2 平原县乡村空间职能重构规划
        4.2.1 平原县乡村人地职能关系现状
        4.2.2 平原县乡村空间职能重构规划
    4.3 平原县乡村空间布局重构规划
        4.3.1 平原县乡村人地空间关系现状
        4.3.2 平原县乡村空间布局重构规划
    4.4 平原县乡村地区人地关系评价
    4.5 平原县乡村空间重构保障机制
        4.5.1 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相适应的土地流转政策支持
        4.5.2 创办多种经营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
        4.5.3 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说明
        5.1.1 研究结论
        5.1.2 创新点说明
    5.2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9)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农产品营销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1.3.1 相关概念
        1.3.2 理论基础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二章 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
    2.1 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现状
        2.1.1 大型超市:“农超对接”模式
        2.1.2 农贸市场:“农户+批发商+零售商”模式
        2.1.3 网络渠道:网络营销模式
        2.1.4 特产专营店:连锁经营模式
    2.2 问卷调查及分析
        2.2.1 问卷调查
        2.2.2 描述性分析
    2.3 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优势
        2.3.1 产品特色明显
        2.3.2 特色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
        2.3.3 积极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
    2.4 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发展劣势
        2.4.1 物流体系发展不平衡
        2.4.2 农民产销意识落后
        2.4.3 市场竞争激烈
    2.5 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5.1 “农超对接”模式存在的问题
        2.5.2 “农户+批发商+零售商”模式存在的问题
        2.5.3 网络营销模式存在的问题
        2.5.4 连锁经营模式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内外典型农产品营销模式借鉴
    3.1 国内典型农产品营销模式
        3.1.1 区域品牌营销模式
        3.1.2 网络团购模式
    3.2 国外典型农产品营销模式
        3.2.1 高效物流配送模式
        3.2.2 供应链模式
    3.3 国内外典型营销模式经验启示
        3.3.1 重视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
        3.3.2 运用网络团购策略
        3.3.3 发挥农业合作社作用
        3.3.4 完善特色农产品供应链
第四章 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策略
    4.1 “农超对接”模式优化策略
        4.1.1 整合供应链
        4.1.2 实施绿色营销理念
    4.2 “农户+批发商+零售商”模式优化策略
        4.2.1 优化营销渠道
        4.2.2 创新价格策略
    4.3 网络营销模式优化策略
        4.3.1 网络团购策略
        4.3.2 品牌营销策略
    4.4 连锁经营模式优化策略
        4.4.1 提高连锁经营能力
        4.4.2 体验营销策略
第五章 优化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5.1 加强特色农产品质量监管力度
        5.1.1 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5.1.2 制作产品二维码
        5.1.3 建立消费者评价制度
    5.2 建设基础设施保障体系
        5.2.1 建设冷链物流体系
        5.2.2 建立初级加工体系
        5.2.3 搭建物流信息平台
    5.3 培育营销体系人才队伍
        5.3.1 培育产地营销人才
        5.3.2 培育冷链物流管理人才
        5.3.3 培育营销策划人才
    5.4 加强营销经费投入
        5.4.1 持续投入品牌建设经费
        5.4.2 拓宽基础设施建设经费来源
        5.4.3 划拨激励措施经费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附录

(10)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第二章 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及特征
        2.1.1 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
        2.1.2 农村产业融合的特征
    2.2 产业融合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交易费用理论
        2.2.2 分工理论
        2.2.3 产业融合理论
第三章 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现状
    3.1 农业发展状况
    3.2 农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状况
    3.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
    3.4 农村产业融合模式
        3.4.1 延伸农业产业链模式
        3.4.2 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模式
        3.4.3 发展高科技农业模式
    3.5 农民收入情况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存在的问题
    4.1 未能发挥品牌效应
    4.2 利益联结机制太过松散
    4.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质量有待提高
    4.4 缺乏相关的要素
        4.4.1 缺乏农业人才
        4.4.2 缺乏科技创新
        4.4.3 建设性用地供给不足
        4.4.4 缺乏发展资金
    4.5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4.5.1 农田水利设施落后
        4.5.2 农村道路规划落后
        4.5.3 农村缺乏信息平台
    4.6 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存在缺陷
        4.6.1 管理体制的缺陷
        4.6.2 政策法规滞后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农村产业融合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经验
        5.1.1 美国经验
        5.1.2 荷兰经验
    5.2 国内武义县经验
        5.2.1 打造多业态融合,延伸产业链
        5.2.2 引导多主体参与,做优市场链
        5.2.3 探索多要素支撑,保障供应链
        5.2.4 拓宽多途径富农,做大利益链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对促进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的建议
    6.1 充分发挥品牌效应
    6.2 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
        6.2.1 参与融合者树立风险共担意识
        6.2.2 建立多种形式的利益联合体
    6.3 大力培育高质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6.3.1 明确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作用
        6.3.2 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间的联合
        6.3.3 重视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6.4 保障多要素供给
        6.4.1 吸引农业人才加入
        6.4.2 加强科技创新与投入
        6.4.3 保障建设用地的供给
        6.4.4 拓展融资渠道
    6.5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6.5.1 重视对农村基础设施的保护和维修
        6.5.2 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整体规划
        6.5.3 加快农村信息平台建设
    6.6 强化政府的职能
        6.6.1 建立多部门协调机制
        6.6.2 加强顶层设计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农体制对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 蒋崧韬. 四川大学, 2021(12)
  • [2]开鲁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研究[D]. 辛美琪.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9)
  • [3]美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D]. 孙彤彤. 吉林大学, 2021(01)
  • [4]基于纵向一体化联盟的三产融合 ——以内蒙古草原牧区乳品业为例[D]. 李英震. 东北财经大学, 2020
  • [5]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 肖莉梅.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6)
  • [6]农村产业融合视角下龙头企业和农户利益联结机制的研究[D]. 叶磊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01)
  • [7]秦皇岛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D]. 秦文超.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6)
  • [8]人地关系视角下华北平原地区乡村空间重构规划研究 ——以山东省平原县为例[D]. 王晓. 山东建筑大学, 2020(10)
  • [9]安阳市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优化对策研究[D]. 徐子轩.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10]秦皇岛市农村产业融合研究[D]. 张梦梦.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 2020(07)

标签:;  ;  ;  ;  ;  

荷兰农业合作社和农民组织体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