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滨生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壳体,圆柱壳体右端开口,圆柱壳体的左端连接有接入管,圆柱壳体的上部铰接有封盖,圆柱壳体的内腔安装有内套筒,内套筒的外侧壁左右两端套有密封圈,内套筒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连通的催化室、冷却室和净化室,催化室的内腔左侧连接有初滤网,催化室的内腔设置有蜂窝陶瓷载体,冷却室的内腔设有螺旋换热管,净化室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和HEPA高效滤层,圆柱壳体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端盖中部连通有出气管,出气管上设有流量检测仪。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避免高温损坏后续净化设备,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方便对内套筒进行装卸更换,降低了装置的检修难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1)右端开口,所述圆柱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接入管(2),所述圆柱壳体(1)的上部铰接有封盖(3),所述圆柱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内套筒(4),所述内套筒(4)的外侧壁左右两端套有密封圈(5),所述内套筒(4)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连通的催化室(6)、冷却室(7)和净化室(8),所述催化室(6)的内腔左侧连接有初滤网(9),所述催化室(6)的内腔设置有蜂窝陶瓷载体(10),所述冷却室(7)的内腔设有螺旋换热管(11),所述净化室(8)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2)和HEPA高效滤层(13),所述圆柱壳体(1)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中部连通有出气管(15),所述出气管(15)上设有流量检测仪(16)。

设计方案

1.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1)右端开口,所述圆柱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接入管(2),所述圆柱壳体(1)的上部铰接有封盖(3),所述圆柱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内套筒(4),所述内套筒(4)的外侧壁左右两端套有密封圈(5),所述内套筒(4)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连通的催化室(6)、冷却室(7)和净化室(8),所述催化室(6)的内腔左侧连接有初滤网(9),所述催化室(6)的内腔设置有蜂窝陶瓷载体(10),所述冷却室(7)的内腔设有螺旋换热管(11),所述净化室(8)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2)和HEPA高效滤层(13),所述圆柱壳体(1)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14),所述端盖(14)中部连通有出气管(15),所述出气管(15)上设有流量检测仪(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壳体(1)的内侧壁设有石棉消音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入管(2)左端外接汽车尾气排放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封盖(3)与圆柱壳体(1)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扣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陶瓷载体(10)上设有三效催化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换热管(11)通过管道外接循环水箱。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随着汽车数量的急剧增加,交通拥堵成了家常便饭,汽车本应具备的便捷、舒适、高效的优势逐渐被过多的车辆所抵消,汽车尾气是汽车使用时产生的废气,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尾气中含有因燃烧不充分而产生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直接排入大空会对空气质量造成不良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净化处理,现有的尾气处理装置多采用固定安装,使得检修较为不便,并且尾气中携带大量热能,容易对净化装置造成损坏,影响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便于检修,有利于减少有害气体排放。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壳体,所述圆柱壳体右端开口,所述圆柱壳体的左端连接有接入管,所述圆柱壳体的上部铰接有封盖,所述圆柱壳体的内腔安装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外侧壁左右两端套有密封圈,所述内套筒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连通的催化室、冷却室和净化室,所述催化室的内腔左侧连接有初滤网,所述催化室的内腔设置有蜂窝陶瓷载体,所述冷却室的内腔设有螺旋换热管,所述净化室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和HEPA高效滤层,所述圆柱壳体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所述端盖中部连通有出气管,所述出气管上设有流量检测仪。

优选地,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圆柱壳体的内侧壁设有石棉消音层。

优选地,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接入管左端外接汽车尾气排放管。

优选地,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封盖与圆柱壳体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扣件。

优选地,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蜂窝陶瓷载体上设有三效催化剂。

优选地,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所述螺旋换热管通过管道外接循环水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接入管将尾气导入圆柱壳体内腔,通过密封圈的密封遮挡作用,使得尾气沿内套筒内腔流动,通过初滤网隔离固体颗粒,通过蜂窝陶瓷载体上的三效催化剂进行催化作用,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分别氧化、还原为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通过螺旋换热管与尾气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避免高温损坏后续净化设备,通过活性炭吸附层和HEPA高效滤层对尾气中残余的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吸附,从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圆柱壳体通过扣件能够打开封盖,方便对内套筒进行装卸更换,降低了装置的检修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包括圆柱壳体1,所述圆柱壳体1右端开口,圆柱壳体1的左端连接有接入管2,圆柱壳体1的上部铰接有封盖3,圆柱壳体1的内腔安装有内套筒4,内套筒4的外侧壁左右两端套有密封圈5,内套筒4的内腔从左到右依次设置有连通的催化室6、冷却室7和净化室8,催化室6的内腔左侧连接有初滤网9,催化室6的内腔设置有蜂窝陶瓷载体 10,冷却室7的内腔设有螺旋换热管11,净化室8的内腔设置有活性炭吸附层12和HEPA高效滤层13,圆柱壳体1的右端螺纹连接有端盖14,端盖14中部连通有出气管15,出气管15上设有流量检测仪16。

圆柱壳体1的内侧壁设有石棉消音层,减少尾气排放时产生的噪音。

接入管2左端外接汽车尾气排放管,将尾气引入圆柱壳体1内进行处理。

封盖3与圆柱壳体1之间设有相配合的扣件,方便封盖3对圆柱壳体1进行闭合密封。

蜂窝陶瓷载体10上设有三效催化剂,通过催化作用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分别氧化、还原为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

螺旋换热管11通过管道外接循环水箱,使得螺旋换热管11内的水循环流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为:

使用本装置时,圆柱壳体1通过接入管2外接汽车尾气排放管,将汽车产生的尾气导入圆柱壳体1内腔,通过密封圈5的密封遮挡作用,使得尾气沿内套筒4内腔流动,通过初滤网9隔离固体颗粒,便于后续气体处理,高温尾气通过催化室6时,接触蜂窝陶瓷载体10上的三效催化剂,通过催化作用将尾气中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分别氧化、还原为对人体健康无害的二氧化碳、氮气和水蒸气,螺旋换热管11通过管道外接循环水箱,使得螺旋换热管11内的水循环流动,尾气经过冷却室7时,与螺旋换热管11进行热交换,从而达到冷却降温的效果,避免高温损坏后续净化设备,尾气经过净化室8时,通过活性炭吸附层12和HEPA高效滤层13对尾气中残余的有害气体进行过滤吸附,净化后的尾气沿端盖14右侧出气管15排出,通过流量检测仪16对尾气排量进行实时检测,本装置中圆柱壳体1通过扣件能够打开封盖3,方便对内套筒4进行装卸更换,降低了装置的检修难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设计图

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12284.4

申请日:2019-01-04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1(大连)

授权编号:CN209354226U

授权时间:20190906

主分类号:F01N 3/035

专利分类号:F01N3/035;F01N3/04;F01N3/08

范畴分类:28A;22H;

申请人:大连外国语大学

第一申请人:大连外国语大学

申请人地址:116044 辽宁省大连市旅顺南路西段6号

发明人:王滨生;姜奇;金科;程嘉辉;郭心

第一发明人:王滨生

当前权利人:大连外国语大学

代理人:周发军

代理机构:34120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一种节能减排的汽车尾气处理装置论文和设计-王滨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