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选优质水稻品种(系)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吉林省新选优质水稻品种(系)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一、吉林省新育成优质水稻品种(系)的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相关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秋员[1](2021)在《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文中指出近年来,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业绿色发展同步推进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能够集高产、氮高效、优质等优良性状于一身的水稻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江淮东部主要包括江苏、安徽、河南、上海等地区,是我国中熟粳稻的主要种植区域,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净调出区。因此,在江淮东部地区开展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及其相关形态生理特征的研究,研究结果对指导该地区水稻品种选育、保障粮食安全和满足人们需求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研究于2017~2018年收集江淮东部地区105份(2017年90份)中熟粳稻品种(系)为材料进行统一种植,比较分析了产量、氮效率及稻米品质在品种间的差异及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评价值、稻米食味值,筛选出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随后于2018~2019年从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系统揭示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存在的相关形态生理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素吸收利用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在品种(系)间存在较大差异。产量方面,最高产品种(系)的产量比最低产的品种(系)高出44.85%(2017)和50.73%(2018)。氮素吸收利用效率方面,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大,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在品种(系)间的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在5%以下。稻米品质方面,整精米率变幅为39.22%~74.86%,平均值分别为63.89%(2017)和58.14%(2018);垩白度变幅为1.57%~46.07%,平均值分别为9.75%(2017)和9.89%(2018);有近40%的品种(系)的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下,但其食味值普遍要高于直链淀粉含量在14%以上的品种(系)。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每穗粒数与成熟期穗部干物质积累量、群体地上部总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2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说明产量与氮效率可以实现协同提升。与稻米品质存在密切关系的稻米直链淀粉含量与产量及其构成因素、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均不存在显着的相关性,而稻米蛋白质含量与每穗粒数、产量、成熟期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均呈负相关,其中部分相关性还达到了显着或极显着水平。说明针对直链淀粉含量的选择和改良,不会对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性状形成影响,可以同步进行。2.以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氮素生理利用率、氮素干物质生产效率及氮素籽粒生产效率5项指标作为氮吸收与利用效率评价指标,通过熵权模糊隶属函数法得到各品种(系)的氮效率综合值,然后基于氮效率综合值和产量计算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并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产量氮效率综合指数将供试品种(系)划分为高产氮高效、中产氮中效、低产氮低效3个类型。根据类型划分结果,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2017年有23个,2018年有27个,其中南粳5718、南粳9108、宁粳7号、泗稻15号、扬粳239等19个品种(系)表现稳定,2年均为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品种(系)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表现出生物量大、穗粒数多、穗氮素积累量以及总氮素积累量高等特征。3.对比分析了稻米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加工品质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与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但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稻米垩白性状均要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垩白度要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蛋白质含量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直链淀粉含量和稻米食味值在2个产量氮效率类型之间均不存在显着差异。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基于稻米食味值从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中筛选出了优质食味类型品种(系),其中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主要有南粳5718、南粳9108、苏1795、南粳5711等。此外,分类结果还表明不论是高产氮高效类型还是低产氮低效类型,其优质食味类型的品种(系)均以软米类型为主。因此,在高产氮高效类型下,选择软米类型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以及食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4.在经前期筛选得到了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优质低产氮低效率类型品种(系)的基础上,于2018~2019年分析了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在植株形态、干物质生产和积累、氮素吸收和转运、叶片光合作用以及碳氮代谢生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1)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单位面积茎蘖数并无优势,但其茎蘖成穗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关键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高效叶面积比例、高效叶的叶宽、单茎茎鞘重均显着增加。拔节前,高产氮高效类型的群体干物质积累量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不显着,拔节后,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叶面积指数增长较快,以及能够保持较高的群体生长速率和较低叶面积衰减率,群体干物质积累优势开始凸显,其干物质积累动态表现出“前平、中增、后高”的特征。灌浆结实期,高产氮高效类型的茎鞘、叶干物质转移量均要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促使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形成了较高的干物质在穗部的分配比例。相关分析表明,干物质积累量、茎叶干物质转移量、群体生长速率、叶面积指数、高效叶的叶长和叶宽等与产量、氮效率指标以及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2)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氮素吸收速率在拔节后具有显着优势,使得其在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总氮素积累量均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茎、叶氮素转运量和转运效率,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成熟期的茎、叶氮素分配比例均显着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而穗的氮素分配比例则显着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高产氮高效类型水稻在灌浆结实期仍能保持较高的氮素吸收速率和氮素吸收量,并直接输送到籽粒中,使得其茎、叶的氮素转移量对籽粒氮素增加量的贡献率低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关分析表明,抽穗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及其积累比例、茎、叶氮素转运量及其转运率与产量、氮效率指标、食味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3)在优质品种(系)中,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剑叶SPAD值在齐穗后各个时期均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且由于高产氮高效类型的叶绿素含量缓降期较长,使得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剑叶SPAD在齐穗后30 d和齐穗后40 d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的差异达到显着水平。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特别是在灌浆结实期的中后期,且同时具备较长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4)在优质品种(系)中,与低产氮低效类型相比,高产氮高效类型的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和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蔗糖合成酶(SS)活性在抽穗后30d开始表现出显着差异,以高产氮高效类型的活性较高。抽穗后各个时期的蔗糖分解酶(SD)活性在高产氮高效类型和低产氮低效类型之间互有高低,差异不明显。参与氮代谢的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酸合成酶(GOGAT)、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在灌浆结实期均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高产氮高效类型3个氮代谢酶活性在抽穗后的各个时期均要高于低产氮低效类型。综上所述研究结果,江淮东部地区中熟粳稻的产量、氮效率以及稻米品质存在显着的基因型差异。在软米类型中,选择生物量大,且穗粒数较多的品种,是该地区实现水稻产量、氮效率和稻米品质协同提升的有效途径。较高的单茎茎鞘重、较大的高效叶叶宽和较小的高效叶叶角、较高的叶面积指数和高效叶面积比例,是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形态特征。而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中熟粳稻品种具有的重要生理特征主要表现为灌浆结实期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氮素吸收速率,能够促进光合生产和氮素吸收;同时具有较高的蔗糖磷酸合成酶、蔗糖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谷氨酰胺合成酶等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促进营养器官的碳、氮向穗部的高效转移与再利用。

王财金[2](2021)在《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文中研究说明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料作物,是人类获取植物油和植物蛋白的重要来源。大豆种子萌发期活力性状是幼苗建立的基础,是提高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关键。绝大多数的农作物生产都依靠播种种子,种子是实现作物高产的最终衡量指标。种子的活力已被发现高度依赖于成熟阶段,具有高活力种子的品种可使作物产量提高20%~30%。随着我国农业机械化的不断发展,对种子种用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高活力的种子更能适宜生产需求,对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对大豆种子活力数量性状位点(QTL)的研究主要来自于双亲本分离种群,而很少来自自然种群的报告。因此,本研究选用源自我国东北地区的257份春大豆育成品种(系)和104份春大豆地方品种构建两个自然群体,并统计两年(2018年~2019年)鉴定种子的发芽率(GR)、发芽势(GV)、鲜重(FW)、苗长(SL)、主根长(MRL)、下胚轴长(HL)、侧根长(LRL)7个活力相关性状。同时,对种子活力表型进行遗传变异及相关性分析。利用覆盖大豆20条染色体上具有多态性的175对SSR标记检测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的基因组,分析我国春大豆品种遗传多样性,揭示我国春大豆品种SSR标记的连锁不平衡特点。利用TASSEL软件中GLM程序对标记与活力相关性状进行关联作图,进一步发掘与我国东北春大豆种子活力性状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提出改善不同活力性状的杂交组合设计。主要结果如下:1.对两个自然群体的种子活力相关性状进行方差分析,发现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极显着水平。大豆育成品种和大豆地方品种的种子活力相关性状均呈连续分布,且育成大豆的6个表型(除下胚轴长)与地方大豆相比具有较高的值。所有活力性状的广义遗传率范围在62.19%~95.43%,说明活力性状具有遗传稳定性;其表型性状变异系数范围在13.21%~43.16%,表明我国东北春大豆活力表型变异广泛,具有很大选择潜力。2.我国东北春大豆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共检测到844个等位变异,平均为4.82个,变幅2~12个,多态信息含量(PIC值)平均为0.45,遗传多样性平均为0.50;地方大豆的遗传多样性要高于育成大豆,表明育成大豆可能经过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后基因组遗传多样性降低。3.根据STRUCTURE软件统计结果,育成大豆和地方大豆均被划分为3个亚群。育成大豆群体中,PopⅠ亚群62份,主要源自吉林省品种,PopⅡ亚群和PopⅢ亚群分别为81份和114份,主要源自黑龙江省品种;地方大豆群体中PopⅠ亚群41份、PopⅡ亚群38份、PopⅢ亚群25份。4.连锁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春大豆育成品种SSR标记的LD成对位点数较大豆地方品种多,但大豆地方品种SSR标记的LD程度较育成大豆高;育成大豆的LD衰减距离为2.53c M,而地方大豆的LD衰减距离为1.46c M,表明我国东北春大豆地方品种衰减更快些。5.在育成大豆和地方大豆群体中,两年共检测到与活力性状关联的SSR位点共39个,累计110个(次),分布于19条染色体上,其中14个与鲜重显着相关联、10个与苗长显着相关联、7个与主根长显着相关联、4个与下胚轴长显着相关联、11个与发芽率显着相关联、9个与发芽势显着相关联、15个与侧根长显着相关联。在育成大豆群体中,连续两年共检测到15个相同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位于4.19%~14.30%,其中标记Satt303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2018年14.30%和2019年10.52%);在地方大豆群体中,连续两年共检测到9个相同位点,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位于11.43%~28.13%,其中标记Sat_378的表型变异解释率最高(2018年21.08%和2019年28.13%)。同时,两类群体中同一SSR标记与多个活力性状相关联的情况较多。6.进一步发掘与活力性状两年稳定遗传标记的优异等位变异及相应的载体材料,在育成大豆和地方大豆群体中分别发掘到52个和27个具有增效效应的优异等位变异,其中Sat_256-236bp和Sat_378-168bp、Satt441-281bp和Sat_378-156bp、Satt329-262bp和Sat_337-281bp、Satt588-128bp和Satt304-169bp、Satt577-112bp和Sat_378-168bp、Satt413-196bp和Sat_378-156bp、Satt234-108bp和Satt510-142bp分别对幼苗鲜重、苗长、主根长、下胚轴长、发芽率、发芽势和侧根长增加最为明显,相应的典型载体品种分别为合丰48号和克山大金黄、黑农66号和铁荚四粒黄、黑农44号和龙油太、九农1号和克山大金黄、育丰20号和蛟河天鹅蛋、黑农44号和方正白露豆、合丰51号和保险豆。同一个SSR标记其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方向并不完全相同;在不同活力性状杂交组合中发现绥农26号、合丰51号、克山大金黄等品种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重复出现,这些品种可能同时改良多个活力性状,有待下一步验证。

韩凯[3](2020)在《黎明/沈稻4号RIL群体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利用黎明/沈稻4号杂交后代并采用单粒传法自交至第11代获得的稳定RIL群体,结合相关性状综合评定各材料间的产量、品质性状特点,试验结果如下:RIL群体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其他相关性状均发生了明显的分离和重组,各性状频率分布显示,220个RIL群体的主要产量、品质性状均呈近似的正态分布,并且呈连续性变异,有不同程度的双向超亲现象,说明这些性状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遗传性状。因为亲本两个品种均为粳稻,遗传背景较相近,所以糙米率、直链淀粉量、千粒重、结实率等性状后代分离不明显,但单株生物产量、每穗粒数、穗数等性状分离较好,而且表现出较强的超亲现象,在育种后代选择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IL群体产量性状内部中,穗数、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均与产量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即产量随着各项产量性状的增大而升高。其中结实率与产量的相关系数是各因素中最大;RIL群体品质性状内部中,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脂肪酸与食味值存在极显着正相关关系,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与食味值呈极显着负相关,即精米率、整精米率和脂肪酸越高,食味值越高,蛋白质含量、垩白粒率和垩白度越低,食味值越高;RIL群体产量性状与稻米品质性状间,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产量均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即随着结实率、千粒重、单株生物产量和产量的增加,食味值随之升高;有效穗数和经济系数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即有效穗数和经济系数越低,食味值越高;RIL群体其他性状与产量性状间,株高、分蘖、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以及着粒密度均与产量呈极显着正相关,即株高越高,分蘖越多,一次枝梗数、二次枝梗数越多,着粒密度越大,产量越大;RIL群体其他性状与品质性状间,株高、剑叶叶长、倒二叶叶长、倒二叶叶面积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正相关,即株高越高,剑叶与倒二叶叶长越长,倒二叶叶面积越大,食味值越高;分蘖、剑叶叶色值、倒二叶叶色值与食味值呈显着或极显着负相关,即分蘖越少,剑叶叶色值、倒二叶叶色值越低,食味值越高。RIL群体产量、品质、以及其他性状的聚类分析中,根据产量性状分为六大类,根据品质性状分为五大类,根据其他性状分为六大类,可以显着的发现RIL群体间品系间各性状的不同差异。

赵德辉[4](2020)在《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文中研究说明分蘖角度是小麦株型的主要构成因素,影响其群体光合效率和抗逆性,对产量和适应性具有重要作用,但关于小麦分蘖角度的遗传研究却很少。对该性状进行QTL定位并发掘相关基因,获得与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或功能标记,对小麦株型和产量改良意义重大。本研究以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和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黄淮麦区166份品种(系)为研究材料,通过连锁和关联分析对分蘖角度进行QTL定位;同源克隆了分蘖角度调控基因Ta TAC-D1,对其等位变异进行分析,并发掘相应功能标记,分别利用安阳156份和北京93份亲本圃材料对Ta TAC-D1基因进行效应验证,利用近等基因系研究了Ta TAC-D1基因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分析了8个环境中麦871/中麦895群体266份F6家系的分蘖角度,选择分蘖角度极大和极小各30份家系构建混池,通过BSR-seq和完备区间作图法在1AL和5DL染色体上定位到2个新的分蘖角度QTL,分别命名为QTA.caas-1AL和QTA.caas-5DL,可解释表型变异的5.1~8.9%和13.8~24.8%,优异等位(分蘖角度减小)变异均来自中麦895。上述QTL分别在包含121份BC1F4家系的中麦871/中麦895//中麦871群体和175份BC1F4家系的中麦871/中麦895//中麦895群体中得到验证。2.以扬麦16/中麦895双单倍体群体174份家系为材料,利用4个环境分蘖角度表型数据和660K SNP芯片基因型数据,构建高密度遗传连锁图,在2B、2DS、4A、4D、6BS、7AL和7D染色体上定位到7个分蘖角度QTL,分别命名为QTA.caas-2B、QTA.caas-2DS、QTA.caas-4AL、QTA.caas-4D、QTA.caas-6BS、QTA.caas-7AL和QTA.caas-7D,可解释表型变异的3.3~21.7%。其中,QTA.caas-2B、QTA.caas-4AL、QTA.caas-4D和QTA.caas-7D的优异等位变异来自中麦895,其他3个QTL的优异等位变异来自扬麦16。开发了主效稳定QTL QTA.caas-2B的KASP-2B标记,并以166份自然群体为材料对其效应加以验证。3.以166份品种(系)的自然群体为材料,利用灌溉和干旱两种处理4个环境的分蘖角度表型数据,结合90K+660K SNP高密度物理连锁图谱,关联到18个分蘖角度位点,分别位于1B、2A(3个位点,下同)、2B(3)、2D、4A、4B、5B(2)、5D(2)、6D、7A(2)和7B染色体,可解释表型变异的10.5~18.1%,优异等位变异频率的变化范围为0.06~0.94。开发5B(2)、7A和7B染色体4个KASP标记,并对其效应加以验证。关联分析时显着性阈值为P<0.001时,可以在自然群体中检测到中麦871/中麦895群体定位的QTA.caas-5DL位点和扬麦16/中麦895群体定位的QTA.caas-2B和QTA.caas-4D位点。4.将位于QTA.caas-5DL区间内的水稻分蘖角度基因Os TAC1同源基因Traes CS5D02G322600命名为Ta TAC-D1,并加以克隆,在第三外显子发现一个A/G碱基突变,造成第169位氨基酸残基由苏氨酸(Thr)变成丙氨酸(Ala)。根据第三外显子错义突变开发了一个KASP功能标记KASP-TAC-D1,可以有效区分Ta TAC-D1-A和Ta TAC-D1-G两种等位变异。利用KASP-TAC-D1检测分别来自安阳和北京的156份和93份亲本圃材料,发现70%以上的品种为Ta TAC-D1-A基因型,其分蘖角度显着大于Ta TAC-D1-G基因型的品种。5.以中麦871/中麦895重组自交系群体中的剩余杂合系为材料,构建了Ta TAC-D1基因的近等基因系NIL871(纯合871基因型)和NIL895(纯合895基因型)。产量试验表明,NIL871的分蘖角度在灌溉和干旱处理环境中均显着大于NIL895,株型较松散。灌溉处理环境中,NIL895的穗数和产量显着高于NIL871,但在干旱处理环境中,二者的产量差异不显着。灌溉和干旱处理环境中,NIL871和NIL895的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差异均不显着。本研究对小麦分蘖角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遗传解析,发掘了多个新的稳定QTL,克隆了Ta TAC-D1基因,对其与分蘖角度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开发了多个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和Ta TAC-D1基因的功能标记,为进一步开展分蘖角度和产量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和分子改良工作奠定了基础。

王思宇[5](2020)在《不同穗型水稻淀粉和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因子响应》文中研究说明籽粒灌浆过程是水稻产量和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之一。该过程中籽粒淀粉组分含量、比例和涉及的一系列酶活性反应及相关基因转录表达量的遗传调控机制研究对稻米品质改良具有深远意义。另一方面,生物性状的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环境条件下同一基因型品种控制的性状或相同环境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品种控制的性状差异较大。6-苄氨基嘌呤(6-BA)、脱落酸(ABA)、硫酸镁、氮素营养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外源激素和营养元素,对生物性状表型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穗数型国标一级优质米中晚熟品种龙稻18号和穗重型超级稻晚熟品种松粳9号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系统比较分析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灌浆过程中产量相关性状、淀粉组分积累特性、品质相关性状和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相关酶基因转录表达量的变异及其对外源调控因子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响应,并分析相互间的关系,旨在为阐明水稻籽粒淀粉品质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及优质高产水稻育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穗型品种间产量相关性状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在每穗粒数上表现更显着,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在结实率和单株粒重上表现更显着。ABA调控后的稻米各产量性状有提高但未达到显着水平,各产量性状对硫酸镁、6-BA的响应虽不及氮素营养的调控,但均有促进作用。在每穗粒数和单株产量方面不同穗型品种和不同外源调控因子间存在互作。(2)在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因子调控下,不同穗型品种间直链淀粉、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存在差异。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调控后的稻米各淀粉组分含量提高,促进籽粒灌浆。(3)不同穗型品种间品质相关性状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与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相比,最高粘度、崩解值大、消减值小,直链淀粉含量低、蛋白质含量高,其表现具有更好的食味品质;硫酸镁、6-BA、ABA调控有利于改善稻米品质,氮素营养调控后稻米品质降低。(4)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GS活性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对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显着高于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不同穗型品种和外源调控间存在互作,各外源调控因子可调节籽粒GS活性的变异幅度,灌浆中后期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对籽粒GS活性变异的调控效果不如氮素营养。(5)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SBE活性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穗重型超级稻品种松粳9号在灌浆中后期对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显着高于穗数型优质品种龙稻18号。不同穗型品种和外源调控因子间存在互作,各外源调控因子可调节籽粒SBE活性的变异幅度,整个灌浆过程中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对籽粒SBE活性变异的调控效果显着高于氮素营养,均高于空白对照。(6)不同穗型品种间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及转录因子基因转录表达量对硫酸镁、外源激素6-BA和ABA、氮素营养等不同外源调控因子的响应存在显着差异。不同穗型品种和外源调控因子间存在互作,既有反应强的品种,又有反应弱的品种。在各外源调因子控下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GS1:3、GBSS1、AGPL2、SSS?、SBEПb和ISA1转录表达量均上调,转录因子RSR1基因转录表达量下调,硫酸镁的上调或下调效果大于6-BA和ABA。

卞金龙[6](2020)在《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种子市场水稻品种类型繁多、品种间品质和产量的差异较大,并且不同类型品种的区域适应性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针对以上问题前人也进行过较多的品种筛选研究,但往往仅局限于产量或者生育期等少数几个方面的筛选,且未形成较为完整的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针对上述突出问题,本试验于2017~2018年在扬州大学校外淮安、宿迁、黄海农场和东海基地进行,以109份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粳品种(品系)为供试材料,研究比较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不同地区的稻米品质和产量形成的差异。建立了适合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以此为基础对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进行筛选,并通过筛选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建立了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评价指标体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抗倒伏、抗病性等方面的考察,筛选出能在淮安、宿迁、黄海和和东海正常成熟的粳稻品种分别为86个、84个、83个和80个。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安、宿迁、黄海和东海的适宜抽穗期分别在8月17日~9月5日、8月16日~9月3日、8月17日~9月4日和8月21日~9月9日之间,超出适宜抽穗期的品种难以成熟。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品质差异较小,所有能正常成熟品种的加工品质均符合国家优质稻米标准。非软米品种的外观品质显着优于软米品种,尤其是垩白粒率与垩白度均显着小于软米品种,这主要与软米品种的遗传因素有关。软米品种的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低于非软米品种,胶稠度更长,米饭的食味品质显着高于非软米品种。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中均以每穗粒数和和穗数的变异较大。其中,淮安地区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与氮肥偏生产力显着大于中熟中粳品种;宿迁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黄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的产量、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均显着高于迟熟中粳品种;东海地区中熟中粳品种与迟熟中粳品种的产量和氮肥偏生产力无显着差异,中熟中粳品种的有效积温产量显着大于迟熟中粳品种。2.本研究建立了适宜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优质品种的筛选包括加工、外观和食味品质的筛选,高效品种的筛选包括氮肥和温光利用效率的筛选。加工与外观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国标GBT 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标准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加工与外观品质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国标优质稻米标准的品种。其中,软米品种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外观品质普遍较差,在本研究中仅针对加工品质进行筛选,暂不考虑外观品质;食味品质的筛选方法:根据蛋白质含量、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和RVA谱特征值,利用BP神经网络法对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的食味品质进行综合评分。并对食味品质综合评分的结果进行聚类分析,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食味品质一级、二级和三级;高效品种的筛选方法:根据氮肥偏生产力和有效积温产量的聚类分析结果,将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划分为高效与低效两种类型,氮肥偏生产力=产量/施氮量,有效积温产量=产量/全生育期有效积温。根据优质和高效两方面的评价结果,筛选出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的评价指标体系:淮北地区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52%~65.50%之间,垩白度在1.93~2.43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15%~18.27%之间,胶稠度在68 mm~85 mm之间,消减值在18 cP~301 cP之间,回复值在972 cP~1 168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58~62之间,实产在9.81 t·hm-2~10.04 t·hm-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6.33 kg/kg~37.1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36 kg/℃~4.79 kg/℃之间。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87%~66.38%之间,垩白度在3.39~41.74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04~11.53%之间,胶稠度在80~99 mm之间,消减值在-1201 cP~-86 cP之间,回复值在388 cP~955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7~76之间,实产在9.17t·hm-2~10.66 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33.95 kg/kg~39.48 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8kg/℃~5.09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1.33%~65.47%之间,垩白度在1.26~3.51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16.04%~20.06%之间,胶稠度在63 mm~67 mm之间,消减值在57 cP~327 cP之间,回复值在542 cP~1126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分别在56~61之间,实产在9.09t·hm-2~10.24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3.65kg/kg~37.93kg/kg之间,有效积温产量在4.40 kg/℃~4.73 kg/℃之间。优质高效迟熟中粳软米品种的整精米率在62.26%~66.32%之间,垩白度在3.01~13.59之间,直链淀粉含量在8.83%~10.30%之间,胶稠度在86 mm~94 mm之间,消减值在-613 cP~-355 cP之间,回复值在315 cP~629 cP之间,食味品质综合评分在69~75之间,实产在9.72 t·hm-2~10.72t·hm-2之间,氮肥偏生产力在 35.99 kg/kg~39.71 kg/kg 之间,有效积温在 4.42 kg/℃~4.96 kg/℃之间。3.共筛选出适宜淮安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9个:南繁1609、徐稻9号、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8、常软07-1、早优1号;优质高效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南繁1610。适宜宿迁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新稻22、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7个:沪早软粳、沪早香软2号、南粳2728、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连粳13、徐农33202;软米品种3个:南粳9108、武运5051、扬粳239。筛选出适宜黄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圣香66、徐稻10号;中熟中粳软米品种4个:JD6614、沪早软粳、南粳5718、早优1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1个:连粳13;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筛选出适宜东海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中熟中粳软米品种13个:沪香粳165、沪早软粳、南粳2728、南粳505、南粳5711、南粳5718、早优1号、常软07-1、沪早香181、沪早香软2号、南繁1609、苏香粳3号、徐稻9号;迟熟中粳非软米品种2个:泗稻14-211、徐农33202;迟熟中粳软米品种1个:南粳9108。4.从四个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筛选结果看,中熟中粳品种在淮北地区的优质高效品种数量更多,中熟中粳品种更适宜在淮北地区种植。淮北地区发展优质高效粳稻产业应以中熟中粳类型粳稻品种为主,尤其是中熟中粳软米品种。

汪磊[7](2020)在《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及米质的影响》文中指出粳稻米质好、商品率高,粳稻生产在保障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北方粳稻育成的品种很多,但缺少推广面积大、适应性广的大品种,这与北方粳稻种植区地理分布广、气候条件差异大、品种生态适应性窄有直接关系。本研究以北方不同生态区育成的11个粳稻品种为试材,分别种植在辽宁、吉林、内蒙、宁夏、新疆5个省12个试验点,分别调查各品种在不同试验点的产量及产量结构、穗部性状、米质性状的表现,分析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人为环境)对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穗部性状、米质性状的影响,研究不同地区产量性状与米质性状的关系,为不同生态区针对不同品种的特征特性优化栽培措施,充分发挥不同生态区育成品种的产量和米质优势,提高品种的生态适应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环境对北方不同生态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的产量及产量结构有显着的影响。不考虑具体品种间的差异,产量在新疆地区最高,在宁夏地区最低。有效穗数最高的试验点位于新疆和吉林公主岭,有效穗数最低的试验点位于宁夏和辽宁苏家屯。穗粒数最高的试验点位于吉林通化和内蒙,穗粒数最低的试验点位于宁夏。结实率和千粒重最高的试验点出现在宁夏,结实率最低的试验点位于吉林通化、辽宁海城和内蒙,千粒重最低的试验点出现在辽宁海城。2.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的穗部性状有显着的影响。穗长的最大值出现在吉林通化,最小值出现在宁夏。一次枝梗结实率和二次枝梗结实率的最大值均出现在宁夏,一次枝梗千粒重的最大值出现在宁夏,二次枝梗千粒重的最大值在辽宁铁岭。一次枝梗数的最大值出现在新疆,最小值出现在宁夏。二次枝梗数的最大值出现在吉林通化,最小值出现在宁夏。3.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的米质性状有显着的影响。糙米率以辽宁海城和沈阳地区最低,其次是吉林通化和内蒙。精米率最低的试验点出现在辽宁海城,整精米率最低的点出现在辽宁铁岭。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小的试验点出现在吉林公主岭和松原,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宁夏。蛋白质含量最大值出现在辽宁海城,其次是辽宁沈阳和吉林公主岭。直链淀粉含量的最大值出现在辽宁铁岭和吉林公主岭。稻米含水量以辽宁铁岭和吉林公主岭最低。米饭的蒸煮食味值以吉林松原和辽宁开原最高。4.以辽宁沈阳试验点的试材为研究对象,进一步对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各品种在叶片生长速度上差异不大,在分蘖力和单穗颖花数上有显着差别。日本培育的品种秋光分蘖力最强,新疆培育的新农粳伊4号分蘖力最弱,盐粳283的单穗颖花数最多,秋光的单穗颖花数最少。各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动态上有显着不同。正是由于不同品种在生长发育上的显着差异,对生态环境和人为环境响应程度不同,导致它们在不同生态区的产量和米质性状上的显着变化。今后育种材料应尽量多年多点广泛试种,以明确品种的生态适应性,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并针对该品种的生长发育特点,在不同的生态区制定最优的栽培措施,实现优质、高产、广适、高效的目标。

叶雪玲[8](2019)在《四川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20年来(1997-2016年)四川麦区共审定小麦新品种约165个,这些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与生产应用,对阻击条锈病在西南麦区乃至黄淮和长江中下游等小麦主产区的多次大面积危害及解决四川人民“口粮”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四川地方小麦是新中国成立前四川主要的栽培品种,具有早熟、多花、多实特性,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的基础基因资源。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小麦品种对四川复杂生态、条锈病高致病环境下的高度适应性,预示着四川地方小麦品种蕴藏着一大批丰富且抗性机理复杂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和符合人民需求的高产、优质特性。因此,为解析四川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机理,发掘新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对四川乃至全国麦区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合理布局、多样化利用和培育高产、持久抗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44份四川小麦品种(包括79份地方品种和165份育成品种)为研究材料,基于多环境下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的产量相关性状鉴定,筛选一批目标性状突出、可直接用于小麦抗病及产量育种的优异小麦品种。同时利用小麦高通量55K SNP芯片对四川小麦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扫描,解析四川小麦品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并结合性状-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发掘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产量性状相关的基因或QTL,为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基因和QTL的高效利用提供分子依据。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小麦高通量55K SNP芯片对244份四川小麦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扫描,共获得44059个有效分子标记,标记间平均间隔物理距离0.32 Mb。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四川小麦品种的主要等位基因频率为0.665~0.778、基因多样性为0.316~0.422、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59~0.329,表明四川小麦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B基因组和5B染色体分别在亚基因组水平和染色体水平上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染色体水平上,除2A染色体外,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地方小麦品种。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分类方法将四川小麦品种划分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2个主要类群,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显着差异。2.利用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上流行频率高、毒性强的条锈病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组成的混合菌种在多环境下对四川小麦品种进行人工接菌,鉴定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筛选出24份在多环境下对条锈病稳定高抗的优异小麦品种(12份地方品种和12份育成品种)。研究表明,地方品种抗性水平总体上优于育成品种。对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有效分蘖、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小穗密度)进行表型分析,筛选出10份大穗小麦品种、25份多分蘖小麦品种和10份高千粒重小麦品种。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67~0.86之间。其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有效分蘖和小穗数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分析发现,地方小麦品种在有效分蘖、小穗数和小穗密度具有显着优势,育成小麦品种在小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表现出显着优势,是用于改良当前小麦产量育种的优异小麦品种。四川小麦品种有效分蘖广义遗传力较低,易受环境影响;千粒重和小穗密度广义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结合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分析证实,抗性品种能有效降低条锈病给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带来的损失。3.利用44059个有效SNP分子标记,采用协变量为Q+K的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结合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对四川小麦品种进行性状-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744个与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反应型、最终严重度和病程曲线下面积)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log10(P)?≥?3.0)。其中,共有30个分子标记至少在3个环境中均与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显着关联,它们涉及20个QTL区段,分别位于1A、1B、1D、2B、3D、4D、5A、5B、6A、6B、7A和7B染色体上,其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是5.1%~19.2%,并获得28个与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显着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基于前人研究,共鉴定出7个控制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潜在的新QTL区段,这些QTL区段对减轻小麦成株期条锈病危害具有显着的遗传效应。并从控制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新QTL区段中鉴定出38个候选基因,分别涉及典型的抗病基因结构和蛋白家族、调节抗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抵御病原菌侵染的细胞壁结构等。4.基于MLM(Q+K)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对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共获得1995个与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SNP分子标记(-log10(P)?≥?3.0)。其中,59个显着关联标记能在至少2个环境中检测到,涉及35个QTL区段,分别位于1A、1B、1D、2A、2B、2D、3B、3D、4A、5A、5B、6A、6D和7A染色体,其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5.4%~20.4%,并获得54个与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分析,共鉴定出13个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潜在的新QTL区段,且这些新的QTL区段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具有显着的遗传效应。针对13个潜在的新QTL区段进行候选基因分析,共鉴定出50个可能与产量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分别涉及植物生长激素的调控、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分生组织、器官或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转运等。

石晓华[9](2017)在《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的逐步增加和耕地面积的急剧减少,粮食生产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优良品种的选育与推广对于产量的有效提高起到了关键作用。中国育种工作者为生产上提供了多批优良新品种,在全国范围内实现了多次品种更换。外来种质资源的利用对中国新品种改良起到了重要作用,充实了作物品种的遗传基础,增加了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复杂性。本文以水稻为例,采用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研究理念,采用遗传学、农学、农业经济学与管理学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遗传构成的变化,分析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为政府制定有效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提高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提供科学依据。为达到上述目标,本研究共采用了五套数据。一是收集了黑龙江、吉林、辽宁、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广西、福建、四川、重庆、贵州和云南共16个水稻主产省1982-2011年的所有至少一年在一个省份种植面积超过6666.7公顷的水稻品种信息及其种植面积;二是所有上述水稻品种详细的系谱信息,每一个品种追述至最老的亲本或来自国外的亲本为止;三是每一个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审定年份、育成单位等信息;四是水稻生产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五是水稻产量、干旱和洪涝灾害数据。本研究首先梳理了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历程,总结了品种改良成果,通过构建种质资源遗传贡献指数和遗传贡献率,分析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及其变化;实证分析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同时结合种子产业改革等制度变量,研究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并进一步通过构建不同的遗传多样性指标,研究其对中国水稻生产及产量稳定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引进、管理和利用外来种质资源,促进中国水稻农作物单产和稳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取得了巨大成就,主栽品种中新育成品种占93.5%。(2)新育成品种的产量潜力、品质等经济性状显着改善。(3)国外稻种资源引进和利用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为25%-40%。(4)中国育种科研人员成功利用国外资源于新品种改良。(5)种业改革激励了育种人员培育水稻新品种的积极性,增加了田间水稻的遗传多样性。然而,却导致水稻品种市场的多乱杂,未能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6)水稻单产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倒U型关系,产量变异与水稻遗传多样性呈负相关。在理论上,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关于遗传多样性与产量有正相关和负相关的争论。遗传多样性越大稳定性越高,品种的高度一致性会增加遗传基础脆弱性。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几点主要政策建议:(1)制定详细的国外资源引进与利用策略与政策,促进研究单位与企业对国外资源的研究与利用。(2)规范和加强作物遗传资源的研究和应用,为企业新品种选育提供优质服务。(3)改变现行高等学校和农科院系统为主体的育种体制,政府部门退出商业化育种,扭转水稻品种市场多乱杂的局面。(4)实行品种与种子质量的企业负责制,使缺乏育种能力的企业退出品种选育。

金国光,金京花,张强,薛洪亮,宋向东,郑有仁,高培宇,邱元琢,高伟峰[10](2015)在《吉林省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文中指出对近年审定且推广面积较大、耐盐碱早熟的14个水稻品种的主要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并研究了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仅有2个品种的垩白粒率、3个品种的垩白度达到农业部颁(NY/T83-1988)一级优质米标准,胶稠度、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透明度、碱消值、精米率、糙米率大部分都达到部颁优质米一级标准;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着正相关(r=0.892,P<0.01),蛋白质含量与胶稠度呈极显着负相关(r=-0.744,P<0.01),产量与垩白粒率呈显着正相关(r=0.614,P<0.05),与蛋白质含量呈显着负相关(r=0.626,P<0.05),千粒重与垩白粒率呈极显着正相关(r=0.702,P<0.01),和胶稠度呈显着正相关(r=0.634,P<0.05)。适当增加穗数,降低千粒重、提高整精米率可兼顾水稻品质改良与产量的提高。

二、吉林省新育成优质水稻品种(系)的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相关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吉林省新育成优质水稻品种(系)的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作物氮效率及其筛选评价方法
        1.2.2 水稻氮高效品种基本特征
        1.2.3 水稻稻米品质的评价
        1.2.4 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1.3 研究思路、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分析
    2.1 前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2.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2.3.2 供试品种(系)干物质积累与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
        2.3.3 供试品种(系)稻米品质的差异
        2.3.4 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相互关系分析
    2.4 讨论
        2.4.1 关于江淮东部中熟粳稻稻米品质特征
        2.4.2 关于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以及稻米品质之间的关系
    2.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氮效率综合评价及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3.2.2 试验设计
        3.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3.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供试品种(系)产量、干物质积累量、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
        3.3.2 氮素吸收利用效率综合评价
        3.3.3 高产氮高效品种(系)筛选
        3.3.4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产量构成因素差异
        3.3.5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的干物质及氮素积累差异
    3.4 讨论
        3.4.1 关于水稻氮效率的综合评价方法
        3.4.2 关于水稻产量与氮效率协同的途径
    3.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品质差异及优质高产氮高效品种筛选
    4.1 前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供试品种
        4.2.2 试验设计
        4.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4.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4.3.2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稻米外观品质的差异
        4.3.3 不同产量氮效率类型粳稻品种蒸煮食味品质的差异
        4.3.4 优质品种筛选
    4.4 讨论
    4.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形态及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
    5.1 前言
    5.2 材料与方法
        5.2.1 供试品种
        5.2.2 试验设计
        5.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5.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5.3.2 群体茎蘖动态及分蘖成穗率的差异
        5.3.3 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5.3.4 顶三叶叶片形态的差异
        5.3.5 群体干物质积累、分配与转运的差异
        5.3.6 群体生长速率的差异
        5.3.7 相关性分析
    5.4 讨论
    5.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的氮素吸收与转运特征
    6.1 前言
    6.2 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品种
        6.2.2 试验设计
        6.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6.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6.3 结果与分析
        6.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6.3.2 器官含氮率的差异
        6.3.3 氮素积累量的差异
        6.3.4 氮素分配的差异
        6.3.5 氮素阶段吸收速率的差异
        6.3.6 氮素转移特性的差异
        6.3.7 相关性分析
    6.4 讨论
    6.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灌浆结实期光合生理特征
    7.1 前言
    7.2 材料与方法
        7.2.1 供试品种
        7.2.2 试验设计
        7.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7.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7.3 结果与分析
        7.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7.3.2 剑叶叶绿素含量的差异
        7.3.3 叶绿素含量缓降期的差异
        7.3.4 剑叶光合作用的差异
        7.3.5 剑叶光合速率高值持续期的差异
        7.3.6 相关性分析
    7.4 讨论
    7.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八章 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粳稻品种花后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特征
    8.1 前言
    8.2 材料与方法
        8.2.1 供试品种
        8.2.2 试验设计
        8.2.3 测定内容与方法
        8.2.4 数据处理与统计方法
    8.3 结果与分析
        8.3.1 产量、氮效率及食味值的差异
        8.3.2 碳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8.3.3 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差异
        8.3.4 相关性分析
    8.4 讨论
    8.5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1.1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产量、氮效率、稻米品质差异及其相互关系
        9.1.2 江淮东部中熟粳稻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品种(系)
        9.1.3 江淮东部优质高产氮高效中熟粳稻的主要形态生理特征
    9.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9.3 本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
    9.4 需要继续深化研究的问题
附录: 供试品种(系)主要生育期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2)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及英汉对照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进展
        1.1.1 国内外大豆种质资源发展现状
        1.1.2 我国东北大豆育种研究进展
    1.2 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1.2.1 种子活力的概念
        1.2.2 种子活力与产量的关系
        1.2.3 种子活力的测定方法
        1.2.4 大豆种子活力研究进展
    1.3 连锁不平衡―关联分析的基础
        1.3.1 选择牵连效应的概述
        1.3.2 选择牵连效应的基本方法
        1.3.3 连锁不平衡的概念及度量
        1.3.4 影响LD的因素
        1.3.5 大豆基因组LD研究进展
        1.3.6 关联分析概述及策略
        1.3.7 关联分析在大豆育种中的运用
    1.4 本研究的目的及内容
        1.4.1 本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4.2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育成大豆参试材料
        2.1.2 地方大豆参试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田间试验设计
        2.2.2 表型性状测定
        2.2.3 基因组DNA提取
        2.2.4 SSR标记筛选及基因组扫描
        2.2.5 PCR扩增及电泳
    2.3 数据分析
        2.3.1 等位变异获取
        2.3.2 表型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2.3.3 遗传多样性分析
        2.3.4 群体结构分析
        2.3.5 聚类及主坐标分析
        2.3.6 连锁不平衡及LD衰减分析
        2.3.7 确认表型与SSR标记相关联
        2.3.8 发掘优异等位变异
第3章 大豆遗传多样性及活力表型变异分析
    3.1 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
        3.1.1 参试品种遗传多样性分析
        3.1.2 育成和地方大豆遗传多样比较
        3.1.3 育成和地方大豆选择倾向性分析
    3.2 大豆种质群体聚类及主坐标分析
        3.2.1 参试品种聚类及主坐标分析
        3.2.2 育成大豆主坐标分析
        3.2.3 地方大豆主坐标分析
    3.3 育成和地方大豆亲缘关系分布
    3.4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表型变异分析
        3.4.1 育成大豆种子活力表型变异分析
        3.4.2 地方大豆种子活力表型变异分析
    3.5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相关分析
        3.5.1 育成大豆种子活力表型相关分析
        3.5.2 地方大豆种子活力表型相关分析
    3.6 讨论
        3.6.1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3.6.2 大豆种质资源表型变异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关联分析
    4.1 大豆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4.1.1 参试大豆品种连锁不平衡分析
        4.1.2 育成和地方大豆连锁不平衡分析
        4.1.3 育成和地方大豆LD衰减
        4.1.4 育成和地方大豆群体结构分析
    4.2 活力性状与SSR位点的关联分析
        4.2.1 与育成大豆活力性状关联的SSR位点
        4.2.2 与地方大豆活力性状关联的SSR位点
        4.2.3 同一标记与多个活力性状相关联
        4.2.4 同一活力性状与多个标记相关联
    4.3 讨论
        4.3.1 SSR位点间连锁不平衡及LD衰减
        4.3.2 与大豆种子活力性状关联的位点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5.1 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
        5.1.1 发掘育成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5.1.2 发掘地方大豆种子活力性状优异等位变异及载体材料
        5.1.3 育成和地方大豆种子活力优异等位变异的表型效应值比较
    5.2 优异等位变异的最佳组合设计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全文讨论及创新点
    6.1 全文讨论
        6.1.1 东北春大豆遗传多样性分析的必要性
        6.1.2 群体结构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6.1.3 关联分析位点及优异等位变异的利用
    6.2 全文创新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3)黎明/沈稻4号RIL群体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稻产量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1.2.2 水稻品质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1.2.3 水稻农艺性状的研究现状及影响因素
        1.2.4 水稻产量与品质性状相互关系的研究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点及供试材料
    2.2 测定项目及方法
        2.2.1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调查
        2.2.2 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的测定
        2.2.3 品质指标测定
        2.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RIL群体产量、品质及其他相关性状的变化
    3.2 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分布及表现
    3.3 RIL群体各性状间相关关系
        3.3.1 RIL群体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3.3.2 RIL群体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3.3.3 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3.4 RIL群体其他相关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3.3.5 RIL群体其他相关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3.4 RIL群体各性状聚类分析
        3.4.1 RIL群体产量性状的聚类分析
        3.4.2 RIL群体品质性状的聚类分析
        3.4.3 RIL群体其他性状的聚类分析
4 结论与讨论
    4.1 RIL 群体产量性状及品质性状的分布及表现
    4.2 RIL群体各性状间相关关系
        4.2.1 RIL群体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关系
        4.2.2 RIL 群体品质性状内部间的关系
        4.2.3 RIL群体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4.2.4 RIL 群体其他性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
        4.2.5 RIL 群体其他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关系
    4.3 RIL群体间产量、品质、以及其他性状的聚类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4)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株型
        1.1.1 株型概念
        1.1.2 理想株型概念
        1.1.3 株型与育种
    1.2 水稻分蘖角度遗传研究进展
        1.2.1 水稻分蘖角度QTL定位
        1.2.2 水稻分蘖角度调控的分子机理
    1.3 TAC1基因研究进展
    1.4 作物数量性状遗传研究
        1.4.1 连锁分析
        1.4.2 关联分析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中麦871/中麦895 RIL群体分蘖角度QTL定位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试验材料
        2.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2.1.3 基因型分析
        2.1.4 基于BSR-Seq的 QTL定位
        2.1.5 基于KASP标记的遗传连锁图构建及QTL确认
        2.1.6 统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中麦871/中麦895RIL群体多环境下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2.2.2 中麦871/中麦895 RIL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QTL定位
        2.2.3 QTL的累加效应
        2.2.4 QTL效应的验证
    2.3 讨论
        2.3.1 QTL定位结果分析比较
        2.3.2 BSR-Seq分析在复杂性状QTL定位中的应用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分蘖角度QTL定位
    3.1 材料与方法
        3.1.1 试验材料
        3.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3.1.3 基因型分析
        3.1.4 连锁图谱构建
        3.1.5 QTL定位
        3.1.6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3.1.7 统计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多环境下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3.2.2 扬麦16/中麦895DH群体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3.2.3 分蘖角度QTL定位
        3.2.4 QTL的累加效应
        3.2.5 矮秆基因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3.2.6 主效位点QTA.caas-2B的 KASP标记开发
    3.3 讨论
        3.3.1 高密度连锁图谱
        3.3.2 分蘖角度QTL与其它相关QTL的关系
        3.3.3 矮秆基因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第四章 小麦分蘖角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与方法
        4.1.1 试验材料
        4.1.2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4.1.3 基因型分析
        4.1.4 图谱构建
        4.1.5 关联分析
        4.1.6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4.1.7 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多环境下自然群体分蘖角度的遗传变异分析
        4.2.2 自然群体图谱构建
        4.2.3 亲缘关系、群体结构和连锁不平衡
        4.2.4 分蘖角度的关联分析
        4.2.5 分蘖角度关联位点的聚合效应
        4.2.6 分蘖角度和优异等位变异个数的区域差异
        4.2.7 分蘖角度候选基因分析
        4.2.8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4.3 讨论
        4.3.1 群体结构和亲缘关系对关联分析的影响
        4.3.2 干旱处理对分蘖角度的影响
        4.3.3 QTA.caas-5DL候选基因的效应
        4.3.4 候选基因分析
第五章 小麦Ta TAC-D1 基因序列分析及其与分蘖角度的关系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材料
        5.1.2 Ta TAC-D1 基因近等基因系构建
        5.1.3 田间试验与性状调查
        5.1.4 基因组DNA和 RNA提取
        5.1.5 Ta TAC-D1 基因测序和功能标记开发
        5.1.6 Ta TAC-D1 基因表达量分析
        5.1.7 Ta TAC-D1 基因进化分析
        5.1.8 统计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Ta TAC-D1 基因序列分析
        5.2.2 Ta TAC-D1 功能标记开发及其与分蘖角度的关系
        5.2.3 Ta TAC-D1 不同时期和部位表达量
        5.2.4 Ta TAC-D1 近等基因系与产量相关性状的关系
    5.3 讨论
        5.3.1 Ta TAC-D1 基因序列与进化
        5.3.2 Ta TAC-D1 基因时空表达
        5.3.3 Ta TAC-D1 基因近等基因系的产量性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5)不同穗型水稻淀粉和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因子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产量性状遗传及环境变异
        1.2.2 籽粒淀粉组分含量遗传及环境变异
        1.2.3 稻米品质性状遗传及环境变异
        1.2.4 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遗传及环境变异
        1.2.5 籽粒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异及外源调控
    1.3 研究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供试材料
    2.2 盆栽试验及取样方法
        2.2.1 盆栽试验方案
        2.2.2 取样方法
    2.3 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3.1 籽粒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3.2 籽粒总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3.3 籽粒支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2.4 稻米蛋白质含量测定
    2.5 稻米粘特性(RVA谱)测定方法
    2.6 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测定
    2.7 淀粉分支酶(SBE)活性测定
    2.8 基因转录表达量测定
        2.8.1 序列获取和引物设计
        2.8.2 籽粒Total RNA提取方法
        2.8.3 逆转录
        2.8.4 qRT-PCR反应程序
    2.9 数据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产量性状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 水稻淀粉组分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1 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2 水稻总淀粉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2.3 水稻支链淀粉含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3 稻米品质性状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4 灌浆过程中GS和SBE活性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4.1 灌浆过程中GS活性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4.2 灌浆过程中SBE活性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 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1 灌浆不同时期GBSS1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2 灌浆不同时期AGPL2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3 灌浆不同时期SSSⅠ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4 灌浆不同时期SBEПb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5.5 灌浆不同时期ISA1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6 灌浆过程中RSR1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7 灌浆过程中GS1:3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及对外源调控响应比较
    3.8 相关分析
        3.8.1 淀粉组分含量与淀粉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3.8.2 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3.8.3 转录因子RSR1与淀粉合成相关酶基因表达量间相关分析
4 讨论
    4.1 关于产量性状表型变异与外源调控
    4.2 关于淀粉品质性状表型变异与外源调控
    4.3 关于籽粒碳氮代谢关键酶活性与外源调控
    4.4 关于碳氮代谢关键酶基因转录表达量与外源调控
    4.5 关于稻米品质形成的外源调控机理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
    2 研究进展
        2.1 国内外水稻生产概况
        2.2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选育与生产现状
        2.3 遗传因素对水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4 环境因素对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2.5 影响稻米食味品质的理化指标
        2.6 综合评价方法
    3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 目的意义
        3.2 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淮北沿淮地区(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3.1 水稻的主要生育期
        1.3.2 产量及其构成因素
        1.3.3 稻米主要品质指标测定
        1.3.4 稻米RVA谱特征值
        1.3.5 稻米食味品质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加工品质的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氮肥与温光利用率的差异
    3 讨论
        3.1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淮安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淮北中部地区(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宿迁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淮北沿海地区(黄海农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黄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黄海高产优质粳稻品种筛选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陇海线地区(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与产量的差异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差异
        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品质的差异
        2.2.1 不同类型粳稻加工品质差异
        2.2.2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粒型与外观品质的差异
        2.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稻米RVA谱特征值的差异
        2.2.4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营养与食味品质的差异
        2.3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差异
    3 讨论
        3.1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种生育期的筛选
        3.2 东海不同类型粳稻品质与产量的影响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0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1.2 试验设计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
        2.1.1 加工与外观品质筛选方法
        2.1.2 食味品质筛选方法
        2.1.2.1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的构建
        2.1.2.2 稻米食味品质综合评价方法比较
        2.1.2.3 食味品质评价指标筛选
        2.1.3 局效梗稻品种筛选
        2.1.4 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与步骤
        2.2 淮安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3 宿迁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2.4 黄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5 东海优质高效品种筛选
        2.6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7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评价指标体系
    3 讨论
        3.1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
        3.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3.3 不同评价方法在食味品质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4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1 结论
        1.1 不同类型粳稻品种在淮北地区品质与产量差异
        1.2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方法及其评价指标体系
        1.3 适宜淮北地区种植的优质高效粳稻品种
        1.4 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区域适应性
    2 创新点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致谢

(7)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及米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前言
    1.1 我国水稻生产概况
    1.2 我国南北方水稻种植差异
    1.3 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米质性状的影响
        1.3.1 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1.3.2 环境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1.3.3 环境对水稻品质的影响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地点环境概况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2.3.1 环境对水稻生长发育以及产量、米质性状影响
        2.3.2 不同地区育成的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2.3.3 统计分析方法
3.结果与分析
    3.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以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3.1.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的影响
        3.1.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有效穗数的影响
        3.1.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粒数的影响
        3.1.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结实率的影响
        3.1.5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千粒重的影响
    3.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3.2.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长的影响
        3.2.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一次枝梗结实率的影响
        3.2.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二次枝梗结实率的影响
        3.2.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一次枝梗千粒重的影响
        3.2.5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二次枝梗千粒重的影响
        3.2.6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一次枝梗数的影响
        3.2.7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二次枝梗数的影响
        3.2.8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着粒密度的影响
    3.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3.3.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糙米率的影响
        3.3.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精米率的影响
        3.3.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整精米率的影响
        3.3.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垩白粒率的影响
        3.3.5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垩白度的影响
        3.3.6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3.3.7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3.3.8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水分含量的影响
        3.3.9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大米食味值的影响
        3.3.10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外观的影响
        3.3.1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硬度的影响
        3.3.1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黏度的影响
        3.3.1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平衡度的影响
        3.3.14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米饭蒸煮食味的影响
    3.4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性状、穗部性状与米质的关系
        3.4.1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与米质的关系
        3.4.2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在各试点穗部性状与米质的相关分析
    3.5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的特点分析
        3.5.1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叶龄增长动态的差异
        3.5.2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分蘖动态的差异
        3.5.3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颖花数的差异
        3.5.4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叶面积指数的差异
        3.5.5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干物质积累动态的差异
4.讨论与结论
    4.1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
    4.2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穗部性状的影响
    4.3 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稻米品质的影响
    4.4 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分析
    4.5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四川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1.1.2 小麦条锈菌研究进展
        1.1.3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1.2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研究现状
        1.2.1 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性
        1.2.2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和QTL的发掘利用
    1.3 地方小麦品种研究进展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础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优势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1.5 SNP标记及其应用
        1.5.1 SNP标记的概念及特点
        1.5.2 SNP标记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1.7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四川小麦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2.1 材料与方法
        2.1.1 供试材料
        2.1.2 样品DNA提取
        2.1.3 小麦55KSNP芯片检测
        2.1.4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2.1.5 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分子标记质量控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四川小麦品种群体结构分析
        2.2.3 四川小麦品种连锁不平衡分析
    2.3 讨论
        2.3.1 四川小麦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2.3.2 四川小麦品种群体结构特点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供试材料
        3.1.2 小麦条锈菌供试生理小种
        3.1.3 四川小麦品种田间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
        3.1.4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数据分析
        3.1.5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1.6 全基因组显着关联位点及单倍型分析
        3.1.7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评价
        3.2.2 小麦地方品种及育成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对比分析
        3.2.3 四川小麦育成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分析
        3.2.4 四川小麦优异条锈病抗性材料筛选
        3.2.5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3.2.6 显着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3.2.7 单倍型分析
        3.2.8 潜在的新QTL分析
        3.2.9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3.3 讨论
        3.3.1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是优异的条锈病抗性资源
        3.3.2 四川小麦育成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分析
        3.3.3 聚合多个抗病位点可达到持续稳定抗病的效果
        3.3.4 潜在的新QTL分析
        3.3.5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四川小麦品种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 材料和方法
        4.1.1 供试材料
        4.1.2 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4.1.3 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数据分析
        4.1.4 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1.5 全基因组显着关联位点分析
        4.1.6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多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4.2.2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4.2.3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4.2.4 小麦条锈病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分析
        4.2.5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4.2.6 显着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4.2.7 潜在的新QTL分析
        4.2.8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4.3 讨论
        4.3.1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特点讨论
        4.3.2 四川小麦品种是产量育种的优异资源
        4.3.3 小麦条锈病严重影响籽粒性状
        4.3.4 显着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4.3.5 潜在的新QTL分析
        4.3.6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4.4 本章小结
全文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 论文结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文献的基本分布特点
        2.1.1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时间变化趋势
        2.1.2 主要发文期刊
        2.1.3 主要研究人员和机构
        2.1.4 遗传构成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目标研究区域
    2.2 作物遗传构成及其经济研究
        2.2.1 遗传构成的一般概念
        2.2.2 关于作物遗传构成的经济研究
    2.3 遗传多样性及其经济影响研究
        2.3.1 经济研究中常用的遗传多样性概念及其衡量指标
        2.3.2 遗传多样性对作物生产影响的经济研究
    2.4 与品种改良和种业有关的制度建设
        2.4.1 中国种子产业的发展和改革
        2.4.2 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制度建设
第3章 研究方法与研究数据
    3.1 研究思路
    3.2 遗传构成与遗传多样性概念的界定与测定方法
        3.2.1 遗传构成概念的界定
        3.2.2 种质资源的遗传贡献
        3.2.3 国外资源遗传贡献的测定方法
        3.2.4 遗传多样性的测定
    3.3 研究理论框架与模型
        3.3.1 研究的理论框架
        3.3.2 不同来源的种质资源对品种改良的贡献模型
        3.3.3 种子产业改革和外国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模型
        3.3.4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产量及其稳定性的影响
    3.4 研究数据
第4章 中国水稻的品种改良与推广应用
    4.1 中国水稻优良品种的改良
    4.2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4.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选育
        4.2.2 中国水稻品种的推广
    4.3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农艺性状变化
        4.3.1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经济性状变化
        4.3.2 中国水稻主栽品种的抗病抗虫性状变化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构成
    5.1 外来种质资源的引进和利用
        5.1.1 外来水稻品种的引进
        5.1.2 外来种质资源的应用推广
    5.2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1 中国水稻品种的遗传构成变化
        5.2.2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的遗传贡献率
    5.3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生产遗传贡献的区域差异
        5.3.1 国际水稻研究所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2 日本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3.3 其他国家种质资源遗传贡献的区域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的影响
    6.1 种质资源与品种性状的关系
    6.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6.3 模型估计结果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外来种质资源对中国水稻单产的影响
    7.1 中国水稻单产变化
    7.2 研究模型和估计方法
    7.3 模型估计结果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遗传多样性对中国水稻生产的影响
    8.1 中国水稻生产与遗传多样性
        8.1.1 中国水稻的遗传多样性
        8.1.2 遗传多样性与水稻产量的关系
    8.2 研究模型与估计方法
    8.3 模型估计结果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政策建议
    9.3 创新点
    9.4 研究不足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作者简介

(10)吉林省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稻米品质性状分析
    2.2 主要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2.3 主要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的相关分析
    2.4 主成分分析
3 讨论

四、吉林省新育成优质水稻品种(系)的品质与产量性状间相关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江淮东部中粳优质高产氮高效类型及其若干形态生理特征[D]. 刘秋员. 扬州大学, 2021
  • [2]大豆种子活力相关性状优异等位变异的发掘[D]. 王财金. 黑龙江大学, 2021(09)
  • [3]黎明/沈稻4号RIL群体产量、品质及相关性状的研究[D]. 韩凯.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4]小麦分蘖角度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D]. 赵德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
  • [5]不同穗型水稻淀粉和相关基因表达对外源调控因子响应[D]. 王思宇. 东北农业大学, 2020
  • [6]淮北地区优质高效粳稻品种筛选及其评价指标体系[D]. 卞金龙. 扬州大学, 2020
  • [7]环境对不同地区育成粳稻品种产量结构、穗部性状及米质的影响[D]. 汪磊.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8]四川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叶雪玲.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9]遗传构成对中国水稻品种改良和生产的影响研究[D]. 石晓华. 北京理工大学, 2017
  • [10]吉林省耐盐碱早熟水稻品种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分析[J]. 金国光,金京花,张强,薛洪亮,宋向东,郑有仁,高培宇,邱元琢,高伟峰. 北方水稻, 2015(04)

标签:;  ;  ;  ;  ;  

吉林省新选优质水稻品种(系)品质与产量性状相关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