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英:强国崛起的比较分析:强国维度的强化、增加与复合论文

杨英:强国崛起的比较分析:强国维度的强化、增加与复合论文

【摘要】从各个强国连续崛起的纵向历史上看,强国崛起是一种超越逻辑:各崛起国在对手国或者前强国的基础上强化、增加、复合强国维度,并使用军事维度置换其他维度,形成强国崛起。强国崛起就是在前强国基础上增加和强化崛起维度并用军事维度加以置换的过程。强国崛起越往后,维度越多,崛起难度越大,战争越难以避免。

【关键词】强国崛起;崛起维度;走势;比较分析

从第一个现代强国——葡萄牙的崛起开始,一个又一个国家竞逐强国地位,直至成就现在的强国格局。然而,这些历史上崛起的强国,有没有连续的逻辑?强国崛起呈什么样的走势?从现有的文献看,文献中以各个强国为案例,研究强国崛起的虽多,但却缺少对这些国家的纵向比较分析,因此造成对强国崛起总体走势交代的不甚清晰。有鉴于此,本文将对历史上的强国崛起作以梳理,从中比较各个强国的强国维度,分析强国崛起的逻辑和走势。中国也已经开启了向强国进发的航程,厘清强国发展走势,对中国的强国崛起也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强国崛起及其总体走势

近代最早的强国崛起,发生在欧洲大西洋沿岸。1494年,教皇排解葡萄牙与西班牙的争议而划分世界时,强国只有葡萄牙、西班牙两国,法国和英国还算不上强国。葡萄牙与西班牙合并后,葡萄牙衰落,西班牙崛起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1588年加莱海战中,西班牙“无敌舰队”被击败,强国地位下降。1659年西班牙缔结标志着其霸权落幕的《比利牛斯和约》后,荷兰、法国和英国崛起为强国。大约在15世纪到18世纪初期,葡萄牙、西班牙、荷兰、法国、英国五个国家相继成功崛起为强国,本文将此现象称为第一轮强国崛起。这轮崛起,虽然纷繁复杂,让人眼花缭乱,但纵向地看,却存在着一个超越逻辑。从最早葡萄牙靠海上探险贸易和殖民扩张的初始崛起维度,到后来英国的复合性崛起,崛起的趋势表现为:初始维度崛起的强国——多维度崛起的强国——某一维度或某几个维度强化崛起的强国——多维度强化并替代崛起的强国。国家崛起为强国,逐渐地地表现为国家作为一个体系系统,在整个世界体系中胜出,而其过程则是强国维度的增加、强化和复合,其中军事几乎可以置换和替代其他一切强国要素。

二、强国崛起:崛起维度强化和增加

初始维度的强国崛起:葡萄牙的海洋探险贸易和殖民扩张。葡萄牙于12世纪赢得了独立,摆脱了阿拉伯人的统治,率先在欧洲建立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并随后打破了其对手——阿拉伯人的商业霸权,控制了红海和波斯湾通道,开创了海洋探险和殖民扩张式的强国崛起之路,直到成为殖民强国。[1]15世纪时,葡萄牙开辟了新航路,发展海外贸易(主要是香料贸易),率先开始了欧洲世界的扩张。15世纪中期,葡萄牙在几内亚湾成立“皇家非洲公司”,控制和垄断了西非洲的贸易。1509年葡萄牙人在阿拉伯海的第乌港附近击败穆斯林舰队,并进一步确立了印度洋上的海上霸权。[2]1511年,葡萄牙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将控制能力延伸到中国和日本,成为近代世界第一个崛起的强国。

取剪跨比λ为4、配筋率ρl为0.96%、轴压比ηk为0.1,不同壁厚t的三种矩形空心墩,三种矩形空心墩壁厚,分别为100 mm、200 mm、300 mm,进行Pushover分析,其对应的能力曲线如图8所示,不同壁厚的空心墩骨架曲线重合,空心墩壁厚的提高对空心墩的承载能力及位移延性能力影响不大。这一点与孙治国的研究成果有出入,究其原因是由于剪跨比的不同,对于剪跨比小于4的矮墩[11]而言,位移延性能力随着壁厚的提高而减小,而本文中对于剪跨比大于4的高墩而言,壁厚的变化对延性延性影响不大。

崛起维度强化:西班牙对殖民地、军事的进一步拓展。葡萄牙之后是西班牙崛起。1479年,阿拉贡和卡斯提尔合并。1492年西班牙收复了格林纳达,结束了阿拉伯人在西班牙781年的统治,[3]统一大业基本完成。与葡萄牙的崛起相比,西班牙更进一步推进了殖民,在美洲殖民地大量开采金银。依靠殖民地(尤其是美洲)的黄金白银的刺激,发展陆军和海军,支撑起国家崛起。伊莎贝拉时期,西班牙为维持国内秩序的稳定,重组了“圣兄弟会”,建立了近代武装警察。西班牙还创立了新兵训练制度、后退装弹战术、发明了穆什特克火枪和步兵方阵,训练出著名的职业化军队——西班牙步兵团。步兵成为西班牙强国崛起的重要维度,凭借这支强大步兵团,西班牙保持了100多年的军事优势,成为欧洲强国。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继承马克西米利安王位的同时,也成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奥地利国王,1526年又继承了匈牙利和波西米亚的王位。至此,西班牙盛极一时,一直到1659年,西班牙都是强国。

真正使各个强国维度同处于一个时段的强国,是强国崛起历史发展到最后阶段的强国即现阶段的美国。美国同时具备所有强国维度:军事维度上强化为足以打败地球上任何一支或者几支军队联合的实力;政治上形成强大的中央联邦政府和外交机构;经济上久居世界第一,其他强国在任何一方面单独或联合都不足以比得上,与美国实力差距最小的国家,也没有能力同时在几个方面超过美国。强国崛起历史发展到这种阶段也就是真正的强国的阶段——全球性霸权国家。当然,这个趋势是从英国开始的,因此在强国崛起的历史方位中,英国崛起既代表过去也预示未来。

在强国崛起的序列中,以英国崛起为比较点,其他强国的崛起可以看作是相比英国模式强国维度的强化或者弱化,强国维度的增加或减少。德国相比英国,强化了政治要素和军事要素尤其是强化了陆军要素。俄罗斯前期的崛起则属于模仿型崛起,即学习西方、移植西方制度而成就的崛起之路。俄罗斯第二次崛起,即苏联的崛起甚至是对原有各要素做了根本性的改造,创造了一个完全不同制度体系的强国崛起。美国的崛起则几乎是继承和强化了英国作为强国崛起的所有要素,以至于能在整体上替代英国而形成新的世界霸权强国。

“是的!”高个子外星人开心地转了一圈,“我很喜欢现在的样子,当然我也不会忘记‘人’的感觉。怎么样,你也要留下来了吧?”

崛起维度的增加与复合:英国的多维复合崛起。到英国崛起时,强国崛起呈多维复合崛起,强国崛起模式,已臻成熟,英国则成为第一个成熟的崛起模式。英国崛起中,殖民地、来自殖民地的金银刺激、常备军队、政府、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等各种崛起维度都逐渐具备,英国也成为多维度复合崛起的国家。在崛起前的1560和1561年,英国就实行过“货币改革”,利用美洲流入欧洲的白银,提供了信用基础。[9]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1695年伦敦证券交易所获得皇家特许状。通过信用基础和金融组织,英国获得了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方式。英国的强国崛起主要是对荷兰的替代,与荷兰相比“英国的兴起甚至在更大程度上与海外事业和海上力量紧密相连,并且依凭安全得多的海岛性地理位置、更大规模的陆上基础和更专注有力的海权发展。”[10]英国虽与荷兰竞争,但也向荷兰学习,以荷兰为榜样,英国建立了财产所有权及其制度设施,通过高效的制度,一举成为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11]英国体制在财政领域拥有关键优势,战时增强了它的国力,和平时增强了它的政治稳定,同时也促进了经济增长。[12]克伦威尔时期,英国还利用民族国家的法律工具——两次颁布《航海法令》排斥荷兰,从法律上保证英国对殖民地的垄断。[13]截止到1642年,英国已经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14]1700年之前,英国的人均收入就已经高过法国。英国崛起中,政府作为强国维度的基础自亨利七世开始就已获得。作为其强国维度之一的军队,在崛起前就有坚实的基础。亨利七世时期英国建造了6艘军舰,“伟大的亨利号”曾是世界上最大的桅杆式战舰之一。亨利七世的海军建设为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亨利八世则创建了英国第一支常备海军。英国海军作为强国维度,在表现上也最为明显,其他强国维度也以王权和议会主权为主导,被制度性地安排在民族国家之中。到1714年,英国的海军是欧洲最强大的。1805年,英国在海上彻底打败法国,成为海上霸主。1815年时,英国已不仅仅崛起为强国,而且成为世界霸主。英国最终凭借对其他强国优势的超越而崛起为霸权强国。强国崛起时,优势要素集聚在国内政治中,表现为国内制度和国家能力,但在国家间政治中,如果某一项或者某几项制度短缺或弱化,就存在着在这一项或几项被其他国家超越的可能。英国崛起为强国,正是基于对诸如西班牙的海外财富和海外帝国、荷兰的经济效率和制度的超越,对其他强国多项优势的超越,构成了英国复合型的崛起。

三、趋势的延伸:英国以后的强国崛起

崛起维度增加:法国崛起中的中央政府组织和常备军。法国于17世纪下半叶崛起为强国,迅速崛起期大致为1618年后的70年。法国崛起为强国的主要标志是1659年击败西班牙,此后,法国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8]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相比,法国除了具备它们的崛起要素外,还更多地利用了中央政府组织和庞大的常备军。法国崛起时,法国路易十四的政府和常备陆军都是欧洲大陆效仿的典范。法王查理七世时期,法国就建立了现代欧洲第一支常备陆军,这支常备陆军由步兵、骑兵和炮兵三个兵种构成,兵力规模大约有9000人。路易十一时期,法国增加了骑兵和炮兵名额,并用这支常备军四处征伐,扩大了法国版图。以后炮兵成为法国崛起为强国的重要维度。黎塞留和路易十四又为法国赋予了强大的中央政府官僚体系,他们塑造出绝对主义王权,并把行政组织发展为集中的行政。常备军和强大的中央政府压制议会,并掌握了自由征税权,使法国在用军队置换其他国家的强国维度时没有议会羁绊,并且财力相对充足。法国财政总监科尔伯特,推行重商政策并置办皇室海军,使海军很快能与荷兰、西班牙和英国海军匹敌。借助海军的保护,法国极力拓展海外殖民地,并发展垄断贸易。凭借强大的常备军和强力的中央政府官僚体制,法国在路易十四时期崛起为强国。

西班牙、葡萄牙、荷兰、法国直到英国,强国崛起都存在着复合性不够的问题,几乎没有哪个强国有能力同时保持该国在各个维度都是强国。英国在1760—1830年期间的工业产量占欧洲的三分之二,1860年它的工业化水平远远高于美国和德意志诸邦,但其军队从1815年后很长一段时间都停止不前,19世纪30年代法国、俄罗斯和哈布斯堡王朝的军队数量都大大高于英国。[15]强国崛起到英国时,仍然没有在所有维度同时保持强大的能力。英国作为强国,经济维度的强国和军事维度的强国并不是处在相同时段。法国甚至在崛起整个过程中,都没具备把各种要素的强国在某一个时期集中显现的能力。“法国的地位存在着某些很严重的缺陷,尽管这些缺陷对于当时的观察家们来说,并非是显而易见的,所以他们既没有看到法国海军的薄弱,也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法国的贸易平衡没有建立在本国自己制造大批价廉物美商品的坚实基础之上”。[16]

根据本次检测的实际情况(上行下行一一对应),结合统计学原理,各路段上、下行和直、弯道的裂缝情况可看作为一一配对的样本,因此可通过假设检验[7]对对应变量进行比较,看其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为了证明真能穿越,周教授又讲个例子。他说1991年8月9日,欧洲一艘科学海洋考查船在冰岛西南387公里处,发现一座冰山上坐着一位60多岁的男子,他穿着二十世纪初的船长制服,静静地吸着烟斗,双目眺望着大海。你们知道他是谁么?他就是80年前沉没在大西洋中的泰坦尼克号船长史密斯。原来在泰坦尼克号沉没时,史密斯船长在指挥营救,拒绝登上救生船并和泰坦尼克号一起沉没在大洋之中。当时他被救上来以后,还一直认为泰坦尼克沉没是发生在昨天。

崛起维度深化与维度增加:荷兰的崛起。与葡萄牙和西班牙相比,荷兰的崛起中强化了海洋商业和海军维度,并增添了它们所缺少的经济制度和经济效率因素。荷兰进一步深化了海洋商业和海军维度。荷兰在政治领袖奥尔登班维特和军事天才莫里斯·拿骚的领导下,于1588年宣布成立荷兰共和国,建立了独立的民族国家。建国后,莫里斯把荷兰境内反对西班牙统治的军队组建成为常备军。1597年,荷兰又建立了统一的海军,并在泽兰省(1个)、弗里斯兰省(1个)、荷兰省(3个)设立五个司令部。[4]1619年,莫里斯将国家投入反对西班牙的战争与三十年战争。[5]在殖民贸易维度上,1602年,荷兰成立在亚洲的垄断性贸易机构——东印度公司。从17世纪20年代起,荷兰开始在印尼和斯里兰卡殖民,并将葡萄牙人赶出该地。1621年时,还在爪哇岛修建了巴达维亚城。[6]这些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其殖民贸易的发展。在海权的争夺上,荷兰于1628-1639年间,四次击败西班牙舰队,并于1641年从葡萄牙手中夺得马六甲海峡。1652年及以后和英国打了三场海战,锻造出了强大的海军力量,垄断了大西洋、波罗的海和东亚的航海运输。在军事力量的保护下,荷兰发展出了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制度。17世纪前半叶,阿姆斯特丹就已拥有西方最大的仓库和金融设施。17世纪中叶时,荷兰还控制了波罗的海和法国西海岸的大部分商贸,并且阿姆斯特丹还是欧洲主要的金银市场。“在整个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军的和商业的强国。”[7]到1700年荷兰仍是欧洲最富裕的国家。

四、强国维度的置换和替代

在崛起国的强国维度中,军事维度是这些强国共通的要素。这些强国崛起中,一个集中的特征就是有军事维度。有军事则国家崛起为强国;丧失军事则即告强国衰落,或者崛起失败。军事强、其他强国维度弱依然能成为强国甚至是霸权国,但是军事弱或者军事维度丧失,即使其他维度超强,也无法成为真正的强国。成为强国后,如果军事衰弱,则已成的强国也会丧失。

为什么是这样呢?因为军事作为强国维度,有与其他强国维度大大不同的功能:置换功能。军事不但作为一个强国维度出现,而且它还是可以置换和替代所有其他强国维度的力量。军队、军事力量和政府合力构成的军事维度,可以更根本地替代前强国中包括军队和军事力量在内的任何强国维度。英国用海军力替换了荷兰的海上贸易;荷兰用军事力量替代了西班牙对荷兰的统治,获得了其强国维度“有效率的经济组织”的发展机会;法国用军事力量置换了西班牙陆军霸权,成为欧洲大陆上的强国。强国维度是各个强国崛起的主轴,而军事力量根本地主导、支撑或置换这些主轴,政府则常常是军队置换强国维度的辅助组织,为替换强国维度动员资源、服务于替换过程。如果一个强国,其军事维度被替代,强国很快就会衰落。军事衰弱、战争失败,强国衰落的速度也会加快。葡萄牙卷入西班牙与荷兰之间的战争,军事上被荷兰替代,葡萄牙在印度尼西亚、锡兰及印度沿岸地区的多数贸易也不再能继续。[17]1689年至1713年的战争中,法国被英国组织的同盟打败,法国从强国顶峰跌落,英国在当时世界的权力中心——欧洲,崛起为强国。进入拿破仑时代以后,拿破仑时代强大的陆军、炮兵、线式队形将法国推向强国高峰,但随着战败和拿破仑被流放,法国的强国地位又归于沉寂。一个国家的军事替代其他强国的军事维度并置换该强国的其他强国维度,则国家崛起为强国,一个国家的军事被替代,则强国崛起失败,或者失去已成的强国地位。

五、小结与讨论

早期强国崛起的历史中,每个后续国家的崛起都是通过强国维度强化、增加和置换前一个或几个强国的强国维度,而崛起为强国。下一个崛起的强国总是通过拓展和整合强国维度来实现的,强国维度构成了崛起的主轴,强国崛起就是强国维度的对抗、超越、相互替代的过程。在强国崛起过程中,最关键的是军事,军事的得失、强弱,常常决定着强国崛起的成败和快慢。

随着崛起国家的增多,强国的构成维度越来越多,强国崛起的要求越来越高,后来强国崛起的起点和门槛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复合性崛起本身就成为一种挑战:崛起维度越多,崛起难度也就越大;越到后面,崛起过程中的强制性越强,军事的置换功能也越来越重要。这很可能产生一个可能的结果:战争越来越难以避免,并且越来越激烈。

参考文献:

[1]陈晓律:15世纪以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发展历程[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4:5.

[2]封永平:大国崛起困境的超越:认同建构与变迁[D].华东师范大学,2006:20.

[3]唐晋:大国崛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4-65.

[4]张健雄:荷兰的社会政治与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58.

[5]德尼兹·加亚尔,贝尔纳代特·德尚:欧洲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401.

[6]子彬:国家的选择与安全——全球化进程中国家安全观的演变与重构[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311.

[7]查尔斯·蒂利:强制、资本和欧洲国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03.

[8]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66.

[9][13]陈乐民,周弘:欧洲文明的进程[M].北京:三联书店,2003:249,250.

[10]时殷弘:现当代国际关系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79.

[11]道格拉斯·诺思,罗伯特·保尔·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8:200.

[12]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6:75.

[14]费尔南·布罗代尔: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第3卷) [M].北京:三联书店,2002:639.

[15]刘鸣:国际体系:历史演进与理论的解读[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355.

[16]J.O.林赛:新编剑桥世界近代史(第七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2.

[17]罗宾·W·温克,L.P.汪德尔:牛津欧洲史(第一卷)[M].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9:160.

作者简介:杨英,男,河南新蔡人,第二军医大学人文社科部,研究方向:比较政治、军事政治、政党政治。

责任编辑/周洁

标签:;  ;  ;  ;  ;  ;  ;  ;  ;  ;  ;  

杨英:强国崛起的比较分析:强国维度的强化、增加与复合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