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张永胜(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外三科湖南常德415000))

摘要:目的探究结核性脓胸患者传统开放式手术与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的临床疗效以及心肺功能的影响。选取2017~2018年本院收治结核性脓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42例。微创组给予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开放组给予开放性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微创组患者FVC、FEV1、FEV1%、PEF%、FVC、LVEF以及LVEF均优于开放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脓胸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结核性脓胸;心肺功能

结核病常见并发症中结核性脓胸多因结核菌经血液循环、淋巴循环进入胸腔后集聚形成脓胸。结核性脓胸主要临床表现为低热、气急、干咳、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具有较好的传染性、致残率和致死率。临床治疗结核性脓胸以控制胸膜感染,清除胸腔脓液为主。近年来,治疗结核性脓胸多采用手术治疗,如胸膜纤维板剥脱术。该手术主要是通过切除纤维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恢复肺部通气为主。本研究现对胸膜纤维板剥脱术中传统开放与微创手术对结核性脓胸的疗效以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年1月到2018年2月收治结核性脓胸患者84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为微创组和开放组,每组42例。微创组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在46~61岁,平均年龄为(54.27±7.65)岁,病程在2~3年,平均病程在(2.07±1.98)年,脓胸类型,局限性25例,全部性17例,病变部位,左侧23例,右侧15例,双侧4例。开放组男性27例,女性18例,年龄在45~65岁,平均年龄为(55.98±18.98)岁,病程在2~4年,平均病程为(2.47±1.74)年,脓胸类型,局限性26例,全部性16例,病变部位,左侧24例,右侧14例,双侧6例。两组患者基线数据对比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排除标准:①具有严重实质性脏器病变、神经障碍、精神障碍、凝血功能障碍以及麻醉过敏者,排除具有手术禁忌症者。

1.2方法

微创组给予胸腔镜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患者取健侧卧位,采用气管插管全麻,在腋后线第6、7肋间作1.5~2.0cm切口,逐层切开皮下组织至纤维板,采用吸引器吸进胸腔内脓液后钝性分离壁层纤维板,用撑开器撑开肋间后用刮匙彻底将胸腔内结核肉芽组织清除,如患者脏层纤维板增厚需采用电刀切除,充分暴露壁层纤维板。在肋中腋中线作1.5切口后植入胸腔镜,在镜下将脏层纤维板分离,剥离脓腔包壳内纤维板。游离肺下叶,切除隔肌纤维板,留置胸腔引流管在放置胸腔镜部位,清洗胸腔后处理切口。

对照组给予开放性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患者取侧卧位,气管插管全麻,常规消毒铺巾,检查脓胸部位、范围、选择后外侧切口,肺表面作一小切口,暴露肺表面与纤维板间隙,用无菌纱布将肺表面的纤维板分离,如粘连严重者需给予锐气分离,疏松者钝性分离,彻底剥离前胸壁,脊柱等出纤维板。检查肺膨胀情况后对严重漏气者给予褥式缝合,生理盐水冲洗胸腔,放置引流管,后缝合。

1.3观察指标

①常规肺通气功能检测试根据美国胸科协会标准。检测前需对检测系统进行环境参数、容量定标校正以及记录患者身高体重。检测时要求患者坐直,头部保持自然水平,夹上鼻夹后用口唇包紧口器,主要防止漏气。松开患者腰带、衣领等处,保持其在检测过程中呼吸顺畅。检测过程中需依靠完成情况决定其检测次数,并取最佳参数进行记录。检测参数包括:用力肺呼吸量(FVC)、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一秒率(FEV1%)、最大呼气量(PEF)等。②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3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18.0软件计算两组数据,采用“X²”检验、t检验,用“%”为计数资料、“X±S”为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P值<0.05,证明两组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心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显示:微创组患者FVC、FEV1、FEV1%、PEF%、FVC、LVEF以及LVEF均优于开放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

3讨论

慢性结核性脓胸临床最效的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其中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彻底清除病灶,缓解肺组织粘连,但对胸廓的完整性不造成任何影响,成为根治慢性结核性脓胸的首选手术方式。

胸膜纤维剥脱水分为两种手术类型,包括传统开放式手术和胸腔镜下小切口微创手术,但临床上对选择何种手术方法一直存在争议。

随着技术革新和发展,结核脓胸多采用胸腔镜技术,胸腔镜小切口手术较传统开放手术最大优点在于对胸腔出创面小,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对其免疫功能刺激小,同时利于术后抗结核效果。此外,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大大增加手术进度,因纤维板剥脱是否彻底直接影响到手术效果,胸腔镜视野宽阔,胸腔镜可将纤维板局部放大,在清晰视野下进行纤维板剥离,避免残留病灶。

此外本研究发现,结果显示:微创组患者FVC、FEV1、FEV1%、PEF%、FVC、LVEF以及LVEF均优于开放组比较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这说明胸腔镜小切口手术对结核性脓胸患者心肺功能起到一定影响,改善心肺功能。因结核性脓胸患者脏层及壁层表面大量纤维母细胞形成,肺被纤维板束缚导致肺功能降低,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在宽阔的视野下,更加彻底清除脓胸病灶和脏层纤维板,恢复肺组织膨胀和缩窄空间,且对胸腔脏层和壁层完整以及肺是否膨胀均存在一定改善。

综上所述,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可有效改善结核性脓胸患者心肺功能,提高临床疗效。但本研究选取样本较少,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

标签:;  ;  ;  

胸腔镜小切口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结核性脓胸的疗效及对心肺功能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