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强: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论文

廉强: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论文

摘 要:2015年《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意见》出台,我国智库建设如火如荼,出版智库建设和研究紧随潮流。知识服务是智库最主要的工作,但目前对于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还未发现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文章基于这一现状,采用内容分析法搜集并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国内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现状,发现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成果数量少,内容单一。

关键词:出版;知识服务;智库

0 引言

2015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中强调,我国建设新型智库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依法决策的重要支撑,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1]。此后,我国掀起了智库研究和建设的热潮,各行业各类型的智库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智库(Think Tank)又称“智囊团”“思想库”,学术界对于智库的定义有很多,普遍认同的定义是:智库是以公共政策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政府决策为研究目标,以公共利益为研究导向,以社会责任为研究准则的专业研究机构。智库成员由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提供专业理论支撑和建议,帮助决策者做出科学可行的决策[2]。

录入患者一般情况、基线实验室指标;分别计算患者 Child、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MELD-Na、慢性肝衰竭-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CLIF-SOFA)和SOFA评分;记录28 d生存状态、各类并发症。结合患者的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内镜检查及病理检查等对HBV-ACLF患者既往肝病基础进行再诊断,按照WGO关于ACLF基础肝病类型分为A、B、C型。分析比较不同临床分型HBV-ACLF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实验室检查、临床并发症、28 d生存率及预后影响因素。

出版智库也在这次智库建设浪潮中脱颖而出,出版智库是我国智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库在出版领域的具体化和专业化,其主要任务是研究我国出版领域的与公共政策相关课题以及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走向等重大战略课题,为出版企业等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为代表的国家级出版智库(官方智库)、以北京印刷学院等为代表的高校智库(半官方智库)和以江苏凤凰传媒集团等为代表的出版企业智库(民间智库)的出版智库体系,这些智库正在政府政策制定和出版行业发展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知识服务是一个满足客户不同类型知识需求的服务过程,过程是知识服务提供者凭借其具有的高度专业化的知识,在充分挖掘客户需求的基础上,结合组织内外搜集、整理的信息与知识,进行知识创新,并借助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在与客户交互的过程中,帮助客户获取知识、提高客户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客户理性决策,或者直接帮助客户解决问题[3]。从知识服务和智库的定义来看,二者存在密切联系,智库与知识服务提供者的角色不谋而合。本文采用内容分析方法分析总结了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

1 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研究现状

1.1 我国智库研究现状

我国智库研究萌芽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2013年起,由于国家的大力支持,我国智库研究开始炙手可热,取得了数量可观的成果。目前,国内关于智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智库建设、影响力等方面。在智库建设方面,主要研究智库的运行机制。其中,丁宏、莫神星等对国外智库运行机制进行研究,以此为国内智库运行机制的建设提供借鉴。部分学者对我国智库建设的运机制展开了研究。例如张家年等[4]从情报视角探讨了我国智库建设的运行机制和途径;周湘智[5]从运行技术与实施流程方面对我国智库建设运行机制进行研讨。在智库影响力研究方面,国内的智库影响力研究最初聚焦于国外的智库影响力及其评价模式的定性研究,近年来逐渐形成智库影响力评价体系的定量研究。陈升等[6]根据智库影响对象的不同,将智库影响力划分为政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及社会影响力3个维度,对中国智库的影响力进行了测算研究。杨思洛等[7]从智库网站建设、智库网络传播、智库新媒体维度方面构建了智库网络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1.2 我国出版智库研究现状

通过对国内相关文献的搜集与阅读后发现有以下3个特点。

黄瓜霜霉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俗称“跑马干”、“干叶子”,一旦发生发展迅猛。黄瓜霜霉病主要在苗期和成株期发生,主要危害叶片,感病叶片病斑多角形受叶脉限制,黄色周围有水渍状晕圈,后期病斑连片,造成叶片大面积干枯。湿度大时在叶背面形成灰色或深灰色绒毛状霉层,抗病品种霉层稀疏或没有。

1.3 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知识服务的研究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最早由任俊为(1999年)引入国内图书情报界。国内对于知识服务的研究主要基于知识服务的观念和方式两个角度,对知识服务的特点和本质进行研究与分析。知识服务的学科交叉范围较广,根据知识服务提供主体的不同,研究内容也在发生变化,其中,图书馆是最主要的研究对象,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自己丰富的馆藏优势和人员优势,通过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知识服务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丰富服务产品。但是在近几年中,随着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和付费模式的成熟,以出版机构作为知识服务主体的研究内容逐渐增多,成为新的研究热点。知识服务研究受技术发展的影响明显较大,随着大数据和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研究内容从最初对运营模式及主体功能的探索逐渐转变为利用技术进行服务转型[11]。比如林鹏[12]认为随着科研范式的变化以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传统科技出版面临着科研用户需求的变化、技术创新带来的商业模式革新等诸多挑战。科技出版向知识服务的转型,不仅是出版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也是传统出版机构实现跨越发展的机遇所在。

1.4 我国智库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1)图书情报机构服务新型智库建设。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新型智库建设成为我国科学深化改革的重要环节。智库建设的根本在于信息的采集和分析研究,图书馆、档案馆等机构作为传统的信息来源,拥有先天的资源优势,在新型智库建设中必然会进一步崛起。

本文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和硕士、博士论文库为数据源,以“出版智库”并含“知识服务”为检索策略,时间不进行限定,进行主题检索后共得到1篇有效文献,即张新新[17]的“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构综述”。张新新提出: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可以以“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进行建设,线上模式提出建设包含成果库、项目库、标准库、公共政策库等新闻出版知识服务库的中国数字出版高端智库网。线下模式主要包括提供咨询服务,提供个性化智库产品,提供数字出版高端人才培训、财政项目监理服务等。这虽是建设模式,但也可看作对出版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的思路,以上两篇论文并非是对出版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的研究,仅在文中某一章节提到了相关内容,因此,可以看出,我国国内目前还未有针对出版智库知识服务模式进行的研究。

从内容来看,我国知识服务研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出版智库研究尚需时间。自2013年,我国首次提出建设新型智库开始,我国智库研究十分火热,目前,已经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出版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的一个分支,研究主要停留在出版智库的内涵以及智库建设和运行机制的研究。

1.5 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现状

数据采用SPSS Statistics 17.0软件分析,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性检验采用 Duncan法(P<0.05)。

在出版智库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范军等[8]国内学者对出版智库的内涵、定位、功能、历史等进行了梳理和研究。在出版智库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方面,国内学者普遍认为要发展高端智库。魏玉山[9]提出出版智库建设要向高端智库的目标看齐,争取进入国家高端智库的行列。聂震宁[10]指出出版行业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属性和文化属性,事关大局,事关社会稳定、国家安危,要尽快努力形成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合力,尽快成立具有一定实体意义的中国新闻出版智库联盟。

2 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评述

出版智库作为我国智库体系的一个分支,由于大部分学者还在关注智库的建设等方面,对出版智库的关注和研究比较少。目前,我国出版智库的研究内容非常单一,一方面是出版智库的基本理论研究,另一方面是出版智库建设与运行机制研究。

(2)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研究。从内容来看,我国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科技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研究。科技智库作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发展规划、布局、评估、政策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智力支撑作用,日益成为一支独立的、专业的智库发展力量。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科技智库应顺应时代、与时俱进,改进自身知识服务模式。戎军涛、乔伟荣等[13]认为传统科技智库的工作方式多是任务和项目驱动型,存在研究方法粗糙、过分依靠专家个人经验等问题,此外,大数据时代给科技智库建设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应顺应时代构建科技智库知识服务机制。刘如[14]认为大数据时代的科技情报机构不再仅是满足科技创新需求的信息保障,也不再满足为科技决策者提供情报支持,而是为政府、企业提供战略情报知识服务,应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知识服务新范式。二是创新战略驱动下的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模式研究。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图书馆新型智库有必要利用创新发展战略来优化自身的知识服务机制,摒弃传统效度不足的影响要素,为政府、企业及个人提供具有效度的知识服务。冯木维[15]认为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有必要在创新战略驱动下构建具有效度的服务机制,透过新型智库知识服务的发展趋向,提出了创新战略驱动下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的构建策略。彭杰[16]提出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创新应从知识信息来源、驱动方向和服务3个方向入手,并提出了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发展的保障措施。

(2)智库知识服务研究成果较少,内容单一。我国进行智库研究时间还很短,还集中在对如何根据我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进行深入研究,对无论是智库知识服务还是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的研究缺乏,研究内容集中单一,还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由表1可见,与溶剂对照组比较,木棉花雌雄小鼠各剂量组嗜多染红细胞(PCE)与成熟红细胞(NCE)的比未低于20%,微核率差别无显著性(p>0.05);而阳性对照组微核率显著升高(p<0.01);表明木棉花小鼠骨髓细胞微核试验结果为阴性。

由于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待遇跟授课教师的待遇差别很大,没有得到同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导致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不足,并且存在散漫管理的现象,所以,民办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3)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未来必将火热。以出版机构为主体的知识服务研究逐渐火热预示着广泛依托出版机构而建立的出版业专业智库知识服务研究必将随着我国智库体系建设的不断成熟成为研究热点。

3 结语

本文首先概述了出版智库与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总结了我国智库、出版智库、知识服务、智库知识服务以及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的研究现状。研究后发现,目前,国内智库研究很火热,但出版智库、智库知识服务以及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成果数量少、内容单一。随着智库建设的成熟,智库知识服务作为新型智库的主要功能必将成为研究热点。

参考文献

[1]新华网.关于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EB/OL].(2015-01-21)[2019-09-10].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15-01/21/c_133934292.htm.

[2]廉强,刘春艳.基于SWOT分析的我国数字出版智库建设战略研究[J].智库理论与实践,2018(5):34-40.

[3]李超,尧欣,徐震,等.档案知识服务研究[J].山东档案,2009(1):23-25.

[4]张家年,卓翔芝.融合情报流程:我国智库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研究[J].情报杂志,2016(3):42-48.

[5]周湘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现代运行机制的构建[J].河南社会科学,2017(3):22-28.

[6]陈升,孟漫.智库影响力及其影响机理研究:基于39个中国智库样本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9):1305-1312.

[7]杨思洛,冯雅.中国智库网络影响力分系统对比评价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68-77.

[8]范军,欧阳敏.试论中国特色新型出版智库的内涵、功能及展望[J].现代出版,2018(4):5-9.

[9]魏玉山.关于出版业新型智库建设的思考[J].科技与出版,2017(1):4-6.

[10]聂震宁.我国出版行业智库建设的历史与现实研究[J].出版参考,2018(1):5-6.

[11]李剑欣,李鑫.我国知识服务研究进展——基于CiteSpaceⅡ的可视化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19(2):15-20.

[12]林鹏.科技出版向知识服务转型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与出版,2017(6):4-8.

[13]戎军涛,李华,乔伟荣.数据与智慧双轮驱动下的新型科技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研究[J].图书馆,2018(7):24-29.

[14]刘如.面向智库转型的科技情报机构知识服务体系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1):27-34.

[15]冯木维.创新战略驱动下图书馆特色新型智库知识服务机制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8(8):160-163.

[16]彭杰.创新驱动战略下图书馆新型智库知识服务发展路径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7):82-84.

[17]张新新.数字出版高端智库建构综述[J].科技与出版,2017(1):17-23.

Research on knowledge service of publishing think tanks in China

Lian Qi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Heilongjiang University,Harbin 150080,China)

Abstract:In 2015,the opinion 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think tank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was issued,and the construction of think tanks in China is in full swing,and the construction and research of publishing think tanks follow the trend.Knowledge service is the most important work of think tank,but at present,no valuable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found for the research status of knowledge service of publishing think tank in China.Based on this situation,this paper adopts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to collect and studies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ummarizes the research status of knowledge service of publishing think tank in China,and finds that the number of research results of knowledge service of publishing think tank is small and the content is single.

Key words:publishing;knowledge services;think tank

中图分类号:G251.5

文献标志码:A

作者简介:廉强(1994—),男,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情报学。

(责任编辑杨欢)

标签:;  ;  ;  ;  ;  ;  ;  ;  ;  ;  

廉强:我国出版智库知识服务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