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妇女论文-张光军

广东妇女论文-张光军

导读:本文包含了广东妇女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儿童事业,广东妇女,妇女儿童发展,劳动妇女,男女平等,性别,全面深化改革,习近平,九大,总体布局

广东妇女论文文献综述

张光军[1](2019)在《奋力推动广东妇女儿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全面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实施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谱写了广东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壮丽篇章。广东省委、省(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10-11)

林志文[2](2019)在《广东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省委、省政府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9-10-11)

陆珍来[3](2019)在《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运动为中心,研究国共合作背景下广东妇女运动的方针政策、组织机构以及实践活动,并从中探讨广东妇女运动与国民革命的关系,以重新认识广东妇女运动对国民革命产生的影响与意义。广东是国民革命的发源地,是国民革命时期国民政府的所在地。在国共两党的领导下,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从广东打响,基本上统一了全国,为以后的政治局势奠定了基础。研究这个时期的广东妇女运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从中可窥探这个时期中国妇女运动的面貌和特征。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在国民党妇女部和以广东妇女解放协会为代表的妇女团体的组织领导下,展开了声势浩大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国的妇女运动开始有组织、有系统地发展。为了动员更多的妇女加入国民革命的洪流,国民政府把来自帝国主义的压迫及不平等法律、旧礼教的约束是妇女受压迫的根源的论点作为主要的政治宣传,宣称妇女解放的前提是国民革命的成功,并且将妇女政策的制定参与到国民革命与妇女自身的解放中去。反帝反封建的政治诉求与国民政府的承诺成了妇女参与国民革命的动力。这个时期的广东妇女致力于妇女运动的统一,在国民会议促成会运动、“叁八”妇女节的纪念活动、省港大罢工运动以及东征、南讨、北伐中做了大量实际的工作,比如进行政治宣传与动员、开展职业教育活动、慈善救护事业、援助被压迫的妇女、解决妇女的婚姻纠纷甚至战场上救护伤员,展现了广东妇女运动崭新的面貌。1927年2月,国民政府迁都武汉。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了。此后,广东轰轰烈烈的妇女解放运动逐渐趋于冷静,但是它使中国的妇女运动达到了新的高度,推动了妇女运动迅速发展,在中国的妇女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社会科学院》期刊2019-04-26)

林锦丽[4](2019)在《抗战时期广东妇女组训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抗战时期,广东妇女运动蓬勃发展,许多妇女团体成立。为了号召更多妇女特别是农村妇女参加抗日活动,组训妇女成为战时广东妇女运动的重要工作。组训妇女内容主要分为妇女干部训练和普通妇女训练,培养优秀妇女干部,深入农村创办各种识字班,生产技能培训班等。虽然妇女组训工作面临着许多困难,但是妇女组训工作对推动战时妇女运动,发动妇女积极参与抗战救国,起了积极作用。(本文来源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黄志繁[5](2018)在《寻找复杂而多变的明清广东妇女形象——读刘正刚着《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以前,广东社会性别结构大致是"妇人强男子弱"。明以后,妇女逐渐转向儒家礼仪所认可的"守节""尽孝""知书达礼"等形象,但妇女强势依然根植于地域社会经济结构中。清代广东妇女随着商品经济发展浪潮,仍稳固地维系了强势形象。《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一书将广东妇女形象的转变阐述得清晰而不失真实,对学术界是一大贡献。(本文来源于《暨南史学》期刊2018年03期)

林志文,曾赛岚[6](2018)在《广东妇女维权从单一走向综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林志文/曾赛岚 发自珠海 广东全省妇女维权工作会议暨省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项目实施十周年座谈会近日在珠海举行。中国妇女报·中国女网从会上了解到,广东省妇联于2008年争取省政府1000万元资金支持,启动广东妇女维权与信息服务站(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女报》期刊2018-06-04)

许星星[7](2016)在《战争与女性:抗战时期《广东妇女》月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34年,一篇《新生活运动之要义》揭开了新生活运动序幕。广大妇女在宋美龄的带领下,积极投身于抗战救国、女性解放的运动中。《广东妇女》就是新生活运动背景下诞生的产物。作为广东省新生活运动促进会妇女工作委员会的会刊,自创刊以来,始终坚持宣传国民党的抗战路线,致力于推动动员广东妇女参加抗日统一民族战线。对指导广东妇女从事抗战建国工作,改进妇女生活,承担服务社会复兴民族之责任有现实意义。本文尝试以《广东妇女》作为抗战时期新闻实践的个案,考察报刊在政治属性和媒介基本属性之间的选择。论文对《广东妇女》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围绕《广东妇女》期刊创刊背景展开,办刊宗旨、印刷情况、编者人员等基本情况做了简要介绍。其次,《广东妇女》的版面内容进行分析,扼要分析了期刊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期刊的指导思想。第叁,论述期刊的业务实践方面内容。特别是“战时新闻”特性在期刊中的体现,以及期刊在推进“大众化”过程中的得与失,是本文叙述的重点和创新所在。第四,探讨《广东妇女》期刊在妇女形象构建的特点。在特殊的政治、经济需求下,承担传播女性主体意识,坚持民族解放和女性自身解放相结合,着重在农村妇女和知识妇女的形象的构建上做出积极尝试。第五,通过研读《广东妇女》期刊,发现其中有些论点相互矛盾,主要体现在捍卫“妇女就业论调”和“贤妻良母”主义等编辑方针上对女性的双重定位上存在矛盾性。最后,《广东妇女》作为抗战时期的一份区域性女性刊物,为推动广东妇女加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各阶层妇女参与战时经济生产贡献自己的力量。从它的宣传策略、办报特色方面,我们能总结一些经验,然而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新闻报道公式化、缺少典型报道,新闻报道单一化等问题,这些经验和问题同样能给当代的宣传工具带来借鉴和警示作用。(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6-05-24)

莫璇[8](2015)在《多项工作达标 且在省内领先》一文中研究指出佛山日报讯莫璇报道:佛山落实广东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下称“两个规划”)迎来中期考。前昨两日,省评估督导组在听取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和实地考察后表示,佛山“两个规划”各领域工作指标完成良好,特色纷呈。 省评估督导(本文来源于《佛山日报》期刊2015-10-21)

陈咏仪[9](2015)在《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概况及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的妇女解放运动虽然在辛亥革命和五四运动时期有所发展,但仅限于少数知识妇女的圈子之中,缺乏广泛的社会影响和成果。1923年中共叁大在广州召开后,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广州成为了全国革命的策源地,继而亦成为了全国妇女解放运动中心。1925年中共广东区委领导成立的广东妇女解放协会,是以工农妇女为主体的新型妇女组织,在国民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中发挥过相当重要的影响力,其组织结构和宣传运动经验至今亦值得借鉴。(本文来源于《红广角》期刊2015年07期)

李鹏[10](2013)在《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与广东妇女运动——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革命时期,周恩来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先后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他关心和支持广东的妇女工作,在黄埔军校坚决维护妇女权益,积极参加党的妇女工作,东征期间发展妇女运动,主政东江扎实推进妇女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广东妇女运动的发展。周恩来关于妇女运动和妇女解放的重要思想,来源于中国大革命的实践,对广东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来源于《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3期)

广东妇女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广东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省委、省政府在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的同时,高度重视做好妇女儿童工作,推动了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广东妇女论文参考文献

[1].张光军.奋力推动广东妇女儿童事业走在全国前列[N].中国妇女报.2019

[2].林志文.广东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N].中国妇女报.2019

[3].陆珍来.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运动研究[D].广东省社会科学院.2019

[4].林锦丽.抗战时期广东妇女组训探究[J].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5].黄志繁.寻找复杂而多变的明清广东妇女形象——读刘正刚着《明清地域社会变迁中的广东乡村妇女研究》[J].暨南史学.2018

[6].林志文,曾赛岚.广东妇女维权从单一走向综合[N].中国妇女报.2018

[7].许星星.战争与女性:抗战时期《广东妇女》月刊研究[D].暨南大学.2016

[8].莫璇.多项工作达标且在省内领先[N].佛山日报.2015

[9].陈咏仪.国民革命时期广东妇女解放协会的概况及影响[J].红广角.2015

[10].李鹏.大革命时期的周恩来与广东妇女运动——纪念周恩来诞辰115周年[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

标签:;  ;  ;  ;  ;  ;  ;  ;  ;  ;  

广东妇女论文-张光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