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渗液论文_张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高渗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休克,烧伤,液体,性休克,损伤,硬结,小剂量。

高渗液论文文献综述

张利[1](2019)在《经Y型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渗液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的护理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探讨经Y型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渗液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的护理观察。方法选取本科自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需要进行静脉输注高渗液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经Y型静脉留置针输注,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200例静脉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发生静脉炎后立刻湿敷硫酸镁,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输注前对患者进行评估,选择粗、直、弹性好的血管留置静脉留置针,班班观察,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发现异常及时更换输液部位。患者观察比较两组情况。结果对照组中发生静脉炎的患者比观察组多,观察组患者血管的康复时间比对照组患者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Y型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渗液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输注质量,降低静脉炎情况的发生,并且让患者血管能够提早康复。(本文来源于《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19期)

吴雅莉,买泓,刘瑜[2](2018)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在创伤性失血肺损伤患者中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对创伤性失血肺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创伤性失血后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9)与B组(n=4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高氧高渗液治疗,B组患者采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治疗。采用IRMA干式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氧分压(Pa O2),并计算呼吸指数(RI)。检查患者的肺功能,记录患者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及最大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Fi O2、Pa O2及RI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Pa O2/Fi O2、Pa O2及RI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的MMEF、FEV1、PEF及FVC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1.6%(40/49),明显高于A组的有效率67.4%(33/4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治疗创伤性失血肺损伤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还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数,提高治疗效率。(本文来源于《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期刊2018年02期)

史永红[3](2016)在《如意金黄散与赛肤润交替外敷治疗高渗液外渗致局部硬结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临床上应用外周静脉输入高渗液体时,高渗液外渗后的局部处理很关键,也很重要。笔者成功使用如意金黄散与赛肤润交替外敷治愈1例高渗液外渗致局部硬结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女,89岁,因间断尿频、尿急1月余,伴发热、小腹疼痛1d,于2016年4月26日入院,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肾功能(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6年25期)

刘强,苏德金[4](2015)在《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1年3月~2014年5月接诊的烧伤休克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自46例。对照组患者输注平衡盐溶液,研究组患者则输注小剂量高渗液,其他治疗措施相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液体复苏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动脉血乳酸含量相较于治疗前有一定降低,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与尿量等皆有一定升高,但在同时间段研究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5)。结论:在烧伤休克复苏中应用小剂量高渗液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复苏效果,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压与尿量且降低动脉血乳酸含量,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大家健康(学术版)》期刊2015年12期)

付春琼[5](2014)在《高渗液和平衡盐液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扩容40例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高渗液与平衡盐液在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接待的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采用高渗液与平衡盐液扩容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方法及体会。结果 39例患者中,有17例患者在推注1个单位剂量的高渗液后血压回升,15例患者重复推注2~3个单位剂量高渗液后血压回升,剩余8例患者反复推注高渗液5分单位并配合应用快速静滴平衡盐液后血压回升;40例患者最终皆痊愈出院。结论感染中毒性休克患者要及时处理,若采用小剂量高渗液处理后血压无法回升,则可以加重剂量,甚至可以结合静滴平衡盐液处理,能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值得临床借鉴。(本文来源于《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期刊2014年02期)

孙文科,张环[6](2013)在《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临床疗效》一文中研究指出选取2010年7月~2012年7月烧伤休克患者72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平衡盐溶液;观察组患者治疗中使用高渗盐溶液,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红细胞的渗透脆性、血乳酸含量检测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血压、尿量等指标检测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将小剂量高渗液应用于烧伤休克患者的复苏抢救中,有较好的扩容作用,能够早期改善尿量与血压,缓解组织水肿,降低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机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现代诊断与治疗》期刊2013年11期)

谢克亮,Su,Fu-hong,于泳浩,Vincent,Jean-Louis,王国林[7](2013)在《脓毒症休克时肾脏微循环的变化及高渗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微循环障碍在脓毒症器官衰竭中起关键作用,急性肾损伤是脓毒症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拟利用绵羊脓毒症休克模型,观察脓毒症休克时肾脏微循环的变化,并研究不同液体对其影响。方法:成年雌性绵羊(体重30-35kg),全麻后行机械通气,进行血流动力学检测,用1.5g/kg自体粪便腹腔注射诱导脓毒症休克模型,每1h检测体温、血流动力学、呼吸参数、动脉血气、尿量等指标,每3h用侧流暗视野(SDF)成像技术检测肾脏微循环变化,持续检测直到动物死亡。此外,(本文来源于《2013国际麻醉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论坛资料汇编》期刊2013-05-24)

罗兴均,简道林,李刚[8](2012)在《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高渗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高渗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感染性休克模型SD雄性大鼠36只,随机均分为叁组,分别行单纯静脉复苏(A组)、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生理盐水(B组)和腹腔注射高渗液(C组)。静脉复苏采用复方乳酸钠25ml/kg快速静脉输注30min,随后B组腹腔注入生理盐水100ml/kg,C组腹腔注入等量2.5%葡萄糖低钙腹膜透析液。观测大鼠血流动力学变化,测定复苏前后TNF-α与IL-6的含量及复苏后2h动脉血气。复苏后20h观察大鼠存活情况并解剖观察其内脏改变。结果静脉复苏结束至复苏后2h,C组MAP无明显变化,A、B组MAP逐渐下降,复苏后2hC组MAP显着高于A、B组(P<0.05)。复苏后2h,C组pH、HCO-3、BE、BEcef值明显高于A、B组,乳酸浓度明显低于A、B组(P<0.05或P<0.01)。复苏前0.5h、复苏后1、2h叁组血清TNF-α和IL-6含量均明显高于基础值(P<0.01)。复苏后1、2hC组血清TNF-α、IL-6含量明显低于A、B组(P<0.05或P<0.01)。复苏后20h,A组有7只(58%)大鼠存活,B组有9只(75%),C组有10只(83%),叁组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高渗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多项复苏指标的恢复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改善感染性休克大鼠的复苏治疗效果。(本文来源于《临床麻醉学杂志》期刊2012年08期)

杨伯明[9](2011)在《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复苏中的临床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烧伤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高渗溶液,对照组给予平衡盐溶液,其余复苏方式相同。比较两组抗休克效果。结果:观察组伤后第1个24 h液体输入量为(5 950±1 450)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 225±1 322)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血钠浓度外,两组患者的血压、尿量、中心静脉压(CVP)变化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第12、24、48小时的血乳酸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第5天和第10天血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休克治疗中,小剂量高渗液具有明显的抗休克及免疫调节作用,能减少复苏液体用量而避免循环超负荷,减少脓毒血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导报》期刊2011年22期)

安黔洪,杨秀文,沈应杰[10](2011)在《小容量高渗液在院前急救中对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小容量高渗钠液配备一定比例胶体液(简称高渗液)在院前急救中对中重度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高渗液组以6 mL/kg高渗盐水加500~1 000 mL代血浆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进行容量复苏,对照组即常规复苏液组以3倍于失血量的生理盐水对创伤失血性休克进行容量复苏,观察复苏后两组在血氧饱和度、尿量、血乳酸值、碱缺失的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液体在抗体克中均有较明显的复苏效果,但常规复苏液仍存在一些难以弥补的缺点,高渗液组明显优于常规复苏液组。结论:高渗液在院前急救、转院途中及众多病人和输液输血装置短缺的情况下具有高效、简便的特点,对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救治明显优于常规复苏液。(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1年03期)

高渗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对创伤性失血肺损伤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凉山州第一人民医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98例创伤性失血后肺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n=49)与B组(n=4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患者采用高氧高渗液治疗,B组患者采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治疗。采用IRMA干式血气分析仪测定患者氧合指数(Pa O2/Fi O2)、血氧分压(Pa O2),并计算呼吸指数(RI)。检查患者的肺功能,记录患者的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及最大肺活量(FVC)等肺功能指标,并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Pa O2/Fi O2、Pa O2及RI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Pa O2/Fi O2、Pa O2及RI均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较本组治疗前有所改善,且B组的MMEF、FEV1、PEF及FVC明显优于A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为81.6%(40/49),明显高于A组的有效率67.4%(33/49),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治疗创伤性失血肺损伤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因子,还可以改善肺功能指数,提高治疗效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高渗液论文参考文献

[1].张利.经Y型静脉留置针输注高渗液采取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静脉炎的护理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

[2].吴雅莉,买泓,刘瑜.乌司他汀联合高氧高渗液在创伤性失血肺损伤患者中临床应用[J].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2018

[3].史永红.如意金黄散与赛肤润交替外敷治疗高渗液外渗致局部硬结1例[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

[4].刘强,苏德金.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液体复苏中的临床效果[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

[5].付春琼.高渗液和平衡盐液用于感染中毒性休克扩容40例体会[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4

[6].孙文科,张环.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患者复苏中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

[7].谢克亮,Su,Fu-hong,于泳浩,Vincent,Jean-Louis,王国林.脓毒症休克时肾脏微循环的变化及高渗液的影响[C].2013国际麻醉学基础与临床研究论坛资料汇编.2013

[8].罗兴均,简道林,李刚.静脉复苏辅助腹腔注射高渗液对感染性休克大鼠的治疗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2

[9].杨伯明.小剂量高渗液在烧伤休克复苏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1

[10].安黔洪,杨秀文,沈应杰.小容量高渗液在院前急救中对重度创伤失血性休克的作用探讨[J].现代医药卫生.2011

论文知识图

单体M1制备,M1和M13共聚物的制备及...高渗液抑制熊果酸激活的CNE-2Z细...We5tern印迹检测高渗液对PMC5 ...不同菌丝阶段原生质体释放高渗液浸种对橡胶幼苗茎径的影响高渗液浸种对梢胶幼苗Na !N的影响

标签:;  ;  ;  ;  ;  ;  ;  

高渗液论文_张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