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研究徐永建

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研究徐永建

身份证号码:21070319700522XXXX511431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建筑行业也在不断发展,建筑物的使用性能正逐步完善。在建筑电气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是建筑工程电气系统的重要部分,因为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很容易受到影响,如:环境、工程等因素,促使低压电气安装中潜在质量隐患。因此,本文对建筑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研究,对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1.低压电气安装施工的主要特点

电力系统中常说的接地为:把用电装置的外壳和中性点通过导体连接到接地装置上。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用电过程中发生触电危险并有效保护设备的安全。连接电气设备和接地装置的连接线成为接地线。电气设备通常的接地都是通过接地装置进行,接地装置的主要组成部分为接地体和接地线。

相比其他电气安装,低压电气安装时间长,工序繁琐,涉及的方面较多。其工作主要流程为:首先,接地网,并对管件、底盒和管线等进行预埋并焊接。随后,进行必要的安装调试,待整体工作完成过后进行预调试和总调试。调试过后,交与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和质量检验。整个安装过程消耗时间较长,工序繁多,包括土建、安装和质检等方面,安装过程涉及的面较广,以致其干扰较多。由于低压电气安装过程中影响因素较多,每个工序都存在隐患,所以整个安装过程都需要进行严格检查,以防万一,将问题提早发现并解决,控制施工质量,保证整个施工过程井然有序,高效进行。

2.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的基本要求

首先是对低压电气安装工序的要求,低压电气安装的规模大,安装工序过长,影响了低压电气安装的水平,因此,建筑工程要求安装工序保持科学、合理的状态,适应现代建筑工程的要求,安装工序中不能出现误差。

然后是防止外界因素的干扰,在低压电气安装环节中营造稳定的环境,维护低压电气安装的准确性,也能降低后期调试的难度,解决低压电气安装中的干扰问题,体现低压电气安装的规范性。

最后是预防与安装施工相结合的要求,预防是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的安全要求,提前做好隐患预防的工作,保证低压电气的安装水平,便于落实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的应用,降低低压电气运行的危险性。

3.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

3.1配电盘的安装技术

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的施工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事项:施工人员在进行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安装时,不仅要对安装位置进行准确定位,而且要确保内部线路的正确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在制作电柜、电箱和配电盘时,要选用不可燃材料,保证安装牢固,各类技术参数指标处于正常状况。箱内元件的分布要按照图纸结构而定,严格进行各个相序间的划分,线路界面必须严格按照图纸进行操作。电柜、电箱和配电盘的金属框架及基础型钢要确保接地正确,设置相应的可开启门。门和框架的接地端子间要选择裸铜线连接,同时配备相应的电击保护,抽出式配电柜推拉需要保持正常动作。电柜、电箱和配电盘内线路整齐没有交接无序现象,导线间应紧密连接,没有断股和伤芯线现象。漏电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设置合理,以免引起安全事故。

3.2管件预埋的安装技术

作为建筑工程低压电气安装的重要内容,管件预埋和焊接的质量至关重要,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施工人员技术参差不齐,容易发生错埋、漏埋或者是没有安装图纸和施工规范要求进行管件的制作埋设。具体说来,管件预埋的施工技术包括如下方面:现场施工人员要对预埋件敷设的部位、数量、规格型号等与图纸进行认真核对,仔细检查钢管防腐、管口处理和焊接等;管间的连接、弯扁度、弯曲半径、过线盒和接线盒要符合相关规定;对设备基础、接地装置和接地网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查;对接地网的接地电阻进行测量,对不满足设计要求的部位,采取增加接地极数或其他补救措施。

3.3接地装置的安装技术

埋设防雷接地的干线时,经人行通道处埋地深度要大于1m,同时在管道上方敷设沥青。接地模块顶面埋地深度要大于0.6m,接地模块间距大于模块长度的3~5倍,其埋设基坑通常是模块外形尺寸的1.2~1.4倍,并且在开挖深度内做好各项指标记录。接地模块要保持水平或垂直就位,同时把握好各个上层间的接触距离。对接地模块的引线进行集中处理,用干线将接地模块并联焊接成一个环路,干线的材质与接地模块焊接点要保持一致。当进行暗敷操作时,在抹灰层内的引下线设置固定装置,明敷操作时引下线不能弯曲,要尽量实现平整的放置,用油漆做好支架焊接位置的防腐工作。

3.4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安装技术

电线导管和线槽敷设的施工要点包括:金属电缆导管和线槽必须接地或者是接零可靠。钢导管和金属线槽不能够熔焊跨接接地线,连接处需要使用专用接地卡固定跨接接地线,并且两卡间铜芯软导线截面大于4mm2。非金属导管采用螺纹连接时,连接处两端跨接接地线。防爆导管不能使用倒扣连接,金属导管严禁对口熔焊连接。当绝缘导体在砌体上剔槽埋设时,要采用强度等级大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保护,并且保护层厚度大于15mm。室外埋地敷设电缆导管时,埋深要超过0.7m,并且壁厚小于2mm的钢导管不应该埋设在室外土壤内。所有管口在穿入电缆和电线后应该做密封处理。引向建筑物的导管,建筑物一侧的导管口应设在建筑物内。金属导管内外壁应做防腐处理,埋于混凝土内的到管内壁应做防腐处理。暗配的导管,其埋设深度和建筑物表面的距离要超过15mm;明配的导管,应该排列整齐,固定点间距均匀,并且安装牢固。导管和线槽在建筑物变形缝处,应该设补偿装置。

3.5协调作业施工策略

必须理清各种专业施工顺序,划分不同工种间的施工重要性,合理协调不同专业间的进度安排,不同专业人员不惜掌握其他工种的施工进度,听取其他工种所提供的意见,从而反馈到己方中来,使得整体施工顺畅,达到圆满完成施工进度。充分协调好各专业施工作业,磨合不同工种间的施工进度,百害而无一利。下面就低压电气与土建专业施工协调以及低压电气与给排水施工间协调施工为例,探讨不同工种协调作业的情况。

3.5.1当低压电气与土建协调作业时,毫无疑问,安装工程进度绝对受控于土建工程,因此两者协调作业时,必须分清主次,做到以土建进度为核心,全力配合土建工程。当然,必须明晰电气安装与土建工程两者必须相互合作的施工工序,在跟着土建节奏的同时,核对预埋管件的位置、数量、尺寸。预埋工作的成功与否关系着后期的安装进度以及材料的预算,在预埋工作顺利完成后,各种安全接地、防雷引下线的焊接也必须按土建节奏来进行有序安装。

3.5.2当与给排水协调作业时,首先必须对正方面的图纸进行详细对比研究,因为很可能两者图纸有出入,比如电气线管道与给排水等管道有冲突,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各个管道的安装,确定先后顺序,一般给排水管道必须在电气管道下方,所以确定两者施工工序,加强协调,以保证两者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在我国的建筑电气中,低压电气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且其作用不可替代。由于建筑工程低压电气施工战线长、分类多、作业复杂,造成了诸多的施工缺陷和质量隐患。因此建筑工程在安排低压电气安装施工技术时,应该积极落实施工策略,同时安排施工控制,确保安装施工技术的准确性,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质量,确保建筑电气设备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行。

参考文献:

[1]于宝成.刍议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J].城市地理.2014.

[2]孙坤.试论建筑工程中低压电气安装施工[J].科技与企业.2013.

[3]王挺.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J].企业文化.2013.

标签:;  ;  ;  

建筑电气中的低压电气安装技术研究徐永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