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论文和设计-韩立钦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包括安装座、主支撑杆和太阳能板;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掩埋锥,掩埋锥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展板;所述雨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所述主支撑杆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所述控制器通过埋线电性连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所述主支撑杆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蜂鸣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具有延展板的掩埋锥和安装座,方便进行装置的固定安装,相比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底座,安装方便快捷;通过设有通讯装置和蜂鸣器,及时数据传回监控中心预警,同时通过蜂鸣器提醒现场人员避让,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包括安装座(1)、主支撑杆(4)和太阳能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掩埋锥(2),掩埋锥(2)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展板(3);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4),主支撑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筒(5),空心筒(5)内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面板(6),空心筒(5)内安装有雨量传感器(7);所述雨量传感器(7)电性连接有控制器(8),控制器(8)外侧套设有控制箱(9);所述主支撑杆(4)通过第一支撑杆(12)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1),太阳能板(1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安装在控制箱(9)内;所述控制器(8)通过埋线(21)电性连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14);所述主支撑杆(4)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蜂鸣器(19),蜂鸣器(19)通过第三支撑杆(20)与主支撑杆(4)固定连接,蜂鸣器(19)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包括安装座(1)、主支撑杆(4)和太阳能板(1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掩埋锥(2),掩埋锥(2)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展板(3);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4),主支撑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筒(5),空心筒(5)内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面板(6),空心筒(5)内安装有雨量传感器(7);所述雨量传感器(7)电性连接有控制器(8),控制器(8)外侧套设有控制箱(9);所述主支撑杆(4)通过第一支撑杆(12)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1),太阳能板(1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安装在控制箱(9)内;所述控制器(8)通过埋线(21)电性连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14);所述主支撑杆(4)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蜂鸣器(19),蜂鸣器(19)通过第三支撑杆(20)与主支撑杆(4)固定连接,蜂鸣器(19)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箱(9)内安装有通讯装置(15),通讯装置(15)通过馈线(18)连接有天线(16),天线(16)通过第二支撑杆(17)与主支撑杆(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装置(15)配置有GSM模块和卫星通讯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座(1)为水平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量传感器(7)为光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8)为PLC控制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传感器(14)为应力片,压力传感器(14)埋设在山坡的易滑坡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监测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岩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层自燃、黄土湿陷、岩土膨胀、砂土液化,土地冻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泽化、土壤盐碱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热害等;

其中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体由于某种原因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在多山的地区,道路一般盘山而建,因此泥石流对行车安全具有较大的潜在威胁,如果能够快速的预警,能够降低泥石流对行车安全的威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包括安装座、主支撑杆和太阳能板;所述安装座底部固定连接有掩埋锥,掩埋锥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展板;所述安装座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主支撑杆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筒,空心筒内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面板,空心筒内安装有雨量传感器;所述雨量传感器电性连接有控制器,控制器外侧套设有控制箱;所述主支撑杆通过第一支撑杆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太阳能板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蓄电池,蓄电池安装在控制箱内;所述控制器通过埋线电性连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所述主支撑杆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蜂鸣器,蜂鸣器通过第三支撑杆与主支撑杆固定连接,蜂鸣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内安装有通讯装置,通讯装置通过馈线连接有天线,天线通过第二支撑杆与主支撑杆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讯装置配置有GSM模块和卫星通讯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座为水平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雨量传感器为光学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器为PLC控制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为应力片,压力传感器埋设在山坡的易滑坡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具有延展板的掩埋锥和安装座,方便进行装置的固定安装,相比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底座,安装方便快捷;通过设有通讯装置和蜂鸣器,及时数据传回监控中心预警,同时通过蜂鸣器提醒现场人员避让,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带蜂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的俯视图。

图中:1-安装座;2-掩埋锥;3-延展板;4-主支撑杆;5-空心筒;6-透明面板;7-雨量传感器;8-控制器;9-控制箱;10-门板;11-太阳能板;12-第一支撑杆;13-蓄电池;14-压力传感器;15-通讯装置;16-天线;17-第二支撑杆;18-馈线;19-蜂鸣器;20-第三支撑杆;21-埋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包括安装座1、主支撑杆4和太阳能板11;所述安装座1为水平板,安装座1底部固定连接有掩埋锥2,掩埋锥2掩埋在山顶的地面以下,掩埋锥2上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延展板3,提高掩埋锥2的稳定性,无需进行混凝土浇筑,方便进行施工固定;所述安装座1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4,主支撑杆4顶部固定连接有空心筒5,空心筒5内上端固定连接有透明面板6,空心筒5内安装有雨量传感器7,雨量传感器7为光学传感器,对降雨量进行监测;所述雨量传感器7电性连接有控制器8,控制器8为PLC控制器,对数据进行收集存储;所述控制器8外侧套设有控制箱9,控制箱9与安装座1固定连接;所述主支撑杆4通过第一支撑杆12固定连接有太阳能板11,太阳能板11通过导线电性连接有蓄电池13,蓄电池13安装在控制箱9内,蓄电池13为各装置供电,可以进行无人值守的监测;

所述控制器8通过埋线21电性连接有多组压力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4为应力片,压力传感器14埋设在山坡的易滑坡处,对易滑坡处的压力进行实时监测并上传压力数据;所述控制箱9内安装有通讯装置15,通讯装置15配置有GSM模块和卫星通讯模块,通讯装置15通过馈线18连接有天线16,天线16通过第二支撑杆17与主支撑杆4固定连接,通讯装置15及时将数据传输到远程监控中心,高效进行预警。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所述主支撑杆4外侧设有呈圆周分布的蜂鸣器19,蜂鸣器19通过第三支撑杆20与主支撑杆4固定连接,蜂鸣器19与控制器8电性连接,由于装置安装在山顶,当监测到易滑坡处数据异常时,通过蜂鸣器19进行报警和预警,提醒路过车辆和行人,避免事故发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申请中太阳能板、通信装置、蜂鸣器、雨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为现有技术,设有延展板的掩埋锥、安装座和将通讯装置、蜂鸣器、太阳能供电装置以及压力传感器进行集成为本申请的创新点;通过设有具有延展板的掩埋锥和安装座,方便进行装置的固定安装,相比传统的浇筑混凝土底座,安装方便快捷;通过设有通讯装置和蜂鸣器,及时数据传回监控中心预警,同时通过蜂鸣器提醒现场人员避让,具有较好的警示作用。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设计图

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7071.7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62(甘肃)

授权编号:CN209312199U

授权时间:20190827

主分类号:G08B 21/10

专利分类号:G08B21/10

范畴分类:33C;

申请人: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41000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民主东路1号中材大厦12层

发明人:韩立钦;陈冠臣;杨军义;孙波中;潘清元

第一发明人:韩立钦

当前权利人:天水三和数码测绘院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静

代理机构:115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  

一种监测地质灾害的装置论文和设计-韩立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