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李彦霖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李彦霖

北京住总正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北京市,100000

摘要:混凝土在土木工程建筑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工程中的用量非常大,而且是一种常见的入门级材料。因此如何对它进行更好的使用也成为建筑研究的重点对象,尤其是大体积的混凝土,使用不好更容易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不好的影响。本文针对大面积混凝土的有效使用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对未来混凝土使用技术的提高起到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土木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技术的创新与发展,现代建筑技术也实现了质的突破,在建筑项目中得到推广与应用,技术创新与转化,推动了建筑业全面发展。随着建筑设计的结构创新、形式创新,对建筑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全面控制好施工流程,运用好施工技术,才能建设出质量好、稳定性强的建筑产品。施工过程中,需要全面把握好混凝土表面系数,系数整体上是较难把握的,特别是整体系数小、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内部温升比较快等指标难以控制,如果控制不当,则会直接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问题,这种巨大的差异,就会埋下安全隐患,出现温度裂缝,不但影响外形美观,更主要的是对结构会造成威胁。

1混凝土

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合成的一种人工材料。其中包括胶凝材料、水等等,混凝土的价格低而且生产技术不复杂,而且它的生产量很大,不会出现存货不够的情况,是建筑材料的首选,而且因为它抗压持久的特性,它还被运用在其他的领域中,可以说是被广泛使用的一种物美价廉的材料。

2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

大体积混凝土能够保证建筑结构的稳定,这一点要优于钢筋混凝土。而且大体积混凝土的生产成本小,价格低,在大型的建筑工程中,使用大体积的混凝土材料能够为施工方大大降低施工成本,提高企业的利润,是建筑施工材料的首选之一。但是虽然大体积混凝土的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却要求有较高的使用技术。在真正施工的过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难度要大于钢筋混凝土。尤其是在施工中,因为现在建筑物的高度在不断地增加,而这种高度带来的重量势必会对底层的混凝土造成巨大的压力,因此在建筑科研中我们还要深入研究如何能够让大体积混凝土发挥其最大的承重水平,在高强度的压力下不会产生裂缝,保证施工建筑的质量。因为施工工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因此在最初的施工阶段需要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使用质量。这样不仅可以让建筑建设的更好,也为企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浪费,提高了企业的利润。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3.1大体积混凝土配制

材料配制是重中之重,要严格按照科学的方法配制材料,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只有这样,才能配制出高品质的材料,为安全建设提供良好保障。配制过程中,需要把握好几个方面。①骨料的选择。混凝土配制中,粗细骨料决定了强度,只有科学的使用时,才会变得稳定。粗骨料应连续分选,细骨料应为中砂,以便制备符合施工标准的材料;②外加剂使用。混凝土施工材料外加剂是重要的组成部分,选择使用时,记住确保始终如一的质量和性能。建议使用缓凝剂,减水剂等。使用粉煤灰和矿渣粉作为杂质以确保材料制备的稳定性;③保证水泥含量。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需要保证安全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坍落度标准前提下,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以增加骨料和骨料的含量,从而显著减少单一混凝土水泥的用量,保证整体材料的强度与黏结度;④水泥的选择。水泥是最为主要的材料,进行选择使用时,一定要严格精准。尽量使用水化过程热度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在各种水泥材料中,最好的就属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大坝水泥、硅酸盐水泥矿渣、热硅酸盐水泥、低热渣硅酸盐水泥以及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等几种。混凝土溢水量的大小与使用的水量有关。耗水量大,水的溢出量就越大,并且还与温度有一定关系。水完全溢出的时间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它还与水泥的组成和细度有关。

3.2生产混凝土过程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都需要连续进行浇筑,所需混凝土方量都很大。在对这些部位施工时,施工人员要提前与搅拌站做好沟通工作,提前通知搅拌站准备好足够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等用到的各种材料。同时应提前通知搅拌站做好相关机械的检修保养工作,尤其是搅拌机械,装载机、砂石上料输送带检查工作,保证良好的机械性能。同时应做好水泥、砂石、外加剂上料计量称的校称工作,保证连续搅拌供应混凝土的准确性及稳定性,以保证混凝土配合比的准确。同时要考虑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季节对施工的影响。例如在雨季施工每次雨后都要根据砂石料的实际含水率进行测量,并据此进行配合比中的用水量调整;而在冬季施工时因为砂中含水量较大容易出现冻块,施工前要进行晾晒,否则有可能影响砂料下料,有些冻块进入混凝土中还会严重影响混凝土强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采取建设棚库,将砂石料放入库内,或者及时采取覆盖的措施。

3.3混凝土浇筑与捣注

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工程建设具体情况进行分析,选取整体浇筑与分段浇筑方式。在实际浇筑施工过程中,需要确定坡度原则以及分区定点,再对混凝土泵的基本坡度进行分析,设立相应的振捣点。在混凝土卸点设置第一道,确保上部浇筑振实问题能够有效控制。在混凝土坡脚设置第二道,这样能够确保混凝土下部密实度得到有效保障。在实际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相应部位对设计标高要求进行分析,将连续建筑方式应用在坡面浇筑施工过程中。完成混凝土分段浇筑之后,要在初凝阶段应用挤压以及二次振捣施工,排除表面中含有的大量水分,避免出现裂缝问题,使得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在正常情况下,施工技术人员可以选取夜间对混凝土进行浇筑,这样能够使得新旧混凝土之间的温度差得到有效调控。

3.4控制温度

自身和外界的内外受热不均都可能会让大体积混凝土出现变形,最后产生裂缝的可能。这就需要严格控制温度。首先要控住浇筑温度,浇筑温度会影响大体积混凝土的外部温度,因此为了避免出现外面过热内部冷的现象,要避免在夏天进行浇筑,如果无法控制浇筑时间,就要在浇筑过程中辅助以降温手段,降低温度。其次可以通过控制水泥的用量,因为混凝土自身放热就是因为水泥的水化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在施工中减少水泥的使用,但是不能盲目地减少水泥用量,因为会对混凝土的强度产生影响。

3.5大体积混凝土有效养护

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完善的养护措施能够使得混凝土温湿度符合施工要求。相关施工技术人员需要对已浇筑混凝土内外温差进行控制,使得混凝土能够保持更好的强度,这样能对裂缝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在大体积混凝土基本养护过程中,在做好保温保湿操作的基础上,还需要使得混凝土温度降低速度保持在稳定水平。在冬季大体积混凝土养护中,需要用布料或是麻袋等进行覆盖。在夏季施工中,需要通过流水保护以及蓄水保护措施。

结语

大体积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一种基础材料,因为自身与外部的原因可能会出现裂缝的现象,通过提高各种施工技艺可以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断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不仅可以让混凝土自身更有价值,也会大大提高建筑的质量。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从而避免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滕江.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0):42-43.

[2]郭淑娟,孟光振.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J].建筑知识,2017,37(14):85-86.

标签:;  ;  ;  

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讨李彦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