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气缸本体,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板底部的传动板,传动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传动板的一端贯穿底座并与底座活动连接,传动板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该气缸承载固定装置,解决了现有固定方式需要先在工作平面上开设固定孔,然后使用者需要携带配套工具与螺栓对气缸进行固定,且固定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孔壁内部的润滑油与灰尘粘黏,使螺栓不方便进行安装,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的问题,该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具备便捷固定等优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气缸本体(3),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板(2)底部的传动板(4),所述传动板(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远离传动板(4)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曲柄(7),所述曲柄(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顶端贯穿连接板(2)并延伸至连接板(2)的顶部,所述螺杆(8)的表面套设有位于连接杆(5)顶部的按压块(9),所述螺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按压块(9)顶部的螺帽(10),所述传动板(4)的顶部开设有平衡槽(11),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块(13),所述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4),所述活动槽(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挤压杆(14)表面的第一压簧(15),所述第一压簧(15)的顶部与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4)的底端贯穿连接板(2)并固定连接有位于平衡槽(11)内部的平衡球(16)。
设计方案
1.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气缸本体(3),所述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板(2)底部的传动板(4),所述传动板(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远离传动板(4)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所述固定块(6)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曲柄(7),所述曲柄(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8),所述螺杆(8)的顶端贯穿连接板(2)并延伸至连接板(2)的顶部,所述螺杆(8)的表面套设有位于连接杆(5)顶部的按压块(9),所述螺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按压块(9)顶部的螺帽(10),所述传动板(4)的顶部开设有平衡槽(11),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12),所述活动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块(13),所述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4),所述活动槽(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挤压杆(14)表面的第一压簧(15),所述第一压簧(15)的顶部与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14)的底端贯穿连接板(2)并固定连接有位于平衡槽(11)内部的平衡球(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T型槽(17),所述按压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T型块(18),所述T型槽(17)与T型块(18)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块(9)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19),所述升降槽(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螺杆(8)表面的第二压簧(20),所述第二压簧(20)的底端与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槽(12)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板(21),所述推块(13)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2),所述滑杆(22)远离推块(13)的一端延伸至套板(21)的内部并与套板(2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气缸本体(3)表面的限位框(23),所述限位框(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4),所述橡胶垫(24)的内壁与气缸本体(3)的表面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5),所述轴承(25)的外表面与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25)位于连接杆(5)的两侧。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缸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气缸是指引导活塞在缸内进行直线往复运动的圆筒形金属机件,空气在发动机气缸中通过膨胀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气体在压缩机气缸中接受活塞压缩而提高压力,气压传动中将压缩气体的压力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气动执行元件,气缸有做往复直线运动的和做往复摆动两种类型,做往复直线运动的气缸又可分为单作用气缸、双作用气缸、膜片式气缸和冲击气缸4种。
但是现有固定方式需要先在工作平面上开设固定孔,然后使用者需要携带配套工具与螺栓对气缸进行固定,且固定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孔壁内部的润滑油与灰尘粘黏,使螺栓不方便进行安装,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具备便捷固定等优点,解决了现有固定方式需要先在工作平面上开设固定孔,然后使用者需要携带配套工具与螺栓对气缸进行固定,且固定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孔壁内部的润滑油与灰尘粘黏,使螺栓不方便进行安装,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气缸本体,所述底座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板底部的传动板,所述传动板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传动板的一端贯穿底座并与底座活动连接,所述传动板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曲柄,所述曲柄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连接板并延伸至连接板的顶部,所述螺杆的表面套设有位于连接杆顶部的按压块,所述螺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按压块顶部的螺帽,所述传动板的顶部开设有平衡槽,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块,所述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所述活动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挤压杆表面的第一压簧,所述第一压簧的顶部与推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挤压杆的底端贯穿连接板并固定连接有位于平衡槽内部的平衡球。
优选的,所述底座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T型槽,所述按压块的外侧固定连接有T型块,所述T型槽与T型块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按压块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所述升降槽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螺杆表面的第二压簧,所述第二压簧的底端与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板,所述推块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远离推块的一端延伸至套板的内部并与套板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气缸本体表面的限位框,所述限位框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的内壁与气缸本体的表面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外表面与底座的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轴承位于连接杆的两侧。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气缸承载固定装置,通过将气缸本体放置在连接板的顶部,气缸本体挤压推块使推块通过连接杆带动平衡球插入平衡槽内部使传动板平衡,然后转动螺帽,螺帽带动按压块向下移动使按压块的底部对气缸本体进行固定,通过平衡球与平衡槽使按压块实现联动从而夹紧气缸本体,解决了现有固定方式需要先在工作平面上开设固定孔,然后使用者需要携带配套工具与螺栓对气缸进行固定,且固定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孔壁内部的润滑油与灰尘粘黏,使螺栓不方便进行安装,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的问题。
2、该气缸承载固定装置,通过设置T型槽与T型块,能够对按压块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按压块在移动时倾斜,从而导致无法对气缸本体进行固定,使气缸本体在使用时晃动,降低了按压块的实用性,通过设置升降槽与第二压簧,能够使按压块具备复位的功能,使按压块在使用结束后能够直接弹起,提高了按压块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通过设置套板与滑杆,能够对推块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推块在移动时晃动,从而导致平衡球无法插入平衡槽内部,同时容易导致挤压杆与连接板发生摩擦,使挤压杆的使用寿命降低,通过设置限位框与橡胶垫,能够对气缸本体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气缸本体在固定后发生晃动使螺帽脱离,提高气缸本体固定时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轴承,能够提高连接杆的灵活性,防止连接杆与底座发生摩擦,造成连接杆的磨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局部剖面图;
图4为图3中A处放大图。
图中:1底座、2连接板、3气缸本体、4传动板、5连接杆、6固定块、7曲柄、8螺杆、9按压块、10螺帽、11平衡槽、12活动槽、13推块、14挤压杆、15第一压簧、16平衡球、17 T型槽、18T型块、19升降槽、20第二压簧、21套板、22滑杆、23限位框、24橡胶垫、25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气缸承载固定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连接板2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气缸本体3,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气缸本体3表面的限位框23,限位框23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橡胶垫24,橡胶垫24的内壁与气缸本体3的表面接触,通过设置限位框23与橡胶垫24,能够对气缸本体3起到限位的效果,防止气缸本体3在固定后发生晃动使螺帽10脱离,提高气缸本体3固定时的稳定性,底座1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位于连接板2底部的传动板4,传动板4的正面与背面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5,连接杆5远离传动板4的一端贯穿底座1并与底座1活动连接,连接杆5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25,轴承25的外表面与底座1的内部固定连接,轴承25位于连接杆5的两侧,通过设置轴承25,能够提高连接杆5的灵活性,防止连接杆5与底座1发生摩擦,造成连接杆5的磨损,传动板4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6,固定块6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曲柄7,曲柄7远离固定块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杆8,螺杆8的顶端贯穿连接板2并延伸至连接板2的顶部,螺杆8的表面套设有位于连接杆5顶部的按压块9,底座1内壁的左侧与右侧均开设有T型槽17,按压块9的外侧固定连接有T型块18,T型槽17与T型块18滑动连接,通过设置T型槽17与T型块18,能够对按压块9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按压块9在移动时倾斜,从而导致无法对气缸本体3进行固定,使气缸本体3在使用时晃动,降低了按压块9的实用性,按压块9的底部开设有升降槽19,升降槽1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螺杆8表面的第二压簧20,第二压簧20的底端与连接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通过设置升降槽19与第二压簧20,能够使按压块9具备复位的功能,使按压块9在使用结束后能够直接弹起,提高了按压块9的灵活性,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螺杆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位于按压块9顶部的螺帽10,传动板4的顶部开设有平衡槽11,连接板2的顶部开设有活动槽12,活动槽12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推块13,活动槽12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套板21,推块13的左侧与右侧均固定连接有滑杆22,滑杆22远离推块13的一端延伸至套板21的内部并与套板21滑动连接,通过设置套板21与滑杆22,能够对推块13起到导向的作用,防止推块13在移动时晃动,从而导致平衡球16无法插入平衡槽11内部,同时容易导致挤压杆14与连接板2发生摩擦,使挤压杆14的使用寿命降低,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挤压杆14,活动槽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套设在挤压杆14表面的第一压簧15,第一压簧15的顶部与推块13的底部固定连接,挤压杆14的底端贯穿连接板2并固定连接有位于平衡槽11内部的平衡球16。
在使用时,使用者将气缸本体3放置在连接板2的顶部,气缸本体3挤压推块13使推块13通过连接杆5带动平衡球16插入平衡槽11内部使传动板4平衡,同时推块13挤压第一压簧15储存变形力,然后转动螺帽10,螺帽10带动按压块9向下移动同时挤压第二压簧20使按压块9的底部对气缸本体3进行固定,通过平衡球16与平衡槽11使按压块9实现联动从而夹紧气缸本体3,使用结束后,松开螺帽10,第二压簧20推动按压块9上升,使按压块9与气缸本体3脱离接触,然后将气缸本体3取下,达到便捷安装拆卸的效果。
综上所述,该气缸承载固定装置,通过将气缸本体3放置在连接板2的顶部,气缸本体3挤压推块13使推块13通过连接杆5带动平衡球16插入平衡槽11内部使传动板4平衡,然后转动螺帽10,螺帽10带动按压块9向下移动使按压块9的底部对气缸本体3进行固定,通过平衡球16与平衡槽11使按压块9实现联动从而夹紧气缸本体3,解决了现有固定方式需要先在工作平面上开设固定孔,然后使用者需要携带配套工具与螺栓对气缸进行固定,且固定孔在长时间使用后孔壁内部的润滑油与灰尘粘黏,使螺栓不方便进行安装,浪费了大量的工作时间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7670.4
申请日:2019-01-0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4(深圳)
授权编号:CN209818112U
授权时间:20191220
主分类号:F01B31/00
专利分类号:F01B31/00
范畴分类:28A;27E;
申请人:深圳市迈斯艾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深圳市迈斯艾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龙岗街道龙东社区爱南路95号E栋105
发明人:尹国洪;刘献发;许钢钦
第一发明人:尹国洪
当前权利人:深圳市迈斯艾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华
代理机构:44472
代理机构编号:深圳市多智汇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2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