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曲轴平衡重论文和设计-任明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曲轴平衡重,包括平衡重本体,平衡重本体的顶部呈圆弧状,顶部上设有吊装孔和向下凹陷的安装槽,平衡重本体的底部设有与安装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底面为与曲轴贴合的贴合面;安装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向定位凸起延伸的螺栓安装孔。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平衡重便于安装且可靠性强,能够满足柴油机的可靠稳定运行。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曲轴平衡重,包括平衡重本体,所述平衡重本体的顶部呈圆弧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上设有吊装孔和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底面为与所述曲轴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向所述定位凸起延伸的螺栓安装孔。

设计方案

1.一种曲轴平衡重,包括平衡重本体,所述平衡重本体的顶部呈圆弧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上设有吊装孔和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底面为与所述曲轴贴合的贴合面;

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向所述定位凸起延伸的螺栓安装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上间隔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所述安装槽,所述底部设有与两个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凸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所述顶部上设有所述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为螺纹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本体的两相对侧部均设有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所述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为螺纹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剩余侧部设有去重孔。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去重孔设有两个。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上开设有向所述槽底延伸的弹性定位套孔,所述弹性定位套孔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同心,且所述弹性定位套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弹性定位套孔与所述螺栓安装孔连接形成一阶梯孔。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轴平衡重,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平衡重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曲轴上,所述螺栓组件包括液压螺栓和弹性定位套,所述弹性定位套安装于所述弹性定位套孔内,所述液压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和所述弹性定位套的内孔与所述曲轴固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曲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轴平衡重。

背景技术

曲轴是发动机上的一个重要的机件,装上连杆后,可承接连杆的上下(往复)运动变成循环(旋转)运动。其材料是由碳素结构钢或球墨铸铁制成的,有两个重要部位:主轴颈和连杆轴颈;主轴颈被安装在缸体上,连杆颈与连杆大头孔连接,连杆小头孔与汽缸活塞连接。

一般的,曲轴需要通过设置在其曲柄上的平衡重(配重块)来平衡曲轴连杆轴颈和曲柄产生的离心力和力矩,使曲轴运转平稳和减少主轴颈轴瓦承受的负荷。如图1所示,现有目前柴油机曲轴平衡重存在以下缺点:

(1)平衡重与曲轴的安装贴合面a过大,螺栓压紧后平衡重与曲轴之间不易于保证良好贴合,进而造成连接螺栓承受附加应力,可靠性差。

(2)无平衡重吊装孔,装配时人工搬起安装,不但费力,而且容易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平衡重滑落,进而可能磕碰曲轴轴颈,甚至产生人身安全风险。

(3)采用圆柱销定位,需要单独加工两个圆柱销孔b,加工工艺复杂,且不便于安装。

(4)对于三段式连杆来说,平衡重无固定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不便于连杆大头的固定。

(5)无去重用的去重孔,不易于保证平衡重重量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6)采用六角头螺栓进行把紧,把紧后螺栓产生的压紧力不准确,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振动等原因而造成螺栓的松动,进而出现螺栓被剪段,平衡重飞出,进而出现由于不平衡而造成的断曲轴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且可靠性强的曲轴平衡重。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曲轴平衡重,包括平衡重本体,所述平衡重本体的顶部呈圆弧状,所述顶部上设有吊装孔和向下凹陷的安装槽,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安装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的底面为与所述曲轴贴合的贴合面;

所述安装槽的槽底上开设有向所述定位凸起延伸的螺栓安装孔。

优选地,所述顶部上间隔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所述安装槽,所述底部设有与两个所述安装槽一一对应的两个所述定位凸起。

优选地,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的所述顶部上设有所述吊装孔,所述吊装孔为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平衡重本体的两相对侧部均设有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所述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为螺纹孔。

优选地,所述平衡重本体的剩余侧部设有去重孔。

优选地,所述去重孔设有两个。

优选地,所述定位凸起上开设有向所述槽底延伸的弹性定位套孔,所述弹性定位套孔与所述螺栓安装孔同心,且所述弹性定位套孔的孔径大于所述螺栓安装孔的孔径,所述弹性定位套孔与所述螺栓安装孔连接形成一阶梯孔。

优选地,所述曲轴平衡重通过螺栓组件安装在所述曲轴上,所述螺栓组件包括液压螺栓和弹性定位套,所述弹性定位套安装于所述弹性定位套孔内,所述液压螺栓穿过所述螺栓安装孔和所述弹性定位套的内孔与所述曲轴固定。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曲轴平衡重,其中平衡重本体的弧形顶部设有安装槽和吊装孔,底部设有与安装槽相对应的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的底面为与曲轴贴合的贴合面;由于贴合面的面积非常小,加工时容易保证其平面度以及与液压螺母压紧面的平行度,从而使其加工工艺性好,产品合格率高,装配后不会产生由于贴合面的平面度以及其与液压螺母压紧面的平行度不合格而导致的液压螺栓倾斜,进而导致螺栓断裂的现象。

安装槽上开设有螺栓安装孔,定位凸起上开设有与螺栓安装孔同心的弹性定位套孔。借助螺栓安装孔和弹性定位套孔并通过液压螺栓和弹性定位套将平衡重本体安装固定到曲轴的对应位置上,安装便捷且可靠性强。

吊装孔,用于安装吊装工具。这样装配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吊运安装,操作安全省力,避免由于无吊装孔而采用人工搬运安装而造成的曲轴轴颈磕碰以及人身安全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平衡重本体在保证实现其他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可用空间,使平衡重产生最大的旋转惯性力,达到最佳的平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曲轴平衡重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曲轴平衡重中平衡重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曲轴平衡重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剖视图;

图中:a-安装贴合面,b-圆柱销孔,1-平衡重本体,11-顶部,111-安装槽,112-吊装孔,113-螺栓安装孔,12-定位凸起,121-贴合面,122-弹性定位套孔,13-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14-去重孔,2-液压螺栓,3-弹性定位套,4-液压螺母,5-曲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至图4共同所示,一种曲轴平衡重,包括呈特定圆弧状结构的平衡重本体1,平衡重本体1的顶部11呈圆弧状,顶部11上间隔设有两个向下凹陷的安装槽111,两个安装槽111之间的顶部11上设有吊装孔112,吊装孔112为螺纹孔。平衡重本体1的底部设有与两个安装槽111一一对应的两个定位凸起12,定位凸起12的底面为与曲轴贴合的贴合面121。由于贴合面121的面积非常小,加工时容易保证其平面度以及与液压螺母4(图6所示)压紧面的平行度,从而使其加工工艺性好,产品合格率高,装配后不会产生由于贴合面121的平面度以及其与液压螺母4压紧面的平行度不合格而导致的液压螺栓倾斜,进而可能导致螺栓断裂的问题。

吊装孔112,用于安装吊装工具。这样装配过程中可以采用机械吊运安装,操作安全省力,避免由于无吊装孔112而采用人工搬运安装而造成的曲轴轴颈磕碰以及人身安全风险。

本实施例中,呈特定圆弧状结构的平衡重本体1的具体结构为;平衡重本体1的顶面为弧形面,底面为平面,顶面和底面之间有四个侧面,侧面为平面;即平衡重本体1的截面由弧线、两个竖直线和一个水平线围成。呈特定圆弧状结构的平衡重本体1在保证实现其他结构功能的前提下,可最大限度的利用可用空间,使平衡重产生最大的旋转惯性力,达到最佳的平衡效果。

安装槽111的槽底上开设有向定位凸起12延伸的螺栓安装孔113,定位凸起12上开设有向槽底延伸的弹性定位套孔122,弹性定位套孔122与螺栓安装孔113同心,且弹性定位套孔122的孔径大于螺栓安装孔113的孔径,弹性定位套孔122与螺栓安装孔113连接形成一阶梯孔。

如图5和图6共同所示,本实施例中,曲轴平衡重还包括螺栓组件,螺栓组件包括液压螺栓2和弹性定位套3,弹性定位套3安装于弹性定位套孔122内,液压螺栓2穿过螺栓安装孔113和弹性定位套3的内孔与曲轴5固定。

现有结构曲轴采用六角头螺栓把紧,由于把紧过程中摩擦力的存在,使把紧后螺栓产生的压紧力不准确,柴油机运行过程中可能由于振动等原因而造成螺栓的松动,进而出现螺栓被剪段,平衡重飞出,进而可能出现由于不平衡而造成的断曲轴事故。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螺栓安装孔113和弹性定位套孔122,采用液压螺栓2、弹性定位套3以及液压螺母4进行安装,可以通过液压拉伸机准确的控制螺栓的轴向力,从而使平衡重本体1的固定准确可靠,同时采用与液压螺栓2同心安装的弹性定位套3进行定位,可使加工工艺简化,易于安装。

对于三段式柴油机连杆结构,在装配过程中需要先将连杆大头与曲轴装配并固定到一起,然后整体装入柴油机机体,再将连杆小头与活塞组件通过缸孔上部落入气缸,最后将连杆小头与连杆大头用液压螺栓进行把合。为了使整个过程中操作的安全性和可实现性,需要首先将连杆大头与曲轴进行相对固定。这就需要在平衡重本体1的两相对侧部(相对侧面)开设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13,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13为螺纹孔。该连杆大头工装固定孔13用于安装连杆大头工装,用于曲轴部、柴油机总装以及柴油机吊缸过程中实现连杆大头与曲轴位置的相对固定。

平衡重本体1的剩余侧部(剩余两侧面中的一侧面)设有去重孔14。去重孔14设有两个,且为盲孔。去重孔14用于保证平衡重重量的准确性及一致性。由于在平衡重生产过程中,加工完成后的平衡重的重量不可能完全准确和一致,然而为了达到最好的曲轴平衡效果,要求平衡重的重量必须准确,并且装到同一台柴油机的平衡重重量的一致性一定要好,通过设置平衡重去重孔14,可以很好的实现平衡重重量的准确性及一致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曲轴平衡重便于安装且可靠性强,能够满足柴油机的可靠稳定运行。尤其适配船用柴油机。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以及等同一种曲轴平衡重的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设计图

一种曲轴平衡重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01085.3

申请日:2019-01-02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7(山东)

授权编号:CN209469752U

授权时间:20191008

主分类号:F16F 15/24

专利分类号:F16F15/24

范畴分类:27C;

申请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61108 山东省潍坊市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富海大街17号

发明人:任明广;刘国栋;李继光;唐志刚

第一发明人:任明广

当前权利人:潍柴重机股份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秀芝

代理机构:37255

代理机构编号:潍坊正信致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  ;  

一种曲轴平衡重论文和设计-任明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