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的思考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的思考

万天虎/浙江师范大学

【摘要】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党宣传工作的重点,面临诸多挑战。本文试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些对策,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首先本文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产生一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理论成果,其次要关注民生、解决社会突出问题,再有本文分析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加强大众传媒的作用,最后本文提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必须建立一支过硬的专业化队伍。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民生;大众传媒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命题,是由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的。他在报告中指出:“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党十七大报告的这一论断,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八大继续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的工作,为理论探讨提供了新的时代动力。理论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产生了不少成果,在此就不一一赘述。笔者分别对浙江省社会各界进行调查,尤其对浙江高校的学生进行问卷方面的了解,各方面的情况均表明,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任务依然十分艰巨。根据现实情况,笔者拟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一些对策方面的思考,以期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理论成果

诚如恩格斯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2]。这为我们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提供了科学态度和方法。

首先,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具有现实基础。从国际上来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发展遭遇重大挫折为马克思主义发展提供了经验,另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也呈现社会主义现象。从国内看,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无比的优越性,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方向。

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需要进行发展。实践永无止境,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也没有终点。当今中国面临一些理论争论,比如关于“中国模式”的问题,还有“普世价值”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困扰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维,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要从理论上科学地给人们以解释。至于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从多层面解决人们的需求问题,各个层次对理论的需求存在差异,推进马卡主义大众化必须要发展马克思主义,产生一些各个阶层都能够自觉接受的宣传成果,进而推动各个阶层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积极性,从而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发挥中国共产党人的集体智慧。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创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面临新形势,也必将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方面产生硕果。其次,广大理论工作者是丰富是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力量。理论工作者要能够解放思想、放眼世界、大胆创新、扎实研究,为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作出历史贡献。要有一些站在时代前列的思想大师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马克思恩格斯那样的理论成果,从根本上解释中国乃至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政治现象,不仅解决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也能够解决世界人民信仰马克思主义的问题,同时也需要产生一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通俗、生动、易懂的读物,为更多大众理解接受马克思主义发挥作用。最后,发挥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主体,也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实现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离不开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更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实践。

二、关注民生、解决社会突出问题

众所周知,民生就是国民的生计和生活,就是从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实践层面来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认同。而社会突出问题,当前的中国主要是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与腐败问题。关注民生和解决社会突出问题是同步进行的,他们紧密相连,不可分割。一方面,解决社会突出问题,就是关注民生,维护广大人民的切实利益;另一方面,关注民生和解决社会突出问题又各有自己的工作重点。

首先,关注、改善民生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强大动力

十七大不但第一次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命题,并且深刻揭示了社会建设和改善民生的关系。胡锦涛同志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改善民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内涵,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社会和谐,民生为本。群众利益无小事,民生连着国计国运。党的十七大报告,全面提出了改善民生的主要任务。这就是发展教育,扩大就业,改革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这六大任务,件件连着老百姓的心,事事合了人民的愿。同时,也明确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1]的改善民生的工作目标。我国已经免除了农业税和实现了农村义务教育免费,这些都是切实关注民生问题的重大举措,获得人民大众强烈欢迎和拥护。

其次,解决社会突出问题。不同学者对社会问题的分类不尽相同,但当前中国主要有三类社会问题:食品安全问题、贫富差距问题、腐败问题。这三类问题也是人民群众最关注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突出的社会问题,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够顺利的推进。食品安全已经让老百姓吃得不安心,而贫富差距在中国也是愈来愈重,中国已经是世界上贫富差距比较严重的国家,在腐败方面更是问题严重,腐败问题已经威胁党的执政基础。

三、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

首先,要充分运用报刊、图书、影视等传统媒介,利用多样化形式宣传马克思主义。要积极组织专家学者编写大批反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通俗化、普及化的文化精品。继续产生艾思奇的《大众哲学》这样的著作。其次,要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中的特殊作用。新闻媒体是信息发布、文化传播的主渠道,要不断提升主流媒体影响,遵循传播规律,充分运用先进手段改造传统传播方式,增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再次,要从战略高度主动利用好互联网平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开辟新空间。

四、培养过硬的专业队伍

首先,要继续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之所以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可以说一大批马克思主义专家发挥历史性贡献。同样,在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大批坚定的高水平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发挥历史贡献,创造适应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的理论成果。其次,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队伍的培养提升。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者主要是各级学校的庞大的教师队伍。广大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解决青少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最佳阵地,也是最前沿的阵地,因此各级学校的马克思主义方面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发挥最关键的作用。作为各级学校的思想理论政治课教师,要不断的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方面理论成果的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提升日常宣传马克思主义的生动性,从而更好地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2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81

标签:;  ;  ;  

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策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