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论文_黄玉彤,刘沛,王磊

导读:本文包含了连杆机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连杆,机构,曲轴,死点,力矩,机械,压力机。

连杆机构论文文献综述

黄玉彤,刘沛,王磊[1](2019)在《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连杆机构旋转轴定位精度补偿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机床结构中,使用连杆机构来控制旋转轴旋转对数控系统提出一个控制上的要求。旋转轴和线性轴之间存在的一种非线性关系,于是提出一种基于最小二乘拟合的方法来实现对旋转轴定位精度的补偿算法。并在机床上使用激光干涉仪对旋转轴进行测量,验证旋转轴的定位精度在预期范围内,证明了该算法精度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制造技术与机床》期刊2019年12期)

冯银兰[2](2019)在《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降低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的变形率,提出了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根据空压机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活塞受力情况,依托活塞动力计算图,对曲轴连杆机构的动力进行分析,基于质量换算分析了作用于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的力和力矩,又结合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性能分析,实现了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相比传统分析方法,曲轴连杆机构的形变值降低了79.2%,有效地降低了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的变形率。(本文来源于《舰船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22期)

袁佩瑶,林松,王瀚超[3](2019)在《基于几何法的空间连杆机构叁位置函数综合》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一种能够实现输入为转动、输出为平面运动的空间连杆机构的叁位置函数综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平面投影系统和运动反转法的几何法。该方法利用二平面投影系统将空间机构综合问题转化至平面中进行求解,利用运动反转法将函数综合问题转化为"线导引"模型的求解问题。最终的求解结果验证了该法的正确性及普适性。由于输出机构不局限于平面四杆机构,因而该综合思路也可拓展应用至其他类型的平面连杆机构中,形成不同的转动-平面运动转换机构,以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本文来源于《机械》期刊2019年11期)

韩凤禹[4](2019)在《曲轴连杆机构主要机件的配合与装配》一文中研究指出曲轴连杆机构各个相对运动零件之间的配合精度要求极高,在使用保养过程中,要保证这些配合件的配合关系,以避免柴油机故障发生,提高其使用性能。(本文来源于《农机使用与维修》期刊2019年11期)

王君,冯康瑞,程群超,李文涛,汪泉[5](2019)在《计算机辅助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分支自动识别》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解域分析问题,提出了基于欧拉公式和判别法的平面四环链和平面六环链的奇异点识别方法,并结合平面四环链和平面六环链的运动特征,对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进行了分支自动识别研究。首先,基于提出的识别方法并结合MFC(microsoft foundation classes,微软基础类库)设计了计算机辅助识别软件,实现对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的分支、构型位置以及奇异点坐标的自动识别。然后,基于识别结果分析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的可行域,再根据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的可行域生成机构的运动仿真视频,并通过仿真视频分析其运动学特性。最后,结合实例演示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分支的自动识别过程。结果显示该计算机辅助识别软件能够对该机构分支进行自动判别。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所提出的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分支自动识别方法可简便快捷地实现对机构的可行域分析和运动学分析,具有较强的工程实用性。(本文来源于《工程设计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洁妍[6](2019)在《机械压力机6连杆机构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结合6连杆机构运行特点,分析传动系统分布设计、压力机参数计算、连杆机静力分析、机身模态综合分析、虚拟模型的建立等,为完善机构系统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设备管理与维修》期刊2019年20期)

王增胜[7](2019)在《基于GeoGebra的连杆机构演示动画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现有机构演示动画不适用、不好用的现象,以连杆机构和杨森机构为对象,说明了利用GeoGebra实现机构演示动画的设计制作过程。实践证明,利用GeoGebra实现机构的动画演示,其建模过程简单、演示方便、可交互;可使用户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动画的表达意图和效果上,而非复杂的建模过程中,从而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来源于《现代商贸工业》期刊2019年31期)

刘海峰,叶文清,董康霖,余浩,李娜[8](2019)在《平面连杆机构死点的分析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平面连杆机构中最为常见的就是铰链四杆机构,死点即为是铰链四杆机构的一个特性。在实际工程中死点的存在有利有弊,针对这一现象,对死点特性做进一步分析,并举例说明,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湖北农机化》期刊2019年19期)

汶浩,侯爱山,吴征,康瑞[9](2019)在《连杆机构在钢筋网片成型机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钢筋弯曲设备的结构形式,研究了连杆机构在钢筋网片弯曲成型中应用的结构形式,分析计算出了驱动机构和钢筋弯曲成型角度之间的关系公式,为钢筋网片弯曲成型机构的自动化控制、运行范围设定、驱动力计算、强度分析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建筑机械化》期刊2019年10期)

仇李良[10](2019)在《混凝土泵车臂架连杆机构优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混凝土泵车臂架连杆机构的铰点最优化布置进行分析并建立数学模型,根据机构的几何关系和运动学知识,结合布料杆运动过程中其四连杆机构运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进行仿真计算,以油缸受力最小为优化目标,达到节能和提高安全性的目标。根据数学模型编程,形成通用的铰点位置优化程序,并对某泵车第一二节臂之间的四连杆机构进行分析,得到优化的铰点位置,提高产品可靠性。(本文来源于《机械工程师》期刊2019年10期)

连杆机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降低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的变形率,提出了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研究。根据空压机的结构形式分析了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活塞受力情况,依托活塞动力计算图,对曲轴连杆机构的动力进行分析,基于质量换算分析了作用于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的力和力矩,又结合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性能分析,实现了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力学特性分析方法相比传统分析方法,曲轴连杆机构的形变值降低了79.2%,有效地降低了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的变形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连杆机构论文参考文献

[1].黄玉彤,刘沛,王磊.基于最小二乘法的连杆机构旋转轴定位精度补偿算法[J].制造技术与机床.2019

[2].冯银兰.往复式船用空压机曲轴连杆机构力学特性分析研究[J].舰船科学技术.2019

[3].袁佩瑶,林松,王瀚超.基于几何法的空间连杆机构叁位置函数综合[J].机械.2019

[4].韩凤禹.曲轴连杆机构主要机件的配合与装配[J].农机使用与维修.2019

[5].王君,冯康瑞,程群超,李文涛,汪泉.计算机辅助Watt型平面六连杆机构分支自动识别[J].工程设计学报.2019

[6].王洁妍.机械压力机6连杆机构优化设计[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7].王增胜.基于GeoGebra的连杆机构演示动画设计[J].现代商贸工业.2019

[8].刘海峰,叶文清,董康霖,余浩,李娜.平面连杆机构死点的分析与应用[J].湖北农机化.2019

[9].汶浩,侯爱山,吴征,康瑞.连杆机构在钢筋网片成型机中的应用[J].建筑机械化.2019

[10].仇李良.混凝土泵车臂架连杆机构优化分析[J].机械工程师.2019

论文知识图

平面RRP机构构造几何:多段线锻造操作机稳定性分析结构示意图曲柄连杆机构Fig.3.1Crank-Lin...曲柄连杆机构受力分析图并联机器人[91]

标签:;  ;  ;  ;  ;  ;  ;  

连杆机构论文_黄玉彤,刘沛,王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