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污染论文_陈和秋

导读:本文包含了石油污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石油,微生物,土壤,墨西哥湾,含水层,海洋污染,海洋。

石油污染论文文献综述

陈和秋[1](2019)在《为我国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提供宝贵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2019年10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王军等着的《海洋石油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比较研究》出版上市。它通过比较研究国际公约、美国和欧盟的相关制度体系,对海洋石油污染损害赔偿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深入论述,其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国内相关学术领域的空白,为我国相(本文来源于《民主与法制时报》期刊2019-11-28)

杨明轩,刘森,常贺星[2](2019)在《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设计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石油爆炸污染区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青岛"11.22"石油爆炸点生态修复作为设计背景,选址在青岛大石头海上漏油口附近,现为海边闲置的污染地,急需生态恢复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景观修复手段,恢复爆炸影响区域的地表生态功能、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大陆架生物群落以及海面原油的生态处理等。主要包含生物降解污染研究,结合青岛气候特点和海洋特性,将污染环境的石油生态恢复处理分为两部分:在土壤中的修复以根—菌共生体系为主,形成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链为噬油菌营造良好的生境,使其最大限度地降解油污;在近海地区借助景观生态修复装置,为噬油菌和有益的藻类提供良好的海草场生态环境,以此提高石油的降解速率,加快整个场地的生态恢复。结合新领域和新技术,创新研发新装置和互联网+概念,以最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方式解决石油爆炸点生态修复问题。(本文来源于《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杨冰,陈坷铭,李沁蔓,刘宇程[3](2019)在《Na_2S_2O_8、H_2O_2在氧化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持续有效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过氧化氢(H_2O_2)和过硫酸钠(Na_2S_2O_8)为氧化剂,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不同氧化剂及分次添加方式(1次或分3次)、外源添加零价铁(ZVI)处理对石油污染土壤中石油烃类污染物的去除能力,探讨了不同处理下氧化剂的持续性和去除污染物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在氧化剂初始浓度为21、63、105 mmol·L~(-1)的处理中,H_2O_2在反应第2 d均已检测不到,Na_2S_2O_8剩余量在反应10 d后分别为11、35、60 mmol·L~(-1);反应10 d后,总石油烃类(TPH)总去除率在氧化剂初始浓度为63、105 mmol·L~(-1)的Na_2S_2O_8处理中显着高于H_2O_2处理(P<0.05),分别高出12.41%、14.21%;在第4~10 d Na_2S_2O_8和TPH剩余浓度的降低均非常缓慢,表明土壤中能活化Na_2S_2O_8的物质不足;加入ZVI显着提高了TPH总去除率(P<0.05),尤其促进了第4~10 d TPH的持续降解(分别增加了8.46%、8.49%、12.26%)。总量相等的H_2O_2分3次在第0、24、48 h投加,反应10 d后TPH降解率比一次性投加分别提高了17.26%、25.43%、28.11%。通过对反应体系有机组分的GC-MS图谱分析,反应10 d后H_2O_2分3次添加、ZVI活化Na_2S_2O_8处理中石油烃类总峰值分别降低了56.64%和57.60%,且部分长链烷烃被降解为相对较短的烷烃组分。研究表明:Na_2S_2O_8在石油污染土壤中持续性优于H_2O_2,但Na_2S_2O_8去除TPH的有效性随反应时间增加而降低;添加ZVI提高了Na_2S_2O_8去除TPH的有效性;分批次投加H_2O_2提高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TPH降解率。(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薛世华[4](2019)在《巴西海岸线现石油污染》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9月初以来,巴西东北部9个州的海岸线陆续出现石油泄漏污染。许多海滩原本是深受欢迎的旅游度假胜地,受污染后则出现大块油污。巴西国家石油10月10日出具的一份报告统计指出,石油泄漏已污染了巴西东北部139处沙滩,并称石油可能来自委内瑞拉。巴西巴伊亚联(本文来源于《中国石化报》期刊2019-10-18)

张冉,东培华,曲红玲[5](2019)在《海洋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海上石油工业和石油运输业的发展,溢油事故频发造成的污染给海洋生态带来了巨大压力,如何经济、高效、安全地修复石油污染海域成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影响海洋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的主要因素有受污染海域环境、石油的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的种类叁个方面。梳理了国内外海洋生态修复的研究进展及当前海洋石油污染生态修复技术的主要研究方向。分析在修复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9年10期)

林国庆,初慧,朱恒华,杨丽芝,唐晓梦[6](2019)在《离子类型对石油污染含水层中微生物去除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来利用微生物原位修复受石油污染的含水层已被广泛关注,然而地下水中含有许多离子成分,这些无机离子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污染物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本文采用批量实验研究了淄博齐鲁石化污染地下水中常见的7种无机离子(NO_3~-、PO_4~(3-)、SO_4~(2-)、Cl~-、Ca~(2+)、Mg~(2+)、Fe~(3+))对微生物生长及生物降解苯的影响规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一步探究了苯降解菌的种群特征。结果表明:7种离子都存在一个最适宜微生物生长的离子浓度,低于或超过该浓度苯的去除率明显降低,其中NO_3~-、SO_4~(2-)、Fe~(3+)最适宜浓度为0.4mmol/L,PO_4~(3-)、Cl~-、Ca~(2+)、Mg~(2+)最适宜浓度分别为0.2mmol/L、0.1mol/L、2.5mmol/L、2mmol/L;从微生物含量及其变化幅度来看,地下水环境中的NO3-离子对微生物的生长及苯的去除影响最显着,其他离子的影响则较小,但微生物对Cl-的耐受浓度较高。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驯化出的苯降解菌主要属于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 sp.)、脱硫芽胞弯曲菌属(Desulfosporosinus sp.)、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和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中的菌株。研究结果可为石油污染地下水的原位生物修复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9年S1期)

李波,宁清同[7](2019)在《浅谈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的生态修复责任主体》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海洋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海洋生态修复问题也越来越引发社会关注。但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的生态修复责任主体一直以来都不明确,主要存在类型不全、责任范围过窄、责任分担不清,监督不严等问题。可通过明确生态修复责任人范围、确立责任人的连带责任机制、完善生态修复责任监督制度等方式构建海洋石油污染的生态修复责任主体制度,以期有效落实海洋石油污染的生态修复法律责任。(本文来源于《辽宁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田秀梅,王晓丽,彭士涛,赵俊杰,王旭[8](2019)在《乙酸改性苎麻纤维固定化微生物的石油污染修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酸改性苎麻纤维为载体吸附固定石油降解菌群,考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游离菌和苎麻纤维固定化菌降解原油的影响,并对烷烃降解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吸附-生物降解过程在原油污染修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固定化菌的生物降解率为85.16%。扫描电镜及红外光谱图显示,改性载体具有良好的疏水亲油性,能将微生物和石油烃吸附在表面及内部空隙中。且细菌自身产生的胞外聚合物增强了对载体材料的粘附,细菌活性未受影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固定化菌剂比游离菌群表现出更好的环境耐受性。GC-FID分析发现,固定化菌剂对短链烷烃(C12~C20)的降解率高达94.85%。(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工》期刊2019年09期)

王娜[9](2019)在《我国土壤石油污染的文献计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检索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2007-2017年我国土壤石油污染研究相关文献,结果显示,从2007至2017年土壤石油污染研究发文量681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于2014年达到最多。主要研究机构共40家,以中国石油大学为主。刊发本领域的期刊共15种,《环境工程学报》位居榜首。该研究领域的基础相对比较薄弱,科研学者应加以重视。(本文来源于《《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8-30)

谢丽凤,吴卫飞[10](2019)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概述了根际效应、根系分泌物、菌根在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物土壤的机理和应用,并展望了该修复技术在石油污染土壤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环境与发展》期刊2019年08期)

石油污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青岛"11.22"石油爆炸点生态修复作为设计背景,选址在青岛大石头海上漏油口附近,现为海边闲置的污染地,急需生态恢复建设。以生态环境保护的景观修复手段,恢复爆炸影响区域的地表生态功能、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大陆架生物群落以及海面原油的生态处理等。主要包含生物降解污染研究,结合青岛气候特点和海洋特性,将污染环境的石油生态恢复处理分为两部分:在土壤中的修复以根—菌共生体系为主,形成动物—植物—微生物生态链为噬油菌营造良好的生境,使其最大限度地降解油污;在近海地区借助景观生态修复装置,为噬油菌和有益的藻类提供良好的海草场生态环境,以此提高石油的降解速率,加快整个场地的生态恢复。结合新领域和新技术,创新研发新装置和互联网+概念,以最前沿的具有发展潜力方式解决石油爆炸点生态修复问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石油污染论文参考文献

[1].陈和秋.为我国海洋污染损害赔偿制度提供宝贵经验[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9

[2].杨明轩,刘森,常贺星.石油污染海岸线景观生态修复设计研究——以青岛市黄岛区石油爆炸污染区域为例[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杨冰,陈坷铭,李沁蔓,刘宇程.Na_2S_2O_8、H_2O_2在氧化处理石油污染土壤中的持续有效性研究[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9

[4].薛世华.巴西海岸线现石油污染[N].中国石化报.2019

[5].张冉,东培华,曲红玲.海洋石油污染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9

[6].林国庆,初慧,朱恒华,杨丽芝,唐晓梦.离子类型对石油污染含水层中微生物去除苯的影响[J].地质学报.2019

[7].李波,宁清同.浅谈我国海洋石油污染的生态修复责任主体[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9

[8].田秀梅,王晓丽,彭士涛,赵俊杰,王旭.乙酸改性苎麻纤维固定化微生物的石油污染修复研究[J].应用化工.2019

[9].王娜.我国土壤石油污染的文献计量分析[C].《环境工程》2019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10].谢丽凤,吴卫飞.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9

论文知识图

石油微生物降解动力学曲线采油废水产量趋势技术路线图我国石油、煤炭等能源的生产与消费量...红叁叶草陕北黄土高原粉质壤土不同污...渭河阶地粉质壤土四种植物修复土壤中...

标签:;  ;  ;  ;  ;  ;  ;  

石油污染论文_陈和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