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底用钻机,涉及钻机领域。该水底用钻机,包括护筒,所述护筒的外侧包括有支撑台、固定块、固定连接件、钢索和倒刺地插杆。该该水底用钻机,通过设置的容纳腔,以及壁筒、通孔、抽浆管、螺旋转杆、球形钻头、钻齿、灌入口、旋转水车、导流腔和排泄孔的配合设置,使螺旋转杆通过旋转动力设备转动时能够带动球形钻头转动,从而使球形钻头能够带动钻齿转动,从而使钻齿贴合水底开始旋转,从而使钻齿旋转时将水底的泥土旋开,从而使球形钻头深入水底内,从而使球形钻头深入后泥浆能够通过灌入口灌入,从而使不断进入灌入口的泥浆推动旋转水车进行旋转,从而使旋转水车能够将泥浆灌入导流腔中。
主设计要求
1.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1),所述护筒(1)的外侧包括有支撑台(2)、固定块(3)、固定连接件(4)、钢索(5)和倒刺地插杆(6),所述支撑台(2)的中部与护筒(1)的下部的外侧插接,所述固定块(3)的底部与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钢索(5)的一端与固定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4)的中部与钢索(5)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倒刺地插杆(6)的顶部与钢索(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护筒(1)的中部包括有容纳腔(10)、壁筒(11)、通孔(12)、抽浆管(13)、螺旋转杆(14)、球形钻头(15)、钻齿(16)、灌入口(17)、旋转水车(18)、导流腔(19)和排泄孔(20),所述容纳腔(10)位于护筒(1)的中部开设,所述壁筒(11)的外侧与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2)位于壁筒(11)的中部开设,所述抽浆管(13)的下端与护筒(1)顶部的一侧插接,所述螺旋转杆(14)的外侧与护筒(1)的内部套接,所述球形钻头(15)的顶部与螺旋转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钻齿(16)的一侧与球形钻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灌入口(17)位于球形钻头(15)的底部开设,所述旋转水车(18)的一侧与球形钻头(15)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导流腔(19)位于螺旋转杆(14)下端的中部开设,所述排泄孔(20)位于导流腔(19)的中部开设。
设计方案
1.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护筒(1),所述护筒(1)的外侧包括有支撑台(2)、固定块(3)、固定连接件(4)、钢索(5)和倒刺地插杆(6),所述支撑台(2)的中部与护筒(1)的下部的外侧插接,所述固定块(3)的底部与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钢索(5)的一端与固定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4)的中部与钢索(5)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倒刺地插杆(6)的顶部与钢索(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护筒(1)的中部包括有容纳腔(10)、壁筒(11)、通孔(12)、抽浆管(13)、螺旋转杆(14)、球形钻头(15)、钻齿(16)、灌入口(17)、旋转水车(18)、导流腔(19)和排泄孔(20),所述容纳腔(10)位于护筒(1)的中部开设,所述壁筒(11)的外侧与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12)位于壁筒(11)的中部开设,所述抽浆管(13)的下端与护筒(1)顶部的一侧插接,所述螺旋转杆(14)的外侧与护筒(1)的内部套接,所述球形钻头(15)的顶部与螺旋转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钻齿(16)的一侧与球形钻头(15)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灌入口(17)位于球形钻头(15)的底部开设,所述旋转水车(18)的一侧与球形钻头(15)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导流腔(19)位于螺旋转杆(14)下端的中部开设,所述排泄孔(20)位于导流腔(19)的中部开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包括有抽浆筒(7),所述抽浆筒(7)的下端与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插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浆筒(7)的底部包括有抽离嘴(8),所述抽离嘴(8)的顶部与抽浆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离嘴(8)的内腔与抽浆筒(7)的内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浆筒(7)的顶部包括有导流管(9),所述导流管(9)的一端与抽浆筒(7)的顶部插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9)的一端贯穿护筒(1)的一侧并延伸至容纳腔(10)的内部,所述容纳腔(10)的内腔与导流管(9)的内腔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底用钻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浆管(13)的下端贯穿护筒(1)顶部的一侧并延伸至容纳腔(10)的内部,所述容纳腔(10)的内腔与抽浆管(13)的内腔连通。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钻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底用钻机。
背景技术
对比现有技术中的钻机,尤其是水底用的钻机,在使用时往往会以为水底的浮力和压强过大而不能很好地贴合水底进行钻孔,并且现有的钻机大多都是通过钻杆直接将打孔产出的泥浆传输出来,这样容易在传输的过程中使钻杆卡住不能正常运行,并且还会影响钻杆的使用寿命,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水底用钻机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能够稳定的贴合水底进行钻孔并且不会在输送泥浆的过程中卡住转杆的水底用钻机。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底用钻机,包括护筒,所述护筒的外侧包括有支撑台、固定块、固定连接件、钢索和倒刺地插杆,所述支撑台的中部与护筒的下部的外侧插接,所述固定块的底部与支撑台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钢索的一端与固定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连接件的中部与钢索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倒刺地插杆的顶部与钢索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护筒的中部包括有容纳腔、壁筒、通孔、抽浆管、螺旋转杆、球形钻头、钻齿、灌入口、旋转水车、导流腔和排泄孔,所述容纳腔位于护筒的中部开设,所述壁筒的外侧与护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通孔位于壁筒的中部开设,所述抽浆管的下端与护筒顶部的一侧插接,所述螺旋转杆的外侧与护筒的内部套接,所述球形钻头的顶部与螺旋转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钻齿的一侧与球形钻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灌入口位于球形钻头的底部开设,所述旋转水车的一侧与球形钻头的中部活动连接,所述导流腔位于螺旋转杆下端的中部开设,所述排泄孔位于导流腔的中部开设。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台顶部的一侧包括有抽浆筒,所述抽浆筒的下端与支撑台顶部的一侧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抽浆筒的底部包括有抽离嘴,所述抽离嘴的顶部与抽浆筒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抽离嘴的内腔与抽浆筒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抽浆筒的顶部包括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的一端与抽浆筒的顶部插接。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管的一端贯穿护筒的一侧并延伸至容纳腔的内部,所述容纳腔的内腔与导流管的内腔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抽浆管的下端贯穿护筒顶部的一侧并延伸至容纳腔的内部,所述容纳腔的内腔与抽浆管的内腔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底用钻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水底用钻机,通过设置的容纳腔,以及壁筒、通孔、抽浆管、螺旋转杆、球形钻头、钻齿、灌入口、旋转水车、导流腔和排泄孔的配合设置,使螺旋转杆通过旋转动力设备转动时能够带动球形钻头转动,从而使球形钻头能够带动钻齿转动,从而使钻齿贴合水底开始旋转,从而使钻齿旋转时将水底的泥土旋开,从而使球形钻头深入水底内,从而使球形钻头深入后泥浆能够通过灌入口灌入,从而使不断进入灌入口的泥浆推动旋转水车进行旋转,从而使旋转水车能够将泥浆灌入导流腔中,从而使导流腔中的泥浆能够通过排泄孔排入壁筒内部,从而使壁筒内部的泥浆能够通过不断旋转的螺旋转杆送入壁筒的通孔中,从而使泥浆通过通孔进入容纳腔,从而使容纳腔内的泥浆能够通过抽浆管单独抽离,从而有效使钻孔产出的泥浆能够单独抽离无需通过转杆输送,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钻机需要通过转杆将泥浆传输出来容易卡住转杆降低转杆使用寿命的问题。
2、该水底用钻机,通过设置的支撑台,以及固定块、固定连接件、钢索和倒刺地插杆的配合设置,使工作人员将支撑台放置平整,从而使抽离嘴贴合水底后,将倒刺地插杆插入水底,用重物将倒刺地插杆砸入水底深处,使其不会从水底挣脱后,通过钢索与固定连接件连接,从而使钢索通过固定连接件与固定块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撑台能够通过固定块与钢索固定连接,从而使钢索能够通过倒刺地插杆拉紧支撑台,从而使支撑台在钻机使用时不会晃动改变钻孔孔位,从而有效使钻机钻机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贴合水底进行钻孔,解决了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钻机在使用时不能很好的贴合水底进行钻孔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其中,1护筒、2支撑台、3固定块、4固定连接件、5钢索、6倒刺地插杆、7抽浆筒、8抽离嘴、9导流管、10容纳腔、11壁筒、12通孔、13抽浆管、14螺旋转杆、15球形钻头、16钻齿、17灌入口、18旋转水车、19导流腔、20排泄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底用钻机,包括护筒1,护筒1的外侧包括有支撑台2、固定块3、固定连接件4、钢索5和倒刺地插杆6,支撑台2的中部与护筒1的下部的外侧插接,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包括有抽浆筒7,抽浆筒7的下端与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插接,抽浆筒7的底部包括有抽离嘴8,抽离嘴8的顶部与抽浆筒7的底部固定连接,抽离嘴8的内腔与抽浆筒7的内腔连通,抽浆筒7的顶部包括有导流管9,导流管9的一端与抽浆筒7的顶部插接,导流管9的一端贯穿护筒1的一侧并延伸至容纳腔10的内部,容纳腔10的内腔与导流管9的内腔连通,从而使抽离嘴8能够将泥浆通过抽浆筒7抽入导流管9中,再通过导流管9抽入容纳腔10中,固定块3的底部与支撑台2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钢索5的一端与固定块3的一侧固定连接,固定连接件4的中部与钢索5的中部固定连接,倒刺地插杆6的顶部与钢索5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护筒1的中部包括有容纳腔10、壁筒11、通孔12、抽浆管13、螺旋转杆14、球形钻头15、钻齿16、灌入口17、旋转水车18、导流腔19和排泄孔20,容纳腔10位于护筒1的中部开设,壁筒11的外侧与护筒1的内壁固定连接,通孔12位于壁筒11的中部开设,抽浆管13的下端与护筒1顶部的一侧插接,抽浆管13的下端贯穿护筒1顶部的一侧并延伸至容纳腔10的内部,容纳腔10的内腔与抽浆管13的内腔连通,从而使抽浆管13能够将容纳腔10中的泥浆抽离,螺旋转杆14的外侧与护筒1的内部套接,球形钻头15的顶部与螺旋转杆14的下端固定连接,钻齿16的一侧与球形钻头15的底部固定连接,灌入口17位于球形钻头15的底部开设,旋转水车18的一侧与球形钻头15的中部活动连接,导流腔19位于螺旋转杆14下端的中部开设,排泄孔20位于导流腔19的中部开设。
使用时,使工作人员将支撑台2放置平整,从而使抽离嘴8贴合水底后,将倒刺地插杆6插入水底,用重物将倒刺地插杆6砸入水底深处,使其不会从水底挣脱后,通过钢索5与固定连接件4连接,从而使钢索5通过固定连接件4与固定块3固定连接,从而使支撑台2能够通过固定块3与钢索5固定连接,从而使钢索5能够通过倒刺地插杆6拉紧支撑台2,从而使支撑台2在钻机使用时不会晃动改变钻孔孔位,从而使钻机钻机在使用时能够很好地贴合水底进行钻孔,使螺旋转杆14通过旋转动力设备转动时能够带动球形钻头15转动,从而使球形钻头15能够带动钻齿16转动,从而使钻齿16贴合水底开始旋转,从而使钻齿16旋转时将水底的泥土旋开,从而使球形钻头15深入水底内,从而使球形钻头15深入后泥浆能够通过灌入口17灌入,从而使不断进入灌入口17的泥浆推动旋转水车18进行旋转,从而使旋转水车18能够将泥浆灌入导流腔19中,从而使导流腔19中的泥浆能够通过排泄孔20排入壁筒11内部,从而使壁筒11内部的泥浆能够通过不断旋转的螺旋转杆14送入壁筒11的通孔12中,从而使泥浆通过通孔12进入容纳腔10,从而使容纳腔10内的泥浆能够通过抽浆管13单独抽离,从而使钻孔产出的泥浆能够单独抽离无需通过转杆输送。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22031.5
申请日:2019-01-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3(河北)
授权编号:CN209457873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E21B 7/12
专利分类号:E21B7/12;E21B21/00;E21B15/02
范畴分类:22A;
申请人:邯郸市东方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邯郸市东方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056700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成峰公路北侧
发明人:贾亚平;郭瑞梅
第一发明人:贾亚平
当前权利人:邯郸市东方工矿设备有限公司
代理人:刘磊娜;杨瑞龙
代理机构:13129
代理机构编号:石家庄德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钻机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