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主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制度主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制度主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制度,主义,政策,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唯物史观,高校。

制度主义分析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李科[1](2019)在《新闻寻租治理政策的话语制度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话语制度主义视角下,新闻寻租治理政策变迁是不同政策主体间的话语互动过程。随着社会发展和媒体格局变革,专家和公众等在新闻寻租治理政策变迁中的话语表达日益重要,提升了政策变迁的科学性、系统性。但是,新闻寻租治理政策变迁中依然存在政策主体间地位失衡、多头治理、政策效力有待提升等问题。推动新闻寻租治理政策优化,需要建立多元共治格局、形成多层协同政策体系和采用多样化的政策执行手段。(本文来源于《邢台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卫建国,秦一帆[2](2019)在《建国70年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建国7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苏为师",封闭单一;全面恢复,走向开放多元;快速发展,追求质与量的协调;实践取向,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质量等五个变迁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变迁中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色彩,制度变迁中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制度转换和制度断裂现象,通过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本文来源于《研究生教育研究》期刊2019年06期)

周维莉,蔡文伯[3](2019)在《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成为一种重要而强烈的趋势,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困境的原因对于推动和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新制度主义的视角来看,我国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发展的困境在于"在规制性要素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办学的制度惯性与政策规制供给的不足;在规范性要素方面,研究型大学规范的固化与应用技术大学规范的缺失;在文化—认知性要素方面,研究型大学的神话与职业教育的认知偏见"。重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合法性,应系统构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实现应用技术大学的角色期待,凝聚应用技术大学共同认知。(本文来源于《黑龙江高教研究》期刊2019年12期)

张桂文,张光辉[4](2019)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遵循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物质资料生产出发,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中研究制度的形成和演变,把制度变迁看作是经济发展规律性与社会选择性的历史统一;新制度经济学坚持历史唯心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从人的主观心理出发,在成本-收益分析的框架下研究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把制度变迁归因于根据主观效用最大化的个人选择和行动。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范式进行比较分析,厘清二者的本质区别,有助于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吸收和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的合理成份,形成马克思主义制度分析的话语体系。(本文来源于《当代经济研究》期刊2019年11期)

任政,马永红,吴东姣[5](2019)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奖助政策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视角》一文中研究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做出重大部署保障研究生奖助政策发展,至此研究生奖助政策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运用历史制度主义分析方法,进行中国研究生奖助政策变迁分析,发现影响中国研究生奖助政策发展的深层结构是教育理念指导、政府行为主导和高校自主推动;在政策变迁中表现出的路径依赖是制度运行转化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以及适应性预期的结果;研究生奖助政策变迁的动力机制在于政府、高校、研究生叁方的博弈均衡。(本文来源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6期)

马万里[6](2019)在《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中的机会主义效应——基于制度—心理互动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尽管从形式上看,中国地方政府的隐性债务是游离于预算法之外的违法违规举债,但究其行为本质却是地方官员机会主义激励下的卸责举债,是制度—心理交互作用的结果。从制度维度审视,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的快速膨胀,是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自上而下"激励过度与"自下而上"约束不足协同作用的结果,成为隐性举债难以忽略的制度因素。从心理逻辑来看,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是地方决策者在心理账户、损失厌恶、禀赋效应、安于现状偏差等情感因素影响下的认知偏差与行为"异象"。因此,治理地方政府隐性举债行为,不能仅仅停留于"制度主义"导向下的规则治理,更应兼顾地方官员的心理建设,实施"助推",引导地方官员做出理性的决策行为,从而实现由心而治。因此,制度—心理互动成为理解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选择新的分析视角,从而在方法论上突破了以往的"晋升锦标赛"和"财政压力"理论,对中国地方政府行为研究有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宝存,彭婵娟[7](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的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经过70年的循序发展和渐进演变,已经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体系,具体内容也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变更、调整和完善。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的历史演进及其制度逻辑可以发现:70年来我国来华留学政策历经起步探索、规范建设、适应调整、完善发展和提升创新五个阶段;从变迁路径上看,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经历过一次路径上的调整,并在之后的演变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路径依赖特征;从动力机制上看,国家外交方针、宏观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教育管理体制、高等教育规模、国际教育理念六大动力要素推动来华留学政策的演变与创新。(本文来源于《高校教育管理》期刊2019年06期)

王艳梅,徐明祥[8](2019)在《基于全国15所应用型试点高校学术漂移的新制度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漂移已经成为新建本科高校普遍存在的现象,并在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人才引进、双师型教师培育等)的驱动下日趋加剧。这一趋势,不但造成宏观政策的失效与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失败,而且导致高等教育系统缺乏多样性与品牌性,影响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选取东中西部15所试点高校为研究对象,对其办学目标、硕博士点、教师引进、双师型教师等相关数据进行系统分析,运用新制度主义从强制性机制、模仿性机制、规范性机制叁个方面分析了学术漂移的形成机制,以此为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内涵发展提供理论阐释与实践指导。(本文来源于《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陆屹洲,马得勇[9](2019)在《权力、能动者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对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现有国内有关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以经济学视角和政策学视角为主,两种视角均存在明显的理论缺陷。文章以研究生"推荐免试"(简称:推免)工作的变迁为案例,以历史制度主义理论范式作为分析框架,对其发展演变进行了分析,试图在理论上克服已有研究的缺陷。文章研究发现,看似静止的研究生推免制度事实上经历了数次较大的变迁,在较大的变迁之间又存在着政策上的微调。在这一变迁过程中,环境和观念是制度变迁的主要动因,作为主管部门的教育部拥有政策制定的主导权,掌握了这一政策的制定和改变,而作为政策执行者的高校之间的博弈、作为政策对象的学生群体的行为策略则在制度的微调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正是由于能动者在权力上的不对等,教育制度变迁呈现出"行政主导、博弈为辅"的面貌。研究同时发现,教育制度的频繁变迁中充满了非理性因素和"历史偶然性"。(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雯[10](2019)在《“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教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统编历史教科书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高中历史部分,其内容的丰富和课时安排的有限之间看似产生了矛盾,但在仔细琢磨教科书的名称《中外历史纲要》后,则又感觉受到了启发。从课时的安排来看,如果每一课都精(本文来源于《中学历史教学参考》期刊2019年19期)

制度主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国70年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经历了"以苏为师",封闭单一;全面恢复,走向开放多元;快速发展,追求质与量的协调;实践取向,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深化改革,全面优化质量等五个变迁阶段。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研究发现,我国研究生教育政策变迁中存在很强的路径依赖色彩,制度变迁中存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制度转换和制度断裂现象,通过制度创新克服路径依赖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制度主义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1].李科.新闻寻租治理政策的话语制度主义分析[J].邢台学院学报.2019

[2].卫建国,秦一帆.建国70年研究生教育政策的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9

[3].周维莉,蔡文伯.我国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困境的新制度主义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9

[4].张桂文,张光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研究范式的比较分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9

[5].任政,马永红,吴东姣.新中国成立以来研究生奖助政策变迁分析——基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视角[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马万里.中国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扩张中的机会主义效应——基于制度—心理互动的分析[J].社会科学.2019

[7].刘宝存,彭婵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来华留学政策的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视角的分析[J].高校教育管理.2019

[8].王艳梅,徐明祥.基于全国15所应用型试点高校学术漂移的新制度主义分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9].陆屹洲,马得勇.权力、能动者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对研究生“推荐免试”工作的历史制度主义分析[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

[10].王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教学分析[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

标签:;  ;  ;  ;  ;  ;  ;  

制度主义分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