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论文和设计-黄建敏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属于汽车空调风机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出风通道效率低的问题。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出风外壳,所述出风外壳内具有出风通道且出风通道设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出风通道且位于进风口处转动连接有进风挡板,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相互隔离且竖直间隔设置除雾出风通道和车内循环出风通道,在除雾出风通道与车内循环出风通道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口,所述除雾出风通道内且位于调节口处转动连接有出风调节挡板,所述除雾出风通道和调节口均与出风调节挡板之间设有出风调节结构。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出风利用效率高,整体密封性好,风门控制简便。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出风外壳(1),所述出风外壳(1)内具有出风通道且出风通道设有一进风口(11)和一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在出风通道且位于进风口(11)处转动连接有进风挡板(2),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相互隔离且竖直间隔设置除雾出风通道(3)和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在除雾出风通道(3)与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口(31),所述除雾出风通道(3)内且位于调节口(31)处转动连接有出风调节挡板(5),所述除雾出风通道(3)和调节口(31)均与出风调节挡板(5)之间设有出风调节结构,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调节挡板(5)远离调节口(31)一端的限位凸肩(51),设置于调节口(31)上的限位台阶(32),以及设置于除雾出风通道(3)的顶部内壁且沿除雾出风通道(3)宽度方向设置的弹性卡槽(33),当出风调节挡板(5)转动至调节口(31)时,所述限位凸肩(51)抵接于限位台阶(32)上,当出风调节挡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肩(51)卡入弹性卡槽(33)内。

设计方案

1.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出风外壳(1),所述出风外壳(1)内具有出风通道且出风通道设有一进风口(11)和一出风口(12),其特征在于,在出风通道且位于进风口(11)处转动连接有进风挡板(2),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相互隔离且竖直间隔设置除雾出风通道(3)和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在除雾出风通道(3)与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口(31),所述除雾出风通道(3)内且位于调节口(31)处转动连接有出风调节挡板(5),所述除雾出风通道(3)和调节口(31)均与出风调节挡板(5)之间设有出风调节结构,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调节挡板(5)远离调节口(31)一端的限位凸肩(51),设置于调节口(31)上的限位台阶(32),以及设置于除雾出风通道(3)的顶部内壁且沿除雾出风通道(3)宽度方向设置的弹性卡槽(33),当出风调节挡板(5)转动至调节口(31)时,所述限位凸肩(51)抵接于限位台阶(32)上,当出风调节挡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肩(51)卡入弹性卡槽(3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内循环出风通道内的靠近出风口一端设有沿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长度方向设置的底部出风通道(6),所述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内的一端且位于底部出风通道(6)的两侧设有侧部出风通道(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部出风通道(6)靠近出风口(12)的一端设有底部出风挡板(6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部出风通道(7)靠近出风口(12)的一端设有侧部出风挡板(71)。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肩(51)远离出风调节挡板(5)的一端包覆一弹性层(34)。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口(31)的周向内壁设有密封圈(3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通道内且位于进风口(11)设有空气滤芯(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挡板(2)、出风调节挡板(5)、底部出风挡板(61)和侧部出风挡板(71)均设有转轴拨杆(8)。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空调风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车载空调是由压缩机、冷凝器、节流元件、蒸发器、风机及必要的控制部件构成,用于调节车内温度、湿度,给乘员提供舒适环境的空调系统。

车载空调内具有多个出风通道,用于不同的用途,例如挡风玻璃除雾,脚部吹风,前后座吹风等。

现有的出风通道出风效率低,且密封性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出风外壳,所述出风外壳内具有出风通道且出风通道设有一进风口和一出风口,在出风通道且位于进风口处转动连接有进风挡板,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相互隔离且竖直间隔设置除雾出风通道和车内循环出风通道,在除雾出风通道与车内循环出风通道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口,所述除雾出风通道内且位于调节口处转动连接有出风调节挡板,所述除雾出风通道和调节口均与出风调节挡板之间设有出风调节结构,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调节挡板远离调节口一端的限位凸肩,设置于调节口上的限位台阶,以及设置于除雾出风通道的顶部内壁且沿除雾出风通道宽度方向设置的弹性卡槽,当出风调节挡板转动至调节口时,所述限位凸肩抵接于限位台阶上,当出风调节挡板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肩卡入弹性卡槽内。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车内循环出风通道内的靠近出风口一端设有沿车内循环出风通道长度方向设置的底部出风通道,所述车内循环出风通道内的一端且位于底部出风通道的两侧设有侧部出风通道。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底部出风通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有底部出风挡板。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侧部出风通道靠近出风口的一端设有侧部出风挡板。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限位凸肩远离出风调节挡板的一端包覆一弹性层。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调节口的周向内壁设有密封圈。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出风通道内且位于进风口设有空气滤芯。

在上述的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中,所述进风挡板、出风调节挡板、底部出风挡板和侧部出风挡板均设有转轴拨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具有以下几点优点:

1.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

2.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出风通道多且出风利用效率高

3.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整体密封性好,风门控制简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出风口处的示意图。

图4是本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进风口处的示意图。

图中,1、出风外壳;11、进风口;12、出风口;13、空气滤芯;2、进风挡板;3、除雾出风通道;31、调节口;32、限位台阶;33、弹性卡槽;34、弹性层;35、密封圈;4、车内循环出风通道;5、出风调节挡板;51、限位凸肩;6、底部出风通道;61、底部出风挡板;7、侧部出风通道;71、侧部出风挡板;8、转轴拨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包括矩形状的出风外壳1,所述出风外壳1内具有出风通道且出风通道设有一进风口11和一出风口12,在出风通道且位于进风口11处转动连接有进风挡板2。

设置进风挡板2,可以控制出风通道的进风的源头,即是整个空调风门的总开关。

所述出风通道内且位于进风口11设有空气滤芯13。

设置空气滤芯13,可以进一步过滤进入出风通道内的空气。

所述出风通道包括相互隔离且竖直间隔设置除雾出风通道3和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

设置除雾出风通道3,用于车内挡风玻璃的除雾。

设置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用于调节车位温度。

在除雾出风通道3与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之间设有连通的调节口31,所述除雾出风通道3内且位于调节口31处转动连接有出风调节挡板5,所述除雾出风通道3和调节口31均与出风调节挡板5之间设有出风调节结构。

设置出风调节结构,可以控制除雾出风通道3的开关,以及在关闭除雾出风通道3时,将除雾出风通道3内的风转送至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中,提高了出风效率。

所述出风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出风调节挡板5远离调节口31一端的限位凸肩51,设置于调节口31上的限位台阶32,以及设置于除雾出风通道3的顶部内壁且沿除雾出风通道3宽度方向设置的弹性卡槽33,当出风调节挡板5转动至调节口31时,所述限位凸肩51抵接于限位台阶32上。

通过限位凸肩51与限位台阶32的配合,可以使出风调节挡板5封闭调节口31。

所述调节口31的周向内壁设有密封圈35。

设置密封圈35,可以提升整体装置的密封性。

当出风调节挡板5转动至竖直状态时,所述限位凸肩51卡入弹性卡槽33内。

所述限位凸肩51远离出风调节挡板5的一端包覆一弹性层34。

设置弹性层34,进一步降低限位凸肩51与弹性卡槽33之间的磨损。

通过限位凸肩51与弹性卡槽33的配合且构成软密封结构,可以使出风调节挡板5封闭除雾出风通道3且提高密封性能。

所述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内的靠近出风口12一端设有沿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长度方向设置的底部出风通道6,所述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内的一端且位于底部出风通道6的两侧设有侧部出风通道7。

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的前端为一个出风通道,保证其出风效率,车内循环出风通道4的后端分为一个底部出风通道6以及两个侧部出风通道7。

设置底部出风通道6,用于脚部吹风。

设置侧部出风通道7,一个用于前排侧部吹风,另一个用于后排侧部吹风。

所述底部出风通道6靠近出风口12的一端设有底部出风挡板61。

设置底部出风挡板61,用于控制底部出风通道6的开关。

所述侧部出风通道7靠近出风口12的一端设有侧部出风挡板71。

设置侧部出风通道7,用于控制侧部出风通道7的开关。

所述进风挡板2、出风调节挡板5、底部出风挡板61和侧部出风挡板71均设有转轴拨杆8。

通过转轴拨杆8可以手动控制各个挡板的转动。

还有,转轴拨杆8可以与控制器连接,即可实现自动化控制。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设计图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1836.7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3(浙江)

授权编号:CN209492362U

授权时间:20191015

主分类号:B60H 1/34

专利分类号:B60H1/34

范畴分类:32B;35C;

申请人:嘉兴科欣汽配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嘉兴科欣汽配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14100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罗星街道灵秀路68号

发明人:黄建敏;黄桑

第一发明人:黄建敏

当前权利人:嘉兴科欣汽配有限公司

代理人:燕宏伟

代理机构:11489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一种汽车空调风门控制装置论文和设计-黄建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