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校办学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经济效益,高校,教育资源,教育经济学,优化配置,成本,学校。
高校办学经济效益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赵燕玲[1](2017)在《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高等教育愈发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为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满足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但是,高校教育要想实现快速发展,就必须加大教育投入,优化现有的教育资源,提高办学质量。目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存在着教育资源短缺问题,而且教育资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对此,高校必须结合实际情况合理制订教育资源优化方案,分析办学经济效益,加大改革力度。(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7年05期)
江祖辉[2](2015)在《经济效益导向下高校办学职能部门管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围绕成人高校二级办学职能部门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的意义、当前经济目标责任制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经济效益导向下的办学职能部门管理对策叁大方面展开讨论,对经济效益导向下高校办学职能部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本文来源于《知识经济》期刊2015年06期)
虞剑锋[3](2013)在《高校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策略选择》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资源短缺、办学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办学经济效益愈益成为高校管理的重要问题。高校要有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节流为主,开源与节流并重的价值取向,在组织管理、科学决策、预算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采取措施,提高办高校经济效益,为推动学校内涵式发展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期刊2013年03期)
池一霞[4](2013)在《高校财务管理对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对高校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阻碍,进而提出改进措施,以便高校通过加强财务管理,提高办学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现代商业》期刊2013年06期)
宋华明,范先佐[5](2005)在《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界定了高校教育资源和办学经济效益的内涵,分析了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的关系,并运用边际效用理论对优化配置高校财力资源进行了分析,由此提出了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几点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教育与经济》期刊2005年03期)
吴耀臣[6](2005)在《对高校教育经营成本与办学经济效益核算方法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阐述了教育经营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提出计算教育经营成本应该以现行企业会计制度为依据,区分直接成本、间接成本、管理费用和经营费用,用“生均成本”考核专业办学效益和进行校际之间横向比较,探讨了教育经营成本核算的方法和节约教育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本文来源于《教育财会研究》期刊2005年02期)
王玉宇,田晓,姚福全[7](2004)在《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特别是自加入 WTO以来 ,市场竞争机制在高校产生的效应日趋明显 ,如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发展 ,成为各高校所面临的严峻问题。高校作为“人才高地”,要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培养出大量有高质量(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科技与经济》期刊2004年14期)
郭慧娟[8](2002)在《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现实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国,高等学校的投资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再分配,这是高校办学收入的主渠道。然而,我们面临的国情是国家经济尚不发达,政府可提供的财力非常有限,我国人口众多,是穷国办大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制定了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做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据统计,1980年至1996年国家财政对教育的投入由113.2亿元增加到1211.91亿元,增长(本文来源于《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期刊2002-06-30)
章跃[9](2001)在《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办学经济效益问题随着高等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战略地位的日益提升更趋彰显。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和考虑高校办学的社会效益,对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问题虽已得到重视,但缺少对这一问题进行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本文认为,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是由内部经济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两个方面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两者呈正相关关系。要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要缓解教育资源稀缺与快速发展的高校事业对教育资源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否实现高校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就成了问题解决的关键。优化高校教育资源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是核心环节,优化财力资源配置是基本保障,优化物力资源配置是重要内容,叁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高校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包括设置精简高效的组织机构、科学合理的人员组合和最大限度发挥每一个人的作用。高校财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建立投入与人才培养效用之间的函数关系,分析边际效用,使边际效用均衡以求得总效用最大值,获得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高校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则应重视经费投入边际效用与时间效用对物力资源增置、调配和使用的影响,重视物力资源的充分利用;在此基础上,本文对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分别提出了相应的评价指标,建立了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定量评价方法,并从高校办学经济效益实现所必需的内部条件和外部条件两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来源于《河海大学》期刊2001-10-01)
花长友[10](2001)在《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校办学效益的分析在力求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经济效益 )的同时 ,更应将社会效益纳入题中之义 ,由此引申出内部经济效益 (直接 )和外部经济效益 (间接 )的评议。循此思路 ,根据我国高教发展的现状 ,即可对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使用效率作出评估。(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期刊2001年02期)
高校办学经济效益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围绕成人高校二级办学职能部门实行经济目标责任制的意义、当前经济目标责任制办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在经济效益导向下的办学职能部门管理对策叁大方面展开讨论,对经济效益导向下高校办学职能部门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校办学经济效益论文参考文献
[1].赵燕玲.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7
[2].江祖辉.经济效益导向下高校办学职能部门管理研究[J].知识经济.2015
[3].虞剑锋.高校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策略选择[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13
[4].池一霞.高校财务管理对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的研究[J].现代商业.2013
[5].宋华明,范先佐.高校教育资源优化与办学经济效益[J].教育与经济.2005
[6].吴耀臣.对高校教育经营成本与办学经济效益核算方法的探讨[J].教育财会研究.2005
[7].王玉宇,田晓,姚福全.浅谈如何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4
[8].郭慧娟.提高高校办学经济效益的现实途径[C].会计理论研究——湖北省会计学会1996—2002年优秀会计论文集.2002
[9].章跃.我国高校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办学经济效益研究[D].河海大学.2001
[10].花长友.高校办学的经济效益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