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推动大连乳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推动大连乳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一、依靠科技 强化管理 促进大连市奶业发展再登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高聪[1](2020)在《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经济不断发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得到了更快的发展,新型农村建设也在日益推进。而对农村经济发展来说,统计数据日趋重要,基层的农业经济发展对普兰店区的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农业统计数据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反映和依据,尤其对区域经济发展而言,统计工作能较好的推动农业农村等各项经济发展,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采取文献研究、实地调研与比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进行研究,发现在对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包括:缺乏完善的制度管理,责任制落实不到位,数据质量和实效性落后,缺乏系统组织和专业人才等情况。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国内外农业统计工作改进经验进行归纳总结,借鉴先进经验,以期提升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根据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现状,针对改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举措:强化农业统计工作的建设和保障能力,包括规范农业统计常规性工作;健全农业统计基础保障工作;完善农业统计工作基础台账管理。增强农业统计工作数据管控体系,包括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评估;做好日常数据动态分析。加强农业统计工作共享平台建设,包括推动互动平台信息化大众化;加强各部门数据之间的互通互融。打造专业的农业统计工作服务团队,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曹彦斌[2](2018)在《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在国家实行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战略的背景下,小城镇的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地位。苏州作为经济先发地区,小城镇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为了从苏州小城镇过往的发展历史中分析、总结有益的经验和教训,本文对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发展演变展开研究,试图从更具战略性和方向性的总体规划历轮编制演变中分析小城镇发展的变化,探求小城镇发展的脉络和轨迹,为新时期小城镇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以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为研究对象。首先回顾了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的发展历程,依据小城镇发展的阶段特征,对小城镇的发展阶段进行划分,包括“乡镇工业化”、“经济全球化”与“城乡一体化”三个阶段。随后,从规划背景,发展目标,发展速度,规划重点和布局结构五个角度出发,对各个发展阶段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进行系统研究分析,并对其演变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即:发展目标从注重经济增长到强调科学发展、发展速度从追求高速发展到保持平稳增长、规划重点从关注空间扩张到强化城乡统筹、布局结构从空间无序蔓延到城镇合理布局。总体规划编制的演变,除了自身的发展,也离不开外部环境的作用,主要包括:时代环境的决定性,区位环境的基础性,制度环境的制约性,行业环境的推动性,城镇环境的特殊性。最后,对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经验进行总结:在战略规划上遵从科学的发展理念、在发展规模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在重点内容上明确规划的核心任务、在空间布局上优化城镇的布局结构。并结合当前苏州小城镇发展的重点,对下一阶段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提出建议: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加速经济升级转型;增加城镇更新规划,推动城镇更新建设;深化生态建设规划,保护城镇生态环境;加强城镇特色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特色。

孙大鹏[3](2018)在《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7年2月5日,中央颁布了题为《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养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一号文件。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第十九次三农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关系到国家安全及百姓的生活,国家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的发展,国家的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的现代化。农产品营销渠道是否畅通高效,农产品营销渠道结构形成的机理是什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其内在的动力源是什么,政府在农产品营销渠道形成及变迁的过程中应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这些问题的研究均属于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所强调的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范畴之内。畅通高效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也是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动能。因此,研究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形成与变迁具有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如下:第一,本文界定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制度内涵,指出农产品营销变迁问题的实质是一种制度变迁。首先,本文从制度变迁的三个层面梳理了有关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包括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变迁机理、路径和变迁趋势。其中营销渠道的影响因素即为制度变迁之前的静态均衡;变迁机理方面重点论述了制度均衡从哪些方面被打破;变迁路径和趋势讨论的则是新的制度均衡是如何建立起来的。第二,在考察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历史沿革以及现存的问题之后,本文遵从制度变迁的逻辑,借用并拓展了在营销渠道研究中广为运用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这一框架从政治和经济两方面描述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静态制度均衡。本文对其进行的主要创新是将政治经济分析框架中所缺失的技术和消费者需求要素纳入,并进一步分析了政治和经济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相互作用的机理。经过实地调研并梳理了涉及农产品生产和营销过程的公共政策后,本文发现政府在监管农产品营销渠道过程中不断地寻求降低政策成本,因而赋予了特定渠道主体由公共政策所提供的渠道垄断力,进而引领营销渠道的变迁。同时,外部经济要素包括了渠道的水平和垂直市场,对渠道内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都有显着的影响力,而根据威廉姆森的经济化模型,营销渠道是朝着生产交易总成本最低进行变迁的。最后,本文将农业技术发展研究中的速水-拉坦模型进行改造,提出了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需求-技术影响模型,阐明了当消费者需求要素发生改变,营销渠道中的生产和运销环节引发了不同类型的技术投入,为避免技术投入带来的专用性资产套牢最终导致了营销渠道变迁。第三,本文结合辽宁省CT市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后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案例,并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为基础,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可以分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本文认为制度均衡要素发生改变意味着制度选择集和相对价格的改变,能够引发新的获利机会并带来制度变迁驱动力。其中CT市的胡萝卜营销渠道变迁属于诱致性变迁,这个过程培育的新兴渠道具备良好的竞争力和发展前景,但由于诱致性制度创新具有外部性,搭便车行为会造成有效制度供给不足;CT市的地瓜产业则带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服务于特定时期的政策目标因而其变迁速度更快,但政策制定者的有限理性、意识形态的刚性、官僚政治、利益集团冲突和科学知识的局限等问题使渠道变迁面临着政策非效率。本文认为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应当由强制性制度变迁补充诱致性变迁的有效供给不足,即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协同的良性模式。最后,根据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本文认为未来的营销渠道会向着多元化、规模化、两极化的趋势发展。第四,本文结合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机理,提出了完善渠道的四方面政策建议: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本文认为政府加大对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基础投入,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营销人才,推出鼓励营销渠道规模化、产业化、网络化的各项政策是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关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用制度变迁的角度审视了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将静态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加以运用并拓展,补充了内外政治要素、内外经济要素之间的作用机理,强调政府公共政策对渠道变迁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技术进步的要素在前人的研究中始终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以速水-拉坦的技术变迁模型为基础加以创新,构建了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生产技术效率模型和流通技术效率模型。最后,本文描述并分析了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两种路径,发现了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各自的特点,认为二者协同的变迁更有效率。

黄敬前[4](2013)在《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动态仿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3年9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题的第九次集体学习上强调指出,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农业科技是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决定力量,农业科技投入是实现农业科技进步的源头。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政府要在农业科技投入中发挥主导作用,逐步提高农业科技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农业部颁布的《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提出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要达到63%。实现特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必然需要有相应的农业科技投入支撑。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农业科技进步系统是复杂的大系统,具有动态和反馈等特征。系统动力学被誉为“战略与策略的实验室”,适宜于用来建立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的动态仿真模型,研究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的演化趋势,目前尚未见到同类研究成果。本论文的研究目的,一是:构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即动态仿真模型);二是:借助所建立的仿真模型,预测按照当前的农业财政科技投入态势,到202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三是:借助所建立的仿真模型,利用情景分析法,通过政策试验,提出实现《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确立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合理方案。本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农业科技进步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着重系统阐述农业科技进步内涵与测定、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农业科技活动特征及投入主体、研究农业科技进步系统组成、结构及其特征。为运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与方法,构建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以及开展政策试验提供理论准备与支持。第二部分,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研究。梳理我国农业科技政策与科技体制演化;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度;以及运用超越对数随机前沿函数模型、协整理论等,揭示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的长期均衡关系;为建立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开展农业科技政策试验提供现实依据与指导方向。第三部分,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与政策试验。首先,抽象分析包括财政投入在内的影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主要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结构,设计我国农业科研投入与科技进步系统流图,进而运用系统动力学专业模拟软件构建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接着,以所建立的动态仿真模型为工具,分析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发展态势;并以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为政策控制变量,运用情景分析方法,设计七种不同的科技投入方案,对不同的投入方案下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变化进行动态仿真。最后,比较选择能实现特定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的科技投入方案,并基于微观经济学效用理论,优化农业R&D投入结构。第四部分,综合前文研究基础,提出相应的促进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结论表明:第一,农业科技领域正是市场机制无法很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府应当发挥主导作用,承担农业科技发展的责任和义务,弥补农业科技领域市场失灵;第二,我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进步在农业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如何在农业科学技术事业发展中体现政府主导作用,将是未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重点;第三,我国农业R&D投入、农业技术推广都是推动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要因素,但是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不适应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需要,假如没有充分加大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呈现下降趋势;第四,农业R&D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够显着,农业R&D活动、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缺乏良性互动,科技与生产“两张皮”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第五,农业R&D活动对我国农业科技进步水平的作用并不如农业技术推广明显,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第六,要实现《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提出的到2020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财政农业R&D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0.64%,2010年至2020年财政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年增长速度为9.0622%;第七,要优化农业R&D投入结构,努力使得我国农业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投入比为1:4.59:13.4,从而保证农业R&D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的效果最佳;第八,系统动力学模型是包括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在内的经济社会系统的一个政策试验工具,可以应用情景分析法等展开重复的政策仿真,检验相关的政策实施效果。上述研究结论具有很好的政策启示:第一,强化各级政府科教兴农的战略思想;第二,坚持政府在农业科技进步中的主导作用,特别是要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必要强度,确保《农业科技发展规划(2006-2020年)》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现;第三,要通过制度创新,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第四,要通过优化投入结构、建立健全我国农业科技知识创新体系、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等,提升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能力,提高科技投入的产出效应。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以下方面:(1)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长期以来一直是我国学术界关注的课题,但是多为分别研究,鲜有从联系的视角,把两者作为有机整体加以研究。本研究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研究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关系,是研究视角的创新,可能为我国农业科技投入政策的研究探索一条新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思路。(2)运用系统动力学的理论与方法,建立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运用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协调度;采用经济学分析中广泛使用的柯布——道格拉斯效用函数,优化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结构,是本研究在研究方法应用上的创新。(3)应用情景分析方法,科学设定不同情景,对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政策进行动态模拟,寻找实现特定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目标的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方案,是本研究另一个特色和创新之处。

李春文[5](2013)在《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农业科技园区是我国农业生产力和农业科技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从二十世纪90年代初开始以一种新的农业发展模式出现并迅速发展,促进了农业高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目前已具备了农业技术创新和技术组装基地、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现代化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功能。截至目前为止,全国共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71家,其中大连有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和大连旅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共2家,分别属于第二批和第四批入选名单。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是科技部2002年5月批准设立的36个国家级农业园区之一,并于2009年10月通过科技部验收,是大连市最早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内设农产品加工物流区、研发服务区、高效种植示范区、畜禽繁育区、农业观光科普区等五个功能分区,立足发展都市现代农业,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着力把园区建设成为农业科技载体,都市现代农业示范窗口,农产品加工、仓储、物流集散地,成为带动金州乃至大连发展都市现代农业的龙头和样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链不完善和要素约束等问题,为了继续发展有特色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并保持优势,本文通过分析国内外农业园区的发展经验,找出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发展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走高新科技型都市农业的发展战略。

王伟娜[6](2011)在《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方便性、及时性等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冷链生鲜食品的新鲜度越来越讲究,食品冷链物流的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食品冷链物流作为一种特殊的物流,它的发展程度直接决定了冷链食品生产、流通与消费过程中的安全性。而现阶段,重庆滞后的食品冷链物流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食品安全构成了威胁。重庆市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增长极、内陆开放型高地、西部交通枢纽、长江上游地区“美食之都”、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人们对生鲜、冷藏产品的需求量相对都比较大,因此,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空间巨大,而目前重庆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急需建立专业化的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和相应的冷链物流政策,确保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健康快速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重庆发展食品冷链物流软硬环境分析、重庆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供需状况及其运作的具体模式进行调查分析,揭示出重庆重庆食品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运用AHP定量方法找出影响重庆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的关键指标因素,然后借鉴国外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经验,结合重庆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的区域特点,提出重庆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构建基本思路和发展目标,构建适合重庆的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包括食品冷链物流网络、食品冷链物流主体、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平台、食品冷链物流政策平台。

韩承鹏[7](2007)在《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文中指出运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动员,是古今中外常见的现象。中国堪称标语口号大国。无论是在高耸入云的火箭发射架上还是在奔驰的车体上,无论是在城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上还是在穷乡僻壤里那些斑斑驳驳的泥墙上,你都能找到标语的身影。研究标语口号的目的在于运用政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分析这些标语口号的动员功能、效用、成因及改进形式,为今后更好地应用标语口号进行社会政治动员提供一些参考意见和建议。同时,通过收集整理标语口号,可以积累史料,为他人进一步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标语口号在我国大行其道,主要原因在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群体心理感应和标语口号较好的动员传播效果。在我国历史上标语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用标语来昭示天下,彰显政绩,动员民众,服从统治。从此之后,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均仿效之。在封建朝代,口号发挥威力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之时。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军高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伐无道,诛暴秦!”,太平天国洪秀全提出了“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口号,要求政治、经济、社会等全面平等,将口号在封建社会发挥作用推向了极至。随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振兴中华”这一千古绝唱口号成为激励中华民族奋勇争先的动力引擎。在中国革命时期,人民军队撰写的标语口号遍布红色区域,是老百姓的指路明灯,是动员人民群众支援前线,参加革命队伍的强大武器。标语口号在建国后仍然发挥作用,在“文革”期间,标语口号的喧嚣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标语口号之所以能长盛不衰,重要原因就在于:标语口号的目标对象是群体。群体在一定的氛围下,具有易于激情冲动、随大流及群体情绪相互感染的的特征。标语口号就象荷尔蒙一样,能加速催化群体特征的显现。标语口号一般使用简单常用的汉字,这就与中国普通人群文化素质不高的特点相契合。加之,标语口号一般工整对仗,琅琅上口,易于识记,便于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动员效果。标语口号具有内容的时代性、来源的特定性、制作材料的多样性、效果的鼓动性、目标指向的针对性等特征。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标语口号。如土改时期的斗争性,大跃进时期的浮夸性,“文革”时期的狂热性等,从字里行间就能看出是哪一时期写的。在我国,有能力推出有影响力的标语口号主要是权威人士、特定的组织机构、一些重要会议和个别群众。标语的制作材料多种多样,既可以因陋就简,也可以采用现代技术手段。书写标语可以用墨汁、油漆等传统材料,还可以用声光电等现代材料;标语可以写在石块、木板、横幅、墙壁上,也可以在报纸、电视等现代传媒上传播。标语口号要发挥作用,必须要有的放矢,一定要善于结合时代背景,结合完成中心工作任务和特定目标群体的需要创造性提出。标语口号主要发挥导向功能、动员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将一定时期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等概括浓缩为简明扼要的句子,来引领社会发展,动员激励社会力量朝既定的方向努力,从而争取达到预期效果。在现实生活中,标语口号随处可见。透视这些标语口号,我们会发现,在浩瀚的标语口号之中,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动员力强大但内容欠妥。一些标语口号具有强大的社会动员功能,但有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的缺少人文关怀,有的法治意识淡薄,还有的泛政治化严重等。还有,个别标语口号制作者动机不纯,形式主义严重,不愿意做实实在在的工作,只想通过张贴标语,喊喊口号来虚张声势,不求实效,但求虚功。标语口号作为一种有效的动员方式,在现时代不但不会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而且会长期存在下去。但在发展市场经济语境下,人的自主意识和独立思想能力增强,不再盲目跟着标语口号跑了。这就对政府和社会组织如何利用标语口号来动员社会提出了挑战。在依法治国已成为治国基本方略的背景下,在坚持以人为本,推进和谐社会的进程中,标语口号有待于转型和变脸。这就要求我们要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研究标语口号的特点规律,把握正确撰写标语口号的原则理念,懂得正确使用方法,撰写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并反映时代要求的标语口号,推动社会进步。

任晓东[8](2007)在《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三农”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业经济发展落后、农村社会发展迟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三农”问题是当前我国最大的经济、社会、政治问题。能否解决好“三农”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政治局面。近三年来,中央连续下发了有关“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和“农村建设”的涉农1号文件,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全部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最主要手段,担负着国家经济发展与稳定的重大职责,财政政策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态势,本文认为充分发挥财政政策的积极作用,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根据财政学的基本理论,利用财政职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影响的分析框架。从财政的资源配置职能、经济增长与稳定职能和收入分配职能三个角度分析农村的社会发展问题、农业的经济发展问题和农民的收入增长问题。文章综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运用了大量的实证数据,分析了我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政策、农业财政投入政策、农业财政补贴政策以及农民收入分配政策存在的诸多问题,在注重财政政策绩效的前提下,借鉴了发达国家在农村社会发展,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方面的财政政策措施,针对我国的国情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文章认为我国农村的落后问题是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缺失,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权事权不对称、非均衡的工农业发展模式、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是农村公共产品缺乏有效供给的重要原因;农业的脆弱问题是财政经济发展职能的缺失,财政农业投入资金总量不足,结构不尽合理,财政支农资金效益外溢严重是农业经济发展迟缓的重要原因:农民的困苦问题是财政收入分配职能的缺失,城乡分配关系不合理,管理体制不规范、教育、医疗负担沉重是农民收入增长乏力的重要原因。基于财政职能的视角,文章的结论是建立规范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统筹城乡公共产品供给,完善政府间的事权与财权制度等是用以解决农村社会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长效的支持与保护农业的财政政策机制,增加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加强补贴等是解决农业经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建立动态的收入再分配政策机制,巩固农村税费改革、免收农业税对减轻农民负担的成果,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医疗保险的投入等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缓慢问题的有效途径。

朱勤虎[9](2006)在《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研究》文中提出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建设是江苏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战略,是江苏省经济理论界关注的重点课题之一。针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开展研究,可以为产业带的发展规划提供决策依据。因此沿东陇海线产业带课题研究对于促进江苏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论文选择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为研究课题,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形成和发展模式、产业结构聚类分析方法、产业带指标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工业化发展阶段、产业带可持续发展、产业带发展对策等问题开展研究。 论文以产业带的点-轴系统理论模型、双核结构理论模式、日本临海工业带形成理论为依据,在开展沿东陇海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分析基础上,进行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形成的分析。按产业带构成的点、线、面空间三个要素,探讨了适合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发展模式。 论文研究适合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聚类分析方法。在简单分析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结构现状基础上,尝试将聚类分析方法应用于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结构分析。以K-means算法为工具,研究了沿东陇海线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聚类分析方法。该聚类分析方法不需要具体的分类标准,也不需要类别具体内容,具有一定的适应性。依据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中心城市连云港等统计部门数据,利用聚类分析方法进行了实例分析。 论文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指标预测模型进行研究。考虑到产业带指标预测问题的复杂性,论文选择模拟人脑结构和功能的、具有高度非线性和很强自学习功能的神经网络为预测模型建模工具,开展适合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各种指标的神经网络预测模型研究。该预测模型以产业带发展指标历史数据为依据,可以进行各种指标的预测,因而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模型,论文分别进行了产业带中心城市徐州市区生产总值、人均生产总值、生产总值指数为预测对象和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区域生产总值为预测对象的实例研究。 论文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工业化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研究。以工业化发展阶段的克拉克大分类法等为基础,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产业结构变动、劳动力就业结构变动、工业内部结构变动、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五个方面指标对沿东陇海线产业带

孙国平[10](2004)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事关我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大局。在建国初期,东北曾是我国起步较早的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然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东北受到了市场经济大潮的强烈冲击,大量国有企业破产、大批工人下岗,东北经济发展速度放慢,工业竞争能力下降,产业衰退趋势明显,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装备老化等等,这些严重制约着东北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所谓的“东北现象”。东北经济的衰退有其客观原因:一是计划经济的历史背景和体制,导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的进程缓慢。二是缺少积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缺少对替代产业的投入和培育。三是缺少特殊政策支持体系。四是国有经济比重过大导致结构调面临巨大的退出障碍。另外,在观念上也制约东北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多方面重大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视,提供的政策机遇,以及俄罗斯入世的开放机遇、东部沿海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和西部大开发的初见成效都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另外,东北老工业基地还有丰富的自然基础,综合工业体系、科教优势及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农产品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和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抓住难得的战略机遇,加快调整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将迎来再次的腾飞。 建国以来,我国的生产力布局经历了从国家投资向内地倾斜为基本特征的内向型均衡发展战略,到向以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开放为特征的倾斜性外向型非均衡发展战略,到以强化市场经济联系与实行国家宏观调控为基本特征的内外结合的倾斜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就是要运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发挥东北产业“集群效应”,破除传统的地区分割、行<WP=72>业分割的体制,推进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兼并、重组,形成网络化的区域产业结构。通过研究日本北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和重庆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措施,得到了有益的启示,即: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将国家支持与自身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加强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重视三次产业之间的调整等。按照国家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总体目标为加快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将东北建设成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京津环三大地区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具体讲就是,把东北建设成我国最大的重大装备和加工制造业基地,重要的绿色产业基地,国家的石油化工基地和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要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就是协调东北三省之间的分工与协作。辽宁主要建成国家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基地、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以及农产品加工基地。吉林建成汽车、石油化工、农产品、现代中医药和光电子信息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黑龙江发展石油化工生产基地,能源工业基地,装备工业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等,三省之间在自然资源开发、主要工业基地协作开发、新兴工业经济带开发、沿边经济开放带开发、金融信息现代服务领域开发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以大型企业集团为核心的企业合作,以主导产业为龙头的关联企业合作、以对外开放等协作为模式,共同创造东北辉煌的明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要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国家在政策与资金上应给予大力支持,二是提高政府职能的服务水平,三是以企业为中心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四是创造更高效的市场体系,五是围绕促进就业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六是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七是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 ,八是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二、依靠科技 强化管理 促进大连市奶业发展再登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依靠科技 强化管理 促进大连市奶业发展再登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3.3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统计
        2.1.2 农业统计
        2.1.3 基层农业统计
    2.2 理论基础
        2.2.1 无缝隙政府理论
        2.2.2 经济发展理论
        2.2.3 概率统计理论
3 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现状分析
    3.1 普兰店区发展现状
        3.1.1 普兰店区行政区位情况
        3.1.2 普兰店区农业发展情况
        3.1.3 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发展情况
    3.2 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所采取的改进举措与成效
        3.2.1 所采取的改进对策
        3.2.2 取得的成效
    3.3 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3.3.1 管理体制不完善
        3.3.2 责任制落实不到位
        3.3.3 数据质量和时效性落后
        3.3.4 缺乏系统组织和专业人才
    3.4 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4.1 重视程度不够
        3.4.2 执法监督体系不健全
        3.4.3 部门间缺少信息互通互融
        3.4.4 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够
4 国内外其它地区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概况
        4.1.1 美国:共享农业信息网络系统-AGNET
        4.1.2 日本:分散型统计体系
        4.1.3 南非:农业信息共享服务模式
    4.2 国内其它地区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概况
        4.2.1 北京:遥感技术新农业统计的革新
        4.2.2 上海:数字农业管理信息平台的研发
    4.3 经验借鉴
        4.3.1 建立健全农业统计法律体系
        4.3.2 促进农业统计工作的先进性与信息化
        4.3.3 增强农业统计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
        4.3.4 扩大农业统计信息的服务范围
5 进—步加强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的对策分析
    5.1 强化农业统计工作的建设和保障能力
        5.1.1 规范农业统计常规性工作
        5.1.2 健全农业统计基础保障工作
        5.1.3 完善农业统计工作基础台账管理
    5.2 增强农业统计工作数据管控体系
        5.2.1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和评估
        5.2.2 做好日常数据动态分析
    5.3 加强农业统计工作共享平台建设
        5.3.1 推动互动平台信息化大众化
        5.3.2 加强各部门数据之间的互通互融
    5.4 打造专业的农业统计工作服务团队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使用制度
        5.4.2 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2)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苏州小城镇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突出
        1.1.2 总体规划是苏州小城镇建设发展的战略指向
        1.1.3 苏州小城镇处于转型发展的历史时期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全球化理论
        2.1.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3 新型城镇化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小城镇发展的相关研究
        2.2.2 国内外小城镇总体规划的相关研究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的历史进程
    3.1 苏州小城镇发展历程
        3.1.1 “乡镇工业化”时期
        3.1.2 “经济全球化”时期
        3.1.3 “城乡一体化”时期
        3.1.4 苏州小城镇发展阶段特征
    3.2 “乡镇工业化”时期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
        3.2.1 规划背景:苏州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2.2 发展目标:推动小城镇建设快速发展
        3.2.3 发展速度:寻求快速增长的发展速度
        3.2.4 规划重点:提供乡镇工业的发展空间
        3.2.5 布局结构:围绕城镇中心蔓延式布局
    3.3 “经济全球化”时期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
        3.3.1 规划背景:经济全球化趋势愈演愈烈
        3.3.2 发展目标:实现小城镇的现代化建设
        3.3.3 发展速度:追求跃迁增长的发展速度
        3.3.4 规划重点:提供外向型经济发展空间
        3.3.5 布局结构:沿交通轴向以跳跃式布局
    3.4 “城乡一体化”时期的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
        3.4.1 规划背景:城乡一体化工作逐步深入
        3.4.2 发展目标:实现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
        3.4.3 发展速度:保持平稳增长的发展速度
        3.4.4 规划重点:强化城乡间发展的联动性
        3.4.5 布局结构:城镇集聚发展组团式布局
    3.5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特点
        3.5.1 发展目标从注重经济增长到强调科学发展
        3.5.2 发展速度从追求高速发展到保持平稳增长
        3.5.3 规划重点从关注空间扩张到强化城乡统筹
        3.5.4 布局结构从空间无序蔓延到城镇合理布局
    3.6 本章总结
第四章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的外部环境
    4.1 时代环境的决定性
        4.1.1 时代要求
        4.1.2 发展理念
    4.2 区位环境的基础性
        4.2.1 资源禀赋
        4.2.2 交通条件
        4.2.3 社会经济
    4.3 制度环境的制约性
        4.3.1 政策引导
        4.3.2 行政区划调整
    4.4 行业环境的推动性
        4.4.1 小城镇规划地位不断提升
        4.4.2 城乡规划法规体系日渐完善
        4.4.3 信息技术发展推动规划变革
    4.5 城镇环境的特殊性
        4.5.1 苏州小城镇发展的特殊性
        4.5.2 各镇发展的特殊性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经验与发展建议
    5.1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经验
        5.1.1 在战略规划上遵从科学的发展理念
        5.1.2 在发展规模上保持合理的增长速度
        5.1.3 在重点内容上明确规划的核心任务
        5.1.4 在空间布局上优化城镇的布局结构
    5.2 苏州小城镇当前发展重点
        5.2.1 转型产业发展
        5.2.2 更新城镇建设
        5.2.3 改善生态环境
        5.2.4 彰显城镇特色
    5.3 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的发展建议
        5.3.1 强化产业发展规划,加速经济升级转型
        5.3.2 增加城镇更新规划,推动城镇更新建设
        5.3.3 深化生态建设规划,保护城镇生态环境
        5.3.4 加强城镇特色规划,突出城镇发展特色
    5.4 本章总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点
    6.3 存在的不足
    6.4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3)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法
        1.3.2 访谈法
        1.3.3 参与观察法
    1.4 章节安排
    1.5 理论贡献
        1.5.1 政府驱动的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
        1.5.2 构建考虑消费者因素速水-拉坦扩展型模型
        1.5.3 提出农产品营销渠道诱致性与强制性变迁的协同模式
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文献综述
    2.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的内涵
        2.1.2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内涵
        2.1.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涵
    2.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相关研究
        2.2.1 制度均衡的描述——农产品营销渠道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
        2.2.2 制度均衡打破后的变迁——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的相关文献
        2.2.3 走向新的制度均衡——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路径及趋势的相关文献
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及现状概述
    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历程
        3.1.1 计划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53-1977)
        3.1.2 转轨经济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78-1984)
        3.1.3 双轨制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85-1997)
        3.1.4 市场化改革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1998-2012)
        3.1.5 互联网新时期的农产品营销渠道(2012-)
    3.2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发展现状
        3.2.1 农产品市场规模
        3.2.2 农产品营销整体状况
        3.2.3 农产品营销成本情况
        3.2.4 农产品营销主体情况
    3.3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现存的问题
        3.3.1 农产品营销渠道组织化程度低
        3.3.2 农产品营销渠道技术服务落后
        3.3.3 农产品营销渠道创新能力不足
4 拓展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1 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1.1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由来
        4.1.2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
        4.1.3 Stern和Reve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的评价
    4.2 拓展的Reve和Stern的政治经济分析框架
        4.2.1 经济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2 政治因素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3 技术进步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4.2.4 消费者需求对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影响
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研究
    5.1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外部政治作用机理
        5.1.1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梳理
        5.1.2 我国农产品营销政策的目标
        5.1.3 公共政策对变迁的驱动机理
    5.2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政治作用机理
        5.2.1 农产品营销渠道权力结构
        5.2.2 内部政治因素的作用机理
    5.3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外部经济要素作用机理
        5.3.1 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市场结构
        5.3.2 水平市场与垂直市场的作用机理
    5.4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内部经济作用机理
        5.4.1 资产专用性的作用机理
        5.4.2 生产交易费用的作用机理
        5.4.3 内部经济拉动渠道变迁的机理
    5.5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作用机理
        5.5.1 技术进步对渠道变迁的必要性
        5.5.2 技术进步及消费者需求推动渠道变迁的模型
        5.5.3 技术进步推动中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
        5.5.4 消费者需求对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作用机理
6 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路径和趋势
    6.1 强制性与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1.1 诱致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1.2 强制性变迁的成因及效应
    6.2 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的案例分析
        6.2.1 案例来源与案例背景描述
        6.2.2 诱致性变迁:“十里村胡萝卜”
        6.2.3 强制性变迁:“傅家镇甜地瓜”
    6.3 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的趋势
        6.3.1 政治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6.3.2 经济要素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6.3.3 技术进步驱动下农产品营销渠道的变迁趋势
7 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的政策建议
    7.1 以市场为基础发展农产品营销渠道
        7.1.1 重视市场机制与建立公平竞争市场环境
        7.1.2 完善融资环境与培育涉农公司快速发展
    7.2 以政策为支撑完善农产品营销渠道
        7.2.1 规范农贸市场与建设农产品交易平台
        7.2.2 完善法律制度与保护涉农公司的权益
    7.3 以技术为核心优化农产品营销渠道
        7.3.1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与建立信息服务平台
        7.3.2 增加农业技术投入与培育特色化农业产业
    7.4 以需求为导向创新农产品营销渠道
        7.4.1 鼓励涉农电商创业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7.4.2 激活涉农公司活力与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
8 结论与不足
    8.1 结论
    8.2 研究不足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4)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动态仿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界定
        1.2.2 关于农业科技投入主体
        1.2.3 关于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的作用
        1.2.4 关于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1.2.5 关于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结构
        1.2.6 关于我国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测算
        1.2.7 关于系统动力学在我国农业经济管理相关领域的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特色与创新
第二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方法
    2.1 农业科技进步与测定
        2.1.1 农业科技进步概念
        2.1.2 农业科技进步测定的理论
        2.1.3 农业科技进步测定的方法
    2.2 农业科技活动与投入
        2.2.1 农业科技活动特征
        2.2.2 农业科技投入与投入主体
        2.2.3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
    2.3 农业科技进步系统
        2.3.1 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及其子系统
        2.3.2 农业科技进步系统特征
    2.4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 我国农业科技投入现状
    3.1 农业科技政策与投入体制
        3.1.1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科技政策演变及其特征
        3.1.2 农业科学技术研究体系
        3.1.3 农业科技投入体制
    3.2 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强度分析
        3.2.1 数据来源
        3.2.2 农业科技投入总量与增速
        3.2.3 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分析
    3.3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增长协调度分析
        3.3.1 协调度模型
        3.3.2 “我国农业经济增长-农业R&D”复合协调性评价
        3.3.3 “我国农业增长——农业技术推广”复合系统协调性评价
        3.3.4 结果分析
    3.4 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长期均衡关系研究
        3.4.1 农业科技进步测算
        3.4.2 农业科技进步与农业科技投入协整检验
        3.4.3 结果分析
第四章 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4.1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设计假设与原则
        4.1.1 系统动力学对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的适用性
        4.1.2 基本假设、边界与目标
        4.1.3 模型设计的原则
    4.2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因果关系图
        4.2.1 因果关系图
        4.2.2 主要反馈回路
    4.3 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动态仿真模型构建
        4.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4.3.2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流图设计
        4.3.3 模型方程设定
        4.3.4 模型有效性检验
第五章 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系统政策试验
    5.1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发展态势分析
        5.1.1 主要指标趋势图
        5.1.2 主要指标分析
    5.2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政策仿真试验
        5.2.1 调整财政农业R&D投入强度
        5.2.2 调整财政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强度
        5.2.3 同时调整财政农业R&D投入强度和财政农业技术推广投入强度
    5.3 可行性选择方案分析
        5.3.1 可行性方案比较研究
        5.3.2 我国农业R&D投入结构优化研究
        5.3.3 结果分析
第六章 政策建议
    6.1 强化科技兴农思想
    6.2 坚持政府主导作用
    6.3 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体系
    6.4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6.5 增强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6.6 建立健全协同创新机制
第七章 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概念界定
        1.1.2 研究背景
        1.1.3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都市农业发展研究综述
        1.2.2 区域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现状分析
    2.1 主要成绩与特色
        2.1.1 主要成绩
        2.1.2 龙头产业
        2.1.3 优惠政策
    2.2 存在的问题及不足
        2.2.1 农业科技含量有待进一步提升
        2.2.2 产业链不完整
        2.2.3 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2.2.4 园区发展所面临的要素约束
    2.3 SWOT分析
        2.3.1 优势
        2.3.2 劣势
        2.3.3 机会
        2.3.4 挑战
3 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
    3.1 国内外都市农业园区发展的经验
        3.1.1 国际经验
        3.1.2 国内经验
    3.2 科技型都市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分析
        3.2.1 技术来源
        3.2.2 农业龙头企业技术吸纳能力建设
        3.2.3 公共技术平台构建
    3.3 发展科技型都市农业的战略
        3.3.1 总体战略:科技主导型发展战略
        3.3.2 重点产业选择
        3.3.3 产业链构建
        3.3.4 加强技术合作与交流
        3.3.5 积极组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4 战略的实施
    4.1 确立科技型农业园区的总体发展思路
    4.2 引进和培养科技型人才
        4.2.1 人才的引进
        4.2.2 人才的培养
        4.2.3 订单式农民培养
    4.3 引进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
        4.3.1 营造吸引科技型农业龙头企业的良好环境
        4.3.2 具体实施
    4.4. 支持政策
        4.4.1 继续搞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
        4.4.2 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
        4.4.3 积极开展全方位服务
参考文献
致谢

(6)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实践意义和应用价值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发展动态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1.5.1 研究思路及框架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冷链及冷链物流相关概述
    2.1 冷链及食品冷链相关概述
        2.1.1 冷链的内涵、流程
        2.1.2 食品冷链的构成及特点
    2.2 食品冷链物流相关概述
        2.2.1 食品冷链物流的概念
        2.2.2 食品冷链物流的特点
        2.2.3 食品冷链物流流程及对各物流环节的要求
第三章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
    3.1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环境
        3.1.1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发展软环境
        3.1.2 重庆市发展食品冷链物流硬件设施
    3.2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供需状况
        3.2.1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市场需
        3.2.2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供给分析
        3.2.3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市场供需差距分析
    3.4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运作特点及运作模式
        3.4.1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运作特点
        3.4.2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运作模式
    3.5 重庆市发展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3.5.1 冷链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3.5.2 “断链”现象严重
        3.5.3 冷链物流理念与技术推广相对滞后
        3.5.4 食品冷链物流网络结点布局不合理
        3.5.5 城市配送成为食品冷链物流运作中最薄弱的环节
        3.5.6 食品冷链物流运作的具体环节普遍存在问题
第四章 构建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意义
    4.1 有助于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2 有助于提升市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4.3 有助于培养城市的核心竞争力
    4.4 有助于完善城乡统筹发展的现代市场体系
    4.5 有助于提高我市冷链农产品国际竞争力
第五章 构建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界定原则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5.3 评价指标体系分析
        5.3.1 分析方法的选择
        5.3.2 主要研究步骤
        5.3.3 结论
第六章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构建
    6.1 国外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的现状及经验启示
        6.1.1 国外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现状
        6.1.2 国外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经验启示
    6.2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的思路、目标
        6.2.1 构建思路
        6.2.2 发展目标
    6.3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网络平台的构建
        6.3.1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网络布局思路
        6.3.2 完善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网络
    6.4 培育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运作主体
    6.5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技术平台的构建
        6.5.1 加快标准化技术认证体系建设
        6.5.2 鼓励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
    6.6 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政策平台的构建
        6.6.1 培育支持食品冷链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6.6.2 建立协调管理机制
        6.6.3 基础设施和信息平台建设保障政策
        6.6.4 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研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与发表的论文

(7)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提要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的语义略解
    第二节 标语口号的研究现状及评析
        一、本领域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梳理
        二、对现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思路
        二、选题意义
    注释
第二章 标语口号的成因考察
    第一节 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第二节 强大的群体心理效应
        一、群体心理特征:激情盲从易感染
        二、群体力量探源:爆发强大潜能
    第三节 显着的动员传播效果
        一、标语口号契合了常人的文化知识水平
        二、标语口号易于识记
        三、标语口号能创设力量氛围
        四、口号能凝聚人心
    注释
第三章 动员型标语口号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 标语口号动员内容的时代性
        一、古代中国
        二、近代中国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
    第二节 动员性标语口号来源的特定性
        一、权威人士
        二、组织机构
        三、重要会议
        四、人民群众
    第三节 动员类标语制作材料的多样性
        一、工农红军时期的标语制作
        二、改革开放前的标语制作
        三、改革开放以后的标语制作
    第四节 标语口号动员效果的鼓动性
        一、情感型鼓动
        二、目标型鼓动
        三、理想型鼓动
        四、利益激励型鼓动
    第五节 标语口号动员目标的针对性
        一、针对中心工作
        二、针对特定人群
        三、针对特定需要
    注释
第四章 标语口号的动员效果透视
    第一节 动员导向功能
        一、政治动员导向功能
        二、政策动员导向功能
        三、政治社会化动员功能
    第二节 政治动员功能
        一、实现政治决策动员
        二、实现政治目标动员
    第三节 动员激励功能
        一、目标式激励动员
        二、激情迸发式动员
    注释
第五章 当代标语口号存在的问题分析
    第一节 动员力强但内容不妥
        一、动员力强大但却有碍社会发展
        二、虚幻理想但却昙花一现
        三、有强烈的震慑力但却缺少人文关怀
        四、权威动员但显法治意识淡薄
        五、动员目的明确但内容滑稽荒诞
        六、动员内容引起岐义
        七、动员内容泛政治化
        八、动员面太广缺乏针对性
    第二节 标语位置失当
    第三节 动员目的欠佳
        一、观念误区,以虚抵实
        二、作风不实,上行下效
        三、跟风应景,敷衍塞责
        四、频换口号,误导社会
        五、劳命伤财,华而不实
    注释
第六章 发挥标语口号动员功能的有效办法与措施
    第一节 把握制定标语口号的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满足利益需求的原则
        三、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四、可行性原则
        五、准确把握口号时机的原则
        六、正确把握口号转换的原则
    第二节 正确表达标语口号
        一、明确标语口号的特性
        二、符合规范要求
        三、正确掌握表达方法
    第三节 加强对标语口号的监管
        一、端正思想,以人为本
        二、务求实效,力戒“虚功”
        三、讲求诚信,兑现承诺
    第四节 现时代标语口号的发展取向
        一、更新观念,依法动员
        二、创新发展,推陈出新
    注释
附录:中国近现代动员类标语口号例举
    第一节 政治动员
    第二节 社会动员
    第三节 科教文卫建设动员
    第四节 经济建设动员
    第五节 军事领域动员
参考文献
后记

(8)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三农”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财政支农研究综述
        1.2.1 国外财政支农研究综述
        1.2.2 国内财政支农研究综述
    1.3 研究的主题与研究的方法
        1.3.1 研究的主题
        1.3.2 研究的方法
    1.4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1.4.1 可能创新之处
        1.4.2 论文的不足
第2章 我国“三农”问题的基本分析
    2.1 我国“三农”问题的现状
        2.1.1 农村发展问题分析
        2.1.2 农业发展问题分析
        2.1.3 农民收入问题分析
    2.2 我国“三农”问题的形成原因
        2.2.1 封建制度与人地比例关系
        2.2.2 城乡分割,二元政策
        2.2.3 利益集团兴起,农民群势弱化
    2.3 我国财政支农政策的实施与演变
        2.3.1 改革开放以前的财政支农政策
        2.3.2 改革开放以后的财政支农政策
第3章 优化资源配置职能,推动农村繁荣的财政政策
    3.1 公共产品的理论分析
        3.1.1 公共产品的经典理论综述
        3.1.2 几点结论
    3.2 阻碍我国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问题
        3.2.1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变迁
        3.2.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财政政策问题
    3.3 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财政政策
        3.3.1 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现实意义
        3.3.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重构
第4章 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4.1 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理论依据
        4.1.1 农业的基础性决定了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
        4.1.2 农业的风险性决定了农业发展需要财政支持
        4.1.3 农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需要财政的支持
        4.1.4 财政支出与农业产出正相关决定了农业发展需要财政支持
    4.2 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分析
        4.2.1 财政农业投入的概念界定
        4.2.2 财政农业投入支持的实证分析
        4.2.3 几点结论
    4.3 国外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借鉴
        4.3.1 财政农业投入政策分析
        4.3.2 财政农业投入资金筹措分析
    4.4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
        4.4.1 财政农业投入的原则
        4.4.2 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取向
第5章 拓展经济发展职能,加快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
    5.1 农业补贴的理论分析
        5.1.1 农业补贴经典理论综述
        5.1.2 农业补贴的本质内涵
        5.1.3 农业补贴的福利效应
        5.1.4 农业补贴的测度
    5.2 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问题
        5.2.1 农业补贴政策的现状
        5.2.2 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及特点
        5.2.3 农业补贴水平比较
    5.3 农业补贴政策的国际经验借鉴
        5.3.1 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
        5.3.2 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补贴政策
        5.3.3 国外调整农业补贴政策的主要原因
        5.3.4 结论
    5.4 推动我国农业发展的财政补贴政策
        5.4.1 WTO对国内支持和补贴承诺的规定
        5.4.2 绿箱补贴政策调整
        5.4.3 蓝箱补贴政策调整
        5.4.4 微量允许的黄箱补贴政策调整
        5.4.5 直接收入补贴政策调整
第6章 完善收入分配职能,促进农民增收的财政政策
    6.1 收入分配的经典理论综述
        6.1.1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收入分配思想要义
        6.1.2 西方经典收入分配理论要点
    6.2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农民收入状况分析
        6.2.2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现状分析
        6.2.3 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6.2.4 城乡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效应分析
    6.3 缩小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财政政策
        6.3.1 农村税费改革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2 农业税取消后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6.3.3 健全再收入分配制度,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
        6.3.4 进一步增加投入,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参考文献
后记

(9)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第二章 产业带理论
    2.1 概述
    2.2 产业带概念
    2.3 产业带主要类型
    2.4 产业带相关理论
第三章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形成分析与发展模式研究
    3.1 概述
    3.2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区域的现状
    3.3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形成分析
    3.4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模式研究
第四章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结构聚类分析研究
    4.1 概述
    4.2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结构现状
    4.3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结构聚类分析研究
    4.4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产业结构聚类分析实例
第五章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指标预测研究——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5.1 概述
    5.2 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5.3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指标预测的神经网络模型
    5.4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主要指标预测实例
第六章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工业化发展阶段研究
    6.1 概述
    6.2 工业化发展阶段分类
    6.3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工业化发展阶段判断
第七章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研究
    7.1 概述
    7.2 产业带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及研究方法
    7.3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可持续发展状况分析
    7.4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PRED系统相关分析
第八章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对策研究
    8.1 概述
    8.2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目标策略
    8.3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对策措施
    8.4 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的保障机制
第九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 基本思路与框架
第二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环境分析
    2.1 东北老工业基地历史、现状及困境分析
        2.1.1 计划经济时代东北发展的辉煌
        2.1.2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的现状
    2.2 改革开放后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分析
    2.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义、条件和基础`
        2.3.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意义
        2.3.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外部条件
        2.3.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础
第三章 区域经济理论综述
    3.1 区域经济研究情况
    3.2 建国以来我国区域经济的战略回顾
    3.3 区域经济一体化与区域经济分工
第四章 国内外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经验借鉴
    4.1 日本北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情况及启示
        4.1.1北九州工业区的兴衰
        4.1.2北九州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政策和方式
        4.1.3北九州老工业基地对我们的启示
    4.2 成都、重庆、武汉、上海等老工业基地的振兴措施
第五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战略定位
    5.1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5.2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目标
        5.2.1 总体目标
        5.2.2 辽、吉、黑的具体目标
    5.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重点
        5.3.1 重大装备和加工制造业基地
        5.3.2 绿色产业基地
        5.3.3 国家的石油化工基地
        5.3.4 面向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桥头堡
    5.4 东北老工业基地三省之间的产业定位与分工协作
        5.4.1 东北三省的产业布局
        5.4.2 三省协作开发领域
        5.4.3 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协作开发模式
第六章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策研究
    6.1 国家在政策与资金上应给予大力支持
    6.2 提高政府职能的服务水平
    6.3 以企业为中心建立真正的现代企业
    6.4 创造更高效的市场体系
    6.5 围绕促进就业和加快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
    6.6 鼓励、支持和引导民营经济发展
    6.7 促进国内外市场对接
    6.8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注释
参考文献
摘要
Abstract
致谢

四、依靠科技 强化管理 促进大连市奶业发展再登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普兰店区基层农业统计工作改进对策研究[D]. 高聪.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3)
  • [2]改革开放后苏州小城镇总体规划编制演变研究[D]. 曹彦斌.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3]我国农产品营销渠道变迁机理研究[D]. 孙大鹏. 东北财经大学, 2018(06)
  • [4]我国财政农业科技投入与农业科技进步动态仿真研究[D]. 黄敬前. 福建农林大学, 2013(03)
  • [5]大连金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 李春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13(08)
  • [6]重庆市食品冷链物流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 王伟娜. 重庆交通大学, 2011(05)
  • [7]标语与口号:一种动员模式的考察[D]. 韩承鹏. 复旦大学, 2007(06)
  • [8]基于财政职能视角的“三农”问题研究[D]. 任晓东. 东北财经大学, 2007(06)
  • [9]沿东陇海线产业带发展研究[D]. 朱勤虎.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10]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区域经济战略与对策研究[D]. 孙国平. 吉林大学, 2004(02)

标签:;  ;  ;  ;  ;  

依靠科技,强化管理,推动大连乳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