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豫章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豫章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豫章,水经注,汉书,赣江,樟树,阳城,史记。

豫章郡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吴国富[1](2017)在《试论鄡阳平原上的汉代豫章郡城》一文中研究指出两汉时期,古鄡阳平原是豫章郡的中心区域,这里县城密布,战事频生,豫章郡治也应当设立在这里。南朝初期,古鄡阳平原发生地质沉陷,变为鄱阳湖南部水域,豫章郡治随之迁徙到南昌,导致汉代豫章郡治变得隐晦不明。通过汉代的县域设置、豫章郡治的湖泊文化氛围、发生在豫章郡治周边的大规模水上战事、豫章郡治周边的地名等一系列的考察,不难明了汉代豫章郡治设立在鄡阳平原这一事实,而古鄡阳城遗址极有可能就是郡县合一的古城遗址。(本文来源于《地方文化研究》期刊2017年01期)

邵百鸣,葛力力[2](2014)在《豫章郡始名新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确定豫章郡始名,在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豫章郡始名问题予以重新考察,认为豫章郡并非如传统观点所言始名于汉初高帝、景帝或秦时,而应始名于秦汉之际——项羽西楚时期。(本文来源于《职大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肖华忠,李琦,李青[3](2013)在《豫章郡得名的历史地理考证》一文中研究指出豫章郡是江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的第一个名称,有设置于秦朝或西汉初期二说。关于其得名的原因,历史上有因树得名、因水得名和自江北迁移而来叁种观点。古今学者多持因树得名说。然而,从因树得名说的历史渊源,古代政区命名的一般规律,樟树本身的植物学意义及其分布以及先秦秦汉古籍所记"豫章"二字的真实含义来看,因树得名说不合逻辑,也不符合历史的客观实际,因此是错误的。豫章郡的得名原因是因豫章水而得名的。(本文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2013年03期)

魏斌[4](2002)在《南朝前期豫章郡的豪族——围绕胡、邓二氏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南方土豪层势力的崛起,是南朝后期历史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变化,正如陈寅恪先生所云,"斯诚江左世局之一大变"。自陈寅恪先生以来,学界对此续有研究,对其崛起动因和历史影响作出了不少探讨。但问题似乎仍然不少。田余庆先生就曾指出:"江南腹地社会经济在六朝时的发展进程究竟如何,达到了怎样的水平,腹地豪霸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政治代表如何逐步兴起,凡此等等都是南朝历史的大事,我们却还没有千方百计的去发掘资料,加以(本文来源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期刊2002年00期)

王安春[5](2001)在《汉初豫章郡所辖十八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初,刘邦设豫章郡,其所辖的十八县,稀疏地分布在今江西的东南西北;区域内发展不平衡;多邻近水域;军事地位普遍重要。既表现出共性,也呈现出自己的个性特色,这些都是由豫章的经济,人口和地理环境等因素决定的。(本文来源于《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期刊2001年01期)

肖华忠[6](1996)在《秦置豫章郡的历史地理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秦置豫章郡的历史地理探讨肖华忠江西古称豫章。然而,关于豫章郡的建立时间却是个悬久未决的学术问题。据《汉书·地理志》记载:豫章郡建于西汉初汉高祖年间。看起来豫章郡的建立时间似乎已经解决了,其实不然。因为这首先要看《汉书·地理志》所记是否都是正确的,如果...(本文来源于《南方文物》期刊1996年04期)

许怀林[7](1994)在《论汉代豫章郡的历史地位》一文中研究指出江西地区的豫章郡,一直不被秦汉史家注意,古籍中的记载也很轻微,是一个被忽视的研究盲点.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和最新考古成果说明,在先秦时代这里有发达的青铜文化,领先的铜矿采冶成就,早已为汉初建立豫章郡,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在汉代诸郡国中,豫章郡户口增、田野辟、发展最快,人口数由殿后一跃而超越四邻和中原诸郡,处于领先的突出地位.人们饭稻羹鱼,显示出经济潜能和优良的生态环境.兵车常来,“控蛮荆而引瓯越”的战略地位已经受到重视.一批杰出人物有“文章节义”的品格特色,吸引了会稽等地的学子.经济、政治、军事、文化诸侧面的事实证明,豫章郡在秦汉历史上的地位不容轻视,亟待深入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学报》期刊1994年03期)

于盛庭[8](1983)在《“豫章郡出石可燃”的出处》一文中研究指出邢润川、杨文衡《我国古代对煤的认识利用史略》一文说:“到了汉代,《汉书·地理志》则说:‘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见《学术研究》一九八二年第六期99页)但查遍《汉书·地理志》也找不到这句话。作者可能是误信了前人旧说而未加考辨.南宋朱弁《曲洧旧闻》卷四云:“余观前汉地理志:豫章郡出石可燃为薪”。清汪价《中州杂俎》卷二十物类十四沿袭朱弁之误说:“按《前汉书·地理志》:豫章郡生石可燃,为薪”。张萱《疑耀》卷二则全同《中州杂俎》。(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1983年05期)

豫章郡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确定豫章郡始名,在对相关史料的考察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对豫章郡始名问题予以重新考察,认为豫章郡并非如传统观点所言始名于汉初高帝、景帝或秦时,而应始名于秦汉之际——项羽西楚时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豫章郡论文参考文献

[1].吴国富.试论鄡阳平原上的汉代豫章郡城[J].地方文化研究.2017

[2].邵百鸣,葛力力.豫章郡始名新考[J].职大学报.2014

[3].肖华忠,李琦,李青.豫章郡得名的历史地理考证[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3

[4].魏斌.南朝前期豫章郡的豪族——围绕胡、邓二氏为中心的考察[J].魏晋南北朝隋唐史资料.2002

[5].王安春.汉初豫章郡所辖十八县的分布特点及原因[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

[6].肖华忠.秦置豫章郡的历史地理探讨[J].南方文物.1996

[7].许怀林.论汉代豫章郡的历史地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

[8].于盛庭.“豫章郡出石可燃”的出处[J].学术研究.1983

标签:;  ;  ;  ;  ;  ;  ;  

豫章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