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包括底板、安装架、主机、显示器和补线操作头,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底板的顶壁上,所述主机、显示器和补线操作头均安装在安装架的顶壁上,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开设有两个移动槽,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杆,另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壁上两个移动柱,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侧壁上同样设有两个移动柱,四个所述移动柱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浮动板。本方案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可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电路板进行前后位置以及左右位置移动,故此可实现全方位的移动,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移动精确度高的特点,有利于后期进行精准的布线操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包括底板(1)、安装架(2)、主机(3)、显示器(4)和补线操作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安装在底板(1)的顶壁上,所述主机(3)、显示器(4)和补线操作头(5)均安装在安装架(2)的顶壁上,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开设有两个移动槽,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杆(8),另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移动柱(7),所述第一定位杆(9)的侧壁上同样设有两个移动柱(7),四个所述移动柱(7)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浮动板(6),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移动槽的外侧并安装有第一转轮(10);所述浮动板(6)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板(11),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侧壁上共同设有第二螺纹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所述第二螺纹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的侧壁上共同设有放置板(15),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11)的侧壁并安装有第二转轮(14)。
设计方案
1.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包括底板(1)、安装架(2)、主机(3)、显示器(4)和补线操作头(5),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2)安装在底板(1)的顶壁上,所述主机(3)、显示器(4)和补线操作头(5)均安装在安装架(2)的顶壁上,所述底板(1)的顶壁上开设有两个移动槽,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杆(8),另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杆(9),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移动柱(7),所述第一定位杆(9)的侧壁上同样设有两个移动柱(7),四个所述移动柱(7)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浮动板(6),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移动槽的外侧并安装有第一转轮(10);
所述浮动板(6)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板(11),两个所述支撑板(11)的侧壁上共同设有第二螺纹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所述第二螺纹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的侧壁上共同设有放置板(15),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11)的侧壁并安装有第二转轮(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8)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螺纹杆(8)通过两个第一转板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移动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移动槽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纹杆(8)与其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柱(7)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9)与其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柱(7)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2)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螺纹杆(12)通过两个第二转板与两个支撑板(11)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1)的侧壁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纹杆(12)贯穿放置板(15)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13)贯穿放置板(15)并与其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底壁上均嵌设有多个滚珠。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CB电路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
背景技术
PCB中文名称为印制电路板,又称印刷线路板,是重要的电子部件,是电子元器件的支撑体,是电子元器件电气连接的载体,电路板损坏时一般为线路中的铜线出现烧断现象,此时需要借助PCB电子补线机进行线路的修复作业。
现有技术中的补线机一般存在如下缺点:在对进行电路板修复时,操作人员手动移动电路板的操作精确度较低,操作过程费时费力,因此需要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人员手动移动电路板的操作精确度较低,操作过程费时费力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包括底板、安装架、主机、显示器和补线操作头,所述安装架安装在底板的顶壁上,所述主机、显示器和补线操作头均安装在安装架的顶壁上,所述底板的顶壁上开设有两个移动槽,其中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杆,另一个所述移动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移动柱,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侧壁上同样设有两个移动柱,四个所述移动柱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浮动板,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移动槽的外侧并安装有第一转轮;
所述浮动板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侧壁上共同设有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螺纹杆和第二定位杆的侧壁上共同设有放置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的侧壁并安装有第二转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转板,所述第一螺纹杆通过两个第一转板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移动槽内,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移动槽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一螺纹杆与其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柱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定位杆与其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柱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二转板,所述第二螺纹杆通过两个第二转板与两个支撑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的侧壁上。
优选地,所述第二螺纹杆贯穿放置板并与其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定位杆贯穿放置板并与其滑动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移动槽的底壁上均嵌设有多个滚珠。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通过转动第一转轮控制第一螺纹杆转动,即可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电路板进行精确地前后位置移动。
2、通过转动第二转轮控制第二螺纹杆转动,即可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电路板进行精确地左右位置移动。
综上所述,本方案通过各个结构的设置可对放置在放置板上的电路板进行前后位置以及左右位置移动,故此可实现全方位的移动,同时具有操作简单,移动精确度高的特点,有利于后期进行精准的布线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的浮动板的左侧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的浮动板的右侧安装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的放置板的俯视图。
图中:1底板、2安装架、3主机、4显示器、5补线操作头、6浮动板、7 移动柱、8第一螺纹杆、9第一定位杆、10第一转轮、11支撑板、12第二螺纹杆、13第二定位杆、14第二转轮、15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精密PCB电子补线机,包括底板1、安装架2、主机3、显示器4和补线操作头5,安装架2安装在底板1的顶壁上,主机3、显示器4 和补线操作头5均安装在安装架2的顶壁上。
上述主机3、显示器4和补线操作头5为本领域现有的技术设备,其具体工作机理在此不再赘述。
底板1的顶壁上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两个移动槽的底壁上均嵌设有多个滚珠,其中一个移动槽内设有第一螺纹杆8,另一个移动槽内设有第一定位杆9,第一螺纹杆8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一转板,第一螺纹杆8通过两个第一转板转动连接在对应的移动槽内,第一定位杆9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移动槽的侧壁上。
第一螺纹杆8的侧壁上设有两个移动柱7,第一定位杆9的侧壁上同样设有两个移动柱7,第一螺纹杆8与其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柱7螺纹连接,第一定位杆 9与其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柱7滑动连接,四个移动柱7的顶端共同固定安装有浮动板6,第一螺纹杆8的一端延伸至同侧移动槽的外侧并安装有第一转轮10。
转动第一转轮10控制第一螺纹杆8转动,即可控制浮动板6进行精确地前后移动。
浮动板6的顶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支撑板11,两个支撑板11的侧壁上共同设有第二螺纹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第二螺纹杆12的侧壁上安装有两个第二转板,第二螺纹杆12通过两个第二转板与两个支撑板11转动连接,第二定位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支撑板11的侧壁上。
第二螺纹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的侧壁上共同设有放置板15,第二螺纹杆 12贯穿放置板15并与其螺纹连接,第二定位杆13贯穿放置板15并与其滑动连接,PCB电路板放置在放置板15的顶壁上,第二螺纹杆12的一端贯穿其中一个支撑板11的侧壁并安装有第二转轮14。
浮动板6前后移动的同时带动放置板15以及PCB电路板进行前后移动,随后通过转动第二转轮14可控制第二螺纹杆12转动,此时即可对放置在放置板 15上的电路板进行精确地左右位置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3847.7
申请日:2019-01-2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44(广东)
授权编号:CN209787567U
授权时间:20191213
主分类号:H05K3/22
专利分类号:H05K3/22
范畴分类:39D;
申请人:惠州市永明晟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惠州市永明晟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6006 广东省惠州市仲恺高新区潼侨镇学溪社区新科大道11号艺澄工业园2号厂房一、二楼北边
发明人:陈明生;张季年;唐红军;黄春茂;夏文峰
第一发明人:陈明生
当前权利人:惠州市永明晟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毛雨田
代理机构:11504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力量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04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