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热法论文_李杰,李钟杰,雷高明,李婼楠,尚孟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溶剂热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溶剂,纳米,原位,量子,芦丁,负极,复合物。

溶剂热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杰,李钟杰,雷高明,李婼楠,尚孟文[1](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槐米中芦丁的溶剂热法提取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槐米中芦丁的溶剂热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以芦丁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以及液料比对芦丁提取率的影响,并结合星点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溶剂热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芦丁的溶剂热法提取的最佳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1%,提取时间33 min,提取温度72℃,液料比100 mL/g。在此条件下,芦丁提取率为19.07±0.46%,与模型预测值18.93%相近,与乙醇回流法相比,该工艺具有提取率高、时间短、操作简便等优点,为芦丁的提取提供了一种新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添加剂》期刊2019年09期)

刘德明,李诗凯,唐佳杰,周南,钟美娥[2](2019)在《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的形貌及粒径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Li_3V_2(PO_4)_3因其突出的理论比容量和较高的工作电压,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实验以Li OH,NH_4H_2PO_4和NH_4VO_3为反应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LVP)正极材料。探讨了原料的添加顺序,溶剂的种类和比例,反应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LVP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和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溶剂对LVP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着影响。当选择乙二醇与水混合物(EG∶H_2O=1∶1)作溶剂,在200℃下反应6 h时,可获得粒径小而均匀的LVP微球。(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9年20期)

吴纯,闫永思,王昱程,戚嵘嵘[3](2019)在《溶剂热法原位制备抗菌EP/纳米TiO_2复合材料》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升环氧树脂(EP)的抗菌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采用溶剂热法原位制备了含纳米TiO_2的固化剂,之后加入EP固化得到透明的抗菌EP/纳米TiO_2复合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证实了在EP基体中成功地原位生成了纳米TiO_2粒子,并研究了其原位合成机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到纳米TiO_2粒子能在EP基体中良好分散。仅含1.4%TiO2的EP/纳米TiO_2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均达到100%,是纯EP的2.6和2.8倍;弯曲强度达87.25MPa,相比纯EP的弯曲强度提高了108%;纳米TiO_2能有效促进EP的固化过程,而对E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几乎没有影响。(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10期)

赵梦杰,叶帅,宋军[4](2019)在《溶剂热法合成CsPbBr_3量子点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具有高量子效率、单色性好以及发光颜色在可见光范围内可调等特性,以CsPbX_3(X=Cl、Br、I)为代表的钙钛矿量子点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中采用了溶剂热法,在低沸点且可作为分散剂的正己烷中直接合成了CsPbBr_3量子点。研究表明,该方法制备的CsPbBr_3量子点为典型的立方钙钛矿结构,其粒径均匀,大小在15 nm左右。该CsPbBr_3量子点在400 nm紫外光的照射下发出很强的绿色荧光,中心波长为514 nm,半峰宽仅为18 nm,具有很好的单色性。通过制备条件的优化,获得该CsPbBr_3量子点的最佳温度在90℃左右。通过简单的和Cl或I的原位离子交换作用,该CsPbBr_3量子点发光波长可以在415~670 nm之间任意调节。(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侯芹芹,江元汝,甘俊羊,赵亚娟,赵彬[5](2019)在《溶剂热法合成La_(1.9)Y_(0.06)Mo_2O_9∶Eu~(3+)Sm~(3+)荧光粉及其能量传递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乙二醇为溶剂,采用溶剂热法合成La_(1.9)Y_(0.06)Mo_2O_9∶Eu~(3+)Sm~(3+)系列荧光粉。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及荧光光谱(PL)研究了La_(1.9)Y_(0.06)Mo_2O_9∶Eu~(3+)Sm~(3+)荧光粉的晶体结构、不同溶剂比下的形貌及其能量传递机理。XRD结果表明,La_(1.9)Y_(0.06)Mo_2O_9∶Eu~(3+)Sm~(3+)荧光粉为空间点群P213的立方结构,结晶度高,稀土离子的掺入、溶剂的添加没有改变荧光粉的晶相结构;SEM结果表明,样品为蒲公英3D球形粒子,结构呈网状,壁厚比较薄,形貌规整、尺寸均匀,直径约为8μm,分散度好。La_(1.9)Y_(0.06)Mo_2O_9∶16%Eu~(3+)x%Sm~(3+)荧光粉中,Sm~(3+)的共掺有效地改善了Eu~(3+)浓度猝灭现象,Eu~(3+)物质的量浓度为16%时,荧光粉的荧光强度最大,Eu~(3+)浓度增加至20%时,荧光粉才发生浓度猝灭现象。La_(1.9)-Y_(0.06)Mo_2O_9∶16%Eu~(3+)3%Sm~(3+)在465 nm激发波长下,发射Eu~(3+)的4f特征光谱,其荧光强度约为La_(1.9)Y_(0.06)Mo_2O_9∶8%Eu~(3+)强度的7倍,说明Sm~(3+)的加入能够有效地增强荧光强度。同时La_(1.9)Y_(0.06)Mo_2O_9:xEu~(3+)在591 nm、616 nm处强而窄的峰位置未发生变化,且强度明显增加,~5D_0-~7F_2的电偶极跃迁仍然最强,发射出典型的红光。La_(1.9)Y_(0.06)Mo_2O_9∶16%Eu~(3+)y%Sm~(3+)在405 nm激发下,依旧发射Eu~(3+)的4f特征光谱,说明Sm~(3+)能够有效地将能量传递给Eu~(3+),传递效率约为55%。它们之间的能量传递属于偶级-偶级相互作用(d-d)。(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2期)

赵伟,赵吉星,刘家琴,陈星,吴玉程[6](2019)在《核壳结构锰掺杂ZIF67纳米复合材料的溶剂热法合成及其超电容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溶剂热法可控制备出了具有核壳结构的锰掺杂ZIF67纳米复合材料(Mn-ZIF67),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研究了其微观形貌和元素组成,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了样品的物相组成以及元素价态.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Mn-ZIF67拥有优异的超电容特性和循环稳定性,在1A·g~(-1)的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可达257F·g~(-1),是ZIF67比电容的十几倍,并且在10000圈的充放电后仍保持着95.3%的比容量.卓越的电化学性能归因于二维的片状结构可以缩短离子的传输路径,并且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电荷的快速转移.(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朱文庆,苟宝成,李莉,樊盼,师兰婷[7](2019)在《微乳液溶剂热法微/纳米La_2O_3的可控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十六烷基叁甲基溴化铵(CTAB)、碳酸铵、六水合硝酸镧、正辛烷和正丁醇为原料,采用微乳液溶剂热法合成了针状微/纳米La_2O_3及其前驱体LaOHCO_3。利用XRD、TG-DTG、FT-IR表征手段测试和分析前驱体,并确定了前驱体为LaOHCO_3,适宜的焙烧温度为900℃;利用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技术对产物进行了晶型结构,形貌和尺寸的表征。研究了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形貌和尺寸的影响,提出了微/纳米La_2O_3前驱体LaOHCO_3的可能生成过程。结果表明,微/纳米La_2O_3及其前驱体LaOHCO_3分别为六方和斜方晶相结构,针状微/纳米La_2O_3的尺寸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变的细长。(本文来源于《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张嘉静,姜欣,姜雪,杨吉民[8](2018)在《溶剂热法合成纳米配位聚合物UiO-67及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配位调节剂辅助溶剂热法可控合成了纳米配位聚合物Ui O-67,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粉末衍射(XRD)、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差热分析(TGA)等手段进行结构表征。由于Ui O-67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制备的纳米材料对甲基橙具有出色的吸附能力,在热力学方面,Langmuir热力学方程比Freudlich热力学方程更能描述实验结果。(本文来源于《河南化工》期刊2018年12期)

李亚飞,徐颖,孙喆,曹晏[9](2018)在《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硼掺杂石墨烯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氧化石墨烯、硼烷四氢呋喃为原料,通过简单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了硼掺杂石墨烯(B-rGO)材料.采用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拉曼光谱、X射线衍射仪、X射线能谱仪、恒流充放电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测试对B-rGO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多孔结构和硼原子掺杂的协同效应使B-rGO材料展现出优异的锂电性能.在0. 2 A·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充放电,其可逆容量高达400 m A·h·g~(-1).即便在电流密度高达2 A·g~(-1),仍能保持200 m A·h·g~(-1)的可逆容量,展现出杰出的倍率性能.(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许少俊,王越,王恺伦,任建民,连景宝[10](2018)在《Eu_2O_2S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六水硝酸铕、无水乙醇、乙二胺和升华硫为实验原料,采用一步溶剂热法成功合成了Eu2O2S。通过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 absorption)对合成产物进行了表征。XRD和FT-IR表明Eu3+离子与升华硫的摩尔比m、合成温度和合成时间对产物的物相组成有显着的影响。FE-SEM照片显示,随着反应条件的改变,产物形貌由类球状转变为虾片状,对应的颗粒尺寸由20 nm增加至200 nm。UV-vis表明Eu2O2S在以290 nm为中心的紫外光区存在宽带吸收,其禁带宽度约为4.3 e V。(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8年07期)

溶剂热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Li_3V_2(PO_4)_3因其突出的理论比容量和较高的工作电压,被认为是极具应用潜力的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之一。本实验以Li OH,NH_4H_2PO_4和NH_4VO_3为反应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LVP)正极材料。探讨了原料的添加顺序,溶剂的种类和比例,反应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LVP形貌和粒径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和粒径,采用X射线衍射仪表征其晶体结构。实验结果表明:所用溶剂对LVP材料的结构和形貌有显着影响。当选择乙二醇与水混合物(EG∶H_2O=1∶1)作溶剂,在200℃下反应6 h时,可获得粒径小而均匀的LVP微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溶剂热法论文参考文献

[1].李杰,李钟杰,雷高明,李婼楠,尚孟文.响应面法优化槐米中芦丁的溶剂热法提取工艺[J].中国食品添加剂.2019

[2].刘德明,李诗凯,唐佳杰,周南,钟美娥.溶剂热法合成Li_3V_2(PO_4)_3的形貌及粒径控制研究[J].广州化工.2019

[3].吴纯,闫永思,王昱程,戚嵘嵘.溶剂热法原位制备抗菌EP/纳米TiO_2复合材料[J].工程塑料应用.2019

[4].赵梦杰,叶帅,宋军.溶剂热法合成CsPbBr_3量子点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5].侯芹芹,江元汝,甘俊羊,赵亚娟,赵彬.溶剂热法合成La_(1.9)Y_(0.06)Mo_2O_9∶Eu~(3+)Sm~(3+)荧光粉及其能量传递机理[J].材料导报.2019

[6].赵伟,赵吉星,刘家琴,陈星,吴玉程.核壳结构锰掺杂ZIF67纳米复合材料的溶剂热法合成及其超电容特性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7].朱文庆,苟宝成,李莉,樊盼,师兰婷.微乳液溶剂热法微/纳米La_2O_3的可控合成[J].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2019

[8].张嘉静,姜欣,姜雪,杨吉民.溶剂热法合成纳米配位聚合物UiO-67及有机染料吸附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2018

[9].李亚飞,徐颖,孙喆,曹晏.一步溶剂热法合成硼掺杂石墨烯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J].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18

[10].许少俊,王越,王恺伦,任建民,连景宝.Eu_2O_2S的一步溶剂热法合成、表征及性能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和Cd0.4Zn0.6Se/ZnS的X...溶剂热法制备的Y2O3:Eu3+微米球...水热法制备出的空心笼状Cu2O纳米晶纳米棒的TEM图扫描电镜照片(a)Na2Nb2O6·H2O光纤,...溶剂热法在不同温度下制备的Mn...

标签:;  ;  ;  ;  ;  ;  ;  

溶剂热法论文_李杰,李钟杰,雷高明,李婼楠,尚孟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