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及一体化管理临床研究

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及一体化管理临床研究

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生殖妇瘤外科42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在宫颈癌高危人群筛中的应用及相关一体化管理措施。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n=134)、宫颈癌组(n=56)以及CIN(n=110)组,对所有患者皆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与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检测。结果对三组患者行等级分布统计,宫颈癌组与CIN组的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宫颈癌组的总阳性率亦高于CIN组(P<0.05);FH对宫颈癌及CIN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皆高于TCT(P<0.05)。结论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在宫颈癌患者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相对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更高,因此可作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指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关键词】离亚铁原卟啉;宫颈癌;筛查

Clinicalstudyonscreeningandintegratedmanagementofpatientswithhighriskofcervicalcancerwithfreecytoplasmicporphyrin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ofcell-freeferriporphyrininscreeninghigh-riskcervicalcancerpatientsandrelevantintegratedmanagementmeasures.Methods150femalepatientswhoreceivedcervicalcancerscreeninginourhospitalfromMay2017toMay2018wereselectedasthestudysubjects.Accordingtothepathologicalexaminationresults,itwaspidedintothenormalgroup(n=134),thecervicalcancergroup(n=56)andtheCINgroup(n=110).Theresultsofthreegroupsofpatientsrankstatistic,thetotalpositiverateofcervicalcancergroupandtheCINgroupwasobviouslyhigherthanthatofnormalgroup(P<0.05),andthetotalpositiverateofcervicalcancergroupwashigherthantheCINgroup(P<0.05);The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accuracyofFHindetectionofcervicalcancerandCINwereallhigherthanTCT(P<0.05).Conclusionferrousfreeprotoporphyrincellsinpatientswithcervicalcancerishighlyexpressedintheepithelialcellsofthestate,relativetothecervicalliquidthinlayercelldetection,ahigher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accuracyofthediagnosis,thuscanbeusedasindexofcervicalcancerscreeninghigh-riskgroups,shouldfurtherclinicalapplication.

[keywords]isolatedferroporphyrin;Cervicalcancer;screening

宫颈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有相关统计学资料表明,宫颈癌的发病率与病死率逐年上升,严重危害了女性的生命安全[1-3]。而临床研究表明,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发展至宫颈癌前进行及时的阻断治疗,可明显缓解患者病情,降低病死率[4]。因此对宫颈癌患者行早期诊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因其灵敏度与特异度高的优点广泛应用于临床,但近几年临床研究发现,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效果并没有预期中的理想[5]。随着研究的深入,有研究发现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的含量与宫颈癌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6]。为探究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女性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分为正常组、宫颈癌组以及CIN组。宫颈癌组患者28例,平均年龄为(52.2±5.2)岁。正常组67例,平均年龄为(56.2±4.9)岁。CIN组患者55例,平均年龄为(54.2±5.0)岁。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皆行病理学检查,满足宫颈癌或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标准[7];②患者年龄>20岁,且有性生活史。排除标准:①除宫颈癌或宫颈内瘤变外,还伴有其他妇产疾病,例如宫颈息肉、粘膜下子宫肌瘤、生殖道急性感染;②患者伴有心、肺、肾等其余器官器质性病变者;③患者有明显的精神疾患;④患者依从性较差者。

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1.2.1所有患者取活检标本,做切片后行HE染色,并根据光镜下组织形态学判断患者的是否患病。

1.2.2所有患者皆行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FH)与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检测(TCT).FH检测采用FH检测试剂盒(购于青岛东孚美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操作过程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TCT检测是用全自动细胞制备仪对所采集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处理,制片、染色后行显微镜下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比各组患者FH的检测结果;若细胞不着色或者略显蓝色,则记作阴性;若染色呈蓝色,则记作阳性;若染色先呈现为蓝色后转为棕红色(或者棕黄色),则记作强阳性。总阳性率=强阳性率+阳性率。

对比FH、TCT检测宫颈癌与CIN的准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等。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X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x±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对三组患者行等级分布统计,宫颈癌组与CIN组的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宫颈癌组的总阳性率亦高于CIN组(P<0.05),具体见表1。

表1各组FH检测等级分布结果(n,%)

3讨论

宫颈癌是我国当前较为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当前已经证实,高危型的人乳头瘤病毒是独立危险因素,而其产生的癌蛋白E6、E7可与细胞周期调节蛋白结合,从而造成细胞周期调节发生紊乱,在癌变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8]。不仅如此,亦有研究证实,宫颈癌发生发展是渐进的,且受多种因素调节,而宫颈上皮内瘤变属于癌变前阶段,若及时干预治疗,可以降低癌变的风险[9]。因此,探究一种有效、灵敏、准确率高的筛查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前,临床上常用TCT检测宫颈癌与CIN,虽然操作较为简单,准确率亦可达到80%以上,但是检测过程中,检验科医生操作水平或对细胞形态学的主观判断会产生误诊、漏诊。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逐渐被接受。若机体处于健康状态,亚铁血红素通常呈结合蛋白的形式,且在机体调节活动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若机体受到致癌因子的侵袭,抑癌基因失活,难以抑制糖代谢过程中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活性,从而使糖代谢发生紊乱[10]。如此一来,机体长期代谢紊乱就会降低细胞内的稳定性,从而进一步导致蛋白质构象的改变以及能量代谢的紊乱。而此时,亲脂性物质更容易进入含有亚铁原卟啉蛋白的疏水核内,在一系列生物化学作用下,亚铁原卟啉最终将脱落成成为FH。FH的主要检测原理为:FH能够与宫颈上特定物质相互作用,在氧化还原反应后使上皮细胞显色。如此一来,仅凭显色程度的不同就可对是否发展为宫颈癌进行筛查。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三组患者行等级分布统计,宫颈癌组与CIN组的总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宫颈癌组的总阳性率亦高于CIN组(P<0.05)。FH对宫颈癌及CIN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皆高于TCT(P<0.05),这说明,FH在宫颈癌患者筛查中效果较好,可作为宫颈癌筛查的生物标记物。

综上所述,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在宫颈癌患者上皮细胞中呈高表达状态,相对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其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更高,因此可作为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的指标,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胡玉芹,刘付强,刘岩丽,等.宫颈上皮细胞稳定性FH检测与TCT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6,37(1):35-39.

[2]王晓光,辛志峰,李娜,等.人乳头瘤病毒检测与薄层液基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6,25(2):140-142.

[3]许瑾瑾,张玉霞.2011-2015年深圳市光明新区适龄女性两癌筛查情况及防治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0):2168-2171.

[4]曹琳.预见性治疗护理方法在宫颈癌手术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3):1605-1607.

[5]杨君,周德平,龙馨,等.不同女性人群生殖道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7,33(6):430-434.

[6]刘湘红,曾萼,韦朋海,等.广西农村妇女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17,17(11):1093-1097.

[7]周卫,单慧敏,祁杰,等.1200名育龄女性宫颈癌认知概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18):4510-4512.

[8]刘翔,王秀梅,刘新亚,等.2010年-2014年新疆某院不同民族恶性肿瘤住院病例分析[J].中国病案,2016,17(11):63-65.

[9]杜欣欣,赛晓勇,张云,等.宫颈癌筛查“三阶梯”方案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6,38(2):122-125.

[10]周小平,罗宇玲,李娟,等.早期护理干预在广州市宫颈癌高危人群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6,30(20):2475-2477.

标签:;  ;  ;  

细胞游离亚铁原卟啉宫颈癌高危人群筛查及一体化管理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