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华中科技大学医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慢病逐渐陈给普遍的公共健康问题,近些年来,我国的慢性发病率逐年攀升,慢病人数逐年增加,对于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能够给予慢病病人提供药物指导,优化慢病病人的治疗方案,为慢病病人提供科学的用药指导,能够为慢病病人提供更多的医学服务。文本对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进行研究和分析,以期能够为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慢性病;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中图分类号】R19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5-0383-01

慢病管理(chronicdiseasemanagement,CDM),指的是将慢性病治疗的医生、药师、营养师以及护士组成慢性病管理服务团队,为慢性病病人提供更加完整、主动和持续的病情管理和服务的一种医疗科学管理模式,慢病管理模式能够促进慢性病病人的身体健康,延缓慢性病病人病情的进展,降低慢性病病人的伤残率,降低慢性病病人的医疗费用。我院利用临床药学的优势,与慢病病人自身病情相结合,进行个体化慢性病药学服务。本文选择我院的一个医学临床案例,并以此为例,对慢性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进行分析。

1.案例简介

慢性病病人为女性,年龄39岁,2015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肾性高血压和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肾炎的治疗采用泼尼松片25mgqd和雷公藤多苷片21mgtid。高血压使用联合控制的方式进行治疗,使用苯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6mgqd和缬沙坦胶囊85mgqd联合治疗。在此慢性病病人给药30天后,病人没有例假来潮,初步怀疑是雷公藤多苷片的使用导致了此类情况的发生,因而停止了雷公藤多苷片的使用,同时此慢性病病人伴有手脚麻木临床症状。但停滞治疗的所有药物三个月时间内,此慢性病病人一直没有例假来潮。我院对此慢性病病人实行孕激素地屈孕酮片12mgbid的给药治疗,目的是人为建立月经周期。

2.药学服务模式

2.1药物不良反应处置

此慢性病病人在连续使用雷公藤多苷片医治30天后,出现了月经不来潮现象,并且在停止给药以后的三个月内,也一直没有月经来潮,停经时间大约有4个月的时间。这种临床不良药物反应,符合雷公藤多苷片药物说明书当中的不良反应的说明。我院对此慢性病病人给予孕激素地屈孕酮片12mgbid的给药治疗,并在给药12天之后,停滞给药,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为此慢性病病人建立人工月经周期,帮助此慢性病病人恢复正常的功能。

2.2用药管理

在实行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过程当中,药师要为此慢性病病人建立个性化的专属治疗档案,在对此慢性病病人进行6天的治疗后,要进行及时的电话随访,更新药物使用情况以及不良药物反应的情况转归。此慢性病病人陈述自己在停止苯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服用后,之前出现的手脚麻木临床症状消失,当度使用缬沙坦胶囊对于自己的血压控制情况良好,血压平稳。地屈孕酮的使用情况,此慢性病病人依照中医医生停经对身体康复具有有利影响的建议,已经自行停止了对于人工月经周期建立所需要服用的药物,停止用药已经有2两天时间。但是在本院的医嘱下,继续用药,3个月后,此慢性病病人的月经自然来潮3次,月经周期为31天、29天和27天,血压控制在125/80以下。此慢性病病人在治疗期间效果显著,没有出现其他不良反应。

2.4临床结果优化

此慢性病病人在药师的服务之下,及时对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处理,整个服务管理过程即优化了医治效果,又能够体现出医疗工作人员对于病人的亲切关怀。

3.讨论

目前,就全球范围内来讲,药师的作用不仅仅是药学领域,药师的作用已经延展到医学多领域当中[1]。目前在慢性病管理的药学服务当中,药师已经有了广泛的参与,其参与的主要病症有糖尿病、哮喘病、心脑血管疾病、肾病以及肿瘤等等多种慢性疾病[2]。在实行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过程当中,药师的作用非常重要,他能够为慢性病病人提供较为专业的、全面的用药咨询、用药指导、治疗评估等等多方面的药学服务[3]。在此领域发展较早的西方发达国家当中,已经在医疗保险和信息建设等多方面建立了非常完善和健全的慢性病管理体系。比如美国,较早的建立了慢性病护理管理模式,其中有政府的支持、拟定科学合理的计划、多方协同决策以及慢性病病人的自我管理等等。同时还有同伴支持管理模式,即:管理团队的主要成员是慢性病病人或者是俱乐部组成,而医疗工作人员只是参与其中,目的在于提升慢性病病人进行自我疾病管控的能力[4]。研究证明,将药师作为基础核心的慢性疾病管理药学服务,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病病人对于疾病的认识程度和对于治疗的服从程度,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病病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指标。我国的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源于我国党和政府对于我国人们慢性疾病预防和治疗工作的重视,我国政府针对慢性疾病颁布了多项纲要和规则,为我国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和环境基础[5]。本文对于慢性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为我国广大的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提供一个具有个性化治疗方案的有效途径,能够显著提高慢性病病人的治疗质量和治疗效率。

【参考文献】

[1]肖宁,王家伟.药师将互联网大数据引入慢病管理模式的创新思考[J].中国药房,2016,(22):3158-3160.

[2]魏晓霞,王少明,庄捷.我院慢病管理药学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36):135-137.

[3]齐宏亮.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药学服务体系的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2):287-288.

[4]周颖,谢晓慧,路敏,王天晟,梁雁,田硕涵,杨婷,崔一民,史录文,李喜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慢病药学管理体系建设初探[J].中国医院,2014,(10):55-56.

[5]路敏,崔一民,白文佩.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14,(02):244-246.

标签:;  ;  ;  

慢病管理的药学服务模式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