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该食用菌用出菇架,包括底座,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支架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出菇架,出菇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底座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升降组件的一侧底端活动连接有手摇杆,升降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螺母、定位块和定位杆,手摇杆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位于主动锥齿轮的底端,丝杆位于从动锥齿轮的中部,螺母位于丝杆的上端,丝杆与螺母螺纹连接。该食用菌用出菇架,能够对出菇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便捷,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主设计要求
1.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出菇架(5),所述出菇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6);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7),所述升降组件(7)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组件(7)的一侧底端活动连接有手摇杆(9);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主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5)、丝杆(16)、螺母(17)、定位块(18)和定位杆(19),所述手摇杆(9)的一端贯穿至升降组件(7)的内部,所述手摇杆(9)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15)位于主动锥齿轮(14)的底端,所述主动锥齿轮(14)与从动锥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丝杆(16)位于从动锥齿轮(15)的中部,所述从动锥齿轮(15)与丝杆(16)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6)的两端均通过旋转接头与升降组件(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母(17)位于丝杆(16)的上端,所述丝杆(16)与螺母(17)螺纹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所述支架(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出菇架(5),所述出菇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6);
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7),所述升降组件(7)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8),所述升降组件(7)的一侧底端活动连接有手摇杆(9);
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主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5)、丝杆(16)、螺母(17)、定位块(18)和定位杆(19),所述手摇杆(9)的一端贯穿至升降组件(7)的内部,所述手摇杆(9)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4)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15)位于主动锥齿轮(14)的底端,所述主动锥齿轮(14)与从动锥齿轮(15)啮合连接,所述丝杆(16)位于从动锥齿轮(15)的中部,所述从动锥齿轮(15)与丝杆(16)固定连接,所述丝杆(16)的两端均通过旋转接头与升降组件(7)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母(17)位于丝杆(16)的上端,所述丝杆(16)与螺母(17)螺纹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组件(6)包括伸缩杆(10)、套筒(11)、挡环(12)和卡块(13),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贯穿至套筒(11)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挡环(12)固定连接在套筒(11)的筒口处,所述伸缩杆(10)的一端与卡块(13)固定连接,所述卡块(13)与套筒(11)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杆(8)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伸缩组件(6)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杆(8)的底端贯穿至升降组件(7)的内部并与螺母(17)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块(18)位于螺母(17)的一侧,所述螺母(17)与定位块(18)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定位杆(19)设置于定位块(18)的中部,所述定位杆(19)的两端均贯穿定位块(18)并与升降组件(7)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18)与定位杆(19)滑动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
背景技术
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其中多属担子菌亚门。当食用菌的菌种接至栽培袋后,需要移至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都适宜的出菇室内使食用菌出菇,并将栽培袋整齐地排列在出菇架上,现有的架体结构固定,架体上的食用菌不能根据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进行调节,架体上的食用菌不能充分地吸收阳光,从而影响食用菌的生长,不利于人们的使用。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CN 207803004 U中公开的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虽然,该出菇架可根据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进行调节,架子上的食用菌能够充分吸收阳光,不会影响食用菌的生长,有利于人们的使用,但是,该出菇架结构复杂,成本高,调节不方便。
目前,现有的出菇架使用不便,不利于推广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解决了现有的出菇架结构复杂,成本高,调节不方便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出菇架,所述出菇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
所述底座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组件的一侧底端活动连接有手摇杆;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螺母、定位块和定位杆,所述手摇杆的一端贯穿至升降组件的内部,所述手摇杆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从动锥齿轮位于主动锥齿轮的底端,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丝杆位于从动锥齿轮的中部,所述从动锥齿轮与丝杆固定连接,所述丝杆的两端均通过旋转接头与升降组件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母位于丝杆的上端,所述丝杆与螺母螺纹连接。
可选的,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
可选的,所述伸缩组件包括伸缩杆、套筒、挡环和卡块,所述伸缩杆的一端贯穿至套筒的内部。
可选的,所述挡环固定连接在套筒的筒口处,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卡块固定连接,所述卡块与套筒滑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升降杆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伸缩组件活动连接,所述升降杆的底端贯穿至升降组件的内部并与螺母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块位于螺母的一侧,所述螺母与定位块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定位杆设置于定位块的中部,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均贯穿定位块并与升降组件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块与定位杆滑动连接。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食用菌用出菇架,通过手摇杆、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丝杆、螺母、定位块、定位杆、升降杆以及伸缩组件的配合使用,能够对出菇架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便捷,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2)、该食用菌用出菇架,通过设置有定位杆,能够对螺母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方便螺母的移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出菇架结构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伸缩组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升降组件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1、底座;2、推杆;3、万向轮;4、支架;5、出菇架;6、伸缩组件;7、升降组件;8、升降杆;9、手摇杆;10、伸缩杆;11、套筒;12、挡环;13、卡块;14、主动锥齿轮;15、从动锥齿轮;16、丝杆;17、螺母;18、定位块;19、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食用菌用出菇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支架4,支架4的顶端活动连接有出菇架5,出菇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组件6;
底座1的上表面一端固定连接有升降组件7,升降组件7的顶端设置有升降杆8,升降组件7的一侧底端活动连接有手摇杆9;
升降组件7包括主动锥齿轮14、从动锥齿轮15、丝杆16、螺母17、定位块18和定位杆19,手摇杆9的一端贯穿至升降组件7的内部,手摇杆9的一端与主动锥齿轮14的中部固定连接,从动锥齿轮15位于主动锥齿轮14的底端,主动锥齿轮14与从动锥齿轮15啮合连接,丝杆16位于从动锥齿轮15的中部,从动锥齿轮15与丝杆16固定连接,丝杆16的两端均通过旋转接头与升降组件7的内壁活动连接,螺母17位于丝杆16的上端,丝杆16与螺母17螺纹连接,能够对出菇架5倾斜的角度进行调节,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便捷,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底座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杆2,底座1的下表面四角处均活动连接有万向轮3,便于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伸缩组件6包括伸缩杆10、套筒11、挡环12和卡块13,伸缩杆10的一端贯穿至套筒11的内部,结构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挡环12固定连接在套筒11的筒口处,伸缩杆10的一端与卡块13固定连接,卡块13与套筒11滑动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升降杆8的顶端通过销轴与伸缩组件6活动连接,升降杆8的底端贯穿至升降组件7的内部并与螺母17固定连接,结构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定位块18位于螺母17的一侧,螺母17与定位块18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
定位杆19设置于定位块18的中部,定位杆19的两端均贯穿定位块18并与升降组件7的内壁固定连接,定位块18与定位杆19滑动连接,能够对螺母17移动的位置进行限定,方便螺母17的移动,结构设计合理,简单实用。
综上所述,该食用菌用出菇架,当需要对出菇架5倾斜的角度进行调节时,转动手摇杆9,手摇杆9通过主动锥齿轮14带动从动锥齿轮15进行旋转,从动锥齿轮15通过丝杆16带动螺母17进行移动,与此同时,定位块18在定位杆19上滑动,螺母17通过升降杆8带动伸缩组件6进行移动,伸缩组件6带动出菇架5进行转动,从而根据阳光对出菇架5的倾斜角度进行调节,利于食用菌的生长,该食用菌用出菇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调节便捷,成本低,利于推广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83846.4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609417U
授权时间:20191112
主分类号:A01G 18/62
专利分类号:A01G18/62
范畴分类:12A;
申请人:安徽省常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安徽省常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1200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县上派镇派河大道派河家园三期1幢505室
发明人:丁常勇
第一发明人:丁常勇
当前权利人:安徽省常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牟炳彦
代理机构:11562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东方盛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