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获得第十二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会议主办权

中国获得第十二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会议主办权

一、中国获得“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论文文献综述)

孟德楷[1](2014)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文中提出1900年至1923年,欧洲历史学家先后在西欧主要国家的首都组织了5次规模较大(每次千人左右)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The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Historical Sciences),分别为巴黎(1900年)、罗马(1903年)、柏林(1908年)、伦敦(1913年)、布鲁塞尔(1923年)。就是在布鲁塞尔举行的第5届大会上,议决设立从属于“国联”(国际联盟,联合国的前身)的常规机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ttee of Historical Sciences),简称“国际史学会”,组织每五年一届的大会,并处理其他日常工作。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成立后,连续组织了第6届(奥斯陆,1928年)、第7届(华沙,1933年)、第8届(苏黎世,1938年)大会。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会没能正常举行。战后,国际史学会于1950年在巴黎召开了第9届大会,并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成员(总部设在洛桑,秘书处设在巴黎)。此后,大会每5年一届如期举办,每届参会的历史学家都在2000人左右。其中以第13届大会(莫斯科,1970年)规模最大(3305人参会)。前苏联齐赫文斯基院士曾参加过第11届至16届大会,他说:“历届历史科学大会都对世界政治形势极为敏感。举办大会的东道国也会对大会发生影响。例如1970年在莫斯科的第13届大会是以纪念列宁诞辰一百周年为标志的;而1975年在旧金山举行的第14届大会则突出美国建国200周年和美国经验。……第16届大会(1985年),联邦德国总统魏茨泽克在致辞时,突出的是‘德国统一’和‘全德意志精神’。”由此也可以看出大会的多元与包容。就大会主体而言,它在促进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意识形态的“相互理解”方面进行了人所周知的努力,并取得了及其显着的效果,它也因此而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二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演变的历史是中国现代学术史上内容丰富而过程曲折的一幕内容。晚清学人对肇始于1900年的“万国史学大会”即有关注;民国年间,先是陈训慈、向达等青年学子,后是朱希祖、傅斯年、顾颉刚、袁同礼、姚从吾、刘崇鋐、蒋廷黻、胡适等史学中坚,以及蔡元培、罗家伦、梅贻琦、何炳松、王世杰等学、政两界的领袖,均以“主动的姿态”致力于中国史学组织的建设,以接轨国际;又均以“积极的姿态”致力于中国与国际历史学会,以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互通;1938年抗战爆发的危难之际,中国政府排除诸难,在傅斯年、顾颉刚、蒋廷黻和胡适之间几经斟酌,指派胡适代表中国参会,并完成了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的工作。1940年代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因“二战”而中断,但中国国内史学界仍关注并讨论以往历届“大会的主旨”和国际史学的趋势;1950至1970年代,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的官方联系虽然中断,但在中苏友好、中苏对立,以及东西方“冷战”的大格局下,中国史学界却并未中断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尤其是苏联参会的关注;“文革”结束和1978年底中国改革开放格局的形成,以及胡乔木、刘大年、季羡林、戴逸、张椿年、张海鹏等一批学界领袖的扎实推动,最终完成了中国史学融入国际的进程:自1980年以来,中国史学会代表团参加了第15届,以及此后的历届大会,直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的第21届大会上,通过了第22届大会2015年在中国山东大学举办的议案。与其他国际组织不同,100多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始终对中国、对中国史学界、对中国历史文化怀有真诚的敬重和热情的期待。1937年国际历史学会会长、剑桥大学教授田波烈访华期间,曾以“一生最伟大的时刻”期待中国加入国际历史学会;国际历史学会主席埃德曼、柯卡,秘书长阿维勒夫人等享誉国际的史学家都是中国融入大会的真诚推动者。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历史,就是中国与世界、中国史学与国际史学相互交融的历史,更是一部极具讨论价值的当代学术史。本文梳理了近百年来中国与大会相互交融的基本线索,讨论了其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以及每一个节点上的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图“回溯”或“复现”一段完备的历史。二本文在系统梳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史实和中国与大会关系演变状况的基础之上,主要讨论了四方面的问题。第一,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形成机制,研究其组织结构和学术范式的演变。国际学术组织是国际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是历史学家自己的国际组织,是全球史学家的学术共同体,享有“史学奥林匹克”的盛誉。第14届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主席埃德曼说:“今天,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成为历史学科不可或缺的成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大会从一个纯粹西欧和美国学者参与的组织发展为一个全球性的组织,大会的范式也经历了新旧更替的巨变。在大会成立之初,支配史学家头脑的是历史主义思想,研究对象主要是民族国家的政治史,写作方法是叙事。今天参加大会的史学家讨论全球史,历史学日益社会科学化,历史分析成为主流的表达方式。第二,从国际学术界层面,研究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中国史学组织的的演进情况。中国近代学术共同体制度是西方的舶来品。1905年,中国学人对“柏林史学大会”的宗旨及其组织就予以关注。1920年,“南高学派”的青年学生成立史地研究会,其首要的努力目标,就是推动组建中国史学会,以利于中国参与国际学术交流。1923年,青年学子向达译自《美国历史评论》长文《不鲁舍拉第五次万国史学大会》及“译者附志”,是由本文首次使用的一篇重要文献,在近代学术交流史和史学组织发展史中有重要地位。1929年,中国史学会筹建的动机同样缘于1928年在挪威首都奥斯陆召开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具体刺激”。1980年,中国史学会恢复工作当年,就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正式成为会员。此后,1995年和2010年两次提出申办大会。考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关系的演变,有助于我们从中国历史学界参与国际交流层面上认知中国史学组织的自身演变过程和特点。第三,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观照中国史学理论与方法的流变。晚清以降,中国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西学东渐,中国本土的传统学问受到了最明显的冲击。相较于自然科学领域,历史学是中国传统固有之学问,中国发达的史学自有一套成熟的处理资料的方法和表达的形式,因此,史学方法的自我变革在时间上迟了一波。自民初至今,中国学人一直都密切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选题和方法论方面的变化,自觉从国外的新方法中汲取灵感和启发,“以预世界之流”。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各大学创办的《史地学报》、《历史教育》、《史学消息》和《现代史学》等杂志,都积极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活动、相关的史学选题和学术方法等,自觉寻求方法论上的启示。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中国史学虽然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进行研究,但对苏联史学家历届参会的关注,也促进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方法的思考;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史学家走出国门,眼界大开,治史理念和方法得以丰富。外国史学流派和方法通过各种途径输入中国并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力,其中最集中的途径还是史学大会。参加历次大会的中国学者中都有人记录和分析了史学大会的情况,其中最集中的则又是对国际史学理论和方法进展的报道。第四,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关系史是在微观层面上研究全球化历程的极佳个案。从起源上说,国际史学大会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在历史学的学术研究和学术组织层面的反映。就演进来看,大会起初是一个欧美性质的组织,其成分和议题不断扩张,中国加入和申办的经历本身就是全球化进程的一个个案情况,值得从全球史入手解读。中国对大会的期待和参与当然有着自己的民族诉求。作为历史大国,中国学者们除学习国外同行之外,更要展示自身的追求和取得的成绩,以期在世界讲坛上获得应有的话语表达。而史学又总是以这样那样的方式昭示着国家的兴衰,因而中国与史学大会的关联,又成为近百年来几代学人念兹在兹的“邦国大计”。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成为战胜国,首次跻身近代大国之列,这也成为中国以大国身份加入国际史学大会的直接动机;1938年,傅斯年在阐释中国参加大会的动因时,更是明言:“此会系‘国联’所主持,是一郑重国际学术会议,未可轻视。且其中包括近代外交史、远东史,此皆日本人指鹿为马,混淆视听之处,吾国不可略也。”这也说明,只有融入国际,才可以真正扞卫中国的权益。1980年之后,中国再度以“和平大国崛起”的姿态成为国际历史学会会员国,及至2010年在阿姆斯特丹大会上成功申办了2015年大会,成为100多年来,大会第一次在亚洲国家举行的东道主,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是继中国成功主办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之后,将在中国举办的又一次国际盛会。主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中国文化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战略意义,是中国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文化节点。

张明娟[2](2012)在《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文中指出为了共同的兴趣目标,遵循一定的行为规范,具有相同或相近的价值取向、文化生活、内在精神和具有特殊专业技能的人围绕共同的主题内容通过研究、讨论、协作可以组成学术共同体。学术共同体有共同的目标,有相应的内在机制,有活动的主体,有共同关注的领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可以被看成一个学术共同体:它缘起于对民族主义史学的超越,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制度章程,建立了完备的组织机构,尽可能吸纳各国的历史学家参与,通过每五年一次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为历史学家搭建合作交流的平台,促进历史学科发展。中国将承办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我们急需对它加深了解。19世纪被称为“历史学的世纪”,历史学走向了专业化和职业化的道路。民族主义史学是适应近代民族国家构建需要而产生的,在19世纪的欧洲确立传播:史学工作在民族的或国家的框架中展开。民族主义史学的利弊得失引起人们的关注,德意志成为一个典型。一战打破了已经建立起来各国史学家之间的微弱联系,以德国和奥地利为一方的史学家与法国和比利时等国为另一方的史学家之间充满敌意和不信任感。突破民族主义史学框架,促进历史学家之间的交流成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出现的缘由。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是非政治性机构,每五年召开一次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其目的是加强国际合作,发展历史科学。1924年5月15日临时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在布鲁塞尔建立了,而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正式成立大会直到1926年5月14日才在瑞士日内瓦召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发展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这是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初始阶段,它为对立双方的历史学家们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这一时期的主要成就是推动了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建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到20世纪90年代是它发展的第二阶段,东西方历史学家在这里相遇和展开讨论。这一时期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历史科学大会进一步走向国际化。而且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组织结构和制度章程日益完善,国际间的史学交流走上制度化的道路。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自成立后就致力于构建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历史学家共同体,但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成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被欧美史学家所主导,亚非拉大部分国家与地区还没有参与或没有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目前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工作方法进行了调整和改进,向更多国家与地区开放,采取措施鼓励非欧美历史委员会的加入,且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题和安排上日益凸显非欧美国家的重要性,使非欧美国家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的地位日益增强。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拓展为一个拥有54个成员的学术共同体。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任务在于促进各国历史科学的国际性合作,并且在世界舆论界代表与维护历史学家的利益。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1938年中央研究院正式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胡适参加了在苏黎世召开的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38年到1982年之间,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之间的正式联系中断,但中国学者依旧通过各种渠道关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情况。1980年中国以非正式成员身份参加第1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1982年中国正式成为国际科学委员会的一员,两者之间的往来日益频繁。中国加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时间仅有30多年,但它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已经成功地申请承办2015年第22届大会。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关系是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发展的一个缩影。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历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密切,历届大会涉及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史学的研究趋向、关注的重点。为了更有效地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历史学研究之间的关系,本文将全球史作为个案,全球史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2000年在奥斯陆举办的第19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全球史被列为第一大主题,且其他主题和专题大都是围绕全球史展开。虽然在这次大会上没有几个人能够真正地了解全球史,但这次大会使历史学家意识到全球史的研究价值,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全球史,在第20届和第21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上,我们依然看到全球史的重要影响。而经过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催化,在世界范围内全球史研究的热潮有增无减。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将国际历史科学大会比作加速器,它对史学研究的潮流有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可以作为学术共同体的一个范例:它旨在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尽可能吸收更多国家参与历史研究与讨论,建立世界范围内的跨国史学交流,促进历史学的发展。由于语言和材料的限制,本文采用个案分析的方式来对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进行动态展示。

王成[3](2012)在《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文中指出国际奥委会在新形势下创立青奥会,其“理念”意义远大于“实践”意义。选择以“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为题的研究,基于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的时代背景,基于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的现实诉求,基于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认识的实践需要,也基于作者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的研究旨趣。本研究综合运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归纳演绎法以及历史研究法,以奥林匹克主义为指导思想,以文化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切入,从对《奥林匹克宪章》的文本解读和现代奥运会创始人顾拜旦伯爵的奥林匹克思想分析入手,提炼出奥林匹克运动蕴涵的理想愿景与价值向度。在此基础上,从理想偏离和价值迷失的角度剖析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考察青奥会诞生的背景渊源,分析青奥会的价值意义,再结合新加坡办会实践,展望青奥会未来发展,最后将理论分析落入实践筹办,基于改革与创新的思路,对2014年南京青奥会提出筹办性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一、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体现在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以及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结合《奥林匹克宪章》中的相关条款论述,归纳出奥林匹克运动的价值理念和精髓体现在“教育思想”、“竞争精神”、“理想情怀”以及“普世价值”四个方面。二、奥林匹克运动以“人”为“原点”和“核心”,把“人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奥利匹克“人文危机”在于对奥林匹克理想的迷失和价值的偏移:身心二分、灵肉分离;工具至上,身体肢解。唯有回归价值理性,以人为本;发展身心和谐,完整的人,才能引导奥林匹克运动的健康发展。三、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奥会诞生有其深刻的思想背景和现实依据。其创立的思想渊源基于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以及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欧洲奥林匹克青年节、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世界青年运动会和奥林匹克青年营这四项专为青年人举办的活动为青奥会奠定了前期基础和实践准备,青奥会应当从中汲取成功经验,克服自身不足。四、青奥会是以青少年为对象,以运动会为平台,以运动竞赛为手段,以城市为载体,通过运动员之间的比赛、交流、互动来实现推广奥林匹克价值观,传播奥林匹克文化,推广体育伦理道德,开展生活方式教育的大型体育活动。突出运动参与,倡导“参与运动、分享快乐”的青奥理念。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意义在于“沟通、欢娱”的体育游戏精神。青奥会的文化价值建立在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的狂欢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的精神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工具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的复归性四个方面;奥林匹克通过体育运动为人类展示一个善于为社会树立榜样的理想状态,在体育中寻找和建立信仰,具备文化的拓展性,超越地域文化而带有跨文化性。五、新加坡青奥会成功之处在于将“理念”青奥落实到“实践”青奥,体育和文化教育结合的办会模式切实可行,不足之处在于没能走出奥运赛事承办“阴影”,实践特色不突出。青奥会承载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必须重提对奥林匹克运动主体——“完整的人”——的关照;基于以下五种途径和线索: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青奥会未来面临“浪漫的理想与严峻的现实”。6.南京取得青奥会申办成功,有偶然性因素,但更多地是基于自身条件和针对竞争对手的策略选择。筹办南京青奥会需要处理好四个关键问题: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南京模式”是南京申办青奥会之初提出的概念性口号,具有不确定性;其内涵和体系结构仍在调整之中,没有一个完整而统一的认识和界定。作为指向性的概念,“南京模式”是对南京申办、承办和举办青奥会经验的高度概括,处在形成并不断完善之中。以举办青奥会的时间进程作为依据,分别从理念模式、商业模式、仪式模式、竞赛模式、文教模式、场馆模式以及传播模式七个方面进行目标分解考察,展望实践筹办的各进程工作。建议南京青奥会:以“狂欢庆典”为办会理念,以“教育引导”为核心思想,以“节俭务实”为办会方针,办一届“平民化、可持续”的青年盛会;六大办会目标体现层次梯度,正确处理“利己”与“利他”的辩证关系;改革仪式活动,以“简约创新”的思想改革开闭幕式及大型活动;赛事项目的队员选拔和比赛变革加以调整,还原体育比赛的游戏性本源;文教活动体现持久性和引导性,寓教于乐;后勤接待按国际惯例和标准,引导青少年树立健康生活方式。

赵国闯[4](2011)在《论体育软实力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通过大量的资料及例证来分析阐明体育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首先,对体育软实力进行了介绍。指出体育软实力是通过体育活动表现出来的思想、观念、制度等软性因素,以吸引、渗透等非强制的方式去影响其它国家或地区的一种能力。依据其来源也可划分为制度性体育软实力、认同性体育软实力和同化性体育软实力。通过体育价值观、体育制度、体育文化及具体的体育过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具有易接受性、传统性、时代性和效果能够叠加等特点。其次,分析了体育软实力的实现途径。体育软实力的作用主要通过体育明星等个人、体育组织及奥运会等大型体育赛事三条途径表现出来。最后,论述了体育软实力在传统国际关系中及应对国际关系新问题时的作用。指出体育软实力在传统的国际关系中能够起到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推动国际合作的开展、促进国际新秩序建立的作用;在应对国际关系中的新问题时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提出体育软实力有利于民族关系的改善、有利于消弭恐怖主义及保护环境。同时,在每个部分还都指出了体育软实力的局限性。

孙枢,李任伟[5](2009)在《我国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的30年》文中研究表明对1979年成立的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地质学会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30年来的工作进展和成就做出了回顾与综述。主要涉及:委员会成立的背景和综述以及组织机构的演变;主办全国沉积学学术会议、专题学术会议和国际专题学术会议的基本情况和学术内容,推动了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在国家活动方面所做出的多方面努力,促进了同国际的联系和国际交流的发展,创办《沉积学报》,经过20多年的努力已成为国内重要期刊和学术交流的平台。

孙枢[6](2009)在《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的30年——庆祝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30周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至今已30年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大事。所以说是大事,因为她是在迎来科学的春天的时刻成立的,凡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都能体会那一事件的非凡意义;所以说是大事,因为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是伴随改革开放成长和发展的,成立以来为推动矿物岩

胡振宇[7](2006)在《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城市体育设施迎来了一个建设高潮。一方面,现代体育和处于加速发展时期的城市对体育设施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另一方面,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已不仅仅是场馆单体的建设,而同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密切相关。北京2008年奥运会场馆设施的建设即是实例和佐证。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已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要课题。本论文以我国城市为背景,在国内外基础资料研究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现代体育为导引,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并结合实例,探索了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及其具体表现。在以上理论研究和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视角下的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策略和思路。国内以往对现代体育设施的研究偏重于单体场馆设施的研究,有关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理论研究刚刚起步,成果还不多。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可为丰富这方面的内容尽一点微薄之力,新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思路将有助于我国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理论研究,同时可为我国以后的城市体育设施建设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全文共分为九个部分。绪论。论述了选题的背景和依据,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内容和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等。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建构了论文的整体框架,并对论文的格式作了说明。第一章体育与城市生活。本章首先界定了体育的概念与本质,接着描述了国内外体育特别是现代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历程,分析了现代体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自特点,论述了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多方面的相互联系。第二章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这是本论文要研究的核心问题。本章首先明晰了体育设施、城市发展、城市化等重要概念,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即一方面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特别是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还有着明显的“催化”和推动作用。最后阐述了我国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新要求。第三章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鉴于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密切关系,本章对此进行了重点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大型运动会的概念和大型运动会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接着结合国内外实例,从城市规划布局、城市形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经济、城市科技等方面详细论述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的相互关系。第四章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与城市经营。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问题是社会各界十分关注的难题。本章论述了赛后利用和城市经营的概念,分析了我国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现状和赛后利用不佳的原因,试图从城市经营角度探索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思路和运作方式。

周爱国,明厚利[8](2004)在《中国获得“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文中研究说明

二、中国获得“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获得“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论文提纲范文)

(1)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题解
    二、学术史
    三、问题与方法,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演进历程
    一、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创始背景
    二、早期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1898年海牙:发端
        (二) 1900年巴黎:独立大会
        (三) 1903年罗马:常设性组织的标志
        (四) 1908年柏林:办会争议和成就
        (五) 1913年伦敦:盛况及意义
    三、一战后的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与大会
        (一) 1923年布鲁塞尔大会:“胜利者的聚会”
        (二) 1926年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奥斯陆、华沙和苏黎世大会
    四、冷战时期:政治与方法论的争议
        (一)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制度改革
        (二) 冷战时期的政治对话和分歧
        (三) 方法论讨论
    五、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史学会
        (一) 冷战结束之前的全球史
        (二) 1995年以来的大会与全球史
        (三) 国际历史科学委员会的全球化努力
第二章 民国早期:中国学界对“万国史学大会”的积极姿态
    一、国学根底与国际视野:南高史地研究会与《史地学报》
        (一) 南高史地研究会成立的背景
        (二) 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创办与南高史地研究会的活动
        (三) 《史地学报》的学术抱负及其对国外史学的关注
    二、对接国际:陈训慈论中国史学组织的早期建设
        (一) 陈训慈其人及其西史视野
        (二) 陈训慈对西方史学家组织的引介和对中国史学会建设的初步思考
        (三) 推动中国史学走向世界
        (四) 近代科学语境中的史地学会建设
    三、陈训慈、向达与“不鲁舍拉第五届万国史学大会”
        (一) 《史地学报》首次提到伦敦国际史学大会
        (二) 陈训慈对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报道
        (三) 向达发表评述第5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译文
        (四) 向达译文传达的大会信息
    四、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在中国的反响
        (一) 从《史地学报》到《史学杂志》
        (二) 陈训慈对第6届国际史学大会的评介
        (三) 刺激与回应:朱希祖筹建中国史学会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参加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国际历史学会会长田波烈来华:过程与反响
        (一) 田波烈来华与中国学人的响应
        (二) 顾颉刚、陶希圣与田波烈的会谈
        (三) “最伟大的时刻”:田波烈的期待与傅斯年、何炳松的参与
        (四) 相关媒体报道的搜集与分析
    二、学界立场和政界态度:中国加入国际史学会的合力
        (一) 傅斯年、王世杰的努力
        (二) 蔡元培与中研院的态度
        (三) 傅斯年的坚持与中国参会代表(胡适)的选定
    三、中国代表胡适与第八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 会前的准备:傅斯年与胡适之间的联络
        (二) 胡适的参会论文:中国史研究的新进展
        (三) 胡适的参会过程:中国登上国际史学舞台
第四章 1940-1980年:失联与回归
    一、官方联系中断后中国史学界与大会的关联
        (一) 关注大会主旨:1940年代相关状况与分析
        (二) 冷战思维:1950—1970年代相关状况的梳理与分析
    二、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官方联系的恢复
        (一) 国际史学界的呼唤与中国史学界走向开放
        (二) 中国组建第15届大会代表团和参会筹备
    三、参加第15届大会与成为正式会员国
        (一) 参加第15届大会的意义与影响
        (二) 中国正式加入国际史学会
第五章 1985年:中国与第16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
    一、两个显着变化
    二、以积极的姿态参会
    三、大会对中国的持续影响
第六章 1990年代:波折中不断密切的交流与合作
    一、中国学者参与马德里和蒙特利尔大会的历程
        (一) 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学者的大会学术交流活动
    二、中国首次申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及其受挫
        (一) 关于中国申办国际大会的原因分析
        (二) 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过程与节点
        (三) 中国首次申办失利原因分析
    三、1990年代中国学者对大会的观察与思考
        (一) 对会议代表性观点的介绍与评论
        (二) 对西方学者研究方法与特点的思考
        (三) 关于中国史学发展的建议
第七章 历史性突破:2000年以来的中国与国际史学大会
    一、中国积极参与新世纪的三次大会
        (一) 新世纪中国史学家代表团的构成及其特点
        (二) 中国史学家参与深度的提升
        (三) 新世纪中国学者对大会的积极观察与思考
    二、2010年:成功申办2015年第22届大会
        (一) 中国申办国际史学大会的再次酝酿
        (二) 中国再次申办的筹备历程
        (三) 2010年阿姆斯特丹:中国成功获得第22届大会的承办权
        (四) 中国申办成功的原因及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缘起
第二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发展
第三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拓展
第四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中国
第五章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历史学研究
结语
附录: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大事记
参考文献

(3)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 基于时代背景:奥林匹克运动尚未能完成历史所赋予的神圣使命
        (二) 基于现实诉求:青奥会的创立为奥林匹克运动持续发展找寻方向
        (三) 基于实践需要:南京青奥会举办在即,完善和发展相关理论认识
        (四) 基于研究旨趣:个人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研究偏好和以往学术经历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一) 围绕青奥会主题相关研究
        (二) 奥林匹克理想与价值研究
        (三) 奥林匹克运动的异化研究
        (四) 综合性赛会承办模式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 文献资料法
        (二) 比较分析法
        (三) 专家访谈法
        (四) 归纳演绎法
        (五) 历史研究法
    四、研究思路与框架设计
        (一) 研究思路
        (二) 框架设计
    五、核心概念
第一章 理想与价值:奥林匹克运动理念的文本分析
    一、奥林匹克运动纲领解读
        (一) 宪章概况与基本内容
        (二) 基本原则的阐述分析
        (三) 引起注意的两个问题
    二、顾拜旦的奥林匹克思想
        (一) 身心一统和谐发展的教育观
        (二) 仪式内化美与尊严的宗教观
        (三) 追求和平趋向大同的理想观
        (四) 树立榜样惠及大众的平民观
    三、奥林匹克运动理念归纳
        (一) 教育思想
        (二) 竞争精神
        (三) 理想情怀
        (四) 普世价值
    五、小结
第二章 背离与迷失: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审视
    一、“人”的发展:奥林匹克运动的逻辑起点和归宿
        (一) 人本主义的价值取向
        (二) 完整的人与全面发展
    二、“人”的背离: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根源
        (一) 身心二分,灵肉分离
        (二) 工具至上,身体肢解
    三、“人”的分解:奥林匹克运动“人文危机”之剖析
        (一) 锦标至上的兴起与青年群体的远离
        (二) 商业利益的侵袭与人本取向的遮蔽
        (三) 科技手段的滥用与公平原则的背弃
        (四) 意识形态的干涉与育人价值的迷失
        (五) 赛事规模的扩张与原初理想的背离
        (六) 利益道德的纠结与诚信意识的缺失
    四、“人”的回归: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走向与价值诉求
        (一) 价值理性,以人为本
        (二) 完整的人,和谐发展
    五、小结
第三章 理念与实践:青奥会创办背景之历史考察
    一、理念逻辑线:青奥会创立的思想背景渊源
        (一) 古希腊的公民意识与竞争精神
        (二) 奥运会的狂欢盛典与永恒主题
        (三) 欧洲人的价值理念与强势文化
        (四) 改革者的贵族身份与理想情怀
    二、操作实践线:青奥会创立的实践样板先范
        (一) 青奥之源:奥林匹克青年营
        (二) 青奥之形:欧洲青年奥林匹克节
        (三) 青奥之韵:澳大利亚青年奥林匹克节
        (四) 青奥之体:世界青年运动会
    三、小结
第四章 内核与表征:青奥会文化价值的多唯图景
    一、青奥会的价值内核
        (一) 何为青奥会
        (二) 青奥会何为
        (三) 青奥会精神——“YOG DNA”
        (四) 青奥会价值的本体论考察
    二、青奥会的文化价值:一种系统图景
        (一) 狂欢性:人性解放与公民狂欢
        (二) 精神性:竞争协作与人本取向
        (三) 工具性:社会教育与文化传播
        (四) 复归性: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
    三、西方文化扩张?对青奥会价值的批判性思考
    四、小结
第五章 反思与超越:青奥会发展以何回归
    一、2010年首届新加坡夏季青奥会利弊分析
        (一) 整体概况
        (二) 视觉形象
        (三) 赛事组织
        (四) 文教活动
        (五) 媒体评价
        (六) 总体考察
    二、恪守与坚持:青奥会发展的另一种反思
        (一) 美与尊严:找寻古奥运会的意义世界
        (二) 竞争精神:恪守公平竞争的价值规范
        (三) 理想现实:平衡青奥发展的关系布局
        (四) 体系整合:树立竞技比赛的主体地位
        (五) 度的艺术:掌控青奥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小结
第六章 改革与创新:迈向2014年南京青奥会
    一、南京申办2014年青奥会渊源始末
        (一) 南京申办青奥会历程回顾
        (二) 南京成功申办的策略分析
        (三) 南京与青奥会的契合探讨
    二、筹办南京青奥会的四个关键问题
        (一) 参赛心态与追求目标
        (二) 舆论导向与民众关注
        (三) 赛前谋划与遗存重点
        (四) 评价标准与筹办理念
    三、青奥会承办之“南京模式”
        (一) 提出背景
        (二) 辩证认识
    四、南京青奥会的筹办性思路
        (一) 办会理念:狂欢庆典
        (二) 办会目标:层次梯度
        (三) 办会方针:节俭务实
        (四) 仪式活动:创新简约
        (五) 赛事项目:革新引领
        (六) 文教活动:引导持久
        (七) 后勤接待:标准惯例
    五、小结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4)论体育软实力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 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作为软实力的体育软实力
    2.1 软实力、文化软实力及体育软实力
    2.2 体育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及表现形式
        2.2.1 体育软实力的核心内容
        2.2.2 体育软实力的表现形式
    2.3 体育软实力的类型及特点
        2.3.1 体育软实力的类型
        2.3.2 体育软实力特点
3 国际关系中的体育软实力
    3.1 体育软实力与公共外交
    3.2 体育软实力的实现途径
        3.2.1 个人途径
        3.2.2 国内体育组织机构
        3.2.3 国际体育组织机构
4 体育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
    4.1 体育软实力对传统国际关系的影响
        4.1.1 体育软实力对综合国力的影响
        4.1.2 体育软实力对国际合作的影响
        4.1.3 体育软实力对国际新秩序的影响
    4.2 体育软实力对化解国际关系新问题的作用
        4.2.1 体育软实力与民族关系
        4.2.2 体育软实力与恐怖主义
        4.2.3 体育软实力与环境保护
5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5)我国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的30年(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
2 组织和推动学术活动
3 国际活动
4 主办沉积学报
5 推荐人选
6 结束语

(7)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0.1.1 研究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方法
        0.2.1 研究目的
        0.2.2 研究内容
        0.2.3 研究方法
    0.3 研究的创新之处
    0.4 相关研究综述
        0.4.1 国外有关体育设施的研究
        0.4.2 国内有关现代体育设施的研究综述
    0.5 论文的整体框架
    0.6 论文的格式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一章 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
    1.1 体育与体育发展历程
        1.1.1 体育的概念
        1.1.2 我国体育发展历程
        1) 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
        2) 我国近代体育的发展
        3) 新中国体育的发展
        1.1.3 国外体育发展历程
        1) 国外古代体育的发展
        2) 国外近现代体育的诞生与发展
    1.2 现代体育的构成与特点
        1.2.1 现代体育的构成
        1.2.2 现代体育的特点
    1.3 现代体育与城市生活
        1.3.1 现代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1.3.2 现代体育充实了城市居民生活闲暇时间
        1.3.3 现代体育改善了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1.3.4 现代体育拓展了城市居民生活空间
        1.3.5 现代体育成为城市的“名片”
    1.4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二章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
    2.1 现代体育设施的概念和内容
        2.1.1 现代体育设施的概念
        2.1.2 现代体育设施的类型
        2.1.3 主要体育设施类型的内容
        1) 体育中心
        2) 体育场
        3) 体育馆
        4) 健身房
        5) 球类运动设施
        6) 水上运动设施
        7) 冰雪运动设施
        8) 射击射箭场
        9) 自行车赛车场
        10) 其他运动设施
    2.2 城市发展与城市化
        2.2.1 城市与城市发展
        1) 城市
        2) 城市发展
        2.2.2 城市化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1) 城市化的概念
        2) 城市化的一般规律
        2.2.3 我国城市发展的基本特征
        1) 我国城市化发展历程与各时期的城市化水平
        2) 目前我国城市化的基本特征
    2.3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发展
        2.3.1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规划
        1) 体育设施是城市公共设施的一个门类
        2) 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2.3.2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2.3.3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受限于城市用地环境
    2.4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
        2.4.1 催化剂和推动力
        2.4.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跳跃性发展
        2.4.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发展的具体表现
        1) 建成了一批高质量的体育设施,提高了城市人均拥有体育设施的指标
        2) 带动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了城市形象
        3) 调整了城市形态,优化了城市结构
        4) 传播了体育文化,促进了城市文化的发展
        5) 带动了经济增长,加速了城市发展
        2.4.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负面效应
    2.5 我国城市发展对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的新要求
        2.5.1 我国体育设施的现状
        2.5.2 对体育设施数量上的要求
        2.5.3 对体育设施类型上的要求
        2.5.4 对体育设施多功能性的要求
        2.5.5 对建设大型体育设施的要求
    2.6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三章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
    3.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对体育设施建设要求
        3.1.1 大型运动会的概念
        3.1.2 大型运动会对体育设施建设的要求
    3.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在城市中的布局
        3.2.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3.2.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
        1) 选址方向
        2) 基地选择
        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选址与城市总体规划
        3.2.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空间分布模式
        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三种空间分布模式
        2) 三种空间分布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3) 来自奥运场馆建设的经验
        4) 北京亚运会和奥运会场馆的空间布局模式
    3.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形态
        3.3.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改变了周边地块的空间形态
        3.3.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了城市副中心或新城区的形成
    3.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3.4.1 城市基础设施的概念
        3.4.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基础设施的全面改善
    3.5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建设
        3.5.1 推动城市交通规划的实施,从整体上改善城市交通
        1) 科学规划、分期实施
        2) 建造大客运量的公共交通
        3) 按大型运动会集散要求从整体上改善城市道路交通
        3.5.2 举办大型运动会期间城市交通的组织
        1) 根据不同人群的交通需求组织客运交通
        2) 实施综合交通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
        3) 临时交通措施和特殊状态下的交通预备方案
        3.5.3 体育场馆的总平面交通组织
        1) 总平面规划中的流线安排
        2) 停车场
    3.6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经济发展
        3.6.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的建设费用分析
        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的建设费用分析
        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费用与主办城市建设费用的筹措
        3.6.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房地产开发
        3.6.3 举办大型运动会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
        3.6.4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推动城市经济全面发展
    3.7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环境
        3.7.1 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
        3.7.2 整治城市环境
        1) 举办大型运动会的要求
        2) 整治城市环境
    3.8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形象
        3.8.1 通过体育设施塑造城市形象
        3.8.2 展示城市历史文化和现代城市形象
    3.9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科技
        3.9.1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应用和表现现代科技成果
        3.9.2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促进城市科技发展
    3.10 以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促进城市整体建设-以1992年第25届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设施建设与巴塞罗那的城市建设为例
        3.10.1 巴塞罗那和巴塞罗那奥运会简介
        1) 巴塞罗那简介
        2) 巴塞罗那奥运会简介
        3.10.2 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设施的建设
        3.10.3 巴塞罗那奥运会与巴塞罗那城市整体建设
    3.11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四章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的赛后利用与城市经营
    4.1 赛后利用问题的提出
        4.1.1 现代体育内涵的发展提出了体育场馆的赛后利用问题
        4.1.2 奥运会场馆建设凸显了赛后利用问题
    4.2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对策
        4.2.1 城市经营的内涵
        4.2.2 我国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现状和原因
        1) 我国体育设施的赛后利用现状
        2) 我国体育设施赛后利用问题的原因
        4.2.3 从城市经营的角度看体育设施赛后利用的对策
        1) 综合考虑各种要求,制定赛后利用总体方案
        2) 配合总体规划,合理配置场馆资源
        3) 明确对象,综合经营
    4.3 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赛后利用和经营的方式
        4.3.1 注重体育设施的多功能使用问题
        4.3.2 把体育设施建在高等院校内
        4.3.3 以俱乐部形式经营体育设施
        4.3.4 开发群众喜爱的体育项目
        4.3.5 以体养体,以商养体
    4.4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五章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5.1 大众体育与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
        5.1.1 国外大众体育的兴起与特点
        1) 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大众体育
        2) 政府重视和推动大众体育发展
        3) 十分重视大众体育设施建设
        4) 大众体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5.1.2 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与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1)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内容与特点
        2) 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
    5.2 大众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
        5.2.1 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
        5.2.2 我国大众体育设施的现状
        1) 数量与质量
        2) 服务对象与定位
        3) 布局与结构
        4) 项目设置与功能组成
        5.2.3 大众体育设施的发展方向
        1) 面向群众、重在参与
        2) 营造环境、复归自然
        3) 综合经营、持续发展
    5.3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5.3.1 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1) 社区的概念
        2) 我国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的规划指标
        5.3.2 大众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1) 我国社区体育设施的设置形式
        2) 大众体育设施建设与社区更新和发展
    5.4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六章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案例研究—以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与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开发为例
    6.1 我国现代体育设施建设模式的变化
        6.1.1 从场馆单体建设到体育中心建设
        1) 体育场馆单体建设的实践
        2) 体育中心的建设实践
        6.1.2 从体育中心建设到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
    6.2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的背景和场馆规划设计
        6.2.1 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背景-第十届全运会
        1) 申办第十届全运会的历程
        2) 第十届全运会简介
        6.2.2 南京十运会场馆的总体布局
        6.2.3 南京奥体中心的立项、选址与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1) 南京奥体中心的立项与选址
        2) 南京奥体中心的规划设计任务要求
        3) 南京奥体中心的规划设计国际竞赛
        6.2.4 南京奥体中心的实施方案评述
        1) 南京奥体中心实施方案简介
        2) 南京奥体中心实施方案规划设计评述
    6.3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与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6.3.1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的契机
        1) 河西地区-南京主城内最后一片可供大规模开发的用地
        2) 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调整与《南京市河西新城区总体规划》的编制
        3) 南京奥体中心建设-南京河西新城区开发的契机
        6.3.2 用规划指导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1) 以河西新城区总体规划指导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2) 配合南京奥体中心的建设推进河西新城区的开发
        3) 现有环境的整治与改善
        6.3.3 南京河西新城区建设的特点与发展前景
        1) 南京河西新城区建设的特点
        2) 南京河西新城区的发展前景
        3) 广州模式与南京的选择
    6.4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第七章 城市视角下的现代体育设施建设策略
    7.1 规划设计策略
        7.1.1 项目立项应符合城市发展战略的要求
        7.1.2 项目选址应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
        7.1.3 规划设计方案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
    7.2 生态环保策略
        7.2.1 减小规模、控制标准、节俭办赛
        7.2.2 利用和更新现有场馆,发挥最大效益
        7.2.3 可循环使用的体育设施
        7.2.4 节约能源与材料
    7.3 系统建设策略
        7.3.1 根据建设程序和赛事要求进行系统建设
        7.3.2 根据举办方式和城市实力进行系统建设
        1) 基本没有新建场馆的洛杉矶奥运会
        2) 最后一刻完工的雅典奥运会体育设施
        7.3.3 根据现代体育的要求进行系统建设
    7.4 可持续发展策略
        7.4.1 平赛结合、近远结合
        1) 在总体规划中的考虑
        2) 单体建筑的策划
        7.4.2 与生态环境相协调
        1) 举办大型运动会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
        2) 在保护好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
        3) 把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结合起来的几个策略
        7.4.3 社会化与产业化的策略
        1) 体育的重新定位
        2) 体育设施建设的社会化产业化策略
    7.5 本章小结
    注释和参考文献
结 论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8.1.1 论文的主要结论
        1) 应放大对现代体育设施研究的视角,推进现代体育设施的系统化建设
        2) 现代体育设施建设和城市发展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
        3) 应重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作用
        8.1.2 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1) 不应忽视大型体育设施建设对城市发展的负面影响
        2) 应进一步加强对大众体育设施建设的研究
        3) 应进一步借鉴和学习国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的经验
        4) 应进一步开展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设计规范研究
    8.2 论文的创新点
        1) 从城市的视角来研究我国体育设施的系统化建设
        2) 探索了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的互动关系
        3) 提出了大型运动会体育设施建设的若干策略
参考文献
附录 1 图表索引
附录 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 谢

四、中国获得“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论文参考文献)

  • [1]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与百年中国:1900-2010[D]. 孟德楷. 山东大学, 2014(11)
  • [2]从学术共同体的角度探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D]. 张明娟. 南京大学, 2012(10)
  • [3]青奥会:理想追寻与价值回归[D]. 王成. 南京师范大学, 2012(04)
  • [4]论体育软实力及其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D]. 赵国闯. 郑州大学, 2011(04)
  • [5]我国沉积学专业委员会和沉积地质专业委员会的30年[J]. 孙枢,李任伟. 沉积学报, 2009(05)
  • [6]沉积学专业委员会的30年——庆祝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成立30周年[A]. 孙枢.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 2009
  • [7]现代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城市发展研究[D]. 胡振宇. 东南大学, 2006(04)
  • [8]中国获得“第12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学术会议”承办权[J]. 周爱国,明厚利. 地质科技情报, 2004(04)

标签:;  ;  ;  ;  ;  

中国获得第十二届水岩相互作用国际会议主办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