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研究吴宏武

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研究吴宏武

中国冶金二局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福州350100

摘要:水质化验分析工作具体包含水质化验和结果误差分析,对其过程进行质量把控,能有效消除结果误差,对误差实现准确归因,在水污染治理等实际应用方面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基于现有水质化验分析的种种影响因素和质量控制方法,重点分析具体质量控制措施上存在的可提升之处,提出较为系统的工作方案,希望以此加深对于质量控制的了解,用理论完善水质质量管理工作,进一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质量控制;水质分析化验;应用

水质控制对城市工业用水和生活用水都有重要意义,严格控制水质化验操作流程,保证化验分析结果准确可靠,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实际操作的规范方法提出了较高要求,分析现有水质质量管理过程的不足,总结出能够应用于实践的分析控制措施,无疑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1.何谓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

1.1水质分析化验和质量控制的内涵

水质分析化验即对采取的水质样本,在实验室中进行数据分析,经由数据处理之后,再针对分析结果中的误差进行检测。大体来看,我国水质质量检测的相关标准正朝着越来越严格的方向,截止2017年6月,包括采样地点的选择、检验项目分类和合格率的计算方式等在内的各项水质检验标准已经达到106条。

质量控制就是指采取一定的技术或者方法以达到水质质量管理的标准或者要求。根本目的在于把控质量完成过程以降低,乃至消除质量方面的不符合项目。

1.2阐述水质分析化验中的质量控制

水质分析化验的质量控制,是特指在水质检验的化验分析过程中,消除可能给分析化验结果带来负面影响的因素,保证达到水质质量管理的标准或者要求的一切技术或者方法。采取这类活动,可以使检验工作人员加深对水体情况的了解,控制和改善水质管理工作。

2.水质化验分析中的影响因素

2.1人为因素

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经验往往最能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为人员的执行作业将直接作用在水质分析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一方面要加强水质分析工作人员的准入门槛,在筛选工作人员时从专业素质和个人素质两方面严格把控,一是考察是否具备相应的从业资质或资历,二是考核其对待工作的态度是否足够负责,并且具有将专业技能发挥到实际工作上来解决问题的灵活运用能力;另一方面在人员上岗后仍要重视对于规范制度的学习,定期开展相关培训,不仅可以提高人员队伍整体建设,而且督促分析人员在思想上时刻保持重视。

2.2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以采样水源地周围所处的环境影响为主,原因在于水对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很高。因此,数据的准确度大大依赖于采集地外界自然因素,如果空气湿度很低会使得静电作用增强,极易影响实验仪器精准度,温度上升可能导致微化学反应,降低实验设备稳定性,另外粉尘颗粒密度大的区域也会对实验设备造成污染,进而改变化验结果,所以对于湿度、温度、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等因素都要事先做好防范措施。

2.3实验设备因素

各项检测设备是水质分析得以开展的物质承载基础,在采购环节要挑选有正规资质和经营许可的供应商,检验机构还要设立一套自有的更加严格的设备收货检查规范,日常也要注意定期维护和保养。在检验流程开始前,先执行完整的隐患排查,如果存在磨损、污染、计量工具不正确等情况,就要及时加以处理,使用时仔细依照说明规范操作,避免影响结果准确性。

3.质量控制措施的应用研究

3.1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

(1)样品复样检测法。在采集水质样本时,多留存一份复样,并按照特定编码方式对复样进行编号。等到样本检测完成后,再由复样检测人员对复样进行检查,对比两份检验结果数据,如果出现差异较大的情况,则对检验结果实时分析,寻找差距产生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必须在复样保存的有效期之前,在控制良好的测验环境中进行,以确保能对差异的产生正确归因。

(2)平行样品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对采样量所占的比例有一定要求,平行样品顾名思义即是两份相同的样品,一般采集量应当达到总样品的10%-20%,如果平行样本数量过少,就需要重新采集样本直至满足数量要求。对于结果误差的分析,需要参考样本的具体情况来设定,因为在采样水质不够均匀或稳定性较低的情况下,适当放宽误差限值是合理的,但如果均匀性和稳定性都很高,则有必要下调误差限值。在实践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结果误差限值该如何浮动。

(3)能力验证和比对试验。能力验证是把实验室取得的分析结果进行系统比对,目的在于检测各项试验校准;比对试验是将各试验组内,依据不同试验方法取得的结果数据进行对比,分别有同一实验内和不通试验之间的对比。

3.2执行有效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试剂质量管控。遵守采购标准检查试剂的生产日期、包装完整、过审标志和产品质量合格证等,做好对相关质量信息的记录,比如采购商资质、采购日期等,倘若发现不达标的情况,立即终止试剂投入试验,并申请退换货,从而控制检验分析误差。

(2)控制样品质量。质量控制的源头在于对需要检验的相关水质正确取样,取样前应当对采样作业人员、水源分析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只有通过考核具备相应水平能力的人员才可以参与开展实际取样,化验分析或者验收工作。记录人员应及时做好结果数据记录,复验人员必须按照固定检查和复验,对出现失误的部分查缺补漏,及时更正,保证最终数据结果准确性。

(2)设置化验和复验过程控制措施。由专员对整个分析化验过程进行跟踪监督,一是为了提醒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注意规范操作,二是为了在出现错漏和贻误时能够站在宏观层面做出归责。如果化验结果出现过分超出正常误差限值的情况,由监督专员负责安排复验,直到排除质量负面因素

(3)制定水质监测规范。水质检测在很大意义上旨在防止出现水质超标现象,是质量管控工作的重中之重。除了上文所述的三种质量控制方法可以用于检查结果,在实际中还必须注意不同地域对水质管理和使用相关装置设备制定的地方性规定;另外,在水样的采集、运输和实验室保存环节,都要事先拟定应急预案和危机应对措施,首先,针对样本采集的操作步骤制定计划,根据步骤提前设立预防对策,其次,对于水样运输和运输过程中的保存,由于冷藏冷冻最能维持样本性质稳定,因而必须在实施冷藏后,快速送达实验室,对冷藏冷冻设备的质检也要纳入日常质量管理工作,最后,在实验室化验分析过程中,严格遵守监督检测规范,保障数据结果确实可靠。

结语

水作为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可以说是无色无味的“城市命脉”。要想保证水质化验分析工作的质量控制起到良好成效,严格把控操作流程,设定具体分析结果标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都是必不可少的环节。管理人员要不断在工作中查缺补漏和总结经验,才能保证水质分析化验结果的可靠性与合理性稳步提高,进一步推动水质管控工作取得进步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全艳.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具体措施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290-290.

[2]莽丽琴,张静,胡勇等.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中旬刊),2015,(12):40-41.

[3]黄泉萍.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5,(20):72-72,74.

[4]叶琴.分析水质化验分析中的质量控制措施[J].广东化工,2016,43(15):159-160.

标签:;  ;  ;  

质量控制在水质分析化验中的应用研究吴宏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